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作为各类机电产品配套与维修的重要机械基础件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轴承的制造就变的十分重要。在轴承制造过程中,需要对轴承圈进行研磨使其符合要求。对于如何判断研磨后的轴承圈是否研磨到研磨所要求的规格,一般是靠人用一个标准件插入轴承圈来判断。这种方法耗费人力,且速度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能够自动判别轴承圈内径是否研磨到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包括电机、导柱、固定板、移动板、工作台、固定座、测量头及感应装置,所述电机包括传动杆,所述固定座包括动固定座、静固定座、螺杆、轴承和摩擦元件。所述固定板、移动板与工作台通过导柱相固定,所述电机设置于固定板上,且电机的传动杆与固定座的动固定座通过传动杆上的螺纹相连接,所述固定座固定于移动板上,固定座的摩擦元件位于动固定座与静固定座之间,所述测量头固定于移动板上,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固定座上螺杆的位置变化。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至少三个调节螺丝。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摩擦元件为环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能够判断轴承圈内径是否研磨到位,具有节约人力成本的好处。
图I是本实用新型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固定座俯视图;图3是图I所示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固定座剖面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电机1,导柱2,固定板3,移动板4,工作台5,固定座6,测量头7,轴承圈8,感应装置9,传动杆11,动固定座61,静固定座62,螺杆63,调节螺丝64,摩擦元件65,轴承6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0013]请参阅图I、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所述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包括电机I、导柱2、固定板3、移动板4、工作台5、固定座6、测量头7及感应装置9。所述电机I包括传动杆11,传动杆11上具有螺纹。所述固定座6包括动固定座61、静固定座62、螺杆63、轴承66和摩擦元件65。其中固定板3、移动板4与工作台5通过导柱2相固定,电机I设置于固定板3上,且电机I的传动杆11与固定座6的动固定座61通过传动杆11上的螺纹相连接。固定座6通过静固定座62固定于移动板4上,固定座6的摩擦兀件65位于动固定座61与静固定座62之间。测量头7固定于移动板4上,感应装置9用于感应固定座6上螺杆63的位置变化。本实施例的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打开电机I后,电机I带动传动杆11旋转,由于传动杆11上具有螺纹,固定座6的动固定座61上具有与传动杆11上螺纹相配合的螺纹,且动固定座61与静固定座62之间通过轴承66相连,它们之间具有摩擦元件65,摩擦元件65将阻止动固定座61旋转,因此传动杆11将带动动固定座61沿着螺纹在传动杆11往上或者往下运动。由于动固定座61与静固定座62之间无相对运动,而静固定座62固定于移动板4上,所以移动板4将随着静固定座62沿着导柱2往上或者往下运动。测量头7固定于移动板4上,所以测量头7也将随着移动板往上或者往下运动。当测量头7正下方有一个待检验的轴承圈8时,测量头7往下运动,然后测量头7将伸入轴承圈8内。如果轴承圈8已经研磨到符合要求的程度,测量头7将能够顺利伸入轴承圈8内部。如果轴承圈8未研磨到符合要求的程度时,测量头7将无法伸入到轴承圈8内部。此时,测量头7无法向下移动,将阻止移动板4的向下运动,进一步阻止静固定座62的向下运动及动固定座61的向下运动。由于动固定座61与静固定座62之间通过轴承66相连,且它们之间具有摩擦元件65,当动固定座61无法向下运动时,动固定座61将相对于静固定座62旋转,此时摩擦元件65与动固定座61之间的摩擦力已经不能保证动固定座65不旋转。动固定座65的旋转将带动其上的螺杆63的旋转,与螺杆63相对设置的感应装置9将会感应到螺杆63的旋转,提示轴承圈未研磨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静固定座62上还设置有至少三个调节螺丝64。所述调节螺丝64穿过静固定座62 —头抵靠摩擦元件65,用来调整摩擦元件65与动固定座6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调整轴承圈8未研磨到符合要求程度时的保护力的大小。所述摩擦元件65为环形元件,设置于动固定座61与静固定座62之间。本实用新型德尔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能够有效判断轴承圈有没有研磨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具有节省人力与工时的好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导柱、固定板、移动板、工作台、固定座、测量头及感应装置,所述电机包括传动杆,所述固定座包括动固定座、静固定座、螺杆、轴承和摩擦元件; 所述固定板、移动板与工作台通过导柱相固定,所述电机设置于固定板上,且电机的传动杆与固定座的动固定座通过传动杆上的螺纹相连接,所述固定座固定于移动板上,固定座的摩擦元件位于动固定座与静固定座之间,所述测量头固定于移动板上,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固定座上螺杆的位置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至少三个调节螺丝。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元件为环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包括电机、导柱、固定板、移动板、工作台、固定座、测量头及感应装置,所述电机包括传动杆,所述固定座包括动固定座、静固定座、螺杆、轴承和摩擦元件。固定板、移动板与工作台通过导柱相固定,电机设置于固定板上,且电机的传动杆与固定座的动固定座通过传动杆上的螺纹相连接,固定座固定于移动板上,固定座的摩擦元件位于动固定座与静固定座之间,测量头固定于移动板上,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固定座上螺杆的位置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圈内径测量装置能够自动判别轴承圈内径是否研磨到位,具有节省人力与工时的效果。
文档编号G01B5/12GK202372110SQ20112051903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山口政广, 鲁以华 申请人:苏州恩斯克轴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