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17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5-05-17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检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在食品等商品生产线上因异物混入商品以及商品破损情况的发生而导致次品出厂,通常会使用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对商品(例如为盒子或罐头)进行次品检查。在所述射线安全检查装置中,对通过传送带上连续传送来的被检查物照射X射线,利用X射线受光部检测出该X射线的透过状态,以此来判断在被检查物中是否混入有异物。目前已知食品工业用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是传统的单光源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即只使用由一个X射线发生器120和一个探测器122构成的单组扫描部件 (还包括准直器124)与传送带10成垂直90°夹角(如图1所示)或者与传送带成水平 45°至90°之间的任意夹角进行X射线检测(如图2所示),其中,X射线发生器120和探测器122分别位于传送带10的相对两侧且成一直线,被检商品(在这里,以罐头为例)在 X射线发生器和探测器之间被传送经过。由X射线发生器120生成的X射线照射被检罐头后由探测器122接收,扫描信息直接进入计算机14,由计算机14进行信息处理,生成图像并分析,检测出被检罐头内是否存在有异物。由于单光源的物理局限性,对被检罐头只能进行单向的投影叠加,形成单幅平面的X射线影像图。但是,由于X光束流扇面穿过被检罐头的前后点,在罐头侧壁、底部和顶部不可避免生成投影叠加,使得在那些部分存在的异物和罐头本身在图像上会重叠一起, 难以区分,造成异物识别的瓶颈,形成检测盲区。如图3所示,由于侧壁处异物(圆圈处) 和玻璃瓶本身壁厚重叠,造成识别盲区,无法检出。在实际使用中,这种单光源X射线异物安全检查装置由于盲区问题造成了很高的异物漏检率,无法达到检测要求,致使用户损失极大。曾有人提出一些改进方案试图解决这个盲区问题,比如,在探测器上增加一个能使探测器能够小角度转动电机。所述方案与传统的安全检查装置相比,由于探测器的可转动,增加了 X射线的接收范围,的确减少了一个路径上的盲区大小,但是在另外一个路径上也增加了盲区。所以这种方法只是有限地减少了盲区大小,无法彻底的解决盲区问题,仍有其局限性,实用性不大,并且增加了对机构的精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用于解决检测盲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包括传送带,用于传送被检物品;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生成对被检物品进行扫描的、成一射线夹角的两条X射线;图像生成设备,与所述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扫描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以形成图 像。可选地,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包括第一扫描部件,包括用于生成第一 X射线的第一X射线发生器和与所述第一X射线发生器对应、用于接收第一X射线的第一探测器;所述第一 X射线发生器和所述第一探测器位于所述传送带的相对两侧;第二扫描部件,包括用于生成第二 X射线的第二 X射线发生器和与所述第二 X射线发生器对应、用于接收第二 X射线的第二探测器;所述第二 X射线发生器和所述第二探测器位于所述传送带的相对两侧。可选地,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包括第一扫描部件,包括用于生成第一束X射线和第二束X射线的双束X射线发生器和与所述双束X射线发生器对应、用于接收第一束X射线的第一探测器;所述双束X射线发生器和所述第一探测器位于所述传送带的相对两侧; 第二扫描部件,包括用于转发第二束X射线的反射镜和与所述反射镜对应、用于接收第二束X射线的第二探测器;所述反射镜和所述第二探测器位于所述传送带的相对两侧。可选地,所述第二扫描部件与第一扫描部件之间的射线夹角为60度至150度。可选地,所述射线夹角为60度、70度、75度、80度、90度、100度、105度、110度、 120 度、130 度、135 度、140 度或 150 度。可选地,所述第一扫描部件与所述传送带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扫描部件与所述传送带之间成一入射夹角。可选地,所述入射夹角范围为15度至90度。可选地,所述入射夹角为15度、20度、25度、30度、35度、40度、45度、50度、55度、 60度、65度、75度80度、85度或90度。可选地,所述第一扫描部件还包括第一准直器,所述第二扫描部件还包括第二准可选地,所述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为线扫描探测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成一定射线角度的两组扫描设备,利用两组扫描设备生成的双χ射线光源,以两个方向对被检物品进行投影,可以形成两幅互补的平面χ射线影像图, 从而相比于采用单X射线光源的现有技术可以有效消除被检物品侧壁、底部和顶部的检测盲区问题,提高物品检查的正确率和安全性。

图1是现有单光源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相对于传送带成90°夹角;图2是现有单光源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相对于传送带成45°夹角;图3是现有单光源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的实际测试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在其他变化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的实际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在现有单光源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由于X光束流扇面穿过被检物品的前后点,在被检物品侧壁、底部和顶部不可避免生成投影叠加,使得在那些部分存在的异物和被检物品本身在图像上会重叠一起,难以区分,造成异物识别的困难并形成检测盲区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光源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包括传送带,用于传送被检物品;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用于生成对被检物品进行扫描的两条X射线,所述两条X射线之间成一射线夹角;图像生成设备,与所述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扫描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以形成图像的图像生成设备。相比于采用单X射线光源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两组扫描设备生成的双X射线光源,以两个方向对被检物品进行投影,可以形成两幅互补的平面X射线影像图,从而可以有效消除被检物品侧壁、底部和顶部的检测盲区问题, 提高物品检查的正确率和安全性。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应用于容器中食品异物的无损检测。所述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包括传送带20、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以及计算机24。传送带20,用于传送容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是以罐头为例进行说明的,所述罐头可以是玻璃罐头或铁皮罐头,但并不以此为限。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用于生成对容器进行扫描的两条X射线。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扫描部件,包括用于生成第一 X射线的第一 X射线发生器210和与第一 X射线发生器210对应、用于接收第一 X射线的第一探测器212,其中,第一 X射线发生器210和第一探测器212位于传送带20的相对两侧并成一直线。另外,第一扫描部件还包括临近于第一 X射线发生器210的第一准直器214。第二扫描部件,包括用于生成第二 X射线的第二 X射线发生器220和与第二 X射线发生器220对应、用于接收第二 X射线的第二探测器222,其中,第二 X射线发生器220和第二探测器222位于传送带20的相对两侧并成一直线。另外,第二扫描部件还包括临近于第二 X射线发生器220的第二准直器224。特别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第一扫描部件生成的第一 X射线与第二扫描部件生成的第二 X射线相互正交,即第一 X射线与第二 X射线之间的射线夹角为90°。另外,第一扫描部件与传送带20之间(即第一 X射线与传送带20之间)以及第二扫描部件与传送带20之间(即第二 X射线与传送带20之间)成一为45°的入射夹角。另外,第一探测器 212和第二探测器222为线扫描探测器。计算机24,与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连接。作为图像生成设备,计算机用于对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扫描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以形成图像。[0037]在应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时,被检罐头在第一 X射线发生器210和第一探测器212之间以及第二 X射线发生器220和第二探测器222之间被传送经过;第一 X射线发生器210生成的第一 X射线照射被检罐头后由第一探测器212接收, 第二 X射线发生器220生成的第二 X射线照射被检罐头后由第二探测器222接收;由第一探测器212和第二探测器222接收后进行光电转换成模拟电信号,再通过模数AD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以太网传输到计算机24进行信息处理、生成具有互补的两个正交方向上的 X射线检测图像,对两个所述X射线检测图像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检测出被检罐头内是否存在有异物。 第二实施例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应用于容器中食品异物的无损检测。所述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包括传送带30、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以及计算机34,其中,第一扫描部件包括用于生成第一 X射线的第一 X射线发生器310、与第一 X射线发生器 310对应并用于接收第一 X射线的第一探测器312、以及临近于第一 X射线发生器310的第一准直器314 ;第二扫描部件包括用于生成第二 X射线的第二 X射线发生器320、与第二 X 射线发生器320对应并用于接收第二 X射线的第二探测器322、以及临近于第二 X射线发生器320的第二准直器324。相较于第一扫描部件与第二扫描部件互成90° (即射线夹角为90° )且均与传送带20成45° (即入射夹角为45° )的第一实施例相比,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扫描部件与第二扫描部件互成60° (即射线夹角为60° )且均与传送带30成60° (即入射夹角为 60° ),增加了应用范围。 利用第二实施例中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同样可以形成具有互补的两个不同方向上的X射线检测图像,从而解决了单光源安全检查装置固有的盲区问题。当然,对于第二实例中的射线角度和入射角度并不以此为限,仍可有其他变化,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射线夹角还可以为70度、75度、80度、100度、105度、110度、120 度、130度、135度、140度或150度;所述入射夹角为还可以15度、20度、25度、30度、35度、 40度、50度、55度、65度、75度80度、85度或90度。(如图6所示)第三实施例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包括传送带40、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以及计算机44。传送带40,用于传送容器。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用于生成对容器进行扫描的两条X射线。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扫描部件,包括用于生成第一束X射线和第二束X射线的双束X射线发生器 410和与双束X射线发生器410对应、用于接收第一束X射线的第一探测器412,其中,双束 X射线发生器410和第一探测器412位于传送带40的相对两侧并成一直线。另外,第一扫描部件还包括临近于双束X射线发生器410的第一准直器414。第二扫描部件,包括用于转发第二束X射线的反射镜420和与反射镜420对应、用于接收第二束χ射线的第二探测器422,其中,反射镜420和第二探测器422位于传送带40 的相对两侧并成一直线。另外,第二扫描部件还包括临近于反射镜420的第二准直器424。同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第一扫描部件生成的第一 X射线与第二扫描部件生成的第二 X射线相互正交,即第一 X射线与第二 X射线之间的射线夹角为90°。另外,第一 扫描部件与传送带40之间(即第一 X射线与传送带40之间)以及第二扫描部件与传送带 40之间(即第二 X射线与传送带40之间)成一为45°的入射夹角。由上可知,在第三实施例中采用一块反射镜420替代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 X射线发生器220,通过双束X射线发生器410生成两束X射线,其中一束X射线穿过被检罐头被对应的第一探测器412接收,另一束X射线通过反射镜420变向,同样穿过被检罐头被对应的第二探测器422接收,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检测功能,但成本大为减少,且X射线发生器有更好的同步性。需再特别说明的是,与第二实施例相类似,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的射线夹角和入射夹角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而作不同的变化,具体可参见第二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综上所述,利用本实用新型基于双光源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利用两组扫描设备生成的双X射线光源,以两个方向对被检物品进行投影,可以形成两幅互补的平面X射线影像图,从而相比于采用单X射线光源的现有技术可以有效消除被检物品侧壁、底部和顶部的检测盲区问题,提高物品检查的正确率和安全性。例如若在一幅χ射线检测图像中异物处在不能被检测到的盲区内,则可以在另外一幅图像中,由于互补特性,这块盲区中的异物将被检测到(如图8所示,圆圈处),从而提高物品检查的正确率和安全性。另外,明显地,当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其中一个X射线发生器或一个探测器失效时, 仅是在该方向上的检测无效,则本实用新型装置变成了单光源异物安全检查装置,仍可利用另一组扫描部件进行X射线检测作业。上述实施例仅列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权利要求1.一种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用于传送被检物品;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生成对被检物品进行扫描的、成一射线夹角的两条X射线;图像生成设备,与所述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扫描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以形成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包括第一扫描部件,包括用于生成第一 X射线的第一 X射线发生器和与所述第一 X射线发生器对应、用于接收第一 X射线的第一探测器;所述第一 X射线发生器和所述第一探测器位于所述传送带的相对两侧;第二扫描部件,包括用于生成第二 X射线的第二 X射线发生器和与所述第二 X射线发生器对应、用于接收第二 X射线的第二探测器;所述第二 X射线发生器和所述第二探测器位于所述传送带的相对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包括第一扫描部件,包括用于生成第一束X射线和第二束X射线的双束X射线发生器和与所述双束X射线发生器对应、用于接收第一束X射线的第一探测器;所述双束X射线发生器和所述第一探测器位于所述传送带的相对两侧;第二扫描部件,包括用于转发第二束X射线的反射镜和与所述反射镜对应、用于接收第二束X射线的第二探测器;所述反射镜和所述第二探测器位于所述传送带的相对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扫描部件与第一扫描部件之间的射线夹角为60度至150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夹角为60 度、70 度、75 度、80 度、90 度、100 度、105 度、110 度、120 度、130 度、135 度、140 度或 150 度。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扫描部件与所述传送带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扫描部件与所述传送带之间成一入射夹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夹角范围为 15度至90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夹角为15 度、20度、25度、30度、35度、40度、45度、50度、55度、60度、65度、75度80度、85度或90度。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扫描部件还包括第一准直器,所述第二扫描部件还包括第二准直器。
10.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为线扫描探测器。
专利摘要一种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包括传送带,用于传送被检物品;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用于生成对所述物品进行扫描的两条X射线,所述两条X射线之间成一射线夹角;图像生成设备,与所述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双光源X射线扫描设备扫描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以形成图像的图像生成设备。本实用新型基于双光源的双光源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可以生成双X射线光源,以两个方向对被检物品进行投影,形成具有互补的两个X射线检测图像,从而解决了单光源安全检查装置固有的盲区问题,提高物品检查的正确率和安全性。
文档编号G01N23/04GK202182870SQ20112030612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2日
发明者吴家荣, 姜鑫东, 彭宁嵩, 陆志文 申请人:上海高晶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倾斜传感器及其工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倾斜传感器,尤其是一种基于图像传感器的倾斜传感器及其工作方法。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检测测量仪的倾角采用气泡管,这种气泡管内部封入气泡,并形成电极,再通过测量静电电容来测定倾角。这种气
  • 专利名称:电表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表箱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表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目前,电力公司供电收费的计量装置是电表,电表通常安装在用户端的电表箱内, 所以电表箱成为电力公司管理收费的重要电力设备,它普遍安装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酶联免疫检测的分光系统及分光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疗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酶联免疫检测的分光系统及分光方法。背景技术: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对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和ELISA检测技术的灵敏度
  • 专利名称:压力式温度计温包防雨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式温度计温包防雨罩。 背景技术:压力式温度计是用于测量变压器的油顶层温度,由一个温包和显示表组成。温包 要垂直地插入变压器箱盖上的温度计座内,同时温度计座内要充满变压
  • 专利名称:交通数据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第1及第2交通数据管理系统分别向搭载在移动体上的导航系统进行发送,而且还对相互不同的第1及第2交通数据进行管理的系统。背景技术: 以缓和交通堵塞为目的,提供有通过VICS(Veh
  • 专利名称:一种微孔阶跃多模聚合物光纤液体折射率传感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孔结构的聚合物光纤液体折射率传感装置。背景技术:目前国内外应用在生物、化学、环境领域的液体折射率光纤传感器,大部分都是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