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光幕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幕传感器,特别是一种用于光幕保护的光幕传感器。
背景技术:
用于电梯的光幕传感器采用红外线自动探测技术,由发射装置发出红外光束在轿 门光幕。单束红外线发射时,控制系统只接收与该红外发射管相对应一个红外接收管的信 号,然后再进行下面一对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的发射与接收,就形成了一道道平行的 红外光束组成的红外保护光幕。有多少对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就形成多少线平行光 束。现有的光幕传感器,由于体积比较大,电路中设有同步接线,势必在布局中增加了电线, 使得接线变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光幕保护,体积小,具有两套工作模式的的光幕 传感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盖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传感电 路以及设置在所述传感电路外侧的光学装置,所述传感电路包括相互对应的发射电路和接 受电路,所述发射电路和所述接受电路分别包括主从两套工作电路,所述发射主从电路和 接受主从电路分别集成在同一块PCB板上。所述发射主电路设有包含二极管,电容的发射稳压电路;包含单片机,稳压二极管 的发射装换电路;包含发射管,单片机的主发射控制电路。所述发射从电路设有包含发射管以及与之连接的三极管、电容的从发射器;包含 单片机的从发射控制电路。所述接受主电路设有包含二极管,电容的接受稳压电路;包含单片机的接受装换 电路;包含接受管,三极管,单片机的主接受控制电路;包含三极管,单片机,稳压二极管的 输出电路。所述从接受电路设有包含单片机,三极管,电容、受光二极管的从接受器;包含单 片机,的从接受控制电路。所述单片机分别外接复位电路。所述发射主电路和所述接受主电路分别接有一保护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光幕保护,体积小、节省成本、具有两套工作模式 的的光幕传感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幕传感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幕传感器的发射主电路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幕传感器的发射从电路图[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幕传感器的接受主电路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幕传感器的接受从电路图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中主要附图标记的说明1 一壳体2—上盖 3—底板4 一传感电路 5—滤光片 6—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优选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上盖2,底盖3,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传感电路4以及 设置在所述传感电路外侧的滤光片5和透镜6,所述传感电路4包括相互对应的发射电路和 接受电路,所述发射电路和所述接受电路分别包括主从两套工作电路,所述发射主从电路 和接受主从电路分别集成在同一块PCB板上。所述发射主电路设有包含二极管D1A、D1B,电容C5、C6的发射稳压电路;包含单片 机J3,稳压二极管ZDl的发射装换电路;包含发射管LED2,单片机U2,单片机J2的主发射 控制电路。所述发射稳压电路通过电阻R6、电阻R16、电阻R27和所述发射装换电路连接, 提供稳定的电源;所述单片机J3连接选择电路PAN-TL,M/SPUP,用于转换所述发射电路主 从两套工作模式;所述单片机J2的4号、5号引脚分别和所述单片机U2的28号、27号引脚 连接,所述单片机U2的2号引脚通过电阻R17与所述发射装换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U2的 3号引脚直接与所述发射装换电路连接,用于控制发射管的发射;所述单片机U2的18号引 脚通过电阻R24连接包含三极管TR2A、TR2B的发射保护连路,所述发射保护电路用于保护 发射主电路在工作状态的安全;所述单片机U2的1号引脚通过电阻R5与包含二极管D3的 发射复位电路连接,所述发射复位电路用于所述单片机U2的复位操作。所述发射从电路设有包含发射管LED13、LED12、LEDlU LE10、LED9、LED8、LED7、 LED6 以及与之连接的三极管 TP11、ΤΡΙΟ、TP9、TP8、TP7、TP6、TP5、TP4、电容 C26、C25、C24、 C23、C22、C21、C20、C19的从发射器;包含单片机TO,单片机U4的从发射控制电路,所述单 片机TO的1号、2号、3号、4号、6号、7号、15号、14号引脚分别和所述从发射器三极管的基 极 U6_l、U6_2、U6_3、U6_4、U6_6、U6_7、U6_15、U6_14 连接;所述单片机 U6 的 11 号引脚与 所述单片机(U4)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单片机TO、U4的共同作用控制接受从电路。所述接受主电路设有包含二极管D1A、D1B,电容C15、C16的接受稳压电路;包含单 片机J9的接受转换电路;包含接受管LED3、LED4,三极管Q5、Q6单片机U3,单片机J5的主 接受控制电路;包含三极管U3A、U3B、U4A、U4B、U5A、U5B,单片机TO、U8,稳压二极管ZD2的 输出电路。所述稳压电路通过所述接受管LED3、LED4连接,用于为接受主电路提供稳定的 电源;所述接受管LED3、LED4通过所述三极管Q5、Q6以及电阻R132、R134与所述单片机U3 的26号、25号引脚连接,所述单片机U2的28号、27号引脚分别与所述单片机J5的4号、5 号引脚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接受主电路;所述单片机U2的11号引脚通过电阻R128与包含 所述单片机J9和选择电路PAN-TL的接受装换电路连接,用于转换所述接受主电路的主从 两套工作模式;所述单片机U3的20号引脚通过电阻R6连接包含三极管Q3、Q2B、Q2A、Q1的 接受保护连路,所述接受保护电路用于保护接受主电路在工作状态的安全;所述单片机U3 的1号引脚通过电阻R25与包含二极管D4的接受复位电路连接,所述接受复位电路用于所述单片机U3的复位操作;所述输出电路与所述单片机U3的24号引脚连接,用于输出信号。所述从接受电路设有包含单片机,三极管,电容、受光二极管的从接受器;包含单 片机_、U14),的从接受控制电路。从接受器包含单片机PTl、PT2、PT3、PT4、PT5、PT6、 PT7、PT8,三极管 Q7A、Q7B、Q8A、Q8B、Q9A、Q9B、Q10A、Q10B、Q11A、Q11B、Q12A、Q12B、Q13A、 Q13B、Q14A、Q14B,受光二极管(D8、D4、D7、D5、D10、D6、Dll、D9);所述从接受器中的单个接 受器分别和所述单片机UlO相应的引脚连接;所述单片机UlO的11号引脚和所述单片机 Ull的1号引脚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接受从电路。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 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 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光幕传感器,包括壳体,上盖,底盖,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传感电路以及设置在所述传感电路外侧的滤光片和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电路包括相互对应的发射电路和接受电路,所述发射电路和所述接受电路分别包括主、从两套工作电路,所述发射主、从电路和接受主、从电路分别集成在同一块PCB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幕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主电路设有包含二极管 (D1A、D1B),电容(C5、C6)的发射稳压电路;包含单片机(J3),稳压二极管(ZD1)的发射装 换电路;包含发射管(LED2),单片机(U2、J2)的主发射控制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幕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从电路设有包含发射管 以及与之连接的三极管、电容的从发射器;包含单片机(U6、U4)的从发射控制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幕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主电路设有包含二极管 (D2A、D2B),电容(C15、C16)的接受稳压电路;包含单片机(J9)的接受装换电路;包含接受 管(LED3、LED4),三极管(Q5、Q6),单片机(U3、J5)的主接受控制电路;包含三极管(U3A、 U3B、U4A、U4B、U5A、U5B),单片机(U6、U8),稳压二极管(ZD2)的输出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幕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接受电路设有包含单片机, 三极管,电容、受光二极管的从接受器;包含单片机(U10、U14)的从接受控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光幕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2、 U3)分别外接复位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幕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主电路和所述接受主电 路分别接有一保护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盖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传感电路以及设置在所述传感电路外侧的滤光片和透镜,所述发射主从电路和接受主从电路分别集成在同一块PCB板上。所述发射主电路设有包含二极管(D1A、D1B),电容(C5、C6)的发射稳压电路;包含单片机(J3),稳压二极管(ZD1)的发射装换电路;包含发射管(LED2),单片机(U2、J2)的主发射控制电路。包含接受管(LED3、LED4),三极管(Q5、Q6),单片机(U3、J5)的主接受控制电路;包含三极管(U3A、U3B、U4A、U4B、U5A、U5B),单片机(U6、U8),稳压二极管(ZD2)的输出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光幕保护,体积小、节省成本、具有两套工作模式的光幕传感器。
文档编号G01V8/10GK201678347SQ20092028709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姜春华, 张潘潘, 许用疆 申请人:上海兰宝传感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