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力接头表面温度检测的温度标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温度采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采集变电站内的电力接头表面温度检测的温度标签。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采用无线检测导电接头温度系统中,均将温度标签与被测物的表面相接触,从而反映出被测物体的温度。现有温度标签均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接收温度,再通过单片机运算和通发射模块发送的方式。现有的温度标签的结构存在下面二个缺陷1、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只反映其所处的环境温度,按现有的结构方式,其反映的温度均要低于被测的真实温度。2、在被测物的温度较高时(如达到120°C),内部的线路板所处的温度也将大大升高,甚至超过85°C。而一般工业级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温度为_40°C至+85°C,超过其正常工作温度后,故障率就会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测量准确、故障率较小的电力接头表面温度检测的温度标签。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力接头表面温度检测的温度标签,它包括外壳、隔热套、天线套与下封底盖,隔热套固定在外壳的底端面,天线套固定在外壳的顶端面,在天线套内安装天线,在隔热套的底端内部固定有下封底盖,在金属外壳内设有线路板与电池,线路板与电池通过电路连接,在下封底盖内设有数字温度传感器,数字温度传感器与线路板通过电路连接。所述的下封底盖由由金属铜或者金属铝制成。所述的隔热套由胶木或者聚四氟乙烯制成。所述的外壳由金属制成。本实用新型具有测量准确与故障率较小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该电力接头表面温度检测的温度标签,它包括外壳6、隔热套3、天线套7与下封底盖1,隔热套3固定在外壳6的底端面,天线套7固定在外壳6的顶端面,在天线套7内安装天线,在隔热套3的底端内部固定有下封底盖1,在金属外壳6内设有线路板4与电池5,线路板4与电池5通过电路连接,在下封底盖I内设有数字温度传感器2,数字温度传感器2与线路板4通过电路连接。所述的下封底盖I由金属铜或者金属铝制成。所述的隔热套3由胶木或者聚四氟乙烯制成。所述的外壳6由金属制成。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数字温度传感器2安装在下封底盖I内,下封底盖I由金属铜或者导热系数好的其他金属材料如铝制成,下封底盖I又安装在隔热套3内,(隔热套3采用传热系数非学小的非金属材料制成,如胶木或聚四氟乙烯等)。在检测表面温度时,将下封底盖I面紧贴在被测物的表面上,温度通过下封底盖I将温度传递到数字式温度传感器2,数字式温度传感器2将温度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电子线路板4发射出去。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力接头表面温度检测的温度标签,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壳(6)、隔热套(3)、天线套(7)与下封底盖(1),隔热套(3)固定在外壳(6)的底端面,天线套(7)固定在外壳(6)的顶端面,在天线套(7 )内安装天线,在隔热套(3 )的底端内部固定有下封底盖(I),在金属外壳(6)内设有线路板(4)与电池(5),线路板(4)与电池(5)通过电路连接,在下封底盖(I)内设有数字温度传感器(2 ),数字温度传感器(2 )与线路板(4 )通过电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接头表面温度检测的温度标签,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封底盖(I)由金属铜或者金属铝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接头表面温度检测的温度标签,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热套(3)由胶木或者聚四氟乙烯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接头表面温度检测的温度标签,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6)由金属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采集变电站内的电力接头表面温度检测的温度标签,它包括外壳、隔热套、天线套与下封底盖,隔热套固定在外壳的底端面,天线套固定在外壳的顶端面,在天线套内安装天线,在隔热套的底端内部固定有下封底盖,在金属外壳内设有线路板与电池,线路板与电池通过电路连接,在下封底盖内设有数字温度传感器,数字温度传感器与线路板通过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测量准确与故障率较小等优点。
文档编号G01K1/02GK202853763SQ20122054281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凌佳凯, 朱婷, 姚锡琦, 黄薛凌, 强晓刚, 於爱东 申请人: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 无锡市风和电力仪表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