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能表热插拔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表的热插拔接线方式的装置,尤其是变更、校正电能表的过程中电路不会中断。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能表接线端子位于电能表底部并外露,并通过螺丝上紧的方式连接出入电度表的电线。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四个问题和缺点1、在更换电能表的过程中需要中断用户供电,会造成用户的不便和一定的损失。2、裸露的接线端子给不法分子窃电提供了可乘之机,造成供电企业或其他用户的经济损失。3、电能表与出入电能表的电线由人工逐个连接并拧紧,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可能造成线路错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能表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的连接和断开无需且不会中断供电,在安装后没有外露的线路和接点,并且无需工具和专业技术即可快速完成电能表的更换。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由电能表端子和底座端子两部分构成,其中电能表接线端子由扁平的金属导体和绝缘体贴合而成,其金属导体略长于绝缘体;底座端子由端子连接部分和外壳部分两部分构成其端子连接部分由两个对称的J形弹性金属导体组成,外壳部分是一个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具有开口和凹槽的中空立方体,其中前方中央的开口用来插入电能表端子,后方两边的开口用来引出底座端子的线路,其底座端子的J形弹性金属导体与电能表端子的金属导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电能表更换时供电不中断,同时增加了窃电的难度,也提高了电能表更换的效率。热插拔接线端子结构简单,同时不改变原有电能表主体的内部构造,生产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电能表端子构造图。图2为底座端子构造图。图3为电能表端子与底座端子连接后结构示意图。图4为底座端子中端子连接部分与外壳构造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电能表热插拔接线端子,由电能表端子和底座端子两部分构成,其中电能表接线端子由扁平的金属导体1和绝缘体2贴合而成,其金属导体1略长于绝缘体 2 ;底座端子由端子连接部分和外壳部分两部分构成其端子连接部分由两个对称的J形弹性金属导体3组成,外壳部分是一个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具有开口和凹槽的中空立方体,其中前方中央的开口用来插入电能表端子,后方两边的开口用来引出底座端子的线路,其底座端子的J形弹性金属导体3与电能表端子的金属导体1相连接。
权利要求1.电能表热插拔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由电能表端子和底座端子两部分构成,其中电能表接线端子由扁平的金属导体(1)和绝缘体(2)贴合而成,其金属导体(1)略长于绝缘体O);底座端子由端子连接部分和外壳部分两部分构成其端子连接部分由两个对称的 J形弹性金属导体C3)组成,外壳部分是一个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具有开口和凹槽的中空立方体,其中前方中央的开口用来插入电能表端子,后方两边的开口用来引出底座端子的线路,其底座端子的J形弹性金属导体(3)与电能表端子的金属导体(1)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能表热插拔接线端子,由电能表端子和底座端子两部分构成,其中电能表接线端子由扁平的金属导体(1)和绝缘体(2)贴合而成,其金属导体(1)略长于绝缘体(2);底座端子由端子连接部分和外壳部分两部分构成其端子连接部分由两个对称的J形弹性金属导体(3)组成,其底座端子的J形弹性金属导体(3)与电能表端子的金属导体(1)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电能表更换时供电不中断,同时增加了窃电的难度,也提高了电能表更换的效率。热插拔接线端子结构简单,同时不改变原有电能表主体的内部构造,生产成本低。
文档编号G01R11/04GK202002953SQ20112004918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8日
发明者魏梦柏 申请人:魏梦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