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隔爆试验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爆炸试验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爆试验罐。
背景技术:
该隔爆试验罐用于进行样品的隔爆性能试验。将被试样品置于试验罐内,在样品内和样品外(试验罐内)充满爆炸性气体,把样品内的气体引爆,检测样品是否能阻止弓I起样品外的气体爆炸。除试验罐外需要配套配气系统等辅助系统。现有的试验罐结构都是将罐体固定安装,端盖下面安放一组行走轮,承载架一端与端盖固定连接,另一端的下方安装一组行走轮,能在罐体内的轨道上行走。如此由端盖下方的两个行走轮和承载架下方的两个行走轮组成一套行走机构,并由电机减速器拖动行走。因其罐体固定安装,用于连接管路和电缆的法兰和电缆引入装置等均设置于罐体上。该结构的缺点:
1、利用该结构的试验罐进行试验时,将试件安装于承载架上,然后连接配气管路和电缆,在完成后,将试件随着端盖、承载架一起送入试验罐罐体内,然后扣合卡箍进行试验。因其管路和电缆从试验罐的罐体接入试验罐,试验罐内的管路和电缆一端与罐体固定,另一端与试件相连,试件和承载架进入罐体时,管路和电缆发生弯折,非常容易被挤压,但因其在试验罐内部,并不可视,试验人员无法发现并及时纠正。在发生该种情况时,进行试验就可能造成事故或者试验失败等情况。2、试验罐内部容积有限,特别是截面圆的面积有限,在设计罐体时应力求利用罐体的空间,尽量降低承载架的高度。但罐体内轨道需要一定的间距,即轨道离罐体最低点需要一定的高度,而将承载架安装于行走轮的上方,必然增加承载架的高度,如此使试件安放空间变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隔爆试验罐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隔爆试验罐,其为卧式结构,包括罐体、端盖、卡箍以及承载架,罐体和端盖通过卡箍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与地基固定连接,卡箍的下面设置相对卡箍纵轴线对称的两组托辊机构,每组托辊机构包括两个托辊以及支撑座,两组托辊机构的各托辊等径且各托辊的轴线位于与罐体轴线同心的同一圆周上,托辊的轴可转动安装于支撑座上,支撑座安放于调整框内并与调整框形成滑动配合,调整框的两端分别穿设有托辊调整丝杠,两托辊调整丝杠的内端部分别顶住该侧的支撑座,卡箍由两个半环构成,两个半环通过连接盖连接,连接盖上连接有转动卡箍的液压油缸;
所述的罐体底部设置两组可沿安装于地基的地面轨道移动的行走轮,其中一组行走轮连接驱动电机;
所述的罐体内部设置两条罐内轨道,承载架的一端与端盖铰接,另一端悬挂于可沿罐体内轨道滚动行走的车轮上。所述的托辊机构包括弧形连接杆,弧形连接杆与罐体截面圆同心,弧形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托辊,弧形连接杆的中部固定于支撑座。所述的连接盖设耳板,耳板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铰接,液压油缸的缸体固定于底座。所述的端盖上设置用于连接气体管路和电缆的引入装置和焊接法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端盖固定安装、罐体移动的结构形式,在试验时,将试件安装于承载架上,连接配气管路和电缆等,在连接完成后,将罐体封住试件。因其管路和电缆从试验罐的端盖接入,所以管路和电缆与端盖和试件相连的部分均是固定不动的,不产生相对位移,从而避免了管路弯折或者管路和电缆被挤压等现象。2、本发明将承载架的滚动轮设置于承载架的上方,使承载架悬挂于轮轴下。该结构的实际安放空间只需要去掉轨道高度即可,能有效地增加试验罐内的使用高度,使罐内空间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_端盖,2-卡植,3-1ip体,4-承载架,5-地面轨道,6-王动轮,7-彳丁走电机减速器,8-托辊调整丝杠,9-罐内轨道,10-托辊机构,11-液压油缸。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说明。试验罐采用卧式结构,由罐体、端盖、卡箍、承载架、托辊机构和行走机构组成。罐体与端盖由卡箍连接,罐体和端盖扣合后,转动卡箍将端盖和罐体法兰扣紧。卡箍的转动由左、右两个液压油缸的推、拉实现。为了保证卡箍的对中和转动灵活,在卡箍的下面安装托辊机构,调整托辊的调整丝杠可以调整卡箍的水平和竖直位置,使之与罐体同轴。所述的托辊机构设置两组,相对卡箍2纵轴线对称,每组托辊机构10包括两个托辊以及支撑座,两组托辊机构的各托辊等径且各托辊的轴线位于与罐体轴线同心的同一圆周上,托辊的轴可转动安装于支撑座上,支撑座安放于调整框内并与调整框形成滑动配合,调整框的两端分别穿设有托辊调整丝杠,两托辊调整丝杠的内端部分别顶住该侧的支撑座,卡箍由两个半环构成,两个半环通过连接盖连接,连接盖上连接有转动卡箍的液压油缸11,连接盖设耳板,耳板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铰接,液压油缸的缸体固定于底座。试验罐端盖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与地基固定连接,罐体下底部有两组行走轮,可沿安装于地面的轨道上移动。其中一组行走轮有电机驱动为主动轮6,实现罐体的移动。罐体内安放一组承载架4,承载架4的一端与端盖I铰接,另一端悬挂于可沿罐体内轨道滚动行走的车轮上。在端盖上根据需要焊接法兰和弓I入装置,用于连接气体管路和电缆等。
权利要求
1.一种隔爆试验罐,其为卧式结构,包括罐体(3)、端盖(I)、卡箍(2)以及承载架(4),罐体(3)和端盖(I)通过卡箍(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I)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与地基固定连接,卡箍(2)的下面设置相对卡箍(2)纵轴线对称的两组托辊机构(10),每组托辊机构(10)包括两个托辊以及支撑座,两组托辊机构(10)的各托辊等径且各托辊的轴线位于与罐体轴线同心的同一圆周上,托辊的轴可转动安装于支撑座上,支撑座安放于调整框内并与调整框形成滑动配合,调整框的两端分别穿设有托辊调整丝杠(8),两托辊调整丝杠(8 )的内端部分别顶住该侧的支撑座,卡箍由两个半环构成,两个半环通过连接盖连接,连接盖上连接有转动卡箍的液压油缸(11); 所述的罐体(3)底部设置两组可沿安装于地基的地面轨道(5)移动的行走轮,其中一组行走轮连接驱动电机; 所述的罐体(3)内部设置两条罐内轨道(9),承载架(4)的一端与端盖(I)铰接,另一端悬挂于可沿罐体内轨道滚动行走的车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爆试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辊机构包括弧形连接杆,弧形连接杆与罐体截面圆同心,弧形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托辊,弧形连接杆的中部固定于支撑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爆试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盖设耳板,耳板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铰接,液压油缸的缸体固定于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爆试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3)上设置用于连接气体管路和电缆的引入装置和焊接法兰。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爆炸试验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隔爆试验罐,解决了现有隔爆试验罐存在的不足。其为卧式结构,包括罐体、端盖、卡箍以及承载架,罐体和端盖通过卡箍连接,端盖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卡箍的下面设置相对卡箍纵轴线对称的两组托辊机构,罐体底部设置两组可沿安装于地基的地面轨道移动的行走轮,其中一组行走轮连接驱动电机;罐体内部设置两条罐内轨道,承载架的一端与端盖铰接,另一端悬挂于可沿罐体内轨道滚动行走的车轮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避免了管路弯折或者管路和电缆被挤压等现象;有效地增加试验罐内的使用高度,使罐内空间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文档编号G01N33/22GK103091470SQ20121052317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9日
发明者裴明尧, 赵永红, 任套牢, 石农铭, 张忠国, 侯林, 魏鹏飞, 杜会峰, 王义猛, 程玉斌, 杨晋, 王云超, 李仁杰, 李红梅, 马靖, 贾炎, 陈宁, 闫来清 申请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 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