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温度传感器点带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NTC温度传感器,具体涉及的是ー种温度传感器点带环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目前的带环型头NTC温度传感器,是将NTC热敏电阻201—端沾上环氧树脂202,形成点滴状,然后将沾有环氧树脂202的一端伸入冷压端子的圆形金属管体101内制作而成,而圆形金属管体101靠近环氧树脂202的一端设置有环型头102,所述NTC热敏电阻201环氧树脂202端在伸入环内固化环氧树脂时,往往会出现环氧树脂202溢出固定位置的现象,从而会影响客户的正常使用,以及影响产品的美观。
发明内容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温度传感器点带环结构,以解决目前带环型头NTC温度传感器制作吋,存在的环氧树脂溢出固定位置,影响客户正常使用及产品美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ー种温度传感器点带环结构,包括冷压端子和固定在该冷压端子中的热敏电阻(201),所述冷压端子由圆形金属管体(301)及设置于圆形金属管体(301) —端的环型头(302)构成,所述圆形金属管体(301)靠近环型头(302) —端还设置有挡板(303)。其中所述热敏电阻(201) —端设置有环氧树脂(202)。本实用新型在冷压端子圆形金属管体靠近环型头的一端设置有挡板,当将沾有环氧树脂的热敏电阻插入到圆形金属管体中时,利用上述挡板可将环氧树脂挡住,有效防止环氧树脂向环型头处流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因环氧树脂溢出固定位置,而影响客户正常使用及产品美观的问题。
图I为现有冷压端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点滴型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压端子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说明圆形金属管体101、环型头102、热敏电阻201、环氧树脂202、圆形金属管体301、环型头302、挡板3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ー种温度传感器点带环结构,主要用于解决目前带环型头NTC温度传感器制造过程中,因点滴型温度传感器在伸入到圆形金属管体吋,由于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产生的环氧树脂外溢的问题。请參见图2、图3所示,图2为点滴型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压端子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点带环结构,包括有冷压端子,所述冷压端子由圆形金属管体301及设置于圆形金属管体301 —端的环型头302构成,且在圆形金属管体301靠近环型头一端处还设置有挡板303,所述挡板303与圆形金属管体301为一体,并可对圆形金属管体301该端形成闭合密封,防止环氧树脂202由该端流出。在上述圆形金属管体301中对应可插入热敏电阻201,所述热敏电阻201—端沾有环氧树脂202,以形成点滴状的NTC温度传感器,将该点滴状的NTC温度传感器插入到圆形金属管体301中,当与上述挡板303接触吋,则可知道已经安装到位,因此挡板303还可起到安装限位的作用,便于判断是否安装到位。本实用新型的挡板303为两部分,分别设置在圆形金属管体301两侧,为半圆弧 形,将上述挡板303向内侧弯折,可将圆形金属管体301 —端遮挡,形成密封,能够有效防止环氧树脂从该端溢出,保证了产品的美观和正常使用。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ー种温度传感器点带环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ー种温度传感器点带环结构,包括冷压端子和固定在该冷压端子中的热敏电阻(201),所述冷压端子由圆形金属管体(301)及设置于圆形金属管体(301) —端的环型头(30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金属管体(301)靠近环型头(302)—端还设置有挡板(30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点带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201)—端设置有环氧树脂(20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传感器点带环结构,包括冷压端子和固定在该冷压端子中的热敏电阻,所述冷压端子由圆形金属管体及设置于圆形金属管体一端的环型头构成,所述圆形金属管体靠近环型头一端还设置有挡板。本实用新型在冷压端子圆形金属管体靠近环型头的一端设置有挡板,当将沾有环氧树脂的热敏电阻插入到圆形金属管体中时,利用上述挡板可将环氧树脂挡住,有效防止环氧树脂向环型头处流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因环氧树脂溢出固定位置,而影响客户正常使用及产品美观的问题。
文档编号G01K1/08GK202403809SQ20122000416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花国樑 申请人:花国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