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23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5-05-23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对于光盘片进行涂覆层的切割、既定长度胶带的制作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于具有涂覆层(coating)或薄膜(film)(例如溅镀银层、印刷面等)的光盘片进行刻痕制作、剥离测试时,其首先利用具有多齿状的排刀或刀具对于光盘片的涂覆层进行割痕制作,进而再对于胶带进行既定长度的切割,由此胶带贴附于已完成割痕的涂覆层上,如此以进行涂覆层的剥离性(peel-off)与附着力的测试。
然而,由于排刀与胶带分别为独立的设备,在操作、收藏上存在着相当的不便性。再者,一般排刀的设计也无法有效根据操作者的使用力道而加以调整,因而在涂覆层的割痕制作上经常出现割痕深度的不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于光盘片进行涂覆层的切割、既定长度胶带的制作的复合式测试装置,由此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的产生。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试装置,用以对于具有涂覆层或薄膜的对象进行刻痕的制作。测试装置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一切割装置、一支承装置及一调整装置。第二本体设置于第一本体之上。切割装置设置于第二本体,切割装置包括一第一单元与一第二单元,第一单元对于对象于一压力下进行刻痕制作,第二单元对于物料进行切割。支承装置设置于第一本体,通过支承装置以对于物料进行支承。经切割后的物料便可立即贴附于已完成刻痕制作的对象之上,如此以进行对象的涂覆层的剥离测试。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T)的组合立体图;图1B为图1A中的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T)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图1A中的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T)对于一既定长度的物料(M’)(例如胶带)进行裁切时的示意立体图;图3A为通过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T)对于一对象(D)(光盘片)进行第一次刻痕制作程序之前的示意立体图;图3B为图3A的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T)对于对象(D)进行第一次刻痕制作程序之后的示意立体图;图3C为图3B的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T)对于对象(D)进行第二次刻痕制作程序之前的示意立体图;图3D为图3C的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T)对于对象(D)进行第二次刻痕制作程序之后的示意立体图;图4A为通过图2中的物料(M’)贴附于已完成第一、二次刻痕制作后的对象(D)的方格区(R12)时的示意立体图;以及图4B为图4A中的物料(M’)自物件(D)的方格区(R12)给予剥离后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T是用以对于一对象D上的一涂覆层L或薄膜(例如溅镀银层、印刷面等)进行刻痕的制作,并且测试装置T可同时对于一具黏着性物料M进行既定长度的裁切,经裁切后的黏着性物料M’是可立即贴附在已完成刻痕制作的涂覆层L之上,由此以进行涂覆层L的相关测试与检验(例如剥离性(peel-off)、附着力等)。
在本实施例中,物件D为一光盘片,物料M为一胶带。
本实用新型的组成构件图1A、图1B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T的组合、分解立体图。
如图1B所示,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T包括一第一本体11、一第二本体12、一切割装置13、一支承装置14及一调整装置15。
第一本体11包括了一基板110、一支座111、一第一轴部113与一第二轴部114。支座111是由凸出形成于基板110且相互间隔的两部件111a、111b所构成。第一轴部113、第二轴部114是相互间隔方式设置于两部件111a、111b之间。
第二本体12为枢接于第一本体11的可移动式悬臂构件。第二本体12包括一轴孔120、两表面121/122及一定位孔123,其中,定位孔123为通过表面121、122的一穿孔。第二本体12通过其轴孔120沿着一轴心a-a而枢接于第一本体11的第一轴部113之上,并且在相对于第一本体11之下,第二本体12可绕着轴心a-a而进行一第一位置I-I与一第二位置II-II之间的摆动。
切割装置13是以可分离方式设置于第二本体12的末端位置。切割装置13包括一第一单元131与一第二单元132,其中,第一单元131、第二单元132分别凸出于第二本体12的表面121、1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元131、第二单元132分别为一排刀组,其中,第一单元131由尖锐状的多个齿部t1所组成,第二单元132是由尖锐状的多个齿部t2所组成。切割装置13中的第一单元131与第二单元132均为可更换式构件,即,第一单元131与第二单元132是以可分离方式设置于第二本体12之上。第一单元131的多个齿部t1之间的间距、第二单元132的多个齿部t2之间的间距可根据不同需求而设计,其间距大小是以3mm或1.5mm为佳。
支承装置14为用以对于胶带M进行支承的一圆柱状构。支承装置14包括一轴孔140与一收容部141,其中,支承装置14通过轴孔140沿着另一轴心b-b而枢接于第一本体11的第二轴部114之上,如此使得支承装置14可绕着轴心b-b而进行转动,而胶带M卷绕在收容部141之上。
调整装置15设置于该第一本体11、该第二本体12之间,由此以调节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且可以使得第二本体12由第二位置II-II自动地回复至第一位置I-I。
调整装置15包括一回复元件150、一螺帽151及一圆柱状导杆152。在本实施例中,回复元件150为一弹簧。
导杆1 52垂直凸设于第一本体11的基板110之上,其所在的位置相对于第二本体12的定位孔123,即,通过导杆152通过第二本体12的定位孔123,使得第二本体12沿着导杆152进行移动。一螺纹部152t形成于导杆152的外周面上,螺帽151结合于螺纹部152t之上。弹簧150设置于导杆152之上,并且其位置位于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之间。
当弹簧150设置在导杆152之上、且将导杆1 52通过第二本体12的定位孔123时,弹簧150便被夹持于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之间,并且通过螺帽151锁固于导杆152的螺纹部152t时,第二本体12在弹簧150的推压作用下而抵接于螺帽151之上,即,第二本体12在弹簧150的弹力作用下而保持在图1A所示的第一位置I-I,由此可调整切割装置13对于胶带M进行切割时的压力值。
如此一来,在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之间的夹角α根据螺帽151的所在位置而决定,即,第一位置I-I、第二位置II-II之间的角度α可根据螺帽151的所在位置而决定。
测试装置T对于胶带M的裁切程序图2表示通过测试装置T的切割装置13对于既定长度的胶带M’进行裁切时的示意图。
当抓住支承装置14上的胶带M的末端且进行拉伸时,支承装置14便绕着轴心b-b进行转动,如此便可持续拉出胶带M,然后可通过切割装置13的第二单元132而裁切出具有既定长度之胶带M’。
测试装置T对于光盘片D的涂覆层L的刻痕程序图3A、图3B分别表示通过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T对于具有涂覆层L的光盘片D进行第一次刻痕制作程序的前、后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3A所示,第一次刻痕制作过程包括首先将光盘片D置入于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之间,利用一力量F使得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彼此相互接近的方式而对于光盘片D进行夹合,即,通过力量F使得第二本体12自第一位置I-I移至第二位置II-II,由此使得切割装置13的第一单元131接触于光盘片D的涂覆层L之上;随后,在力量F仍然保持的情况下,通过将测试装置T以远离于光盘片D的中心孔d的方向上进行拖拉(如箭头V所示的方向),如此便可在光盘片D的涂覆层L之上形成了相互平行的多个刻痕r1(如图3B所示);最后,释放力量F,使第二本体12自动地回复至第一位置I-I。
图3C、图3D分别表示通过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T对于具有涂覆层L的光盘片D进行第二次刻痕制作程序的前、后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3C所示,第二次刻痕制作过程包括将上述的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之间的光盘片D进行90度的旋转,即,旋转光盘片D而使其涂覆层L的多个刻痕r1平行于切割装置13的第一单元131;利用一力量F’使得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彼此相互接近的方式而对于光盘片D进行夹合,即,通过力量F使得第二本体12自第一位置I-I移至第二位置II-II,由此使得切割装置13的第一单元131接触于光盘片D的涂覆层L之上;随后,在力量F’仍然保持的情况下,通过将测试装置T以远离于光盘片D的中心孔d的方向上进行拖拉(如箭头H所示的方向),如此便可在光盘片D的涂覆层L之上形成了相互平行的多个刻痕r2(如图3D所示),其中,多个刻痕r1、r2之间共同形成了一方格区R12;最后,释放力量F′,则第二本体12便可自动回复至第一位置I-I。
在本实施例中,方格区R12由长度约为30mm、宽度约为30mm、且等间距3mm的多个方格子所构成的区域。
测试装置T对于光盘片D的涂覆层L的剥离测试图4A表示将先前裁切下来的胶带M’贴附于已完成第一、二次刻痕制作后的光盘片D的方格区R12时的示意立体图,图4B表示将图4A中的胶带M’自光盘片D给予剥离后的示意立体图。
在本实施例中,胶带M’是沿着光盘片D的径向而贴附于方格区R12之上。在其它实施例中,胶带M’也可针对不同测试环境与需求而沿着光盘片D的其它方向进行贴附。
若涂覆层L的附着力不佳时,则当胶带M’自光盘片D给予剥离之后,被剥离方格区R12’便会附着于胶带M’的黏着面m0上,则此一光盘片D则不通过标准。
基于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T具有操作简易、方便快速、割痕制作准确等多项功能,并且可根据操作者的使用型态(例如施力力道)而可对于调整装置15进行调整,是一种相当实用、携带方便、不占空间的测试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T也可做为一般碎纸机、胶带用胶台的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测试装置,用以对于至少一对象进行刻痕制作且对于一物料进行切割,其特征在于,该测试装置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之上;一切割装置,设置于该第二本体,在该切割装置上具有一对于该对象于一压力下进行刻痕制作的第一单元与一对于该物料进行切割的第二单元;以及一用以支承该物料的支承装置,设置于该第一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试装置还包括一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设置于该第一本体、该第二本体之间,通过该调整装置以调整该第二本体相对于该第一本体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装置包括一回复元件,该回复元件设置于该第一本体、该第二本体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回复元件为一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物料上具有至少一黏着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象上具有至少一涂覆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象为具有至少一涂覆层的盘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单元是由多个齿部所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单元是由多个齿部所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割装置是以可分离方式设置于该第二本体。
专利摘要一种测试装置,用以对于具有涂覆层或薄膜的对象(例如光盘片)进行刻痕的制作。测试装置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一切割装置、一支承装置及一调整装置。第二本体设置于第一本体之上。切割装置设置于第二本体,切割装置包括一第一单元与一第二单元,第一单元对于对象于一压力下进行刻痕制作,第二单元对于物料进行切割。支承装置设置于第一本体,通过支承装置以对于物料进行支承。经切割后的物料便可立即贴附于已完成刻痕制作的对象之上,如此以进行对象的涂覆层的剥离测试。
文档编号G01N19/00GK2757121SQ200420057338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9日
发明者刘福助 申请人: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具有冗余输入和输出树的光感测系统的制作方法具有冗余输入和输出树的光感测系统背景技术此发明涉及光学监视系统,并且特别是涉及光学监视系统的改善的弹性。光传感器提供监视位置的一系列物理性质的方便的方法。光传感器的相对简单性 和鲁棒性以及
  • 专利名称:上置式传感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上置式传感器,主要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水位水温测试。背景技术:现有传感器一般由外壳和电极组成,整个电极外包裹绝缘体,如硅胶等,将电极放入水箱中。该传感器是由若干个不同长度的电极组成,当达
  • 专利名称:传感器测试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测试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传感器测试仪。技术背景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电传感器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由于没有专用的检测设备,很难对器件的性能好坏进行测试,一旦传感器出现问题,
  • 专利名称:高精度红外车辆检测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设备领域,尤其涉及ー种高精度红外车辆检测器。背景技术:红外光栅检测器是ー种主动红外入侵探測器,能够通过多束红外光对射来检测是否有物体经过,因此被广泛应用在车辆的通行检测中。
  • 专利名称:自动巡检危险源的气体探测装置及其巡检路径控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探测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巡检危险源的气体探测装置及其巡检路径控制方法。背景技术:在许多化工厂、煤矿、大型超市等公共场所,往往需要实时检测所处环境内
  • 专利名称:一种流体流量标准装置的调温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计量,特别是一种流体流量标准装置的调温系统。技术背景液体流量标准装置中流体的粘度对检测性能有影响,现有流量流量标准装置的系统中仅设有加热器或者制冷机,性能单一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