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针刹车气压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压力的双针压力表。
背景技术:
吨位较大的汽车都采用气压刹车,刹车压力表是其安全装置,利用C型空心弹簧 管作为传感器,用于制造测量压力。其压力表由支架、机芯总成、C型弹簧管、指针和表盘等 组成,机芯总成装配在支架的螺钉孔上,由于支架上的两个螺钉孔分布在支架一侧,当两螺 钉拧紧后,机芯向有螺钉一侧倾斜,导致机芯中心轴不垂直于支架的安装平面,使中心轴不 能垂直装配于表盘孔的中心位置,降低仪表精度。C型弹簧管两端都为开口,一端为自由端 与连杆焊接,另一端焊接在支架的外圆弧面上,封堵开口时,锡量多易导致堵塞导气孔,反 之,锡量少时易在仪表升压、降压频繁的压力交替工作状态下,存在弹簧管的开口被压力击 穿而漏气的隐患。中心齿轮轴过长,导致其易弯曲。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度高、机芯稳定性高的双针刹车气压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双针刹车气压表,包括支架、机芯夹板、机芯总成、二个 C型弹簧管和托架,支架设置在托架上,支架两侧分别设置固定螺钉孔,机芯总成设置在机 芯上、下夹板之间,机芯下夹板通过螺钉孔固定在支架上,机芯总成包括齿轮传动机构,中 心齿轮轴设置在机芯夹板上,中心齿轮轴为阶梯轴,中心齿轮轴上设置指针;中心齿轮轴外 套有齿合套,齿合套上设置小齿轮与齿轮传动机构的扇形齿轮相啮合;支架上设有管槽,管 槽内设有进气通道,二个C型弹簧管上、下设置,开口端分别设置在支架管槽内,封闭端通 过连杆与齿轮传动机构的扇形齿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双针刹车气压表,支架两侧分别设置固定螺钉孔,用于固定机芯,保证 机芯的中心齿轮轴垂直于安装平面,从而保证仪表的精度。C型弹簧管一端为开口端固定在 支架管槽内,减少焊点,保证仪表的准确性。因安装指针的中心齿轮轴露出机芯夹板的高度 越短,运转动的稳定性越好,设置上、下机芯夹板,减少中心齿轮轴露出机芯夹板的高度,提 高机芯的稳定性。中心齿轮轴呈阶梯轴设置,从而加粗齿合套里面的轴径,防止压指针时导 致其弯曲。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针刹车气压表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针刹车气压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双针刹车气压表,包括支架11、机芯夹板、机芯总成、二个C型弹簧管 6和托架1,支架设置在托架上,托架下方设有接头10,支架两侧分别设置固定螺钉孔3,机
3芯总成设置在机芯上夹板4和下夹板5之间,机芯下夹板5通过螺钉孔固定在支架上,机芯 总成包括齿轮传动机构,中心齿轮轴7设置在机芯夹板上,中心齿轮轴为阶梯轴,中心齿轮 轴上设置指针;中心齿轮轴外套有齿合套12,齿合套上设置小齿轮与齿轮传动机构的扇形 齿轮8相啮合;支架上设有管槽2,管槽内设有进气通道,二个C型弹簧管上、下设置,开口 端分别设置在支架管槽内,封闭端通过连杆9与齿轮传动机构的扇形齿轮8相连接。 工作原理来自汽车前轮气泵与后轮气泵的压缩空气,分别从管槽的进气通道进 入本气压表的弹簧管内腔,使弹簧管的封闭端产生位移,从而带动扇形齿轮转动,扇形齿轮 驱使机芯齿合套外面设置的小齿轮转动,带动中心齿轮轴上的指针转动,从而测出汽车前 轮气泵与后轮气泵的压力。
权利要求一种双针刹车气压表,包括支架(11)、机芯夹板、机芯总成、二个C型弹簧管(6)和托架(1),支架设置在托架上,其特征在于支架两侧分别设置固定螺钉孔(3),机芯总成设置在机芯上、下夹板之间,机芯下夹板(5)通过螺钉孔固定在支架上,机芯总成包括齿轮传动机构,中心齿轮轴(7)设置在机芯夹板上,中心齿轮轴为阶梯轴,中心齿轮轴上设置指针;中心齿轮轴外套有齿合套(12),齿合套上设置小齿轮与齿轮传动机构的扇形齿轮(8)相啮合;支架上设有管槽(2),管槽内设有进气通道,二个C型弹簧管上、下设置,开口端分别设置在支架管槽内,封闭端通过连杆(9)与齿轮传动机构的扇形齿轮(8)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针刹车气压表,包括支架、机芯夹板、机芯总成、二个C型弹簧管和托架,支架两侧分别设置固定螺钉孔,机芯总成设置在机芯上、下夹板之间,中心齿轮轴设置在机芯夹板上,中心齿轮轴为阶梯轴,中心齿轮轴上设置指针;中心齿轮轴外套有齿合套,齿合套上设置小齿轮与齿轮传动机构的扇形齿轮相啮合;支架上设有管槽,二个C型弹簧管上、下设置,开口端分别设置在支架管槽内,封闭端通过连杆与齿轮传动机构的扇形齿轮相连接。支架两侧分别设置固定螺钉孔,用于固定机芯,保证机芯的中心齿轮轴垂直于安装平面,从而保证仪表的精度。C型弹簧管一端为开口端固定在支架管槽内,减少焊点,保证仪表的准确性。设置上、下机芯夹板,减少中心齿轮轴露出机芯夹板的高度,提高机芯的稳定性。中心齿轮轴呈阶梯轴设置,从而加粗齿合套里面的轴径,防止压指针时导致其弯曲。
文档编号G01L7/04GK201583377SQ200920319360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王文博 申请人:王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