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检测大型筒子类锻件尺寸的十字量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大型筒子类锻件尺寸的十
字量尺。
技术背景 根据锻造行业现有的设备,厚壁大型筒子类零件的毛坯,大多采用自由锻造。由于 设备及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自由锻造的锻件尺寸与要求的工艺尺寸差距较大,所以锻 件成型以后必须通过检查测量各尺寸以后才可以进行机加工。尤其是自由锻造成型的大型 筒子类锻件,在锻造过程中难免表面出现清伤痕迹、凹凸不平等现象。目前只能使用现有的 卡尺、卷尺等普通量具来进行测量,这种情况下无法准确的测量内外圆表面尺寸及同心度, 很难判断能否满足工件加工尺寸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准确测量内外圆尺寸及同心 度的检测量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大型筒子类锻件尺寸的十字量尺,解决了 现有技术中依靠人工使用普通量具进行测量,准确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检测大型筒子类锻件尺寸的十字量 尺,包括固定量尺和活动量尺,固定量尺的中间段开有安装孔,安装孔中向上安装有套筒, 活动量尺的中间段开有套筒孔,套筒的上端连接有中间销,活动量尺通过套筒孔套装在套 筒上;活动量尺的套筒孔之外向两端沿长度方向开有滑槽,滑槽中设置有吊锤组件,吊锤组 件包括标记牌和与标记牌通过垂线连接的吊锤,标记牌在活动量尺上能够沿滑槽滑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步骤简洁,解决了准确测量圆筒类锻件内外圆 尺寸的问题,有效的防止了加工后尺寸不够的情况发生,缩短了更多的划线工时,提高了交 检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十字量尺用于检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固定量尺1示意图;图3是活动量尺2示意图;图4是使用十字量尺检测筒子类锻件内外圆尺寸的实施示意图。图中,1.固定量尺,2.活动量尺,3.标记牌,4.垂线,5.吊锤,6.中间销,7.套筒, 8.法兰,9.套筒孔,10.安装孔,1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十字量尺的结构是,包括固定量尺1和活动量尺2,固定量尺1的中间段开有安装孔10,安装孔10中向上安装有套筒7,活动量尺2的中间 段开有套筒孔9,套筒7的上端连接有中间销6,活动量尺2通过套筒孔9套装在套筒7上; 活动量尺2的套筒孔9之外向两端沿长度方向开有滑槽11,滑槽11中设置有吊锤组件,吊 锤组件包括标记牌3和与标记牌3通过垂线4连接的吊锤5,标记牌3在活动量尺2上能够 沿滑槽11滑动。参照图2、图3,固定量尺1是有刻度线的木制尺子,固定量尺1的长度大于测量体 的直径长度;活动量尺2也是有刻度线的木制尺子,活动量尺2的长度与固定量尺1 一致; 活动量尺2通过套筒7装配到固定量尺1的上面;固定量尺1和活动量尺2围绕中间销6 可旋转360° ;吊锤5通过垂线4与标记牌3连接后形成垂直方向的基准线。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旋转活动量尺1和固定量尺2来调 整筒子类锻件(法兰8)的圆筒中心,然后定位固定量尺2,再把活动量尺1移动到筒子类锻 件有缺陷的A部位的径向方向,然后把标记牌3移到筒子类锻件最大半径以外的位置,记录 此时标记牌3距圆筒中心的距离L1,然后测量垂线4至凹坑A内底的最大直线距离L2,测量 出的数据套用到以下公式R= L1 - L2,即可得到法兰8的筒子最小外圆半径R。以此类推,测量筒子类锻件(法兰8)的内外 圆任何点上的半径,就能确定该筒子类 锻件(法兰8)是否是满足零件加工要求的合格锻件。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检测大型筒子类锻件尺寸的十字量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量尺(1)和 活动量尺(2),固定量尺(1)的中间段开有安装孔(10),安装孔(10)中向上安装有套筒(7), 活动量尺(2)的中间段开有套筒孔(9),套筒(7)的上端连接有中间销(6),活动量尺(2)通 过套筒孔(9)套装在套筒(7)上;活动量尺(2)的套筒孔(9)之外向两端沿长度方向开有滑 槽(11),滑槽(11)中设置有吊锤组件,吊锤组件包括标记牌(3)和与标记牌(3)通过垂线 (4)连接的吊锤(5),标记牌(3)在活动量尺(2)上能够沿滑槽(11)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大型筒子类锻件尺寸的十字量尺,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固定量尺(1)的长度大于测量体的直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大型筒子类锻件尺寸的十字量尺,包括固定量尺和活动量尺,固定量尺的中间段开有安装孔,安装孔中向上安装有套筒,活动量尺的中间段开有套筒孔,套筒的上端连接有中间销,活动量尺通过套筒孔套装在套筒上;活动量尺的套筒孔之外向两端沿长度方向开有滑槽,滑槽中设置有吊锤组件,吊锤组件包括标记牌和与标记牌通过垂线连接的吊锤,标记牌在活动量尺上能够沿滑槽滑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步骤简洁,解决了准确测量圆筒类锻件内外圆尺寸的问题,有效的防止了加工后尺寸不够的情况发生,缩短了更多的划线工时,提高了交检效率。
文档编号G01B5/00GK201876211SQ20102061099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7日
发明者张宝海, 李鹏飞, 杨新刚, 杨景华, 王建军 申请人: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