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热界面材料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界面测试平台,具体是关于热界面测试平台的热电偶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元件集成工艺的快速发展,半导体元件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元件体积却变得越来越小,对散热的要求越来越高,故散热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满足这些需要,各种散热方式被广泛运用,如利用风扇散热、水冷辅助散热及热管散热等方式,并取得一定的散热效果。但因散热器与半导体集成元件的接触表面的不平整性,未有一个理想的接触界面,从根本上极大的影响了半导体元件向散热器进行热传递的效果,故,在散热器与半导体元件的接触界面间增加一层热界面材料来增加界面的接触程度就显得十分必要。
而对于热界面材料的选择,其导热系数是一个重要考虑的因素。实践中,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系数需要通过实验来测得。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叫做温度梯度法。测试时,热界面材料被挤压固定于两个导热性能极佳的金属块之间,已知大小的热流从一个金属块流向待测的热界面材料,然后再流向另一块金属块,然后通过分析在该热流方向上的各点的温度分布状况(即温度梯度),即可根据热导公式求出待测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系数。
因此,测试中的重点是要获得金属块上的各点的温度分布状况。实践中,是在金属块上选择多个点,设置数个深孔,将热电偶线插入这些深孔中从而来测量这些被选择的点的温度。热电偶线是由两条不同的金属线结合而成,该两条金属线仅在尖端焊接在一起作为检测端,而在其它部分用绝缘体隔开。热电偶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在不同温度下会产生不同的电压差的原理来工作的。
然而,热电偶线的直径极细且偏软,其在安装过程中要求不被折弯,其安装要格外小心,这样安装数根热电偶线就较为麻烦。
因此,能够快速且精确的安装这些热电偶线,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且精确安装热电偶线的热界面材料测试平台。
本实用新型热界面材料测试平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第二金属块,若干热电偶线,及用于安装该热电偶线的安装机构。第一及第二金属块之间形成一用于收容固定热界面材料的空间,该第一及第二金属块中在预定的地方设有若干热电偶线的安装孔。该安装机构包括一绝缘块及穿设于绝缘块中的可预先收容热电偶线的若干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与所述安装孔各自对应,当热界面材料被固定于第一及第二金属块之间后,所述预先收容热电偶线的绝缘套管对应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热电偶线的安装机构可一次安装多根热电偶线,节省时间,且能保证热电偶线在安装的过程中不被折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热界面材料测试平台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该热界面材料测试平台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第二金属块10、20,六根热电偶线40及用于安装热电偶线40的安装机构50。热界面材料100固定于该第一及第二金属块10、20之间用于测量。
第一及第二金属块10需要具有优良的热传导性,可选用金属铜,第一金属块10作为加热端,即向热界面材料100输送一定大小的热流,该热流通过热界面材料100之后,流过第二金属块20,这样,在第一及第二金属块10、20上形成一温度逐渐降低的温度梯度。第一及第二金属块10、20中各设三个安装孔30共六个安装孔30,用于收容热电偶线40。这些安装孔30并未贯穿于整个金属块厚度。
热电偶线安装机构50包括一用电木(Bakelite)材料制成的绝缘块52及六根穿设于其中的绝热套管54。电木是一种酚醛树脂材料,其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绝热套管54用于容置热电偶线40,其材料可选择具有绝热性能的塑料或玻璃制成,其选择的材料的硬度应可保证其在插入安装孔30中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套管54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及第二金属块10、20的安装孔30之间的距离对应。
在测量过程之前,热点偶线40即预先穿设于对应的绝缘套管54中,而将热电偶40的检测端42暴露在外。
在测量过程中,热界面材料100会受到一定的压力(施加压力的装置图未示),使得热界面材料100在热流方向上的厚度保持于0.076mm左右,因此在每次测量时,各个安装孔30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
当热界面材料100固定完成后,将绝缘套管54与安装孔30各自对准,然后一次性将六根热电偶线40同时安装于安装孔30中,由于绝缘套管54的保护作用,不仅可保证热电偶线40不被弯折,而且节约了安装时间。
热电偶线40安装完毕后,暴露在绝缘套管54外的热电偶线40的检测端42即可检测该点温度,从而根据各点的温度计算出热界面材料100的导热系数。
热电偶线40的数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而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六根,而且安装孔30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而不局限于上述平均地设置于第一及第二金属块10、20中的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热界面材料测试平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第二金属块及若干热电偶线,第一及第二金属块之间形成一用于收容固定热界面材料的空间,该第一及第二金属块中在预定的地方设有若干热电偶线的安装孔,其特征在于该热界面材料测试平台进一步包括一用于安装该热电偶线的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包括一绝缘块及穿设于绝缘块中的可预先收容热电偶线的若干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与所述安装孔各自对应,当热界面材料被固定于第一及第二金属块之间后,所述预先收容热电偶线的绝缘套管对应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界面材料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热电偶线具有一检测端,当热电偶线容置于绝缘套管之后,热电偶线的检测端暴露在绝缘套管之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界面材料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套管为玻璃套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界面材料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套管为塑料套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界面材料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热电偶线数目为六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界面材料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块使用电木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热界面材料测试平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第二金属块,若干热电偶线,及用于安装该热电偶线的安装机构。第一及第二金属块之间形成一用于收容固定热界面材料的空间,该第一及第二金属块中在预定的地方设有若干热电偶线的安装孔。该安装机构包括一绝缘块及穿设于绝缘块中的可预先收容热电偶线的若干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与所述安装孔各自对应,当热界面材料被固定于第一及第二金属块之间后,所述预先收容热电偶线的绝缘套管对应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精确地安装热电偶线。
文档编号G01N25/18GK2706760SQ200420046530
公开日2005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8日
发明者张俊毅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