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适用于电能表全自动检测流水线的插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针。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能表全自动检测系统中,需要有合适的检测插针与单相电能表的接线端子接触,保证较小的接触电阻。由于检测过程中往往要通以高电压、大电流,如果探针与单相电能表的接触不好,导致接触电阻偏大,将会引起发热发烫、影响测量误差等诸多问题。目前常用的插针结构是采用了前端圆头设计,既无法满足高电压、大电流通过的要求,又不能适应当前的多种表形不同尺寸的接线端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适用于电能表全自动检测流水线的插针,以达到接触可靠、且适用范围广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适用于电能表全自动检测流水线的插针,插针为导电柱形插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包括位于上部的用于电连接电能表接线端子的插针头及位于下部的插针本体;插针头的上顶面开设张口槽,所述的张口槽底面开设“一”字形弹性槽;所述的张口槽和弹性槽均为前后贯穿的通槽,插针头的上部由张口槽及弹性槽分隔为左右对称的可向外弹性弯曲变形的两插入部。弹性槽的形状与电能表接线端子相配,插针推入电能表接线端子孔,位于其头部的张口槽受力使左右插入部分别向外侧弯曲,弹性槽变宽,插入部的外侧紧贴于电能表接线端子孔,接触面增大,实现大面积、小电阻导电。张口槽的形状与接线端子的螺钉相配,插针在电能表接线端子孔前行过程中,张口槽可与螺钉相碰,插针继续推进,张口槽受力向外弯曲以避让螺钉,使插入部的外侧面紧贴在电能表接线端子孔壁。在加工时为方便插针的进入,插针与电能表接线端子孔为间隙配合,随着插针不断进入接线端子孔中,插入部的变形也不断地变大,使插针可靠地与接线端子孔壁接触,适应一定范围内不同孔径及形状的接线端子。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的张口槽为与弹性槽平行的弧形槽。弧形槽与螺钉等紧固件的形状相配,有效避开螺钉,同时又能保证插针和电能表接线端子之间有足够大的接触面;且由于弹性槽的承力面积较大,可避免磨损。所述的插针头的上顶面中部开有一上大下小的锥形弹性孔,弹性孔深入弹性槽。 开设弹性孔,相应减少了插入部的壁厚,使插入部更易弯曲变形。而且锥形弹性孔具有导向作用,有利于插针的插入。所述的弹性孔的大径等于或大于张口槽的宽度。利于螺钉导入张口槽中,便于插
3针的插入和插入部的弯曲。所述的插针头包括位于上部的上小下大的锥形段、位于锥形段下方的第一圆柱段、第二圆柱段和与插针本体连接的第三圆柱段;第一圆柱段、第二圆柱段、第三圆柱段的直径依次增加。插针头头部为锥形,具有导向作用,利于插针的插入。第二圆柱段与电能表接线端子孔配合,第一圆柱段、第二圆柱段、第三圆柱段依次排布,第一圆柱段的变形量也最大,小直径轴可防止其与电能表接线端子孔的干涉,便于插针进入。第二圆柱段的弯曲变形,使其能与电能表接线端子孔紧贴而实现高电压、大电流导电的目的。锥形段的外侧面锥角为40-60°。过小,易出现弯曲后与电能表接线端子孔卡止的现象,太大,则起不到导向的作用。锥形段的大端直径与第一圆柱段直径相同。所述的插针头为由铍铜制成的弹性插针头,所述的插针本体为由铜制成的低电阻插针本体,两者之间通过焊接层对接。插针头弹性好,而插针本体导电性能好。兼顾接触面大、电阻值小,适合高压压、大电流场合。有益效果1、弹性槽的形状与电能表接线端子相配,在插针推入电能表接线端子时,位于其头部的张口槽受力而使左右插入部分别向外侧弯曲,插入部的外侧紧贴于电能表接线端子孔,接触面增大,实现大面积、小电阻导电的目的。2、插针在电能表接线端子孔前行过程中,张口槽能够与螺钉相碰,插针继续前行, 张口槽受力向外弯曲,使插入部的外侧面紧贴于电能表接线端子孔,张口槽和插入部的外侧面同时为导电面接触面,面积大,电阻值小。3、插针与电能表接线端子孔为间隙配合,随着插针不断地进入接线端子孔中,插入部的变形也不断地变大,适应不同的接线端子孔,工作灵活。4、插针头弹性好,而插针本体导电性能好,兼顾接触面大、电阻值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插针1为导电柱形插针1,所述插针1包括位于上部的用于电连接电能表接线端子的插针1头及位于下部的插针本体2 ;插针1头的上顶面开设张口槽5,所述的张口槽5底面开设“一”字形弹性槽6 ;所述的张口槽5和弹性槽6均为前后贯穿的通槽,插针1头的上部由张口槽5及弹性槽6分隔为左右对称的可向外弯曲的两插入部4。其中,所述的张口槽5为与弹性槽6平行的弧形槽。该弧形槽为半圆柱形槽。为提高插入部4的弹性,在插针1头的上顶面中部开有一上大下小的锥形弹性孔 7,弹性孔7深入弹性槽6。弹性孔7的大径等于或大于张口槽5的宽度。插针1头包括位于上部的上小下大的锥形段8、位于锥形段8下方的第一圆柱段9、第二圆柱段10和与插针本体2连接的第三圆柱段11 ;第一圆柱段9、第二圆柱段10、第三圆柱段11的直径依次增加。锥形段8的外侧面锥角为40-60°。锥形段8的大端直径与第一圆柱段9直径相同。为使插针1不仅具有好的弹性和好的导电性,插针1头为由铍铜制成的弹性插针 1头,所述的插针本体2为由铜制成的低电阻插针本体2,两者之间通过焊接层对接。在工作时,插针1头前移,插针1的第二圆柱段10进入电能表的接线端子孔,接着张口槽5与螺钉碰触,张口槽5受力变形,使插入部4向外弯曲使第二圆柱段10紧贴在接线端子孔壁,增加导电接触面。当插针1头后移,张口槽5处撤力,插入部4回弹。以上图1-3所示的适用于电能表全自动检测流水线的插针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1.适用于电能表全自动检测流水线的插针,插针(1)为导电柱形插针(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1)包括位于上部的用于电连接电能表接线端子的插针头(3)及位于下部的插针本体(2);插针头(3)的上顶面开设张口槽(5),所述的张口槽(5)底面开设“一”字形弹性槽(6);所述的张口槽(5)和弹性槽(6)均为前后贯穿的通槽,插针头(3)的上部由张口槽(5)及弹性槽(6)分隔为左右对称的可向外弹性弯曲变形的两插入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电能表全自动检测流水线的插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口槽(5)为与弹性槽(6)平行的弧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电能表全自动检测流水线的插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针头(3)的上顶面中部开有一上大下小的锥形弹性孔(7),弹性孔(7)深入弹性槽(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电能表全自动检测流水线的插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孔(7)的大径等于或大于张口槽(5)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电能表全自动检测流水线的插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针头(3)包括位于上部的上小下大的锥形段(8)、位于锥形段(8)下方的第一圆柱段 (9)、第二圆柱段(10)和与插针本体(2)连接的第三圆柱段(11);第一圆柱段(9)、第二圆柱段(10)、第三圆柱段(11)的直径依次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电能表全自动检测流水线的插针,其特征在于锥形段(8)的外侧面锥角为40-6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电能表全自动检测流水线的插针,其特征在于锥形段(8)的大端直径与第一圆柱段(9)直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适用于电能表全自动检测流水线的插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针头(3)为由铍铜制成的弹性插针头(3),所述的插针本体(2)为由铜制成的低电阻插针本体(2 ),两者之间通过焊接层对接。
专利摘要适用于电能表全自动检测流水线的插针,涉及一种插针。目前常用的插针结构是采用了前端圆头设计,既无法满足高电压、大电流通过的要求,又不能适应当前的多种表形不同尺寸的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包括位于上部的用于电连接电能表接线端子的插针头及位于下部的插针本体;插针头的上顶面开设张口槽,所述的张口槽底面开设“一”字形弹性槽;所述的张口槽和弹性槽均为前后贯穿的通槽,插针头的上部由张口槽及弹性槽分隔为左右对称的可向外弹性弯曲变形的两插入部。接触面增大,实现大面积、小电阻导电的目的,且工作灵活。
文档编号G01R35/04GK202057684SQ20112008805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0日
发明者丁荣荣, 周永佳, 徐永进, 李熊, 董强, 谢烽 申请人:浙江省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