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22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5-05-21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田井下作业中连接微地震监测传感器与电缆的连接
直O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始终需要有能适应地下情况变化的工程技术来实现有效的开 发目标,即需要有先进的采油工艺技术;先进的监测与观察技术;先进的油层改造技术和 先进的管理方式来保证开发工程的实施。目前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是石油界公认的最先 进的裂缝监测技术,可广泛用于油田水力压裂、油气开采、常规注水或热驱等石油工程的监 测。要达到“仪表化油田”,其核心技术就是微地震监测。为了适应油田井下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进行微地震监测时,通常需要采用具有 耐高温高压和耐腐蚀等特性的防爆壳体来密封数据采集器并通过固定其上的马龙头将数 据采集器、传感器与电缆连接到一起。但由于传感器由于设计变化经常需要维修或者更换, 而目前常用的马龙头都是将数据采集器及传感器永久连接在电(光)缆上,各部件之间采 用了固定连接,结构比较复杂,因此装配、维修及更换零件都很不方便,拆装的成本很高,且 可靠性极差。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油田 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通过马龙头将装载于密封舱内的数 据采集器与传感器及铠装电/光缆连接到一起,其中,马龙头包括马龙头A和马龙头B ;马 龙头A由锥套、防滑倒刺接头、密封圈A及双线接线头A组成,锥套的尾部开设铠装电/光 缆安装孔,铠装电/光缆自安装孔穿入,依次经过安装于锥套内的防滑倒刺接头、密封圈A 及双线接线头A连接到数据采集器上,防滑倒刺接头与密封圈A之间的空腔内填充硅脂;马 龙头B由上部设有开孔的壳体、密封圈B及双线接头B组成,软装电缆穿过壳体上的开孔, 依次经过密封圈B及双线接头B将串联在一起的传感器串与数据采集器连接在一起,壳体 内壁与密封圈B之间填充硅脂;马龙头A与马龙头B通过一密封接头共同固定连接于密封 舱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所述的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串通过软装电
缆串联在一起。所述的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圈A和密封圈B均 为0型密封圈。所述的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防滑倒刺接头呈近似
3倒锥体形,外部设有防滑倒刺。所述的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铠装电/光缆的铠装 固定在防滑倒刺接头内。所述的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锥套由套设在一起的 尾椎套、中锥套和内锥套共同组成。具体作业时,将通过软装电缆连接到一起的传感器串通过软装电缆连接到马龙头 B上,再通过卡扣将每个传感器的两端固定到铠装电缆上。这样传感器串就与数据采集器、 铠装电(光)缆连接成一个整体。不作业时,可将卡扣取下,将软装电缆从马龙头B上拆开。 由于马龙头B的结构简单,拆除起来比较快捷方便。从而将传感器串和数据采集器、铠装电 (光)缆拆开,可独立运输、测试和存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 具备如下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根据实际操作的需要将 马龙头拆分为马龙头A和马龙头B,马龙头A用于连接铠装电/光缆,由于此部分对压力 和温度敏感,尤其是需要承受设备的拉力,一般不轻易拆卸,为保证密封性及承受拉力的程 度,在锥套内部设置防滑倒刺头,通过防滑倒刺接头、密封圈A及腔体内填充的硅脂实现高 密封性能。而马龙头B则用于连接数据采集器和微地震传感器串,此部分对耐压、温度不敏 感,仅有防水要求,故仅单纯采用密封圈B结合硅脂腔实现密封,不工作是可以很方便的将 B马龙头拆开,将微地震传感器串与数据采集器、铠装电缆相分离。采用软装电缆连接的微 地震传感器串在分离后,可独立运输、存储及测试,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2、本实用新型的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使用 马龙头时存在的马龙头与绞车电缆连接速度慢、效率低、烦琐、费工等问题,减少了马龙头 拆装的复杂度,大大降低了下井作业前对传感器检测和维护的成本,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 劳动强度,实现了快速安装及拆卸;3、本实用新型的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 靠性高,具有较佳的社会经济价值,适于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 图;图中1铠装电(光)缆,2锥套,3防滑倒刺接头,4硅脂,5密封圈A,6双线接线头A,7 鱼雷壳体,8密封舱,9底座,10软装电缆,11壳体,12密封圈B,13双线接线头B,14密封接 头,15传感器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结合附图1-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包括马龙头及密封接头14,密封接头14将马龙头固定封装于密封舱8上。数据采集器装载于密封舱8内,通过马龙头与传感 器15及铠装电/光缆1连接到一起。其中,马龙头包括马龙头A和马龙头B ;马龙头A由 锥套2、防滑倒刺接头3、密封圈A5及双线接线头A6组成,锥套2的尾部开设铠装电/光缆 安装孔,铠装电/光缆1自安装孔穿入,依次经过安装于锥套2内的防滑倒刺接头3、密封 圈A4及双线接线头A5连接到数据采集器上。防滑倒刺接头3用以保护接头在承受较大压 力时不滑脱。为避免井下高压泥浆挤入腔体内,保护导线绝缘不被破坏,在防滑倒刺接头3 与密封圈A4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满硅脂。而马龙头B则由上部设有开孔的壳体11、密封图 B12及双线接头B13组成,软装电缆10穿过壳体11上的开孔,依次经过密封圈12B及双线 接头B13将串联在一起的传感器串15与数据采集器连接在一起。壳体11内壁与密封圈B 之间填充硅脂以保证足够的密封防水性能;马龙头A与马龙头B通过分别安装于密封接头 14上。其中,传感器串15通过软装电缆10串联在一起。密封圈A5和密封圈B12均采用 橡胶材质的0型密封圈。防滑倒刺接头3呈近似倒锥体形,外部设有防滑倒刺,用以保护接 头在承受较大压力时不滑脱。铠装电(光)缆1由锥套2接入后,将铠装与电(光)缆分离。铠装固定在防滑 倒刺接头上,电(光)缆则通过密封圈A5及双线接线头A6连接到密封舱8内的数据采集 器上。密封舱有底座9和鱼雷壳体7组成,鱼雷壳体7采用不锈钢结构,以实现耐高温耐压 性能。锥套2采用三层锥套结构,用尾椎套及中锥套将防滑倒刺接头3楔紧,再用内锥套 和中锥套将双线接线头A6楔紧,从而实现密闭连接。具体作业时,将通过软装电缆10连接到一起的传感器串15通过软装电缆10连接 到马龙头B上,再通过卡扣将每个传感器的两端固定到铠装电缆1上。这样传感器串15就 与数据采集器、铠装电(光)缆1连接成一个整体。不作业时,可将卡扣取下,将软装电缆 10从马龙头B上拆开。由于马龙头B的结构简单,拆除起来比较快捷方便。从而将传感器 串15和数据采集器、铠装电(光)缆1拆开,可独立运输、测试和存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 的限定。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任何等同的 变动、修饰或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通过马龙头将装载于密封舱内的数据采集器与传感器及铠装电/光缆连接到一起,其特征在于马龙头包括马龙头A和马龙头B;马龙头A由锥套、防滑倒刺接头、密封圈A及双线接线头A组成,锥套的尾部开设铠装电/光缆安装孔,铠装电/光缆自安装孔穿入,依次经过安装于锥套内的防滑倒刺接头、密封圈A及双线接线头A连接到数据采集器上,防滑倒刺接头与密封圈A之间的空腔内填充硅脂;马龙头B由上部设有开孔的壳体、密封圈B及双线接头B组成,软装电缆穿过壳体上的开孔,依次经过密封圈B及双线接头B将串联在一起的传感器串与数据采集器连接在一起,壳体内壁与密封圈B之间填充硅脂;马龙头A与马龙头B通过一密封接头共同固定连接于密封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串通过软装电缆串联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A和密封圈B均为0型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倒刺接头呈近似倒锥体形,外部设有防滑倒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电/光缆的铠装固定在防滑倒刺接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下微地震检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井下微地震监测传感器的连接装置,通过马龙头A和马龙头B将装载于密封舱内的数据采集器与传感器及铠装电/光缆连接到一起,其中,马龙头A由锥套、防滑倒刺接头、密封圈A及双线接线头A组成,铠装电/光缆依次经过安装于锥套内的防滑倒刺接头、密封圈A及双线接线头A连接到数据采集器上;马龙头B由上部设有开孔的壳体、密封圈B及双线接头B组成,软装电缆依次经过密封圈B及双线接头B将串联在一起的传感器串与数据采集器连接在一起;马龙头A和马龙头B通过一密封接头共同固定连接于密封舱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传感器串与数据采集器及电缆的快速安装与拆卸,具有较佳的社会经济价值,适宜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G01V1/52GK201740875SQ20102029360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7日
发明者刘建中 申请人:北京科若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螺旋泵工作电流在线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多路电参数信号测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泵工作电流在线监测系统。背景技术:在螺旋泵的生产流程中,为了考核、验证其工作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进行约60小时的跑合试验,并
  • 专利名称:监测型信号反射标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反射标靶,尤其有关于一种可保护棱镜,使棱镜可多角度调节的监测型信号反射标靶。背景技术:在测绘工程中,棱镜是重要的光学器具,应用很广。众所周知,棱镜主要由玻璃或水晶等材料制成
  •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模拟淋水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模拟淋水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ー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模拟淋水试验装置。背景技术:淋雨试验是ー种人工环境试验方法,它是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
  • 专利名称:尿二胆(尿胆红素、尿胆原)生化检测液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尿二胆(尿胆红素、尿胆原)为主的尿液生化检测液及其用途背景技术肝病是一种高发疾病,肝脏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几乎参与体内所有物质的代谢。由于肝脏体积较大(成人约
  • 专利名称:拉脱式一次性弧口采尿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检验用尿液采集器具。 背景技术:小便检验是医学检验常规项目之一,对于疾病的诊断、定位、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极具临床应用价值。在临床上,目前留取尿液的容器,
  • 专利名称:一种研究冲沟沟头侵蚀和沟壁崩塌的观测小区构造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观测水土流失的环境监测实验装置,具体来说涉及研究冲沟沟头侵蚀 和沟壁崩塌的一种观测小区的修建方法与构造,用于模拟研究冲沟沟头侵蚀和沟壁崩塌的 过程规律。背景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