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风冷式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试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风冷式冷却装置,本发 明还涉及一种风冷式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模拟零部件产品的实际使用工况进 行振动试验。 一般是利用振动试验台来模拟各种振动工况,将产品放置于 振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为了更加真实地模拟零部件的工作条件,很多零 部件如油泵、调压阀等需要在使用汽油的状态下进行振动试验。但是带油 试验时试验室很可能出现汽油挥发气体甚至燃油渗漏的现象。目前常规的 风冷振动台,是由流经动圈和绕组之间的大量气体来实现散热的。其进风 口大部分在室内,而排风机在室外,这样一旦风机工作起来就会造成大量 的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其有如下两个弊端-
1、 室内外换气量非常大,导致试验室内空调负荷大大加重;
2、 若室内存在腐蚀性或易燃易爆气体,容易被振动台吸入,造成腐蚀 或爆炸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冷式冷却装置,它可以有效 地减少试验室的换气量并提高试验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风冷式冷却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送风机、排风机;送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待冷却设备的进风口,排 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待冷却设备的出风口;待冷却设备置于试验室内,送风 机和排风机置于试验室外。
所述待冷却设备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送风机和排风机的转速可调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冷式冷却方法,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通过送风机向待冷却设备腔体内送风,通过排风机从待冷却设备腔体 内向外排风;待冷却设备置于试验室内,送风机送入待冷却设备的空气取 自试验室外,排风机从待冷却设备排出的空气排到试验室外;调节送风机、 送风机的转速,使得待冷却设备腔体内的压力始终保持高于试验室内的压 力。
本发明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在工作过程能够保证使得待冷却设备腔体内的压力略高于试验 室内的压力,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试验室的换气量,降低空调负荷,而且 保证试验室内出现腐蚀性气体或易燃易爆气体时不会被待冷却设备吸入, 避免造成待冷却设备腐蚀或爆炸危险,同时能减少冷却装置对试验室空调 的干扰。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风冷式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待冷却设备,2送风机,3排风机,4压力传感器,5试验室。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风冷式冷却装置,包括待冷却设备l、送风机2、
排风机3;待冷却设备1置于试验室5内,待冷却设备1上设置有压力传感 器4;待冷却设备1的进风口通过管道连接送风机2,待冷却设备1的出风
口通过管道连接排风机3。送风机2和排风机3置于试验室5外。 送风机2和排风机3的转速可调节。
本发明工作时,由两台风机2、 3分别进行送风和排风,通过调节两台 风机2、 3的转速,使得待冷却设备1腔体内的压力始终保持略高于试验室 5内的压力,以避免试验室5内的空气或可燃气体、腐蚀性气体通过待冷却 设备1的小缝隙进入待冷却设备1的腔体,从而能够避免腐蚀性、易燃易 爆气体被待冷却设备1吸入而造成腐蚀或爆炸。
压力传感器4用于监测待冷却设备1腔体内的压力,保证待冷却设备1 腔体内的正压。 一旦待冷却设备1腔体内的压力低于试验室5内的气压时, 给出报警,提示操作人员检査系统的故障。
本发明用来对待冷却设备1进行散热的空气取自室外、排到室外,减 少了由于从试验室5内取气所造成的对试验室空调系统的影响,能够减少 空调的负荷。
权利要求
1、一种风冷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机、排风机;送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待冷却设备的进风口,排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待冷却设备的出风口;待冷却设备置于试验室内,送风机和排风机置于试验室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冷却 设备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 和排风机的转速可调节。
4、 一种风冷式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送风机向待冷却设备腔体 内送风,通过排风机从待冷却设备腔体内向外排风;待冷却设备置于试验 室内,送风机送入待冷却设备的空气取自试验室外,排风机从待冷却设备 排出的空气排到试验室外;调节送风机、送风机的转速,使得待冷却设备 腔体内的压力始终保持高于试验室内的压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冷式冷却装置,包括送风机、排风机;送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待冷却设备的进风口,排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待冷却设备的出风口;待冷却设备置于试验室内,送风机和排风机置于试验室外。所述待冷却设备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本发明在工作过程能够保证待冷却设备腔体内的压力略高于试验室内的压力,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试验室的换气量,降低空调负荷,而且保证试验室内出现腐蚀性气体或易燃易爆气体时不会被待冷却设备吸入,避免造成待冷却设备腐蚀或爆炸危险,同时能减少冷却装置对试验室空调的干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风冷式冷却方法。
文档编号G01M7/02GK101451906SQ20081020820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震 姜, 宁 谢, 贾生全 申请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