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靠性试验车辆载荷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靠性试验车辆载荷固定结构,属于车辆可靠性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车辆可靠性试验载荷布置及固定。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进行可靠性试验的厢式轻型车,试验载荷都是散放在车厢内部,由于可靠性试验路面二号试验路能够引起的上下方向的冲击非常大,导致载荷在车厢内部出现上下跳动现象,对车厢的破坏性非常大,往往行驶几千公里车厢就无法继续使用,严重影响了试验进度、更换新车厢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试验车辆载荷固定结构,能保证轻型卡车可靠性试验的试验进度,就地取材改装研发的车厢内部载荷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可靠性试验车辆载荷固定结构,由前端载荷固定结构和后端载荷固定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前端载荷固定结构,前端车厢的载荷上部由两块车架纵梁与前、后端钢板弹簧片通过个螺栓固定连接成方形,前端钢板弹簧片中间通过L型螺栓杆穿过车厢地板与车厢地板底部横梁固定连接,后端钢板弹簧片中间通过 U型螺栓杆穿过车厢地板用M20螺母固定连接;后端载荷固定结构,后端车厢的载荷上部左右两侧有两块车架纵梁与后端载荷固定钢板弹簧片固定连接呈H型,后端载荷固定钢板弹簧片中部通过原有的固定备胎的金属链条穿过车厢地板与备胎锁紧装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试验车辆载荷对车厢地板的磨损程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可靠性试验车辆载荷固定结构,由前端载荷固定结构和后端载荷固定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前端载荷固定结构,前端车厢的载荷11上部由两块车架纵梁1与前、后端钢板弹簧片2、3通过个螺栓固定连接成方形,前端钢板弹簧片2中间通过L型螺栓杆4穿过车厢地板6与车厢地板底部横梁7固定连接,后端钢板弹簧片3中间通过U型螺栓杆5穿过车厢地板6用M20螺母固定连接;后端载荷固定结构,后端车厢的载荷11上部左右两侧有两块车架纵梁1与后端载荷固定钢板弹簧片10固定连接呈H型,后端载荷固定钢板弹簧片10中部通过原有的固定备胎的金属链条8穿过车厢地板6与备胎锁紧装置9固定连接。[0009] 实施例,如图1所示,前端载荷固定结构的两块车纵梁1压在前端车厢的载荷11 上端左右两侧,前、后端钢板弹簧片2、3前后与车架纵梁1连接呈方形,通过前段钢板弹簧片2上的L型螺栓杆4与后端钢板弹簧片3的U型螺栓杆5与车厢底部横梁7固定,使试验车辆上前端的载荷11固定;后端载荷固定结构的两块车纵梁1压在后端车厢的载荷11 上端左右两侧,后端载荷固定钢板弹簧片10通过金属链条8与备胎锁紧装置9连接,使试验车辆上后端的载荷11固定在车厢内。
权利要求1.可靠性试验车辆载荷固定结构,由前端载荷固定结构和后端载荷固定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前端载荷固定结构,前端车厢的载荷上部由两块车架纵梁与前、后端钢板弹簧片通过个螺栓固定连接成方形,前端钢板弹簧片中间通过L型螺栓杆穿过车厢地板与车厢地板底部横梁固定连接,后端钢板弹簧片中间通过U型螺栓杆穿过车厢地板用M20螺母固定连接;后端载荷固定结构,后端车厢的载荷上部左右两侧有两块车架纵梁与后端载荷固定钢板弹簧片固定连接呈H型,后端载荷固定钢板弹簧片中部通过原有的固定备胎的金属链条穿过车厢地板与备胎锁紧装置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靠性试验车辆载荷固定结构,由前端载荷固定结构和后端载荷固定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前端载荷固定结构,前端车厢的载荷上部由两块车架纵梁与前、后端钢板弹簧片通过个螺栓固定连接成方形,前端钢板弹簧片中间通过L型螺栓杆穿过车厢地板与车厢地板底部横梁固定连接,后端钢板弹簧片中间通过U型螺栓杆穿过车厢地板用M20螺母固定连接;后端载荷固定结构,后端车厢的载荷上部左右两侧有两块车架纵梁与后端载荷固定钢板弹簧片固定连接呈H型,后端载荷固定钢板弹簧片中部通过原有的固定备胎的金属链条穿过车厢地板与备胎锁紧装置固定连接。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试验车辆载荷对车厢地板的磨损程度,能保证轻型卡车可靠性试验的试验进度,就地取材改装研发的车厢内部载荷固定装置。
文档编号G01M17/007GK202255889SQ20112032104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相吉涛, 马春苗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