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便携式弹性软质囊体囊内压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便携式弹性软质囊体囊内压测定仪本发明系一种测定皮肤扩张过程中皮下扩张囊及其他软质囊体囊内压的工具。目前,在皮肤软组织扩张中,需要通过直接连接的气液管路获得皮下扩张囊体及其他软质囊体内压力,难免对真实内压造成干扰。而专业硬度检测仪器以便携的方式工作时,检测采样点的确定不能标准化和统一,造成较大的误差。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装置,用于简单方便通过体表测知囊体内部压カ和表面张力,测定过程中不对内部压カ造成干扰,采样的标准化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数显便携式弾性软质囊体囊内压测定仪,它的底端套环侧壁为环形光电检测板,带有圆帽的压针穿过底端中央圆孔,通过主轴与压カ弹簧相连接,主轴上的格栅与集成电路板的位移检测器相对应。在明亮的光线下测量吋,测量仪的套环下端与皮肤和球体表面靠近时,压针的圆帽受皮下扩张囊及其他软质囊体内压作用推动主轴向压カ弹簧方向移位,一旦底端套环与皮肤表面完全接触,光线被完全遮挡,光电检测板电流终止,启动集成电路板上的位移检测器,检测并保持 測定的位移值,其移位值与囊内压的高低成正比,其代表的压カ值则与弹簧压缩后回复カ相等,通过预先测定位移值和压カ值对应关系,位移值也可以很方便的转化为压カ。由于采用了以上方案,能够方便经过表面測量出软质囊体内压与表面张力,且光电检测实现检测的标准化。下面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ー步说明。图I为电子数显便携式弾性软质囊体囊内压測定仪结构示意2、3为电子数显便携式弾性软质囊体囊内压测定仪工作原理及流程图。图中I、压针圆帽2、压针3、主轴4定位格栅5压カ弹簧6、调压螺钉7隔板8套环9光电感应板10、信号导线11、集成电路板12、位移检测器13键盘14显不屏15外壳16电源17皮肤图I中,电子数显便携式弾性软质囊体囊内压测定仪,它的底端套环(8)侧壁为环形光电感应板(9),带有圆帽(I)的压针(2)穿过底端中央圆孔,通过主轴(3)与压カ弹簧
(5)相连接,压カ弹簧(5)的力度受调压螺钉(6)在固定隔板(7)上下移动进行调节校正。集成电路板(11)上的键盘(13)与显示屏(14)与外壳(15)上的窗孔相对应。测定仪的上端有电源(16)池。图2、3中,电子数显便携式弾性软质囊体囊内压测定仪工作流程为在明亮的光线下测量吋,测量仪的套环(8)下端与皮肤和球体(17)表面靠近时,压针(2)的圆帽(I)受皮下扩张囊及其他软质囊体内压作用推动主轴(3)向压カ弹簧(5)方向移位,一旦底端套环与皮肤表面完全接触,光线被完全遮挡,光电感应检测板(9)电流终止,启动集成电路板(11)上的位移检测器采样检测并保持測定的位移值,其移位值与囊内压的高低成正比,其代表的压カ值则与弹簧压缩后回复カ相等。通过预先测定位移值和压カ值对应关系(转换系数),位移值也可以很方便的转化为压カ。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数显便携式弾性软质囊体囊内压测定仪,其特征在干它的底端套环(8)侧壁为环形光电检测板(9),带有圆帽(I)的压针(2)穿过底端中央圆孔,通过主轴(3)与压カ弹簧⑷相连接,主轴上的格栅⑷与集成电路板(11)的位移检测器(12)相对应。在明亮的光线下测量吋,测量仪的套环(8)下端与皮肤和球体(17)表面靠近时,压针(2)的圆帽(I)受皮下扩张囊及其他软质囊体内压作用推动主轴(3)向压カ弹簧(5)方向移位,一旦底端套环与皮肤表面完全接触,光线被完全遮挡,光电感应检测板(9)电流终止,启动集成电路板(11)上的位移检测器采样检测并保持測定的位移值,其移位值与囊内压的高低成正比,其代表的压カ值则与弹簧压缩后回复カ相等。预先测定位移值和压カ值对应关系(转换系数),压力=位移值*转换系数。
2.—种权利要求I所述电子数显便携式弾性软质囊体囊内压测定仪,其特征在于它的底端套环(8)侧壁为环形光电感应板(9),带有圆帽(I)的压针(2)穿过底端中央圆孔,通过主轴(3)与压カ弹簧(5)相连接,压カ弹簧(5)的力度受调压螺钉(6)在固定隔板(7)上下移动进行调节校正。集成电路板(11)上位移检测器(12)与主轴(3)上的定位格栅(4)向对应,集成电路板(11)上的键盘(13)与显示屏(14)与外壳(15)上的窗孔相对应。测定仪的上端有电源(16)池。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数显便携式弹性软质囊体囊内压测定仪,它的底端套环侧壁设有环形光电检测板,在明亮的光线下测量时,测量仪的套环下端与皮肤和球体表面靠近,测压压针的圆帽受皮下扩张囊及其他软质囊体内压作用推动主轴向压力弹簧方向移位,一旦底端套环与皮肤表面完全接触,光线被完全遮挡,光电检测板电流终止,便启动集成电路板上的位移检测器,检测并保持测定的位移值,其移位值与囊内压的高低成正比,位移值也可以很方便的转化为压力。
文档编号G01L7/00GK102818672SQ20121019657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阮仕荣 申请人:阮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