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检测油箱剩余油量的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及电子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油箱剩余油量的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中,获取油箱(特别是机车油箱)剩余油量的方法有(1)通过获取油 箱底部的压力信号对剩余油量进行估算;(2)采用浮标获取油箱液位信号对剩余油量进 行估算。但是所有的方法中,都存在一个现实的问题,在机车处于各种工况时,无论压 力和液位都随着机车的工况而瞬间变化,因此导致获取的取样信号波形存在尖峰,且无 规律可循。因此,从技术实现上来说,我们需要考虑一种机械结构,能够实现对取样油 柱进行缓冲,在机车处于各种工况时,油箱液位或底部压力急剧变化时,取样油柱的液 位或底部压力能够变化很小,因此能够通过该结构实现获取平稳的取样信号或平缓的波 形,从而得到精确的油量测量结果。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用于检测油箱剩余油量的缓冲装置,能有 效缓冲机车油箱在不同工况下给油料液面和压力带来的波动,获得精确的油量测量结 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检测油箱剩余油量的缓冲装置,包括取样油柱管和设置于该取样油柱管下 端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管,所述的分流管通过第一水平油管与油箱 连接;所述的取样油柱管通过第二水平油管与所述的分流管底部连通;所述的第二水平 油管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的第一水平油管的横截面积。从理论上说,将压力传感器放在机车油箱的底部即可获得机车剩余油量,但实际中, 把压力传感器安装的机车油箱底部是无法实现的,因此现在需要一个管路系统,将机车 油箱内部的油引出来,这样在静态情况下,测量取样油注底部的压力即可得到机车油箱底部的压力。所述的第二水平油管的横截面积为所述的第一水平油管的横截面积的1/10 1/5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 本实用新型从结构上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变截面的管路系统,巧妙的利用流体力 学中局部水头损失理论,实现在机车油箱的油流经管路系统到达取样油柱的过程 中,通过第二水平油管(小截面油管)的缓冲作用,在管路系统对油路进行有效 的衰减和缓冲,确保取样油柱不会随机车油箱在恶劣工况下产生剧烈变化。(2) 分流管起到的作用是将一部分油路进行分流,从能量的角度来说,由于在机车工 况条件下,机车油箱的内部的油随着工况变化(如加速,转弯,震动等)会产生 一定的波动,机车将能量传递到机车油箱内部的油,机车油箱内部的油和取样油 注的油是一个连通的整体,因此机车油箱内部的油会通过一定的管路系统将能量 传递到取样油注,这样会严重影响油量的测量结果,因此,在机车油箱与取样油 注之间,并入一条分流管,将一部分能量转移到分流管,这样到达取样油注的能 量就比较少,取样油注液面的波动就比较小。也同样起到了对油箱内油料波动的 缓冲作用。该结构基于经典流体力学理论中关于局部水头损失的理论,有效的建立一套管路系 统,运用"堵"、"疏"结合的办法,使得结构中的管路能够削弱一部分液体冲击的能量, 同时还能够转移一部分液体冲击的能量,使得从油箱内部的液体在受到冲击后,流经缓 冲结构而到达取样油柱的液体能量明显减少,即取样油柱(液位或底部压力)变化较小。本装置采用整体机加工成型。整个结构一共四个接口,分别为机车油箱接口,分流 管接口,压力传感器接口和取样油柱接口。本发明专利的优点是缓冲效果明显,结构合 理,加工制造简单,防护等级高,比一般管路结构安全可靠,密封性高。
图1为现有油量测量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具体结构图;其中 图a为实施例1中装置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b为为实施例l中装置俯视图; 图C为图b中沿B-B线的剖视图;图d为图a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e为图c沿水平线的翻转图(即图c的上下颠倒图,其目的是便于更直观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结构)。图4为通过原有的测量装置测得的油量-时间曲线;(图中,横轴是时间,单位(5S);纵轴是油量,单位(L))图5为通过实施例l所述装置测得的油量-时间曲线。(图中,横轴是时间,单位(5s); 纵轴是油量,单位(L))图中标号说明-l-油箱接口; 2-分流管接口; 3-取样油柱管接口; 4-压力传感器接口; 5-小孔;6-油箱;7-取样油柱管;8-压力传感器;9-第一水平油管;10-分流管;ll-第四水平油管;12-第二水平油管;13-第三水平油管。Al为小截面;A2为缓冲机械结构内部管路截面;A3为油管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l :
以下结合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机车油箱内部的油通过机车油箱接口 l进入缓冲机械结构,通过机车油箱接口 l进入第二水平油管2,经过第二水平油管2 (对应图2中右边的第二水平油管)的小截面缓冲,损失一部分冲击能量,达到一级缓冲的效果,油继续在管路流通,通过第三水平油管13到达第二水平油管12 (即小孔3的位置,对应图2中左边的第二水平油管),继续损 失一部分冲击能量,达到二级缓冲的效果,油继续通过第二水平油管12,流经压力传 感器8界面最终流向取样油柱管10。经过2级缓冲和能量转移后,油流到达取样油柱 管10时,能量已得到大部分衰减,压力传感器8所获取的取样信号能够较为真实的反 应油箱底部油量的真实压力,在机车的各种工况下得到平稳的信号;同时,由于油到达 小孔3时管路受阻,油将选择分流管10进行冲击能量的释放,达到转移冲击能量的效 果。无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产品取得的数据如图4,有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产品取得的数据 如下图5;对照这2个图,可以得知,采用本实施例,测量数据的波动幅度相比原有测 量装置的测量数据小了一个数量级;这个对比结果也充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检测油箱剩余油量的缓冲装置,包括取样油柱管和设置于该取样油柱管下端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管,所述的分流管通过第一水平油管与油箱连接;所述的取样油柱管通过第二水平油管与所述的分流管底部连通;所述的第二水平油管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的第一水平油管的横截面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油箱剩余油量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第二水平油管的横截面积为所述的第一水平油管的横截面积的1/10~1/5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油箱剩余油量的缓冲装置,包括取样油柱管和设置于该取样油柱管下端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管,所述的分流管通过第一水平油管与油箱连接;所述的取样油柱管通过第二水平油管与所述的分流管底部连通;所述的第二水平油管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的第一水平油管的横截面积。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缓冲机车油箱在不同工况下给油料液面和压力带来的波动,获得精确的油量测量结果。
文档编号G01F23/14GK201352138SQ20092006313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9日
发明者李早红, 谢枫帆, 谢石辉, 陈任知 申请人:长沙南车电气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