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中冷器进出气管密封检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冷器进出气管密封检漏装置,适用于对各种不同管径尺寸的中冷器进行密封检漏。
背景技术:
大型客车上配的中冷器,其主要特征是体积大,进出气管比较粗,一般在
(1)651111]1"(1)110_之间。当中冷器加工完后,对其进行密封性检验,比较困难。要求在密封处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并且保证不漏气。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冷器的检漏,保证中冷器在出厂时无泄漏。中冷器进出气管密封检漏装置,主要包括六角螺母、平垫圈、螺杆、旋杆、螺母、旋压螺杆、传力板、移动压板、密封垫圈和卡环;在旋杆中心下方设有旋压螺杆;在传力板两端对称设有两根螺杆;在两根螺杆下端由两个六角螺母固定,在平垫圈与螺杆之间设有卡环,在旋压螺杆下端设有移动压板,其下端上设有两个密封垫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解决中冷器的检漏问题,且安全可靠。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器进出气管密封检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I-六角螺母、2_平垫圈、3_螺杆、4_旋杆、5_螺母、6_旋压螺杆、7_传力板、 8-移动压板、9-密封垫圈、10-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中冷器进出气管密封检漏装置,主要包括六角螺母I、平垫圈2、螺杆3、旋杆4、螺母5、旋压螺杆6、传力板7、移动压板8、密封垫圈9和卡环10 ;在旋杆4中心下方设有旋压螺杆6 ;在传力板7两端对称设有两根螺杆3 ;在两根螺杆3下端由两个六角螺母固定,在平垫圈2与螺杆3之间设有卡环10,在旋压螺杆6下端设有移动压板8,其下端上设有两个密封垫圈9。在中冷器进出气管处安装两个检漏装置,然后对中冷器进行加压检测,能够起到有效的控制进出气管密封的作用。当压力达到规定值时,进出管径处无泄漏现象。后经对各种型号的中冷器,采用不同规格尺寸的检漏装置(注检漏装置的结构相同),对其进行检漏;在操作过程中,无发现一台中冷器管径出现泄漏现象。如附图所示,将旋压螺杆6旋转,让移动压板8上升到螺杆3小径位置,然后将该装置放入中冷器进出气管管径位置处,卡环10必须在放在进气管的凸筋下方。在旋转件6,让旋压螺杆6推动移动压板8向下移动,当移动压板8移动到螺杆3大径位置时,将卡环10 位置固定。此时该装置已和中冷器管径连接在一起,继续旋转旋压螺杆6,让移动压板8靠螺纹的力量紧紧压紧中冷器的进出管口处;由于移动压板8上装有密封垫圈9,靠密封垫圈 9将管口密封;由于螺纹本身具有制锁能力,所以当给中冷器内部加入规定的压缩空气时, 不会将该装置冲开。本实用新型同时对大管径的散热器也能进行检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中冷器进出气管密封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六角螺母(I)、平垫圈(2)、 螺杆(3)、旋杆(4)、螺母(5)、旋压螺杆(6)、传力板(7)、移动压板(8)、密封垫圈(9)和卡环(10);在旋杆(4)中心下方设有旋压螺杆(6);在传力板(7)两端对称设有两根螺杆(3);在两根螺杆(3)下端由两个六角螺母固定,在平垫圈(2)与螺杆(3)之间设有卡环(10),在旋压螺杆(6)下端设有移动压板(8),其下端上设有两个密封垫圈(9)。
专利摘要中冷器进出气管密封检漏装置,主要包括六角螺母、平垫圈、螺杆、旋杆、螺母、旋压螺杆、传力板、移动压板、密封垫圈和卡环;在旋杆中心下方设有旋压螺杆;在传力板两端对称设有两根螺杆;在两根螺杆下端由两个六角螺母固定,在平垫圈与螺杆之间设有卡环,在旋压螺杆下端设有移动压板,其下端上设有两个密封垫圈。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解决中冷器的检漏问题,且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G01M3/02GK202350986SQ20112044449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
发明者付伟, 宋卫东, 黄凯峰 申请人:贵州航天凯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