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支架试验台,尤其涉及进行液压支架综合性能试验的试
验台O
背景技术:
一种新型液压支架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进行型式检验,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作法,以验证考核液压支架结构、元件等方面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我国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要求所有新型支架必须通过具有国家授权检验机构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组织的产品型式试验。液压支架试验台是煤矿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安全监督检验与生产企业产品出厂检验的必备设施,是液压支架生产和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液压支架的技术性能与安全性能的检验与测试,完成液压支架的型式试验及出厂验收试验。 液压支架试验台的能力、水平反映国家在液压支架制造、使用、行业管理的技术水平状况。目前液压支架试验台试验功能单一,主要为内加载液压支架试验台,如图1所示, 试验台结构主要包括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地基上的底座1,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的立柱2, 可在立柱2上下滑动的活动平台3,以及固定连接立柱顶部的顶梁4,试验时,立柱2与活动平台3通过插销固定连接,活动平台3可以通过调高油缸5进行高度调节,试验台可以承受液压支架的内加载力,仅具有液压支架内加载功能,而不同时具备垂直外加载试验、水平外加载试验、护帮板加载试验、尾梁加载试验、自动进出架功能,伴随深井煤矿开采及配套液压支架发展的需要,以及现行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要求,上述液压支架试验装置已不能满足目前液压支架检测检验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支架试验台,同时具备液压支架内加载试验功能、垂直外加载试验功能、水平外加载试验功能、护帮板加载试验功能、尾梁加载试验功能、自动进出架功能的特点。其中,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偏载能力强、导轨间隙可调的特点的垂直外加载功能和水平外加载功能的液压支架试验台。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压支架试验台,包括底座,立柱,活动平台,顶梁,调高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还包括垂直外加载机构,水平外加载机构;其中,所述底座固定于地基上;所述立柱插入所述底座内,通过两排以上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和所述底座,并且所述立柱上固定有第一导轨;所述活动平台滑动连接于所述立柱上;所述顶梁固定连接所述立柱;所述调高油缸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另一端顶紧在所述活动平台上;所述垂直外加载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可沿所述第一导轨上下滑动;所述水平外加载机构设置于所述活动平台上,并可沿所述活动平台左右滑动。优选的,所述垂直外加载机构包括双球铰油缸,垂直加载平台,间隙调整机构;其中,所述间隙调整机构固定于所述垂直加载平台上;所述双球铰油缸一端固定于所述垂直加载平台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垂直加载平台可沿所述第一导轨上下滑动。优选的,所述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固定斜楔,可调斜楔,调整垫片,定位块,固定螺栓,第二导轨;其中所述固定斜楔固定于所述垂直加载平台内;所述第二导轨固定于所述可调斜楔内;所述可调斜楔楔入所述固定斜楔与所述第一导轨内的间隙内;所述定位块部分插入所述可调斜楔;所述调整垫片垫于所述定位块下;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定位块及所述调整垫片固定于所述垂直加载平台上。优选的,所述双球铰油缸包括缸体,柱塞,第一凸形球垫,双凹形杆,第二凸形球垫,压环,紧固块,其中所述柱塞设置有柱塞腔,并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缸体内;所述双凹杆上下两端设置有凹形球面,并且所述双凹杆中部及上端设置有阶梯肩;所述第一凸形球垫一端为与所述双凹形杆的凹形球面相匹配的凸形球面,另一端为平面,并且所述第一凸形球垫平面端嵌入所述柱塞的柱塞腔内,所述第一凸形球垫凸形球面端与所述双凹形杆的下端凹形球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二凸形球垫一端为与所述双凹形杆的凹形球面相匹配的凸形球面,另一端为平面,并且所述第二凸形球垫凸形球面端与所述双凹形杆上凹形球面接触连接;所述压环压紧所述双凹形杆的中部阶梯肩;所述紧固块压紧所述双凹形杆的上端阶梯肩,并且所述紧固块固定于所述垂直加载平台上;所述双凹杆与所述柱塞的柱塞腔之间横向方向具有间隙,所述双凹杆与所述紧固块间横向方向具有间隙。优选的,所述水平外加载机构包括水平外加载平台,水平外加载油缸;所述水平外加载平台设置有倒L型导向钩槽或导轨挂于所述活动平台上,并可沿所述活动平台左右滑动;所述水平外加载油缸伸出端对准所述立柱,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水平外加载平台上;优选的,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还包括护帮板试验机构,所述护帮板试验机构包括承载板,推拉油缸,摆动油缸,传动杆,支撑杆和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活动平台上设置有第一接触面;所述承载板铰接于所述活动平台上,并且所述承载板设置有第二接触面;所述推拉油缸一端铰接于所述承载板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动平台上;所述摆动油缸固定于所述活动平台上;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摆动油缸输出轴上;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杆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所述自由端具有外凸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承载板上,并且所述支撑结构具有与所述外凸结构相配合的内凹结构。优选的,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还包括尾梁试验机构,其中所述尾梁试验机构包括第一插销,尾梁立柱,承载梁,摆动缸,三角架和第二插销,顶升缸;所述尾梁立柱通过第一插销铰接于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尾梁立柱上均勻设置有多排插销孔;所述承载梁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尾梁立柱一侧面上,并且所述承载梁上设置有一排插销孔,当所述承载梁插销孔与所述尾梁立柱的一排插销孔对准时,所述第二插销插入所述承载梁与所述尾梁立柱对准的插销孔中;所述摆动缸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三角架的一端上; 所述三角架中心处铰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三角架的另一端靠紧所述尾梁立柱,所述顶升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优选的,所述的液压支架试验台还包括自动进出架机构,所述进出架机构包括升降油缸,升降平台,过渡导轨和进出架小车,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三导轨,并且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顶架油缸;所述升降油缸固定于基坑的水平面上;所述升降平台工作面上设置有第四导轨,并且所述升降平台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升降油缸上;所述过渡导轨铺设于所述试验台底座与所述基坑之间;所述进出架小车用于承载被试液压支架,并可在所述第三导轨、所述过渡导轨和所述第四导轨上滚动。优选的,所述进出架小车包括车体,减速驱动装置,连杆,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车体用于承载被试液压支架;所述减速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车体上;所述连杆与所述减速驱动装置输出轴通过销或键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销或键连接于所述连杆上;所述从动轮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减速驱动装置通过正、反转驱动所述连杆带动所述主动轮正、反向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从动轮正、反向转动,最终驱动所述车体向前、向后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一方面设置有垂直外加载机构与水平外加载机构,实现了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垂直外加载与水平外加载功能,并且垂直外加载机构设置有间隙调整机构与双球铰油缸,具有抗偏载能力强、间隙可调的特点;另一方面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还设置有护帮板试验机构、尾梁试验机构、自动进出试验台机构,实现了护帮板试验功能、尾梁试验功能以及液压支架自动进出试验台的功能;另外,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还设置有斜拉杆结构,有效提高了液压支架综合性能试验台的抗偏载能力。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液压支架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支架试验台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图2所示液压支架试验台实施例的结构右视图;图4为主要显示图2所示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垂直外加载机构的结构主视图;图5为图4所示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垂直外加载机构的结构右视图;图6为图4所示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垂直外加载机构中间隙调整机构剖视图;图7为图4所示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垂直外加载机构中双球铰油缸剖视图;图8为主要显示图2所示液压支架试验台的水平外加载机构的结构主视图;图9为在图2所示液压支架试验台中增加护帮板试验机构的结构主视图,图9中显示护帮板试验机构对护帮板进行垂直状态试验,且图9中隐藏了所述垂直外加载机构和所述水平外加载机构;图10为图9所示液压支架试验台的护帮板试验机构的结构右视图;图11为图9所示液压支架试验台的护帮板试验机构对护帮板进行水平状态试验的结构主视图;图12为在图9所示液压支架试验台中增加一种尾梁试验机构的结构主视图,图12 中尾梁立柱处于垂直状态下,且图12中隐藏了所述垂直外加载机构、水平外加载机构和护帮板试验机构;图13为图12所示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尾梁试验机构的结构右视图;图14为图13所示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尾梁试验机构中尾梁立柱处于偏转状态下的结构右视图;图15为在图9所示液压支架试验台中增加另一种尾梁试验机构的结构主视图,图 15中尾梁立柱处于垂直状态下,且图15中隐藏了所述垂直外加载机构、水平外加载机构和护帮板试验机构;图16为在图12所示液压支架试验台中增加自动进出架机构的结构主视图,图16中隐藏了所述垂直外加载机构、水平外加载机构、护帮板试验机构以及尾梁试验机构;图17为图16所示液压支架试验台的A-A向剖视图。附图标记1-底座,2-立柱,3-活动平台,4-顶梁,5-调高油缸,6_垂直外加载机构,61-双球铰油缸,611-缸体,612-柱塞,613-第一凸形球垫,614-双凹形杆,615-第二凸形球垫, 616-压环,617-紧固块,62-垂直外加载平台,63-间隙调整机构,631-固定斜楔,632可调斜楔,633-调整垫片,634-定位块,635-固定螺栓,636-第二导轨,7-水平外加载机构, 71-水平外加载平台,72-水平外加载油缸,8-第一导轨,9-护帮板试验机构,91-承载板, 92-推拉油缸,93-摆动油缸,94-传动杆,95-支撑杆,96-支撑结构,97-第一接触面,98-第二接触面,10-尾梁试验机构,101-第一插销,102尾梁立柱,103-承载梁,104-摆动缸, 105-三角架,106-第二插销,107,-顶升缸,108-插销油缸,11-自动进出架机构,111_升降油缸,112-升降平台,113-过渡导轨,114-进出架小车,1141-车体,1142-减速驱动装置, 1143-连杆,1144-主动轮,1145-从动轮,115-第三导轨,116-顶架油缸,117-第四导轨, 118-基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抗偏载能力强、导轨间隙可调的特点的垂直外加载功能和水平外加载功能的液压支架试验台,其次具备护帮板加载试验功能、尾梁加载试验功能、自动进出架功能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结合图2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实施例,包括底座1,立柱2, 活动平台3,顶梁4,调高油缸5,此外,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还包括垂直外加载机构6,水平外加载机构7 ;其中,所述底座1例如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地基上;所述立柱2插入所述底座1内,通过两排以上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立柱2和所述底座1,并且所述立柱2上固定有第一导轨8 ;所述活动平台3滑动连接于所述立柱2上;所述顶梁4固定连接所述立柱2 ;所述调高油缸5 —端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另一端顶紧在所述活动平台3上;所述垂直外加载机构6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并可沿所述第一导轨8上下滑动;所述水平外加载机构7设置于所述活动平台3上,并可沿所述活动平台3左右滑动。其中图4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中的垂直外加载机构6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垂直外加载机构6包括双球铰油缸61,垂直加载平台62,间隙调整机构63 ; 其中,所述间隙调整机构63固定于所述垂直加载平台62上;所述双球铰油缸61 —端固定于所述垂直加载平台62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1内;所述垂直加载平台62可沿所述第一导轨8上下滑动。其中,图6为上述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垂直外加载机构6的间隙调整机构63的剖视图,图6中,所述间隙调整机构63包括固定斜楔631,可调斜楔632,调整垫片633,定位块634,固定螺栓635,第二导轨636 ;其中所述固定斜楔631固定于所述垂直加载平台62 内;所述可调斜楔632楔入所述固定斜楔631与所述第一导轨8内的间隙内;所述第二导轨636固定于所述可调斜楔632内;所述定位块634部分插入所述可调斜楔632 ;所述调整垫片633垫于所述定位块634下;所述固定螺栓635穿过所述定位块634及所述调整垫片633固定于所述垂直加载平台62上。图7为上述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垂直外加载机构6中双球铰接油缸61的剖视图,图7中,所述双球铰油缸61包括缸体611,柱塞612,第一凸形球垫613,双凹形杆614, 第二凸形球垫615,压环616,紧固块617,其中所述柱塞612设置有柱塞腔,并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缸体611内;所述双凹杆614上下两端设置有凹形球面,并且所述双凹杆614中部及上端设置有阶梯肩;所述第一凸形球垫613 —端为与所述双凹形杆614的凹形球面相匹配的凸形球面,另一端为平面,并且所述第一凸形球垫613平面端嵌入所述柱塞612的柱塞腔内,所述第一凸形球垫613凸形球面端与所述双凹形杆614的下端凹形球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二凸形球垫615 —端为与所述双凹形杆614的凹形球面相匹配的凸形球面,另一端为平面,并且所述第二凸形球垫615凸形球面端与所述双凹形杆614上凹形球面接触连接;所述压环616压紧所述双凹形杆614的中部阶梯肩;所述紧固块617压紧所述双凹形杆614的上端阶梯肩,并且所述紧固块617固定于所述垂直加载平台62上;所述双凹杆614与所述柱塞612的柱塞腔之间横向方向具有间隙,所述双凹杆614与所述紧固块617间横向方向具有间隙。采用双凸凹球面结合结构,能够抵抗承载偏心对柱塞612所产生的偏心,由此不会使得柱塞612直接发生偏转,损坏密封圈及缸体611。其中,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的水平外加载机构7的结构主视图, 图8中,所述水平外加载机构7包括水平外加载平台71,水平外加载油缸72 ;所述水平外加载平台71挂于所述活动平台3上,并可沿所述活动平台3左右滑动;所述水平外加载油缸 (72)伸出端对准所述立柱2,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水平外加载平台71上。图9、图10、图11为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另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除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外,还包括护帮板试验机构9,所述护帮板试验机构9包括承载板91,推拉油缸92,摆动油缸93,传动杆94,支撑杆95和支撑结构96 ; 其中所述活动平台3上设置有第一接触面97 ;所述承载板91铰接于所述活动平台3上,并且所述承载板91设置有第二接触面98 ;所述推拉油缸92 —端铰接于所述承载板91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动平台3上;所述摆动油缸93固定于所述活动平台3上;所述传动杆94 固定连接于所述摆动油缸93输出轴上;所述支撑杆95 —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杆94上, 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所述自由端具有外凸结构;所述支撑结构96位于所述承载板91上, 并且所述支撑结构96具有与所述外凸结构相配合的内凹结构。其中图9及图10为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的护帮板机构9的结构主视图和右视图, 图9及图10中,由于承载板91铰接连接于活动平台3上,推拉油缸92伸出,驱动承载板91 绕铰接点转动至垂直承载状态,摆动油缸93驱动传动杆94逆时针转动,并带动支撑杆95 转动至支撑杆95自由端外凸结构与支撑结构96内凹结构配合,在此状态下进行液压支架护帮板加载试验时,承载板91受到向左的作用力,但由于支撑杆95自由端压紧在支撑结构 96上,承载板91同时受到支撑杆95的反作用力,承载板91处于死限位,试验过程不产生转动,同时推拉油缸92不受力。图11为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的护帮板机构9对护帮板进行水平状态试验的结构主视图,图11中,摆动油缸93驱动传动杆94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支撑杆95顺时针转动至极限位置,支撑杆95自由端与支撑结构96分离,推拉油缸92缩回,承载板91绕与活动平台3上的铰接点顺时针转动,直到活动平台第一接触面97与承载板91第二接触面98接触,承载板91处于水平承载状态,在此状态下进行液压支架护帮板加载试验时,承载板91 受到向上的作用力,但由于活动平台3第一接触面97与承载板91第二接触面98接触、压紧,承载板91处于死限位,试验过程不产生转动,同时推拉油缸92不受力。本实施例中,支撑杆95自由端外凸结构优选具有互为直角的面,支撑结构96相应的内凹结构优选具有构成直角的两个面,支撑杆95自由端外凸结构与支撑结构96内凹结构配合时为直角面接触。本实施例中的具有护帮板试验功能的液压支架试验装置,实现了液压支架护帮板水平状态下的内加载试验以及垂直状态下的内加载试验,并且通过油缸驱动,自动化程度高、承载能力强,对活动梁工作面无损坏。图12、图13、图14为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另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除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外,还包括尾梁试验机构10,所述尾梁试验机构10包括第一插销101,尾梁立柱102,承载梁103,摆动缸104,三角架105和第二插销 106,顶升缸107 ;所述尾梁立柱102通过第一插销101铰接于所述底座1上,并且所述尾梁立柱102上均勻设置有多排插销孔;所述承载梁103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尾梁立柱102 —侧面上,并且所述承载梁103上设置有一排插销孔,当所述承载梁103插销孔与所述尾梁立柱 102的一排插销孔对准时,所述第二插销106插入所述承载梁103与所述尾梁立柱102对准的插销孔中;所述摆动缸104 —端铰接于所述底座1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三角架105的一端上;所述三角架105中心处铰接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三角架105的另一端靠紧所述尾梁立柱102,所述顶升缸107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其中图12及图13为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尾梁试验机构10的尾梁立柱垂直状态下的结构主视图及右视图,图12及图13中,承载梁103需要升高时,顶升缸107伸出,推动承载梁103在尾梁立柱102上滑动升高至试验所需高度;同理,承载梁103需要调低时, 顶升缸107回缩,承载梁103在重力作用下沿尾梁立柱102滑动下降至试验所需高度;当承载梁103插销孔与尾梁立柱102插销孔对准时,插入第二插销106,承载梁103便固定于尾梁立柱102上,可满足加载过程中的承载要求;尾梁立柱102调整至垂直状态时,摆动缸 104外伸,驱动三角架105绕铰接点逆时针转动,由于三角架105 —端与尾梁立柱102接触连接,从而推动尾梁立柱102逆时针转动,至直尾梁立柱102处于垂直位置,试验过程中,由于承载梁103承受与之垂直向外的作用力,因此三角架105与顶升缸107不承受加载力。图14为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尾梁试验机构10的尾梁立柱偏转状态下的结构右视图,图14中,承载梁103的高度调节如上一段中所述,尾梁立柱102由垂直装置至偏转状态调整时,摆动缸104收缩,驱动三角架105绕铰接点转动,由于三角架105 —端与尾梁立柱102接触连接,从而驱动尾梁立柱102顺时针转动,至直尾梁立柱102处于所需偏转位置,试验过程中,由于承载梁103承受与之垂直向外的作用力,因此三角架105与顶升缸107 不承受加载力。图15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尾梁试验机构的另一实施例,图15所示实施例中的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尾梁试验机构与图12所示实施例中的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尾梁试验机构基本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底座1上设置有插销油缸108,并且插销油缸108 的伸出端与第一插销101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实现自动插拔销功能,从而实现尾梁立柱 102与底座1的自动铰接与分离,当尾梁立柱102与底座1需要进行铰接时,插销油缸108伸出,推动第一插销101插入尾梁立柱102与底座1的铰接孔中,实现尾梁立柱102与底座 1的铰接;当尾梁立柱102与底座1需要分离时,插销油缸108回缩,带动第一插销101缩回,当第一插销101完全脱离尾梁立柱102与底座1的铰接孔时,尾梁立柱102与底座1分离,由此可以实现尾梁立柱102与底座1的自动铰接与分离,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进行液压支架其他性能试验时,必须将尾梁试验机构10中高出底座1上平面的部件拆除,以不影响液压支架其他性能试验,当进行尾梁强度性能试验时,必须将尾梁试验机构10安装上,以实现加载试验,设置了插销油缸108就可以自动实现试验装置的安装与拆卸。图16、图17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支架试验台的另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除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部分外,还包括自动进出架机构11,所述进出架机构11包括升降油缸111,升降平台112,过渡导轨113和进出架小车114,其中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三导轨115,并且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顶架油缸116 ;所述升降油缸111固定于基坑118 的水平面上;所述升降平台112工作面上设置有第四导轨117,并且所述升降平台11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升降油缸111上;所述过渡导轨113铺设于所述试验台底座1与所述基坑 118之间;所述进出架小车114用于承载被试液压支架,并可在所述第三导轨115、所述过渡导轨113和所述第四导轨117上滚动。其中,所述进出架小车114包括车体1141,减速驱动装置1142,连杆1143,主动轮 1144和从动轮1145 ;所述车体1141用于承载被试液压支架;所述减速驱动装置1142固定于所述车体1141上;所述连杆1143与所述减速驱动装置1142输出轴通过销或键连接;所述主动轮1144通过销或键连接于所述连杆1143上;所述从动轮1145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车体1141上;所述减速驱动装置1142通过正、反转驱动所述连杆1143带动所述主动轮 1144正、反向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从动轮1145正、反向转动,最终驱动所述车体1141向前、 向后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包括所述垂直外加载机构和所述水平外加载机构的基础上,所述液压支架综合性能试验台可以包括所述护帮板试验机构、尾梁试验结构和自动进出架机构的一种或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上述各机构进行组合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支架试验台,包括底座(1),立柱O),活动平台(3),顶梁G),调高油缸 (5),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还包括垂直外加载机构(6),水平外加载机构(7); 其中,所述底座(1)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地基上;所述立柱( 插入所述底座(1)内,通过两排以上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立柱( 和所述底座(1),并且所述立柱( 上固定有第一导轨 (8);所述活动平台( 滑动连接于所述立柱( 上;所述顶梁(4)固定连接所述立柱O); 所述调高油缸( 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另一端顶紧在所述活动平台C3)上;所述垂直外加载机构(6)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并可沿所述第一导轨(8)上下滑动;所述水平外加载机构(7)设置于所述活动平台(3)上,并可沿所述活动平台(3)左右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试验台,其中,所述垂直外加载机构(6)包括双球铰油缸(61),垂直加载平台(62),间隙调整机构(63);其中,所述间隙调整机构(63)固定于所述垂直加载平台(6 上;所述双球铰油缸(61) —端固定于所述垂直加载平台(6 上, 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1)内;所述垂直加载平台(6 可沿所述第一导轨(8)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支架试验台,其中,所述间隙调整机构(6 包括固定斜楔(631),可调斜楔(632),调整垫片(633),定位块(634),固定螺栓(635),第二导轨 (636);其中所述固定斜楔(631)固定于所述垂直加载平台(6 内;所述可调斜楔(63 楔入所述固定斜楔(631)与所述第一导轨(8)内的间隙内;所述第二导轨(636)固定于所述可调斜楔(632)内;所述定位块(634)部分插入所述可调斜楔(632);所述调整垫片(633)垫于所述定位块(634)下;所述固定螺栓(63 穿过所述定位块(634)及所述调整垫片(633) 固定于所述垂直加载平台(6 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压支架试验台,其中所述双球铰油缸(61)包括缸体 (611),柱塞(612),第一凸形球垫(613),双凹形杆(614),第二凸形球垫(615),压环(616), 紧固块(617),其中所述柱塞(612)设置有柱塞腔,并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缸体(611)内;所述双凹杆(614)上下两端设置有凹形球面,并且所述双凹杆(614)中部及上端设置有阶梯肩;所述第一凸形球垫(61 —端为与所述双凹形杆(614)的凹形球面相匹配的凸形球面, 另一端为平面,并且所述第一凸形球垫(613)平面端嵌入所述柱塞(612)的柱塞腔内,所述第一凸形球垫(613)凸形球面端与所述双凹形杆(614)的下端凹形球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二凸形球垫(61 —端为与所述双凹形杆(614)的凹形球面相匹配的凸形球面,另一端为平面,并且所述第二凸形球垫(615)凸形球面端与所述双凹形杆(614)上凹形球面接触连接;所述压环(616)压紧所述双凹形杆(614)的中部阶梯肩;所述紧固块(617)压紧所述双凹形杆(614)的上端阶梯肩,并且所述紧固块(617)固定于所述垂直加载平台(6 上;所述双凹杆(614)与所述柱塞(612)的柱塞腔之间横向方向具有间隙,所述双凹杆(614)与所述紧固块(617)间横向方向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支架试验台,其中,所述水平外加载机构(7) 包括水平外加载平台(71),水平外加载油缸(7 ;所述水平外加载平台(71)挂于所述活动平台( 上,并可沿所述活动平台( 左右滑动;所述水平外加载油缸(7 伸出端对准所述立柱O),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水平外加载平台(7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支架试验台,其中,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护帮板试验机构(9),所述护帮板试验机构(9)包括承载板(91),推拉油缸(92),摆动油缸(93),传动杆(94),支撑杆(95)和支撑结构(96);其中所述活动平台(3)上设置有第一接触面(97);所述承载板(91)铰接于所述活动平台( 上,并且所述承载板(91)设置有第二接触面(98);所述推拉油缸(9 一端铰接于所述承载板(91)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动平台( 上;所述摆动油缸(9 固定于所述活动平台( 上;所述传动杆(94)固定连接于所述摆动油缸(9 输出轴上;所述支撑杆(%) —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杆(94)上, 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所述自由端具有外凸结构;所述支撑结构(96)位于所述承载板(91) 上,并且所述支撑结构(96)具有与所述外凸结构相配合的内凹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支架试验台,其中,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尾梁试验机构 (10),其中所述尾梁试验机构(10)包括第一插销(101),尾梁立柱(102),承载梁(103),摆动缸(104),三角架(10 和第二插销(106),顶升缸(107);所述尾梁立柱(10 通过第一插销(101)铰接于所述底座(1)上,并且所述尾梁立柱(102)上均勻设置有多排插销孔;所述承载梁(10 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尾梁立柱(10 —侧面上,并且所述承载梁(10 上设置有一排插销孔,当所述承载梁(10 插销孔与所述尾梁立柱(10 的一排插销孔对准时, 所述第二插销(106)插入所述承载梁(10 与所述尾梁立柱(10 对准的插销孔中;所述摆动缸(104) —端铰接于所述底座(1)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三角架(10 的一端上;所述三角架(10 中心处铰接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三角架(10 的另一端靠紧所述尾梁立柱(102),所述顶升缸(107)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支架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插销油缸(108),用于自动插拔所述第一插销(10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支架试验台,其中,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自动进出架机构(11),所述进出架机构(11)包括升降油缸(111),升降平台(112),过渡导轨(113)和进出架小车(114),其中所述底座⑴上设置有第三导轨(115),并且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顶架油缸(116); 所述升降油缸(111)固定于基坑(118)的水平面上;所述升降平台(11 工作面上设置有第四导轨(117),并且所述升降平台(11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升降油缸(111)上;所述过渡导轨(11 铺设于所述试验台底座(1)与所述基坑(11 之间;所述进出架小车(114) 用于承载被试液压支架,并可在所述第三导轨(115)、所述过渡导轨(11 和所述第四导轨 (117)上滚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压支架试验台,其中,所述进出架小车(114)包括车体 (1141),减速驱动装置(1142),连杆(1143),主动轮(1144)和从动轮(1145);所述车体 (1141)用于承载被试液压支架;所述减速驱动装置(114 固定于所述车体(1141)上;所述连杆(114 与所述减速驱动装置(114 输出轴通过销或键连接;所述主动轮(1144)通过销或键连接于所述连杆(1143)上;所述从动轮(1145)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车体(1141) 上;所述减速驱动装置(114 通过正、反转驱动所述连杆(114 带动所述主动轮(1144) 正、反向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从动轮(1145)正、反向转动,最终驱动所述车体(1141)向前、 向后运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支架试验台,包括底座(1),立柱(2),活动平台(3),顶梁(4),调高油缸(5),此外还包括垂直外加载机构(6),水平外加载机构(7);所述垂直外加载机构(6)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并可沿所述立柱(2)上的第一导轨(8)上下滑动;所述水平外加载机构(7)设置于所述活动平台(3)上,并可沿所述活动平台(3)左右滑动。所述液压支架试验台,具备液压支架内加载试验功能、垂直外加载试验功能、水平外加载试验功能、护帮板加载试验功能、尾梁加载试验功能、自动进出架功能的特点。
文档编号G01M99/00GK202281701SQ20112040266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
发明者刘欣科, 刘金国, 孙红波, 沙宝银, 王勇, 翟京 申请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