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语音报数数字显示人体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量用的语音报数数字显示人体秤。
背景技术:
传统习用的人体秤包括机械弹簧秤和电子数显秤。机械弹簧秤由底座、两个长杠杆、两个短杠杆、弹簧、转向轴、齿条、齿轮、读数刻度盘及上盖组成;电子数显秤由底座、四个压力传感器、微处理器、显示器及上盖组成。其不足之处在于读数困难,特别是对于胖人和视力不佳者,站着读数看不到指针,蹲下读数就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将机械弹簧人体秤的读数盘换成光栅读数盘,将刻度变成黑白相间的光栅,然后用红外对管将转动的光栅变成脉冲信号(分正转和反转),通过微处理器计数,并用语音报出数据或用数字显示读数窗口显示数据的语音报数数字显示人体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这种语音报数数字显示人体秤,包括由上壳扣合下壳构成的机械弹簧人体秤,其特殊之处在于上壳与下壳夹套有光栅间隔与原读数盘刻度对应的光栅读数盘,信号放大电路板上分别装有红外对管、微处理器、信号放大电路、机械振动开关;该信号放大电路板一端的适当位置开有一个可供光栅读数盘插入的方形槽,其上、下两端的放大电路板上对称装有一组红外对管,电源及数据输出装置置入上壳任意合适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光栅读数盘的刻度制成黑白相间的光栅。
具有中、英文转换及公制、市制、英制计量单位转换的计数结果可由语音报出或数字显示。
数据输出装置是语音报数的扬声器。
数据输出装置是设置在上壳任意合适位置的数字显示读数窗口。
数据输出装置是分别设置在同一个人体秤上的语音报数扬声器及数字显示的读数窗口或选择其一。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造价低廉,制造容易。
2.由原读数转换为听数,方便了胖人和视力不佳者。
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栅读数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这种语音报数数字显示人体秤,上壳1与下壳2夹套有光栅间隔与原读数盘刻度对应的光栅读数盘3,信号放大电路板4上分别装有红外对管40、微处理器41、信号放大电路42、机械振动开关43、该信号放大电路板4一端的适当位置开有一个可供光栅读数盘3插入的方形槽45,其上、下两端的放大电路板4上对称装有一组红外对管40,电源44及数据输出装置置入上壳1任意合适的位置。光栅读数盘3的刻度制成黑白相间的光栅30。数据输出装置是分别设置在同一个人体秤上的语音报数扬声器50及数字显示的读数窗口51或选择其一,即,数据输出装置可以是语音报数的扬声器50;还可以是设置在上壳1任意合适位置的数字显示读数窗口51或两者选其一。具有中、英文转换及公制、市制、英制计量单位转换的计数结果可由语音报出或数字显示。
使用时,当人体踏上人体秤台面时,光栅读数盘随之根据其重量按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红外对管40也相应将信号传送到微处理器41进行数据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数据经信号放大电路42发送到扬声器50播出(或同时传送到数字显示读数窗口51)。
权利要求1.一种语音报数数字显示人体秤,包括由上壳扣合下壳构成的机械弹簧人体秤,其特征在于上壳与下壳夹套有光栅间隔与原读数盘刻度对应的光栅读数盘,信号放大电路板上分别装有红外对管、微处理器、信号放大电路、机械振动开关;该信号放大电路板一端的适当位置开有一个可供光栅读数盘插入的方形槽,其上、下两端的放大电路板上对称装有一组红外对管,电源及数据输出装置置入上壳任意合适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报数数字显示人体秤,其特征在于光栅读数盘的刻度制成黑白相间的光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报数数字显示人体秤,其特征在于具有中、英文转换及公制、市制、英制计量单位转换的计数结果可由语音报出或数字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报数数字显示人体秤,其特征在于数据输出装置是语音报数的扬声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报数数字显示人体秤,其特征在于数据输出装置是设置在上壳任意合适位置的数字显示读数窗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语音报数数字显示人体秤,其特征在于数据输出装置是分别设置在同一个人体秤上的语音报数扬声器及数字显示的读数窗口或选择其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机械弹簧人体秤的读数盘换成光栅读数盘,将刻度变成黑白相间的光栅,然后用红外对管将转动的光栅变成脉冲信号(分正转和反转),通过微处理器计数,并用语音报出数据或数字显示。其上壳与下壳夹套有光栅间隔与原读数盘刻度对应的光栅读数盘,信号放大电路板上分别装有红外对管、微处理器、信号放大电路、机械振动开关。该信号放大电路板一端的适当位置开有一个可供光栅读数盘插入的方形槽,其上、下两端的放大电路板上对称装有一组红外对管,电源及数据输出装置置入上壳任意合适的位置。
文档编号G01G23/00GK2687632SQ0322490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7日
发明者李光 申请人: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