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7-01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基于dsp技术的智能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5-07-01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基于dsp技术的智能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基于光修复技术的智能结构自愈伤方法与健康监测系 统,结合光固化技术、光纤传感技术、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利用太阳 光能实现了复合材料的自愈伤,并结合神经网络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了复合材料结构 的健康监测,属于一种全新的智能结构自修复与自诊断。尤其本发明提出的以太阳光作为 能量补给,光固化修复剂作为物质补给的材料自愈伤解决方案,为复合材料构件更安全广 泛的使用提供了一种实用性强、成本低、环保节能的有效途径。
背景技术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复合材料由于其组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制造加工 成型以及使用过程中,其表面和内部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类缺陷和损伤,尤其,微裂纹损伤 的产生和扩展将引起材料整体性能的下降,导致构件失效,减短材料的使用寿命,严重时则 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将仿生学融入复合材料的研究中,提出了智 能结构的新概念。智能结构是指从仿生学的观点设计和制造复合材料,使材料具有感知和 自修复的功能。目前,具有自诊断、自修复功能的智能自修复材料已成为新材料领域的研究 重点之一,自修复的核心是能量补给和物质补给,其过程由生长活性因子来完成。模仿生物 体损伤愈合的原理,使得复合材料对内部或者外部损伤能够进行自修复,从而消除隐患,增 强材料的机械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目前,国内外在复合材料健康监测与诊断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 一些成果,方法主要是在材料内埋置传感器阵列,在线诊断结构在加工、固化、成形及由于 外力、疲劳等产生的变形、裂纹损伤等。然而,对于智能复合材料损伤自修复方面的研究还 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研究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热可逆交联反应法、液芯纤维法和微胶囊法。 热可逆交联反应法主要通过加热的方式来实现损伤修复,这将损害材料的其他性能,例如 引起晶粒长大等,并且修复速度慢,工艺复杂,不利于智能结构的应用和发展。液芯纤维法 和微胶囊法是指在智能复合材料基体中埋入包含修复剂的纤维或微胶囊,在复合材料内部 形成智能型仿生自修复网络,当复合材料出现裂纹时,部分液芯纤维或微胶囊破裂,修复剂 流出并渗入裂缝,使受损区域愈合以实现自修复功能。现有的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修复剂均 为双组分胶粘剂,设计中将修复剂和催化剂分别置于纤维(或胶囊)和复合材料基体内,在 纤维(或胶囊)破裂后,要保证修复剂能接触到催化剂,则催化剂在复合材料基体中的分散 密度必须足够大。因此,催化剂的使用效率很低,且较大的催化剂浓度对智能复合材料的性 能也有一定影响。因此,无论是修复方法还是修复材料,都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具有快速自愈伤和实时 在线健康监测功能的智能结构。所提出的利用太阳光实现复合材料自愈伤的光修复智能结 构,分别采用单组份光固化粘结剂和修复强化纤维作为光固化修复剂和修复剂载体,改变 了目前使用双组份粘结剂和微胶囊进行材料损伤修补的不足,使用双组分粘结剂实现材料 自修复,必须依赖于组分之间的接触和反应,这样必然降低了修复的可靠性,同时也限制了 损伤的可修复区域,采用单组份光固化粘结剂不仅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还能充分显现光 固化粘结剂固化速度快,可“适时固化”的特点,使所研制的智能结构的自愈伤过程独立于 控制系统,具有“自发”和“本能”的类生物体特征。本发明同时采用正交分布的方式将光纤粘附于智能结构表面形成传感网络,用于 感应和传递结构的形变和损伤信息,通过光电转换和放大电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 将电信号传输给数字信号处理器,最后将经过数字滤波的信号传输给监控主机,在监控主 机内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实现材料结构的健康状态监测。1、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基于光修复技术的智能结构自愈伤方法的研 究和实现,其中主要包括(1)光固化修复剂的制备本发明提出的智能结构光修复方法,是以太阳光作为能量补给,光固化修复剂作 为物质补给,因此作为修复剂的光固化粘接剂,其性能对复合材料结构自愈伤效果将产生 直接的影响。为满足智能结构自愈伤的光修复要求,需要研制一种固化速度快、粘度低、与 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粘接强度的光固化粘结剂,为材料自愈伤提供物质补给;(2)修复强化纤维涂层的制备与埋置修复强化纤维作为光固化修复剂的载体,一方面要保证处于纤维内部的光固化修 复剂不发生光固化反应,另一方面要保证纤维与基体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为达到这一要求 必须对纤维涂层及其埋置体积比进行研究。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智能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实现,其中主 要包括(1)传感网络、信号传输及处理模块智能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传感网络与信号传输及处理模块涉及光纤传感网络,光 电转换和放大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和SCI-PC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由光纤传感网络采集 的携带结构状态信息的光信号,必须通过光电转换后变成电信号,并经过放大电路,输入数 字信号处理器,再经过SCI-PC通信接口传送至损伤定位模块;(2)损伤定位模块包含智能复合结构状态信息的信号在滤波后,经SCI-PC通信接口,传送至损伤定 位模块,损伤定位模块采用数学模型与算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实现结构的健康监测,并在结 构出现损伤时,判断损伤位置,进行预警。如何完成损伤位置的定位,是健康监测的研究重点ο
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1 研制一种光固化粘结剂使其能够作为智能结构自愈伤的光固化 修复剂。确定光固化修复剂的成份,其成份影响了光固化修复剂的固化性能、粘结强度及粘 度等,从而决定了其用于智能复合材料自修复的可行性,具体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配制光固化修复剂的预聚物——环氧丙烯酸酯,它是采用环氧树脂和丙 烯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制得的,制备过程中,采用监测反应物酸值和粘度的方法选择 和控制合理的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以获得低粘度的预聚物,从而降低光固化修复剂的粘 度;步骤二配制光固化修复剂的光引发剂体系,光引发剂决定着引发光固化反应的 波长和引发的效率,是固化反应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步骤中,通过对多种高效的光引发 剂的吸收光谱研究,分析计算了它们的量子效率,并根据太阳光的光谱特征,选择和配制了 与太阳光谱特征相匹配的复合光引发剂体系;步骤三确定光固化修复剂的成份(预聚物、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的配比,调 整各个组分的配比,对比各种配比下的光固化修复剂的固化速度、硬度、粘度等性能,选择 性能优异的配比作为制备光固化修复剂的方案。(2)技术方案2 修复强化纤维涂层的制备与埋置。具体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选择光屏蔽剂。修复强化纤维涂层的功能之一是屏蔽和吸收光辐射,抑制 光能对光固化修复剂的直接作用。目前,使用光屏蔽剂制备涂层,是防止聚合物直接受光辐 射的最有效方法。光屏蔽剂能吸收或反射有害光能,并在产生破坏自身光稳定结构的不可 逆光化学反应前,以无害的形式把激发态的能量释放;步骤二 选择偶联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是有机高分子材料,为提高修复强 化纤维与基体的兼容性。研究采用偶联剂对两者的界面进行改善,并采用三点弯曲实验法, 检验界面的性能,选择合适的埋置体积比。(3)技术方案3 传感网络、信号传输及处理模块。本发明采用光纤正交排列方式 以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处理器,配以外围光电转换、电压放大、滤波、模数变 换等一系列的处理,将光纤传感网络的输出光强信号转换成数据信号,并配以适当算法程 序来实时分析,监测复合材料的不同状态。另外,信息处理模块还预留了计算机通信接口, 以便进行远程监控和系统升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空间。(4)技术方案4 损伤定位模块。对智能复合结构进行损伤定位、诊断与评估是一 个运用数学建模描述物理系统的过程。结构状态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自身的状态特征发生 变化,健康监测就是提取这些特征,并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对结构进行损伤识别。神经网络 以其信息的分布存储、大规模并行处理、高度的非线性以及很强的自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容 错性、鲁棒性等特点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利用神经网络作为信息处理工具,可以克 服某些损伤识别方法的缺点。所述损伤定位模块采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对智能结构状态 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实现损伤定位。3、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涉及的基于光修复技术的智能结构自愈伤与健康监测方法,具有不需提 供专用修复光源,仅借助自然界的太阳光能就可实现材料快速自愈伤的特征,研究成果可大大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环保、节能和高效等特点,并能实现结构集成 化和轻型化。本发明基于光固化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自然界光能实现材料自修复的全新 概念,比现有的传统方法具有优越性,为智能复合材料结构的自修复和自诊断的研究提供 了一个新解决方案。


图1为基于光修复技术的智能结构自愈伤方法与健康监测系统示意2为制备预聚物的实验装置3为复合光引发剂的吸收光谱图4为光纤传感网络模块示意5为信号传输及处理模块电路6为智能结构自愈伤过程示意图(损伤初期)图7为智能结构自愈伤过程示意图(损伤修复)图中1.光源;2.光纤传感网络模块;3.修复强化纤维;301.纤维涂层;302.光 固化修复剂;4.信号传输及处理模块;401.光电转换与放大;402.模数转换;403.信号处 理;404.数据通信;5.损伤定位模块;6.搅拌机;7.三口烧瓶;8.分液漏斗;9.水浴锅; 10.裂纹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图1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智能结构自愈伤方法与健康监测系统的示意 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光源(1)、光纤传感网络模块( 、修复强化纤维(3)、 信号传输及处理模块(4)和损伤定位模块(5)。其中,修复强化纤维C3)包括纤维涂层(301)和光固化修复剂(302);信号传输 及处理模块(4)包括光电转换与放大(401)、模数转换(40 、信号处理(40 和数据通信 (404)。实施例2 图2,3,6,7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示意性智能结构自愈伤的实施例。在实施例中,以环氧树脂和丙烯酸为原材料,在催化剂(N,N-二甲基苄 胺)的作用下,经5小时100°C恒温酯化反应制备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其粘度为 6800mPa*S(25°C)),作为光固化修复剂的基材(图2为预聚物制备的实验装置图);以光 引发剂1173(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和TPO(双2,4,6_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 化膦)按质量比1 1配制复合光引发体系(图3是复合光引发剂的吸收光谱,横坐标为 波长,纵坐标为吸光度);以预聚物(环氧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光 引发剂(由1173和TPO配制的复合光引发剂)按质量百分比15 4 1配制光固化修复 剂,所制备的光固化修复剂在25°C时的粘度为5983mPa · s ;分别采用炭黑和KH560( Y-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光屏蔽剂和偶联 剂对修复强化纤维进行了表面涂层处理,并将光固化修复剂置于强化纤维内部。发明采用 后处理和迁移法将纤维埋入复合材料基体中,基体材料为环氧树脂,埋入体积比采用15 %, 图6和图7为自愈伤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当结构出现裂纹(10)时,处于裂纹前沿的纤维 受力断裂,光固化修复剂(30 流至裂纹(10)处,在太阳光照射下,渗透至裂纹的光固化修复剂快速固化并粘接修复裂纹。实施例3 图4,5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智能结构传感、信号传输与处理模块 的实施例。在实施例中,图4为按照正交分布粘附于智能复合结构表面的光纤传感网络模块 (图中 &分别表示正交分布的8根传感光纤,该传感网络包括16个传感区域),用于 感应和传递结构的形变和损伤信息;图5为信号传输及处理模块(4)包括光电转换与放大(401)、模数转换(402)、 信号处理(40 和数据通信004)。光电转换与放大(401)采用无基极引线的光电三极管 L-31R0PT1D2^!1)、可调电阻(Rl = 28ΚΩ)和限流电阻(R2 = 20k Ω )对携带结构健康信息 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将光电三极管的光电流转换为电压,由于光电转换输出的电压不 够理想,因此采用工作电压为士5V的双列直插式封装四输入集成运算放大器LM3M组成的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其中,由阻值分别为51kQ和60kQ的电阻R5和 R6组成的反馈支路用于减小运放的非线性失真;平衡电阻R3取R4//(R5+R6),用于减小运 放的输入失调电流的大小。滤波电容(C = 2. 2 μ F)用于消除电源不稳定对于电路形成的 干扰。电路的放大倍数为A = Vout/Vin = 1+(R5+R6)/R4 ;经放大的电信号传输至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LFM07内置的10位模数转换模 块002)的ADCIN00通道,在数字信号处理器内完成数模转换和信号处理(40 后,采用 SCI-PC串行数据通信004)电路实现TMS320LFM07与RS_232的串行口进行异步通讯。该 电路采用了符合RS_232标准的驱动芯片MAX232,进行串行通信。MAX232芯片由+5V供电, 包括两个接受和发送通道,且具有功耗低、集成度高等特点。由于TMS320LFM07采用+3. 3V 供电,所以在MAX232与TMS320LFM07之间加入由二极管D1(1N5819)和三个电阻(R7 = 10KQ,R8 = 1KQ,R9 = 2ΚΩ)组成的典型电平匹配电路。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DSP技术的智能结构状态健康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1)光纤传感网络模块,该模块将传感光纤按照正交分布粘附于智能结构表面,用于感 应和传递结构的形变和损伤信息;(2)信号传输及处理模块,光纤中携带结构状态信息的光信号,经光电三极管实现光电 转换,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四输入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对电信号进 行放大,再将电信号经由数字信号处理器的A/D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在数字信号处理器 内完成数字滤波后,最终通过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将该信号传输给损伤定位模块;(3)损伤定位模块,该损伤定位模块采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根据监测主机接收的结构 状态信息,对智能结构的损伤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结构状态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DSP完成数据 的A/D转换,并对光纤智能结构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结构状态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概率神经网络 建模融入智能结构的损伤定位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智能结构自愈伤方法与健康监测系统是利用太阳光能和光固化技术实现复合材料损伤自愈合,同时基于神经网络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健康监测的一种全新的智能结构自修复与自诊断方法。本发明以光固化粘结剂作为光固化修复剂,将其置于涂覆有光屏蔽剂和偶联剂的空芯纤维中,在材料出现裂纹时,处于裂纹扩展前沿的纤维断裂,光固化修复剂渗透至损伤裂纹中,采用太阳光作为补给能源,实现材料损伤自愈合;同时,采用光纤传感器作为信号传输与传感元件,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智能结构的状态健康监测。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成本低、环保节能等特点,为实现复合材料构件的自愈伤和健康监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文档编号G01N21/88GK102049867SQ20101052024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8日
发明者俞晓磊, 李鹏, 洪小芹, 赵志敏, 陈玉明 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专利名称:一种检测大片形吸虫抗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寄生虫病免疫诊断、检测技术的测定试剂盒及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检测大片形吸虫抗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大片形
  •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星历修正的深空探测器天文无线电组合导航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在深空探测器处于捕获段时,基于目标天体图像和无线电信号时间延迟和频移信息的组合导航方法,是一种非常适用于深空探测器捕获段的组合导航方法。背景技术:深空探测技术作
  • 专利名称:纸张偏移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测试设备,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纸张偏移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一般来说,打印机必须先通过纸张偏移测试之后才能在市面上销售。纸张偏移测 试的目地在于检验打印机对纸张进行打印时,纸
  • 专利名称:医用注射器滑动性能专用测试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注射器滑动性能专用测试仪。 背景技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身体健康永远是备受关心的问题,在医疗行业中,注 射器是医护人员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其本身的质量是对
  • 专利名称:液芯波导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光强差技术分析测定领域的液芯波导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经常使用,基于被测物质的分子对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分光光度法。现有分光光度法装置存在以下
  • 专利名称:高精度分流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流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精度分流器。 背景技术:分流器概念源于仪表扩大量程时并联的一个电阻元件,在直流电路里与等电压的磁电式表头并联,起电流分流的作用,以扩展磁电式电流表的量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