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7-02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奶量计和挤奶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5-07-01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奶量计和挤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于输送奶的送奶线中途等并测定奶量的奶量计以及具有该奶量计的挤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连接于送奶线中途并测定奶量的奶量计,这种奶量计分为直接测定流动奶的非储存型和将流动奶暂时储存在计量容器部进行测定的储存型。非储存型奶量计具有能够小型且简易地构成的优点,但在测定精度方面存在难点,因此,为了确保高测定精度而需要储存型奶量计。储存型奶量计通常由如下部分构成 计量容器部,其连接于送奶线的中途且能暂时储存从流入口流入的奶;液面检测部,其配置在该计量容器部的内部,具有检测被储存的奶的低位置液面的低位置电极部和检测被储存的奶的高位置液面的高位置电极部;阀机构部,其能够开闭设在计量容器部的下部的流出口 ;以及控制系统,其以通过低位置电极部的检测而关闭流出口且通过高位置电极部的检测而打开流出口的方式控制阀机构部,作为这种储存型奶量计,公知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量奶计(milk meter) ο一方面,对于挤出的奶,需要检查其品质,因此通过取样装置来采集奶。但是,这种奶量计的用途(目的)限于奶量的测量,因此,通常取样装置连接于送奶线的中途。因此,若将奶量计和取样装置一体构成的话,则具有如下优点能够提高整体多样性(多功能性), 并且能够实现整体小型化和低成本化,进而利于保管性和处理性,作为这种将奶量计和取样装置一体构成的装置,公知有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奶样抽取装置。该奶样抽取装置是具有配置在挤奶用管道内的奶流测定装置的奶样抽取装置,还具有用于控制与分析样品容器和奶流相连接的奶样抽取装置的单元,奶样抽取装置具有可电控的电磁线圈,通过该线圈可使密封件主体移动到阻塞样品分离流动用的流动贯通开口的第一位置和敞开该开口的第二位置。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美国特许No. 4391222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7-1677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上述的现有奶量计(专利文献1)以及奶样抽取装置(专利文献2、具有如下问题点。首先,对于专利文献1的奶量计,由于计量容器部内部的检测电极等的布局结构不具有对称性等,要以相对于挤奶设备中的被固定的机器、柱等固定物水平安装来使用为前提进行设计。因此,在使奶量计倾斜的情况下,检测电极就检测已倾斜的液面,从而产生测量误差。特别是,实际的使用环境(设置环境)有不小的倾斜,因此不可避免使用阶段的测定误差。此外,由于已倾斜的奶量计的测定误差变大,因此使用环境(设置环境)受限制等通用性和便利性方面较差。例如,由于在实际的挤奶设备中使用挤奶机,因此,若奶量计能附设于该挤奶机中的特别是供吸入被挤出的奶的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上,则奶管等配管的路径缩短,是更优选的安装方式,但对于经由挂钩吊在撑杆上的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在挤奶中大多大幅度摇动,在考虑测定误差的情况下,事实上很难安装。另一方面,从奶量计和取样装置一体化的观点来看,该情况下,专利文献1的奶量计需要通过连结等连接另外的取样装置,并且专利文献2的奶样抽取装置将奶量计和取样装置一体地构成,也基本上是通过将分别成为奶量计的结构部分和成为取样装置的结构部分连结在一起的方式来构成,不能说充分实现了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另外,取样装置需要相对于奶的全部量采取平均的奶,因此,从挤奶开始到结束的挤奶期间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就采集少量奶。因此,如专利文献2那样,需要可电控的电磁线圈和控制用的处理机单元等,取样装置自身的结构变大,导致装置复杂化、大型化和成本上升,并且在耐久性和节能性方面也很困难。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奶量计和挤奶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奶量计1具有计量容器部,其连接于送奶线Lm 的中途且能暂时储存从流入口 2i流入的奶M ;液面检测部,其检测被储存在该计量容器部内部的奶M的液面Mu;阀机构部,其能够开闭计量容器部的流出口 ;以及控制系统,其当液面检测部检测出液面Mu时开闭控制阀机构部,在这样构成该奶量计时,所述奶量计的特征在于,计量容器部2具有圆筒状的周面部2f,且通过在纵向中间部的至少一处形成收窄部 2su,将该一处的收窄部2su的上侧作为气液分离室Rs,且将下侧作为计量室Rm,并且,该计量室Rm的上面部Rmu形成为周面部侧下降的倾斜面,且该计量室Rm的下面部Rmd形成为周面部侧上升的倾斜面;阀机构部4具有第一阀如和第二阀4d,该第一阀如能够开闭计量室Rm和气液分离室Rs间的中间口 2m,第二阀4d能够开闭设在计量室Rm的下部的流出口加;以及控制系统5,其通过液面检测部3检测液面Mu来控制阀机构部4。在该情况下,通过本发明的优选方式,阀机构部4能够构成为具有管轴11,其插通于流出口 2e和中间口 2m,并使上端口 Ilu面向气液分离室Rs的上端,从而将该气液分离室Rs内的空气A排出;阀驱动部12,其支撑该管轴11的上端,且使该管轴11升降;以及第一阀如和第二阀4d,该第一阀如设在位于计量室Rm内的管轴11的外周面Ilf上侧,第二阀4d设在外周面Ilf下侧。此时,阀驱动部12能够构成为具有隔膜部14,其经由支撑部件13支撑管轴11的上端,且封闭气液分离室Rs而形成该气液分离室Rs的上面部Rsu ;以及切换室部Re,其通过控制系统5的控制而被切换成真空压或大气压,且相对于气液分离室Rs在相反侧面向隔膜部14。此外,能够是,在计量容器部2将流入口 2i设置成流入气液分离室Rs的奶M沿该气液分离室Rs的内壁面以螺旋状流动。另外,能够是,在计量容器部2设置供气筒部15,该供气筒部15从计量室Rm中的第一阀如不抵接的上面部Rmu向上方立起,并使上端口 15u面向气液分离室Rs的上端,从而使计量室Rm与气液分离室Rs连通。另外,能够是,液面检测部3采用通过奶M的电阻来检测奶M的存在的分开的至少两个检测电极3a、3b、3c,并且使该检测电极3a、3b、3c的至少一部分面向供气筒部15的内部。 另一方面,能够是,在控制系统5设有通过判别从液面检测部3获得的液面检测信号Sa、Sb 的大小来取消泡Mb的检测的检测取消功能Fe。此外,能够是,从流出口加向下方形成直径与该流出口 2e的直径相同的接奶室Rr,且该流出口 2e的直径的大小选定为计量室Rm内的奶M在预定时间Te以内排出的大小。另一方面,能够是,在一处的收窄部&1!的下方形成有第二收窄部kd,将该第二收窄部^d的内周面作为流出口 2e,并且在该流出口 2e的下游侧设有取样单元6,该取样单元6配设有采集从该流出口 2e流出的奶M的一部分的分取口 6i,并将从该分取口 6i采集的奶M导向计量容器部2的外部。此外,能够是,在流出口加的下流侧设有气液混合缓冲室Rd,该气液混合缓冲室Rd具有能储存通过阀机构部4的开闭而从流出口 2e流出的至少一次份的奶量的容积,并且在底面部Rdd设置有排出口 2t。因此,取样单元6能够采用分取筒7,该分取筒7从气液混合缓冲室Rd的底面部Rdd或周面部立起,通过上端口 7u面向内部而成为分取口 6i,且通过下端口 7d面向外部而成为相对于试样容器100侧的连接口。 而且,能够是,在分取筒7设有集流片部7c,该集流片部7c用于通过包围分取口 6i周围的一部分而将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的一部分导向分取口 6i。另外,能够是,在分取筒7设有排气口 7r,在通过分取口 6i采集奶M时,该排气口 7r能够将该分取筒7内部的空气A排出到该分取筒7的外部。该排气口 7r既可与分取口 6i连续形成,又可以相对于分取口 6i 不连续而另外形成。此外,可以是,在气液混合缓冲室Rd设有奶送出口部8,该奶送出口部 8具有与排出口 2t连通的送出口 8f,该送出口 8f使奶M以预定流量Qf以下的流量流出且与计量容器部2内部的空气A混合后送出。能够是,使管轴11的下端口 Ild面向气液混合缓冲室Rd,并且在管轴11的下端设有用于使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不直接流入奶送出口部8的伞形罩17。而且,能够是,在该伞形罩17的外周面和计量室Rm的内周面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多个整流片部18. .. ,19...,该多个整流片部18. .. ,19...在周向以预定间隔配置, 并且沿轴向且朝径向以预定宽度突出。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挤奶装置50具有奶量计,该奶量计具有计量容器部,其连接于送奶线Lm的中途且能暂时储存从流入口 2i流入的奶M ;液面检测部,其检测被储存在该计量容器部内部的奶M的液面Mu;阀机构部,其能够开闭计量容器部的流出口 ;以及控制系统,其当液面检测部检测出液面Mu时开闭控制阀机构部,所述挤奶装置的特征在于,奶量计1中,计量容器部2具有圆筒状的周面部2f,且通过在纵向中间部的至少一处形成收窄部ku,将该一处的收窄部2su的上侧作为气液分离室Rs,且将下侧作为计量室Rm,并且,该计量室Rm的上面部Rmu形成为周面部侧下降的倾斜面,且该计量室Rm的下面部Rmd形成为周面部侧上升的倾斜面;阀机构部4具有第一阀如和第二阀 4d,该第一阀如能够开闭计量室Rm和气液分离室Rs间的中间口 an,第二阀4d能够开闭设在计量室Rm的下部的流出口 2e ;以及控制系统5,其通过液面检测部3检测液面Mu来控制阀机构部4。在该情况下,通过优选实施方式,能够将奶量计1安装于对奶牛C进行挤奶的挤奶机51。发明效果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涉及的奶量计1和挤奶装置50起到如下显著效果。
(1)由于奶量计1具有计量容器部2,其将上面部Rmu形成为周面部2f侧下降的倾斜面,且将计量室Rm的下面部Rmd形成为周面部2f侧上升的倾斜面;阀机构部4,其具有第一阀4u和第二阀4d,该第一阀如能够开闭计量室Rm和气液分离室Rs间的中间口 2m,第二阀4d能够开闭设在计量室Rm的下部的流出口 2e ;以及控制系统5,其通过液面检测部3检测液面Mu来控制阀机构部4,因此,计量室Rm的内部形成为上下由锥面包围的形状。因此,在实际的使用环境(设置环境)中,即使在奶量计1倾斜的情况下也能排除由于倾斜而产生的测定误差,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奶量测定。(2)由于奶量计1不会产生因在实际的使用环境(设置环境)中的奶量计1的倾斜而导致的测定误差,由此,例如可附设于大多经由挂钩悬吊于撑杆而在挤奶过程中大幅摇动的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等,使得使用环境(设置环境)的范围(用途)显著扩大,能够提高通用性和便利性。而且,能够缩短奶管等配管的路径,并且,该奶量计1可作为可搬式 (移动式)来使用。(3)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阀机构部4具有管轴11,其插通于流出口加和中间口 2m,并使上端口 1 Iu面向气液分离室Rs的上端,从而将该气液分离室Rs内的空气 A排出;阀驱动部12,其支撑该管轴11的上端,且使该管轴11升降;以及第一阀如和第二阀4d,该第一阀如设在位于计量室Rm内的管轴11的外周面Ilf上侧,第二阀4d设在外周面Ilf下侧,若这样设置阀机构部4,则能够将管轴11兼用作阀驱动用轴和抽气用管这两者,并且,还能够兼用作相对于第一阀如和第二阀4d双方的阀驱动用轴,能够有助于结构简化、低成本化以及小型化。(4)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阀驱动部12具有隔膜部14,其经由支撑部件 13支撑管轴11的上端,且封闭气液分离室Rs而形成该气液分离室Rs的上面部Rsu ;以及切换室部Re,其通过控制系统5的控制而被切换成真空压或大气压,且相对于气液分离室 Rs在相反侧面向隔膜部14,若这样构成阀驱动部12,则能够利用在挤奶机中所使用的真空压(真空线)构成阀驱动部12,因此能够有利于结构的简化所实现的低成本化和小型化。(5)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在计量容器部2将流入口 2i设置成流入气液分离室Rs的奶M沿该气液分离室Rs的内壁面以螺旋状流动,这样的话,则能够减小奶M在气液分离室Rs的内壁面流下时的流速,因此,能够大幅减少作为奶量测定的误差要因的泡 Mb的产生和液面Mu的波动,且结果是还能够有助于奶量计1的小型紧凑化。(6)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在计量容器部2设有供气筒部15,该供气筒部 15从计量室Rm中的第一阀如不抵接的上面部Rmu向上方立起,并使上端口 15u面向气液分离室Rs的上端,从而使计量室Rm与气液分离室Rs连通,这样的话,则能够从气液分离室 Rs向计量室Rm供气,因此能够使计量室Rm的奶M从流出口 2e顺畅且迅速地排出。(7)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液面检测部3采用通过奶M的电阻来检测奶M 的存在的分开的至少两个检测电极3a、3b、3c,这样的话,则能够通过比较简易的结构低成本地实施,能够可靠地检测奶M的存在,并且使该检测电极3a、3b、3c的至少一部分面向供气筒部15的内部的话,则能够进行避免了无用的波动和起泡等影响的检测。(8)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控制系统5设有通过判别从液面检测部3获得的液面检测信号&i、Sb的大小来取消泡Mb的检测的检测取消功能Fe,这样的话,则能够排除了泡Mb所引起的误差要因,能够进行更正确且稳定的奶量测定。
(9)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从流出口加向下方形成有直径与该流出口加的直径相同的接奶室Rr,该流出口 2e的直径的大小选定为计量室Rm内的奶M在预定时间 Te以内排出的大小,这样的话,则能够迅速地排出计量室Rm内的奶M,因此,计量时间变短, 能够进行高效的计量,并且还能够有助于计量室Rm的小容量化。(10)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在一处的收窄部2su的下方形成有第二收窄部 kd,将该第二收窄部2sd的内周面作为流出口加,并且在该流出口 2e的下游侧设有取样单元6,该取样单元6配设有采集从该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的一部分的分取口 6i,将从该分取口 6i采集的奶M导向计量容器部2的外部,这样的话,则取样单元6能够直接利用奶量计1 的结构和功能的一部分构成,且能够将取样单元6配设在奶量计1的内部,因此,即使在组合奶量计和取样单元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奶量计1的大型化,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实施。(11)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在流出口 2e的下流侧设有气液混合缓冲室 Rd,该气液混合缓冲室Rd具有能够储存通过阀机构部4的开闭而从流出口 2e流出的至少一次份的奶量的容积,并且在底面部Rdd设置有排出口 2t,这样的话,则能够利用该气液混合缓冲室Rd的底面部Rdd或周面部将取样单元6 —体化,因此实现了实施的容易化,并且能够有助于进一步的成本降低。此外,能够使计量室Rm内的奶M迅速地流出到气液混合缓冲室Rd内,因此能够有助于计量时间的缩短所实现的计量高效化,并且能够通过计量室Rm 和气液混合缓冲室Rd协作的最佳方式实施,能够进一步提高气液混合缓冲室Rd所具有的功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12)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取样单元6采用分取筒7,该分取筒7从气液混合缓冲室Rd的底面部Rdd或周面部立起,通过上端口 7u面向内部而成为分取口 6i,且通过下端口 7d面向外部而成为相对于试样容器100侧的连接口,这样的话,则能够通过在气液混合缓冲室Rd的底面部Rdd或周面部追加形状较单纯的单一部件来实施,因此,从实现取样单元10的小型化和降低成本的观点来看通过最佳方式能够实施,并且对耐久性和节能性也能够有所贡献。(13)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分取筒7设有集流片部7c,该集流片部用于通过包围分取口 6i周围的一部分而将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的一部分导向分取口 6i,这样的话,即使奶量计1处于倾斜状态,也能够通过集流片部12相对于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 高效且稳定地取到一定量以上的奶M,因此能够避免采集不足的不良情况。(14)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分取筒7设有排气口 7r,在通过分取口 6i采集奶M时,该排气口 7r能够将该分取筒7内部的空气A排出到该分取筒7的外部,这样的话,则能够通过排气口 7r将分取筒7内部的空气A排出到外部,因此即使在分取口 6i的开口面积小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且可靠地采集奶M。(15)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将排气口 7r与分取口 6i连续形成,这样的话, 则开口的形成是一处就够了,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并且,也可以将排气口 7r相对于分取口 6i不连续而另外形成,这样的话,则排气口 7r的形成场所能够任意选择,因此能够提高设计自由度,并且能够避免奶M相对于排气口 7r流入等。(16)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在气液混合缓冲室Rd设有奶送出口部8,该奶送出口部8具有与排出口 2t连通的送出口 8f,该送出口 8f使奶M以预定流量Qf以下的流量流出,且与计量容器部2内部的空气A混合后送出,这样的话,则避免了在阀机构部4打开时产生的奶M暂时堵塞送奶路(奶管等)的状态,因此能够排除送奶线Lm内的压力变动 (压力冲击)施加给奶头的不良情况,能够消除对奶牛C的无用的刺激要因,进而能够消除杂菌进入奶头而产生乳房炎等,并且,能够抑制气泡的无用的产生,进而能够确保更稳定且平衡良好的送奶(17)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使管轴11的下端口 Ild面向气液混合缓冲室 Rd,并且在管轴11的下端,设置用于使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不直接流入奶送出口部8的伞形罩17,这样的话,则能够避免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直接进入奶送出口部8的不良情况,因此从流出口 2e流出的所有奶M都暂时储存在气液混合缓冲室Rd中,能够可靠地实现从奶送出口部8 —点一点地送出的功能。(18)根据优选方式,在奶量计1中,在伞形罩17的外周面和计量室Rm的内周面的至少一方设置多个整流片部18. . .、19...,所述多个整流片部18. . .、19...在周向以预定间隔配置,并且沿轴向且朝径向以预定宽度突出,这样的话,即使奶量计1处于倾斜状态, 也可通过整流片部18. . .、19...对从流出口 2e流出的奶M进行整流(限制),因此奶M的流动难以偏向一方,能够顺畅地流入气液混合缓冲室Rd,并且能够有效且稳定地导向分取口 6i,能够避免采集的过度或不足的不良情况。(19)由于挤奶装置50构成为具有本发明涉及的奶量计1,因此,即使附设在安装于挤奶装置50且摇动也多的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的情况下,也能进行高精度的奶量测定。 此外,奶量计1相对于挤奶装置50能够具有一体性,因此能够使奶管等配管的路径更少。(20)根据优选方式,在挤奶装置50中,将奶量计1安装于对奶牛C进行挤奶的挤奶机51,这样的话,则能够通过使奶量计1与挤奶机51 —体化而避免整体的复杂性,因此, 能够提高紧凑型、搬运性和保管性。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奶量计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设在该奶量计的气液混合缓冲室中的分取筒和缓冲筒的立体图;图3是在该奶量计的计量室的位置横剖的平面剖视图;图4是表示使作为该奶量计一部分的、阀机构部的第一阀和第二阀上升的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表示将该奶量计安装于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的背面的状态的外观侧视图 (含该奶量计的清洗和杀菌时的系统图(假想线));图6是该奶量计的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图7是该奶量计的使用说明图;图8是该奶量计的动作说明用的流程图;图9是该奶量计的动作说明用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奶量计的侧面剖视图;图11是包含在该奶量计的气液混合缓冲室的上部位置横剖的局部剖切部分的平面剖视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奶量计的一部分的侧面剖视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奶量计的一部分的侧面剖视图14是包含在该奶量计的计量室的位置横剖的局部剖切部分的平面剖视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奶量计的一部分的侧面剖视图;图16是该奶量计所采用的分取筒的外观立体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奶量计的一部分的侧面剖视图;图18是包含该奶量计所采用的分取筒的局部剖切部分的外观平面图;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奶量计的一部分的侧面剖视图。标号说明1 奶量计;Im:奶量计主体;2 计量容器部;2i 流入口 ;2m:中间口 ;2e 流出口 ; 2t 排出口 ;2f 周面部;2su 收窄部;2sd 收窄部;3 液面检测部;3a 检测电极;3b 检测电极;3c 检测电极;4 阀机构部;4u 第一阀;4d 第二阀;5 控制系统;6 取样单元;6i 分取口 ;7:分取筒;7c:集流片部;7r:排气口 ;7u:上端口 ;7d:下端口 ;8 奶送出口部;8f 送出口 ;11 管轴;Ilu 上端口 ;lid:下端口 ;Ilf 外周面;12:阀驱动部;13:支撑部件; 14:隔膜部;15:供气筒部;15u:上端口 ;17 伞形罩;18...整流片部;19...整流片部; 50 挤奶装置;51 挤奶机;100 试样容器;Lm 送奶线;M 奶;Mu 奶的液面;Mb 泡;Rs 气液分离室;Rsu 上面部;Rm 计量室;Rmu 上面部;Rmd 下面部;Rc 切换室部;Rd 气液混合缓冲室;Rdd 底面部;Rr 接奶室;A 空气;Sa, Sb 液面检测信号;Fc 检测取消功能;C 奶牛。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列举本发明所涉及的最佳实施方式并基于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参照图1 图7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奶量计1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图1表示奶量计1中的奶量计主体lm。标号2是计量容器部,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或玻璃等材料将整体形成为圆筒状,并且,在周面部2f中的纵向中间部的预定位置形成有上下两个收窄部kudsd,即,最下部的收窄部2sd和位于该收窄部2sd之上的次级收窄部ku。由此,收窄部2su上侧为气液分离室Rs,收窄部2su和收窄部2sd之间为计量室 Rm,收窄部2sd下侧为气液混合缓冲室Rd,并且收窄部^u的内周面成为连通气液分离室 Rs和计量室Rm间的中间口 2m,收窄部2sd的内周面为连通计量室Rm和气液混合缓冲室Rd 间的流出口加。在该情况下,计量室Rm的容积例如能够选定为200 [毫升]左右,并且,气液混合缓冲室Rd的容积能够选定为可储存从流出口 2e流出的至少一次份奶量的容积,例如为计量室Rm容积的1.5 2倍(300 400[毫升])左右。而且,根据需要还可以在气液分离室Rs中的周面部2f形成追加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收窄部ku。由此,能够扩大周面部2f的内周面的实质面积,因此能够降低奶M的流速,进一步减少泡Mb的产生。而且,若计量容器部2构成为组合了多个分割体的结构,则即使在设置收窄部2sU、2sd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计量容器部2的制造容易化,而且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维护(清洗、更换等)。气液分离室Rs具有流入口 2i (参照图11),该流入口 2i从气液分离室Rs的上端附近的周面部2f的外表面沿切线方向突出,可连接上游侧的奶管(milk tube)660由此,从流入口 2i流入气液分离室Rs内部的奶M,沿气液分离室Rs的周面部2f的内壁面以螺旋状流动,因此奶M在气液分离室Rs的内壁面流下时,流速变小,大幅降低了成为奶量测定误差要因的泡的产生和液面Mu的波动。并且,结果还能有助于奶量计1的小型紧凑化。
计量室Rm将上面部Rmu形成为周面部侧下降的倾斜面、且下面部Rmd形成为周面部侧上升的倾斜面。由此,计量室Rm的内部为上下围成锥面的形状,因此,在计量室Rm中储存奶M时,即使计量容器部2 (奶量计主体Im)处于倾斜的状态,也不会产生空气A的层, 并且当从计量室Rm排出奶M时,即使计量容器部2 (奶量计主体Im)处于倾斜的状态,奶M 也不会残留。因此,该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可根据实际使用环境任意选定。通常,奶量计1(奶量计主体Im)在使用环境中的倾斜角度大也就为15[° ]左右,因此,若倾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选定为30[° ]左右,则在实际应用方面是足够的。这样,若设置了将上面部Rmu形成为周面部侧下降的倾斜面、且将下面部Rmd形成为周面部侧上升的倾斜面的计量室Rm,则在实际的使用环境(设置环境)中,即使在奶量计1倾斜的情况下,也能排除倾斜所产生的测定误差,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奶量测定。此外, 还可附设于大多经由挂钩悬吊于撑杆而在挤奶过程中大幅摇动的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等, 使得使用环境(设置环境)的范围(用途)显著扩大,能够提高通用性和便利性。而且,能够减少奶管等配管的路径,并可作为可搬式(移动式)来使用。另外,在计量室Rm的周面部的内表面,如图3所示,一体形成有沿周向以90 ] 间隔配置的四个整流片部19...。在该情况下,各整流片部19...沿计量室Rm的轴向且朝径向内侧以仅预定宽度突出。通过设置这样的整流片部19...,从而即使在处于奶量计1倾斜的状态下,当奶M从流出口 2e流出时,通过整流片部19...得到整流(限制),因此奶M 的流动难以偏向一方,能够顺畅地流入气液混合缓冲室Rd。并且,通过整流片部19...,能够将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有效且稳定地导向后述的分取口 6i。而且,对于在计量室Rm 的下部、即下面部Rmd的中央设置的流出口 2e,考虑从流入口 2i流入的奶M的每单位时间的流量,将流出口加的直径选定为计量室Rm内的奶M在预定时间Te以内排出的直径。另一方面,在计量容器部2的内部配置阀机构部4。阀机构部4具有管轴11,其插通于流出口加和中间口 ail,使上端口 IlU面向气液分离室Rs的上端,且使下端口 Ild面向气液混合缓冲室Rd,从而使气液分离室Rs和气液混合缓冲室Rd连通;阀驱动部12,其支撑该管轴11的上端,且使该管轴11升降;以及设在位于计量室Rm内的管轴11的外周面Ilf上侧的第一阀4u和设在外周面Ilf下侧的第二阀4d。第一阀如和第二阀4d都是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标号21是用于将第一阀如和第二阀4d固定于管轴11的外周面 Ilf的固定部件。由此,第一阀如能够开闭计量室Rm和气液分离室Rs间的中间口 2m,第二阀4d能够开闭计量室Rm和气液混合缓冲室Rd间的流出口 2e。若设置这样结构的阀机构部4,则能够将管轴11兼用作阀驱动用轴和抽气用管这两者,并且,还能够兼用作相对于第一阀如和第二阀4d双方的阀驱动用轴,因此,具有能够有助于结构简化、低成本化以及小型化的优点。此外,阀驱动部12具有隔膜部14,其经由支撑部件13支撑管轴11的上端,且封闭气液分离室Rs、即封闭设在计量容器部2的上面部2u的圆形开口部2uh,形成该气液分离室Rs的上表面部Rsu ;和切换室部Re,其相对于气液分离室Rs在相反侧面向隔膜部14。 该切换室部Rc通过后述的控制系统5(图6)的控制而被切换成真空压或大气压。而且,标号22表示从切换室部Rc突出的连接口。此外,隔膜部14由上下分开的第一隔膜Hu和第二隔膜14d构成,能实现稳定的升降变位,并且支撑部件13以不封闭管轴11的上端口 Ilu 的形态形成,由此结合于第二隔膜14d的中央下表面。若设置这样结构的阀驱动部12,则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利用在挤奶机51 (图7)中所使用的真空压(真空线),因此能够有助于结构的简化所实现的低成本化和小型化。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奶量计1,在计量容器部2,在周面部2f的纵向中间部的至少两处形成收窄部&11、&(1,从而将下侧的(第二)收窄部&(1下侧构成为气液混合缓冲室Rd,将下侧的收窄部2sd和位于该收窄部2sd上侧的收窄部ku间构成为计量室Rm, 将该上侧的收窄部2su上侧构成为气液分离室Rs,且将下侧的收窄部^d的内周面作为流出口 2e,将上侧的收窄部^u的内周面作为中间口 2m,并且,设有阀机构部4,该阀机构部4 具有可开闭中间口 an的第一阀4u和可开闭流出口 2e的第二阀4d,因此具有如下优点能够使计量室Rm内的奶M迅速流出到气液混合缓冲室Rd内,能够有助于计量时间缩短所实现的计量高效化,并且,可通过计量室Rm和气液混合缓冲室Rd协作的最佳方式实施,能够进一步提高气液混合缓冲室Rd所具有的功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气液混合缓冲室Rd将上面部Rdu形成为周面部侧下降的倾斜面、且将底面部Rdd形成为周面部侧上升的倾斜面,基本形态与计量室Rm相同。因此,气液混合缓冲室Rd的内部为上下围成锥面的形状,因此,当从气液混合缓冲室Rd送出奶M时,即使计量容器部2 (奶量计主体Im)处于倾斜的状态,奶M也不会残留。另一方面,在气液混合缓冲室Rd设置奶送出口部8,该奶送出口部8具有送出口 (第一送出口)8f,该送出口 8f使奶M以预定流量(第一流量)Qf以下的流量流出,且与从管轴11流入的气液分离室Rs的空气A混合后送出。该情况下,进一步优选的是,在奶送出口部8设置第一送出口 8f和第二送出口 8s,该第一送出口 8f在储存在气液混合缓冲室Rd 中的奶量为预定量以下时将奶M以第一流量Qf以下的流量送出,该第二送出口 8s在储存的奶量超过预定量时将奶M以Qr以上的流量送出,并且设定为满足Qf < Qr的条件。计量容器部2的下面部2d为气液混合缓冲室Rd的底面部Rdd,因此,奶送出口部8能够由从该底面部Rdd的中央立起的圆筒形的缓冲筒23设置。该缓冲筒23的上端口 2 面向内部, 并且下端口 23d侧从底面部Rdd向下方突出并面向外部。由此,能够将缓冲筒23的上端口 2 作为奶送出口部8的第二送出口 8s发挥功能,并且在缓冲筒23的周面部形成从上端沿轴向到达底面部Rdd的位置的一个切槽部23s, 从而能够作为奶送出口部8的第一送出口 8f发挥功能。因此,第一送出口 8f使被储存的奶M的液面Mu为缓冲筒23的上端口 2 的高度以下的奶M流出、即,在被储存的奶量为预定量以下时奶M以第一流量Qf以下的流量流出。此时,第一流量Qf以下的流量可通过切槽部23s的开口面积来设定,切槽部23s的宽度设定为从流出口加流入的任意流入时的奶 M的全部量能够在下一次流入之前至少全部送出的开口面积。作为例示的方式,切槽部23s 的宽度能够选定为缓冲筒23的直径(内径)的1/N以下,优选为1/6以下。此外,第二送出口 8s使被储存的奶M的液面Mu超过缓冲筒23的上端口 2 的高度的奶M流出、S卩,在被储存的奶量超过预定量时奶M以Qr以上的流量流出。此时,Qr以上的流量可通过缓冲筒23的圆形的上端口 2 的开口面积来设定。这样,在设置奶送出口部8时,若在气液混合缓冲室Rd内追加设置缓冲筒23就足够了,因此能够容易且低成本地实施。而且,这样的缓冲筒23、即奶送出口部8可通过各种方式来实施。此时,若将第一送出口 8f采用形成在缓冲筒23的周面部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切槽部23s...和/或孔部23h...,则能够通过切槽部23s...和孔部23h...的组合、进而其数量和形状的组合,容易地设置具有各种送出方式(送出特性)的奶送出口部8,并且能够容易地使奶送出口部8实现最佳化。若在气液混合缓冲室Rd设置具有送出口 8f的奶送出口部8,该送出口 8f使奶M以预定流量Qf以下的流量流出且与计量容器部2内部的空气A混合后送出,则避免了在阀机构部4打开时产生的奶M暂时堵塞送奶路(奶管等)的状态,因此能够排除送奶线Lm内的压力变动(压力冲击)施加给奶头的不良情况,能够消除对奶牛C的无用的刺激(stress) 要因,进而能够消除杂菌进入奶头而产生乳房炎等,并且,能够抑制气泡的无用的产生,进而能够实现确保更稳定且平衡良好的送奶。特别是在奶送出口部6设置第一送出口 8f和第二送出口 8s,该第一送出口 8f在被储存在气液混合缓冲室Rd中的奶量为预定量以下时使奶M以第一流量Qf以下的流量流出,该第二送出口 8s在被储存的奶量超过预定量时将奶M以第二流量Qr以上的流量送出,这样,即使在由于奶M残留在气液混合缓冲室Rd等而使流入气液混合缓冲室Rd中的奶M的液面Mu譬如超过临界水平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二送出口 8s迅速地消除暂时的溢流。此外,管轴11的面向气液混合缓冲室Rd内部的下端口 Ild位于缓冲筒23的上端口 2 的正上方,并且在管轴11的下端设置用于使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不直接进入奶送出口部8即第一送出口 8f和第二送出口 8s双方的伞形罩17。伞形罩17形成为下方扩展的锥形。由此,缓冲筒23的上端口 2 的上方由伞形罩17覆盖,因此能够避免从流出口 2e流出的奶M直接进入奶送出口部8的不良情况,从流出口 2e流出的所有奶M暂时储存于气液混合缓冲室Rd中,能够可靠地实现从奶送出口部8 一点一点地送出的功能。另外,在伞形罩17的外侧的周面,如图3所示,一体形成有以90[° ]间隔配置的四个整流片部18...。各整流片部18...沿轴向且朝径向外方以预定宽度突出。能够使各整流片部18...的周向位置与前述的各整流片部19...的位置一致。通过设置这样的整流片部18...,从而即使奶量计1处于倾斜状态,当奶M从流出口 2e流出时,也通过整流片部 18...得到整流,因此奶M的流动难以偏向一方,能够顺畅地流向气液混合缓冲室Rd。并且, 通过整流片部18...,能够将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有效且稳定地导向后述的分取口 6i。 而且,整流片部18. . . ,19...可以如例所示设置双方或者也可以设置任一方。 而且,在形成流出口 2e的内周缘部2印(图幻的下方设有取样单元6,该取样单元 6配设有采集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的一部分的分取口 6i,取样单元6将从该分取口 6i 采集的奶M导向计量容器部2的外部。作为取样单元6的具体形态,如图2所示,一体设于作为计量容器部2的下面部2d的气液混合缓冲室Rd的底面部Rdd,从而能够利用采集试样 (奶M)的分取筒7。该分取筒7从底面部Rdd立起,使下端口 7d面向外部,且使上端口 7u 面向内部。上端口 7u如图1所示位于流出口加的附近,且如图3所示位于形成流出口加的内周缘部的正下方,并且位于前述的两个整流片部18和19间的中央附近。进而,上端口 7u如图1所示以沿气液混合缓冲室Rd的上面部Rdu的倾斜面的方式倾斜,如图3所示,在上端口 7u形成沿气液混合缓冲室Rd径向的切槽状分取口 6i。这样,在设置取样单元6时,能够与位于计量容器部2最下部的气液混合缓冲室Rd —体化,因此能够实现实施的容易化,并且能够有助于成本降低。 此外,分取筒7的下端口 7d从下面部2d向下方突出,形成为连接取样管101的连接口。由此,如图1所示,在下端口 7d连接取样管101的一端,并且,取样管101的另一端能够经由连接管102连接于试样容器100的容器口 100i。这样,若取样单元6采用分取筒7,该分取筒7从气液混合缓冲室Rd的底面部Rdd 或周面部立起,上端口 7u通过面向内部而成为分取口 6i,且下端口 7d通过面向外部而成为相对于试样容器100侧的连接口,则能够通过在气液混合缓冲室Rd的底面部Rdd或周面部追加形状较单纯的单一部件来实施,因此,从实现取样单元6的小型化和降低成本的观点出发,能够通过最佳方式来实施,并且对耐久性和节能性也能够有所贡献。另一方面,在计量容器部2设置供气筒部15,该供气筒部15从计量室Rm的上面部 Rmu向上方立起,并使上端口 15u面向气液分离室Rs的上端,从而连通计量室Rm和气液分离室Rs。通过设置这样的供气筒部15,能够使计量室Rm的奶M从流出口 2e顺畅且迅速地流出。另外,在计量容器部2附设有面向供气筒部15内部的液面检测部3。液面检测部3 采用通过奶M的电阻来检测奶M的存在的上下分开配置的三个检测电极3a、3b、3c (3c是共用电极)。检测电极3a、!3b这样选定在奶M从计量室Rm储存于气液分离室Rs时,能够选定奶M的液面Mu、特别是除去奶M的泡Mb的液面Mu为计量室Rm的上方的预定位置,优选为,如图1所示,能够检测从气液分离室Rs的下面部储存到预定高度的位置。这样,若使液面检测部3(检测电极3a、3b)面向供气筒部15的内部,则能够进行避免了无用的波动或起泡等的影响的检查。此外,若液面检测部3采用检测电极3a...,则能够通过比较简易的结构以低成本实施,并且能够可靠地检测奶M的存在。另一方面,图6表示与奶量计主体Im连接的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具有系统控制器31,该系统控制器31具有进行各种控制处理和运算处理等的计算功能。因此,在内置于系统控制器31的系统存储器中,保存有用于执行与奶量测定相关的一系列顺序控制的控制程序31p,并且设定有包含后述的设定时间Ts等的各种设定数据31d。另一方面,系统控制器31的输入口连接有检测处理部32,并且系统控制器31的控制输出口连接有三向电磁阀33。此外,在检测处理部32的输入部,经由预定的连接线缆34连接着检测电极3a、3b、 3c。该检测处理部32具有如下功能对各检测电极3a、!3b施加预定电压,检测电阻值变化, 从而检测被储存的奶M的液面Mu。而且,系统控制器31具有通过判别液面检测信号Sa、Sb的大小来取消泡Mb的检测的检测取消功能Fc。即,从检测处理部32输出与检测电极3a和3c间的电阻值对应的液面检测信号Sa、以及与检测电极北和3c间的电阻值对应的液面检测信号Sb,施加给系统控制器31。该情况下,若检测电极3a和北间存在奶M的液体部分,则检测电极3a检测出包含泡Mb的电阻值,检测电极北检测出仅奶M的液体部分的电阻值,但由于包含泡Mb的电阻值和仅奶M的液体部分的电阻值不同,因此,系统控制器31比较各电阻值,当电阻值间的差为预定大小以上时,判断为在检测电极3a和北间存在液面Mu,通过检测取消功能Fc 使检测无效。这样构成的控制系统5具有如下功能若至少上述的液面检测部3的检测电极3a 检测出液面Mu,则控制阀机构部4、即关闭第一阀如且打开第二阀4d,并且按照预定的恢复条件打开第一阀4u且关闭第二阀4d。此外,从切换室部Rc突出的连接口 22经由真空管35连接于三向电磁阀33的公共端33ο,另外,三向电磁阀33的一个分支口 33a连接于真空管(真空泵)71,并且三向电磁阀33的另一个分支口 3 敞开于大气。由此,通过切换控制三向电磁阀33,就能够将上述的切换室部Rc切换为真空状态或大气状态。另一方面,用于在关闭第一阀如且打开第二阀4d后打开第一阀如且关闭第二阀 4d的预定的恢复条件可采用经过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Ts、或者检测从流出口 2e排出奶 M的排出结束。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经过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Ts设定为恢复条件。该情况下,设定时间Ts设定为比前述的预定时间Te长。由此,作为预定的恢复条件,经过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Ts,从而采用打开第一阀如且关闭第二阀4d的控制,这样的话,实现了部件数目的减少和控制的容易化,因此能够低成本地实施。另一方面,作为预定的恢复条件,检测从流出口 2e排出奶M的排出结束,从而也能够进行打开第一阀如且关闭第二阀4d的控制。该情况下,例如可以在流出口 2e附设与由前述的检测电极3a...构成的液面检测部3 同样的检测部。作为预定的恢复条件,检测从流出口加排出奶M的排出结束,从而采用打开第一阀如且关闭第二阀4d的控制,这样,能够迅速地恢复,因此计量时间变短,能够进行高效的计量。下面,参照图1 图9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奶量计1的使用方法和动作(功能) 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奶量计1中的奶量计主体Im能够安装于挤奶机51所具备的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52的背面(外表面)。因此,在该挤奶机51包含有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52 和后述的输送机63。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奶量计1(奶量计主体Im)大多在挤奶过程中大幅摇动,以往,也可以安装于被称为安装困难的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52上。该情况下,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52内置奶量计1所具备的控制系统5中的系统控制器31、检测处理部32和三向电磁阀33。这样,将奶量计主体Im安装于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52背面且将控制系统 5的一部分或全部内置于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52的话,则能够减少配管和配线的路径,因此能够有助于整体的小型紧凑化。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52具有具有外部壳体的装置主体 53 ;从该装置主体53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挂钩M ;和从装置主体53的下表面突出的导线管(wire guide pipe) 55,脱离线56 (图7)从该导线管55的下端伸出。该脱离线56的末端连接于集奶器(milk claw)61,该集奶器61具有四个挤奶杯61c...。因此,在装置主体53的内部具有将脱离线56缠起来的卷绕机构。另一方面,图7表示使用奶量计1的挤奶装置50的一个例子。该挤奶装置50具有沿轨道62移动的输送机63,在该输送机63上搭载挤奶机51。此外,通过将挂钩M挂在输送机63具有的臂撑65上,从而将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52吊起来。图7表示通过挤奶机 51对奶牛C进行挤奶的状态,对奶牛C安装有四个挤奶杯61c...。挤奶装置50在挤奶时将通过挤奶杯61c...挤出的生奶(奶M)从集奶器61经由奶管66供给到奶量计主体Im 的流入口 2i。而且,通过奶量计主体Im的奶M从排出口 2t经由奶管67送至奶导管68。 因此,该奶管66和67成为连接奶量计1的送奶线Lm。而且,标号70表示真空导管,标号 71表示连接真空导管70侧和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52的真空管(图6),标号72表示连接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52和挤奶杯61c...的真空管。此外,如前所述,各检测电极3a...经由连接线缆34(图6)连接于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52(检测处理部32)侧,并且,切换室部 Rc (连接口 22)经由真空管35(图6)连接于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52 (三向电磁阀33的分支口 33a)侧。下面,参照图9按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对挤奶时奶量计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挤奶时(计量时),间歇地将挤出的奶M送至送奶线Lm中的奶管66,因此奶M 从流入口 2i流入计量容器部2的内部(步骤Si)。而且,在流入初期,第一阀如和第二阀 4d处于下降位置,中间口 an打开,且流出口加关闭。这样,流入的奶M如图9(a)的实线箭头所示沿气液分离室Rs的周面部2f的内壁面以螺旋状流动。由此,进行了良好的气液分离(离心分离),并且当奶M在气液分离室Rs的内壁面流下时,流速变小,大幅减少了作为奶量测定的误差要因的泡Mb的产生和液面Mu的波动。此时,被分离的空气A如虚线箭头所示通过管轴11的内部流入气液混合缓冲室Rd的内部,并且空气A被分离了的奶M通过中间口 an流入计量室Rm,并储存在该计量室Rm中(步骤S2)。图9 (a)表示该状态。随着奶M逐渐流入,被储存的奶M的液面Mu上升。而且,若上升至检测电极北的位置,则检测电极北和3c间为接通(ON)状态。但是,在液面Mu上通常存在少量的泡Mb, 因此,如图9 (b)所示,当液面Mu位于检测电极3a和北间时,也产生检测电极3a浸在泡Mb 中的状态。该情况下,表示检测电极3a和3c间电阻值的液面检测信号M变得大于表示检测电极北和3c间电阻值的液面检测信号Sb,因此检测电极3a和3c间不被认为是接通状态,检测通过检测取消功能Fc而被取消。由此,排除了基于泡Mb的误差要因,能够进行更正确且稳定的奶量测定。对此,液面Mu进一步上升,如图9(c)所示,若液面Mu上升至检测电极3a浸没于奶M的位置,则检测电极3a和北双方都浸没于奶M,因此,液面检测信号&和Sb的偏差处于一定允许范围内。因此,系统控制器31判断为液面Mu正式上升至检测电极3a的高度, 将阀切换信号&施加给三向电磁阀33。由此,三向电磁阀33被切换,将真空压(负压)施加给切换室部Rc (步骤S3、S4)。其结果是,如图9(c)所示,隔膜部14向上方变位,进而第一阀如和第二阀4d也向上升位置变位,因此,中间口 an关闭且流出口加打开(步骤S5)。由此,计量室Rm内的奶M通过流出口 Ie流入气液混合缓冲室Rd (步骤S6)。此时,流出口加的直径选定为计量室Rm内的奶M在预定时间Te以内流出的直径,因此计量室Rm内的奶M迅速流出。并且,此时,即使奶量计1处于倾斜状态,奶M从流出口加流出时通过整流片部19...和18...进行整流,因此奶M的流动难以偏向一方,能够顺畅地流入气液混合缓冲室Rd。而且设定为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由于伞形罩17的功能而流下到气液混合缓冲室Rd的周面侧,因此能够避免奶M直接进入奶送出口部8、即第一送出口 8f 和第二送出口 8s的不良情况,并且就通常的挤奶来说,储存在气液混合缓冲室Rd中的奶M 的液面Mu不会超过缓冲筒23的上端口 23u(第二送出口 8s),通过这样设定,由此,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都暂时储存在气液混合缓冲室Rd中,并从第一送出口 8f送出。而且,如图9 (c)所示,气液混合缓冲室Rd内的奶M通过切槽23s流出到缓冲筒23的内部,与来自上端口 2 的空气A混合,从而通过缓冲筒23的下端口 23d(排出口 2t)送出到下游侧的奶管67。该情况下,切槽23s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奶M以第一流量Qf以下的流量流出,因此奶M以缓和的小流量一点一点地送出。因此,避免了流出口加打开时所产生的奶M暂时堵塞送奶路(奶管等)的状态。 由此,能够排除送奶线Lm内的压力变动(压力冲击)附加给奶头的不良情况,因此能够消除对奶牛C的无用的刺激要因,进而能够消除杂菌进入奶头而产生乳房炎等,并且,由于能够将奶M相对于从计量容器部2流出的空气A —点一点地送出,因此能够抑制气泡的无用的产生,进而能够实现确保更稳定且平衡良好的送奶。
另外,如图9(c)所示,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的一部分从分取筒7的分取口 6i 被采集,通过分取筒7和取样管101和连接管102供给到试料容器100。此时,即使容量计 1处于倾斜状态,当奶M从流出口加流出时由整流片部19...和18...进行整流(限制), 因此奶M的流动难以偏向一方,相对于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能够将一定量以上的奶M高效地且稳定地导向分取口 6i,能够避免对奶M的采集过多或不足。这样,在形成为圆筒状的周面部2f的纵向中间部的至少一处形成有收窄部kd, 在收窄部^d的内周面的下方设有取样单元6,该取样单元6配设有用于采集从该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的一部分的分取口 6i,并将从该分取口 6i采集的奶M引导至计量容器部2的外部,这样的话,该取样单元6能够直接利用奶量计1的结构和功能的一部分构成。因此, 能够将取样单元6配设在奶量计1的内部,能够避免奶量计1的大型化,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实施。特别是,能够直接利用奶量计1的功能的一部分。即,取样的时机能够通过阀机构部 4打开时的时机进行,因此,不需要用于取样的阀机构,对奶量计1的主体仅追加前述的分取筒7,就能在从挤奶开始到结束的挤奶期间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少量少量地进行采集,能够相对于奶M的全部量采集平均的奶M。另一方面,在计量室Rm的奶M流入气液混合缓冲室Rd中时,若由于奶M残留在气液混合缓冲室Rd等而使流入气液混合缓冲室Rd的奶M的液面Mu暂时超过缓冲筒23的上端口 2 的高度,该情况下,奶M以Qr以上的流量从第二送出口 8s流入缓冲筒23的内部。 在该情况下,第二送出口 8s为缓冲筒23的上端口 23u,因此奶M以大流量更加快速地流出, 暂时的溢流被消除。而且,在奶M的液面Mu为缓冲筒23的上端口 2 的高度以下的时刻停止从第二送出口 23s流出,恢复仅从第一送出口 23f流出的正常状态。此外,在输出阀切换信号Sc后,若经过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Ts,则系统控制器31 将阀恢复信号Sr施加给三向电磁阀33。由此,三向电磁阀33被切换,施加给切换室部Rc 的真空压被解除,因此切换室部Rc恢复大气压(步骤S8、S9)。其结果是,隔膜部14向下方变位,如图9(d)所示,第一阀如和第二阀4d也恢复到下降位置。这样,中间口 an打开且流出口加关闭,因此气液分离室Rs内的奶M通过中间口 an流入计量室Rm内(步骤S10)。 此后,反复上述动作(处理)直到挤奶结束(步骤S11、S1...)。而且,系统控制器31通过对由计量室Rm计量的次数进行计数,从而通过运算处理求出整个奶量、进而流量(速度)等。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奶量计1能够如下所述进行清洗和杀菌。对奶量计1 进行清洗和杀菌时的系统图在图5中以假想线示出。在对奶量计1进行清洗和杀菌时,将挤奶机51移动到预定的清洗区域,将奶量计1的排出口 2t (奶管67)侧连接于奶导管68, 并将挤奶杯61c...浸入装有清洗液(杀菌液)的清洗液槽200中。而且,若使挤奶机51 运转,则执行自动清洗模式,因此,按照预先设定的清洗程序进行自动清洗。自动清洗时,清洗液槽200的清洗液(杀菌液)从挤奶杯61c...被吸入,经由集奶器61和奶管66等从奶量计1的流入口 2i流入气液分离室Rs。此时,若采用通过阀机构部4关闭中间口 an的动作模式,则通过清洗液清洗气液分离室Rs,并且清洗液储存于气液分离室Rs后,从供气筒部15的上端口 15u排出。此外,通过从上端口 15u排出的清洗液,清洗计量室Rm、气液混合缓冲室Rd、分取筒7等,此后,清洗液从排出口 2t排出,并且排出的清洗液经由奶管67和奶导管68等返回清洗液槽200。另一方,若采用通过阀机构部4打开中间口 an的动作模式,则能够维持使清洗液充满气液分离室Rs和计量室Rm的状态。而且,在通过阀机构部4关闭中间口 an的动作模式时,能够测定液质(清洗状态)。因此,在气液分离室Rs中除了检测电极3a、3b、3c还预先附设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等。清洗(杀菌)包括洗涤工序,碱性清洗工序、酸性清洗工序,并执行组合了各工序的处理时间与动作模式等的清洗模式。由此,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奶量计1由于设置有计量容器部2,其将上面部Rmu形成为周面部2f侧下降的倾斜面,且将计量室Rm的下面部Rmd形成为周面部2f 侧上升的倾斜面;阀机构部4,其具有第一阀如和第二阀4d,该第一阀如能够开闭计量室 Rm和气液分离室Rs间的中间口 2m,第二阀4d能够开闭设在计量室Rm的下部的流出口 2e ; 以及控制系统5,其通过液面检测部3检测液面Mu来控制阀机构部4,因此,在实际的使用环境(设置环境)中,即使在奶量计1倾斜的情况下也能排除由于倾斜而产生的测定误差。 其结果是,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奶量测定,就例示的方式(图1)来说,能够使计量精度大致为士]程度以内。此外,由于不会产生因实际使用环境(设置环境)中的奶量计1的倾斜而导致的测定误差,因此,可附设于大多经由挂钩53悬吊于撑杆65而在挤奶过程中大幅摇动的挤奶杯自动脱离装置52等,使得使用环境(设置环境)的范围(用途)显著扩大,能够提高通用性和便利性。而且,能够减少奶管67...等配管的路径,并还可作为可搬式(移动式)来使用。接下来,参照图10-图19对本发明的变形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 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奶量计1进行说明。图10和图11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奶量计1表示如下形态具有与图1 所示的奶量计1相同的气液分离室Rs和计量室Rm,但未设置气液混合缓冲室Rd和取样单元6。因此,从流出口加向下方形成有直径与该流出口加的直径相同的接奶室Rr,该流出口 2e的直径的大小选定为计量室Rm内的奶M在预定时间Te以内排出的大小。该情况下, 接奶室Rr是单纯的筒形形状,在该接奶室Rr的下端设有排出口 2t。而且,在图10和图11 中,标号300是从计量容器部2 (气液分离室Rs)的上面部2u向下方在预定长度范围内垂下形成的罩部,通过覆盖管轴11的上端口 Ilu和供气筒部15的上端部15u的周围,防止奶 M侵入上端口 Ilu和15u。此外,在图10和图11中,对与图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以明确其结构,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即使是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也是计量室Rm的内部形成为上下由锥面包围的形状,因此,在实际的使用环境中,即使在奶量计1倾斜的情况下也能排除由于倾斜而产生的测定误差,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奶量测定,并且,由于不会产生因实际使用环境中的奶量计1 的倾斜而导致的测定误差,因此,使得使用环境的范围(用途)显著扩大,能够提高通用性和便利性。此外,能够减少奶管等配管的路径,并可作为可搬式来使用。与图1的实施方式同样,能够享受基本的作用效果。特别是,由于从流出口加向下方形成有直径与该流出口 2e相同的接奶室Rr,且该流出口 2e直径的大小选定为计量室Rm内的奶M在预定时间Te 以内排出的大小,因此,能够将计量室Rm内的奶M迅速排出。其结果是,计量时间变短,能够进行高效的计量,并且还能够有助于计量室Rm的小容量化。图12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奶量计1相对于图10所示的奶量计1在气液分离室Rs的周面部2f追加了第二液面检测部3s。该液面检测部3s也构成为与前述的液面检测部3相同,由通过奶M的电阻而检测奶M的存在的上下分开的一对检测电极3bs、3cs构成。因此,不同点仅在于在液面检测部3上方且离开仅预定高度的安装位置。对于前述的图1的奶量计1,在奶M向奶量计1流入的流入初期的情况下,预先使第一阀如和第二阀4d变位为下降位置,但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预先使第一阀如和第二阀4d变位为上升位置。由此,在奶M流入计量室Rm之前,使其储存到气液分离室Rs的第二液面检测部 3s的位置(Mus),从而能够仅将没有泡M的奶M向计量室Rm供给。即、在情况下,若第二液面检测部3s检测出奶M,则使第一阀如和第二阀4d变位到下降位置。由此,奶M流入计量室Rm,并且在流入时,能够通过配置在下侧的液面检测部3检测出奶M充满计量室Rm,因此,若通过液面检测部3检测出奶M,则使第一阀如和第二阀4d变位为上升位置,将计量室 Rm内的奶M从流出口加排出。此后,维持该状态直至配置在上侧的液面检测部3s检测出奶M,若液面检测部3s检测出奶M,则使第一阀如和第二阀4d变位到下降位置,反复进行上述动作。此时,适度地设定液面检测部3和3s间的间隔,就不需要前述的基于经过设定时间Ts的控制。在这样的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没有泡Mb的奶M可靠地储存在计量室Rm内等, 能够进一步提高计量性能。而且,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仅采用液面检测部3s (检测电极;3bs、 3cs)就可以进行与仅采用前述的液面检测部3(检测电极;3b、3c)的情况同样的控制。因此,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图12中的液面检测部3 (检测电极;3b、3c)。此外,根据需要,还可以根据泡Mb的量等选择液面检测部3或3s的任一个来使用,就可以进行与仅采用前述的液面检测部3(检测电极;3b、3c)的情况同样的控制。另外,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置液面检测部3、3s的位置(高度)调节单元。此外,在图12中,对与图10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以明确其结构,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图13和图14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奶量计1在分取筒7设置有集流片部 7c,该集流片部7c通过包围分取口 6i的周围的一部分,而将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的一部分导向分取口 6i。该情况下,集流片部7c形成为半圆筒形且配置在气液混合缓冲室Rd 的中心侧,且上端的高度立起至形成流出口加的内周缘部附近。此时,形成为集流片部7c的干涉流出口 2e的内周面的部分被切去。由此,即使奶量计1处于倾的状态,也可通过集流片部7c相对于从流出口 2e流出的奶M,高效且稳定地取到一定量以上的奶M,能够避免采集不足的不良情况。该集流片部7c是作为针对奶量计1的倾斜状态的对策而设置的,因此在设置这种集流片部7c的情况下,能够省略前述的整流片部19...和18...。因此,图13和图14示出了省略整流片部19...和18...的情况。而且,除了设置集流片部7c之外,还可以一起设置整流片部19...和/或18...。由此,即使奶量计1处于倾斜状态,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将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可靠地导向分取口 6i的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避免采集过多或不足的不良情况的效果。此外,在图13和图14中,对与图1和图3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以明确其结构,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图15和图16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奶量计1在分取筒7设置有排气口 7r, 在通过分取口 6i采集奶M时,该排气口 7r能够将该分取筒7内部的空气A排出到该分取筒7的外部。该情况下,如图16所示,排气口 7r将形成为倾斜面的切槽状的分取口 6i的下端进一步延伸至下方,在分取筒7的周面部连续形成。若设置这样的排气口 7r,能够通过该排气口 7r将分取筒7内部的空气A排出到外部,因此,即使在分取口 6i的开口面积小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且可靠地采集奶M。特别是,若将排气口 7r与分取口 6i连续形成,则开口的形成是一处就够了,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而且,在图15中,以虚线箭头表示空气A的路径,以实线箭头表示奶M的路径。此外,在图15和图16中,对与图1和图2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以明确其结构,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图17和图18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奶量计1也在分取筒7设置有排气口 7r, 在通过分取口 6i采集奶M时,该排气口 7r能够将该分取筒7内部的空气A排出到该分取筒7的外部,但相对于第五实施方式,将排气口 7r相对于分取口 6i不连续而另外形成这一方面不同。第六实施方式也能够享受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基本效果,特别是,能够任意选择设置排气口 7r的位置(部位),因此具有如下优点能够提高设计自由度,并且能够避免与分取口 6i的干涉、即能够避免奶M从排气口 7r流入内部。而且,在图17和图18中,标号7c表示具有与图13所示的集流片7c相同功能的集流片部。此外,在图17和图18中, 对与图1和图2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以明确其结构,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图19所示的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奶量计1示出了收窄部kd、2su的变形例。图1 所示的奶量计1示出了如下的情况假定壁部具有一定厚度的计量容器部2,例如用玻璃材料等进行制造时,通过拉深加工而形成收窄部kddsu,但如第七实施方式那样,在由塑料材料等一体成型的情况下,可在计量容器部2的平坦内壁面形成突出部而设置收窄部kd、 2su0这样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收窄部kddsu的概念中。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在计量室Rm的上下设置倾斜的上面部Rmu和下面部Rmd,计量室Rm形成为由上下锥面包围的形状。能够享受与图1所示奶量计1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在图19中,对与图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以明确其结构,并省略其详细说明。以上,对最佳实施方式和变形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 第七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细节的结构、形状、材料、数量、手法等方面,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变化、追加、删除。例如,计量室Rm的上面部Rmu的周面部2f侧下降的倾斜面和计量室Rm的下面部 Rmd的周面部2f侧上升的倾斜面示出了形成为锥形的情况,但还可以形成为曲面。因此, 可以形成为正面剖面为扁平的椭圆形,倾斜面的形态不是限于例示的方式。此外,阀机构部 4示出了将管轴11兼用作阀驱动用轴和抽气用管这两者的情况,但也可由杆材形成阀驱动用轴,将抽气用管另外设置在其他位置。另外,阀驱动部12例示了由隔膜部14和切换为真空压或大气压的切换室部Rc构成的情况,但也通过电磁阀或汽缸等致动器使隔膜部14直接变位。一方面,例示了采用一对检测电极3a、3b、3c作为液面检测部3(3s)的情况,但只要是能够检测液面Mu的位置,还可以利用基于下述其他各种原理的液面检测部利用浮子等的机械式、利用光传感器等的光学式、检测静电变化的静电式、检测电磁变化的电磁式等。 此外,控制系统5还可以通过控制箱等另外构成,由此附设于奶量计主体Im等。另一方面, 作为取样单元6,例示了采用如下所述的分取筒7的情况该分取筒7从气液混合缓冲室Rd 的底面部Rdd立起,下端口 7d面向外部,且上端口 7u面向内部,从而成为分取口 6i,但分取筒7还可以使中间部弯曲并从气液混合缓冲室Rd的周面部立起,或者利用以能够接收从流出口加流出的奶M的一部分的方式斜着延伸的半圆筒形的通道使奶M向外部流出。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奶量计1不仅能够用于挤奶装置50,以各种形式的挤奶系统为首,能够设置在挤奶以外的用途和各种动物的奶量测定等相关的各种设置对象部加以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奶量计,该奶量计具有计量容器部,其连接于送奶线的中途且能暂时储存从流入口流入的奶;液面检测部,其检测被储存在该计量容器部内部的奶的液面;阀机构部, 其能够开闭所述计量容器部的流出口 ;以及控制系统,其当所述液面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液面时开闭控制所述阀机构部,所述奶量计的特征在于,所述计量容器部具有圆筒状的周面部,且通过在纵向中间部的至少一处形成收窄部, 将该一处的收窄部的上侧作为气液分离室,且将下侧作为计量室,并且,该计量室的上面部形成为周面部侧下降的倾斜面,且该计量室的下面部形成为周面部侧上升的倾斜面;所述阀机构部具有第一阀和第二阀,该第一阀能够开闭所述计量室和所述气液分离室间的中间口,该第二阀能够开闭设在所述计量室的下部的流出口 ;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液面检测部检测所述液面来控制所述阀机构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机构部具有管轴,其插通于所述流出口和所述中间口,并使上端口面向所述气液分离室的上端,从而将该气液分离室内的空气排出;阀驱动部,其支撑该管轴的上端,且使该管轴升降;以及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所述第一阀设在位于所述计量室内的所述管轴的外周面上侧,所述第二阀设在外周面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驱动部具有隔膜部,其经由支撑部件支撑所述管轴的上端,且封闭所述气液分离室而形成该气液分离室的上面部;以及切换室部,其通过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而被切换成真空压或大气压,且相对于所述气液分离室在相反侧面向隔膜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容器部将所述流入口设置成流入所述气液分离室的奶沿该气液分离室的内壁面以螺旋状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容器部具有供气筒部,该供气筒部从所述计量室中的所述第一阀不抵接的上面部向上方立起,并使上端口面向所述气液分离室的上端,从而使所述计量室与所述气液分离室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检测部采用通过奶的电阻来检测奶的存在的分开的至少两个检测电极,并且使该检测电极的至少一部分面向所述供气筒部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具有通过判别从所述液面检测部获得的液面检测信号的大小来取消泡的检测的检测取消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流出口向下方形成有直径与该流出口的直径相同的接奶室,该流出口的直径的大小选定为计量室内的奶在预定时间以内排出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处的收窄部的下方形成有第二收窄部,将该第二收窄部的内周面作为所述流出口,并且在该流出口的下游侧设有取样单元,该取样单元配设有采集从该流出口流出的奶的一部分的分取口,并将从该分取口采集的奶导向所述计量容器部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出口的下流侧设有气液混合缓冲室,该气液混合缓冲室具有能够储存通过所述阀机构部的开闭而从所述流出口流出的至少一次份的奶量的容积,并且在底面部设置有排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单元具有分取筒,该分取筒从所述气液混合缓冲室的底面部或周面部立起, 通过上端口面向内部而成为所述分取口,且通过下端口面向外部而成为相对于试样容器侧的连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取筒具有集流片部,该集流片部用于通过包围所述分取口周围的一部分而将从所述流出口流出的奶的一部分导向所述分取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取筒具有排气口,在通过所述分取口采集奶时,该排气口能够将该分取筒内部的空气排出到该分取筒的外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分取口连续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相对于所述分取口不连续而另外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液混合缓冲室设有奶送出口部,该奶送出口部具有与所述排出口连通的送出口,该送出口使奶以预定流量以下的流量流出且与所述计量容器部的内部的空气混合后送出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轴的下端口面向所述气液混合缓冲室,并且在所述管轴的下端,设有用于使从所述流出口流出的奶不直接流入所述奶送出口部的伞形罩。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奶量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伞形罩的外周面和所述计量室的内周面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多个整流片部,该多个整流片部在周向以预定间隔配置,并且沿轴向且朝径向以预定宽度突出。
19.一种挤奶装置,该挤奶装置具有奶量计,该奶量计具有计量容器部,其连接于送奶线的中途且能暂时储存从流入口流入的奶;液面检测部,其检测被储存在该计量容器部内部的奶的液面;阀机构部,其能够开闭所述计量容器部的流出口 ;以及控制系统,其当所述液面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液面时开闭控制所述阀机构部,所述挤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奶量计中,所述计量容器部具有圆筒状的周面部,且通过在纵向中间部的至少一处形成收窄部,将该一处的收窄部的上侧作为气液分离室,且将下侧作为计量室,并且, 该计量室的上面部形成为周面部侧下降的倾斜面,且该计量室的下面部形成为周面部侧上升的倾斜面;所述阀机构部具有第一阀和第二阀,该第一阀能够开闭所述计量室和所述气液分离室间的中间口,该第二阀能够开闭设在所述计量室的下部的流出口 ;所述控制系统,其通过所述液面检测部检测所述液面来控制所述阀机构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挤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奶量计安装于对奶牛进行挤奶的挤奶机。
全文摘要
具有计量容器部(2),其具有圆筒状的周面部(2f),且在纵向中间部的至少一处形成收窄部(2s),将该一处的收窄部(2s)的上侧作为气液分离室(Rs),且将下侧作为计量室(Rm),并且,计量室(Rm)的上面部(Rmu)形成为周面部(2f)侧下降的倾斜面,且计量室(Rm)的下面部(Rmd)形成为周面部(2f)侧上升的倾斜面;阀机构部(4),其具有能开闭计量室(Rm)和气液分离室(Rs)间的中间口(2m)和第一阀(4u)和能开闭设在计量室(Rm)下部的流出口(2e)的第二阀(4d);以及控制系统(5),其通过液面检测部(3)检测液面(Mu)来控制阀机构部(4)。
文档编号G01F1/00GK102334015SQ20108000938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6日
发明者冈谷利幸, 岩崎博行 申请人:奥利安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用于检查保温层下腐蚀的检查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查保温层下腐蚀(corrosion under insulation)的检查方法。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能够在提供有隔热材料(heat insulator)的管道中容易地和经
  • 专利名称:一种集成电路性能测量及电路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性能测量、试验技术,尤其是一种集成电路性能测量及电路实验装置,适用于集成电路的性能测量和设计电路实验。背景技术:在智能化装置的设计、调试及检修时,常需对集
  • 专利名称:一种直流换流阀冲击电压试验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电力系统冲击试验方法,具体讲涉及一种直流换流阀冲击电压试验方法。背景技术:直流输电技术由于其技术性和经济性,近30年来得到大量应用,最常见的应用是背靠背交流联网和长距离输
  • 专利名称:一种循环冷却水水质监控系统及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自动化及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水水质监控系统及设备。背景技术:冷却水系统的结垢和腐蚀是冷换设备损坏和效率降低的主要危害之一。工业循环冷却水在不断循环使用过程
  • 专利名称:一种磁流变材料测试设备加温及温度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流变液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流变材料测试设备的加 温及温度检测机构。背景技术:磁流变材料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包括磁流变脂、磁流变弹塑体、磁流变液等,
  • 专利名称:一种在线监控脂酶非均相催化反应生物传感器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线监控脂酶非均相催化反应生物传感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监测固定化脂肪酶水解底物过程的生物传感器装置。背景技术:生物传感器是发展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