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马铃薯类病毒检测电泳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类病毒检测电泳槽,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马铃薯类病毒检测主要采用往返电泳技术,该检测技术存在以下 问题 一、该检测技术的往返电泳过程是在烘箱内进行的,控温困难,加热 不均匀,且操作程序复杂;二、电泳槽在附加电场和高温条件下易变形,导 致漏液从而使得电泳检测结果不准确,其电泳槽的使用寿命低;三、电泳槽 很难适于大量样品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往返电泳技术存在的控温困难、加 热不均匀、操作程序复杂、电泳槽易变形、检测结果不准确、电泳槽的使用 寿命低及很难适于大量样品检测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马铃薯类病毒检测电 泳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马铃薯类病毒检测电泳槽包括基座、两块外 凝胶玻璃板、两块内凝胶玻璃板、两个密封条、两块铝板、四块玻璃夹片、 槽体、第一水管、第二水管、连接管、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电极丝和 多个弹簧,所述槽体由槽芯和四个夹持槽组成,所述槽芯的前侧面和后侧面 各对称设置有两个夹持槽,所述槽芯上部的中间位置开有第一凹槽,所述槽 体设置在基座内,所述槽芯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一块内凝胶玻璃板,每块 内凝胶玻璃板的左右两侧均夹装在夹持槽内,且每块内凝胶玻璃板与槽芯的 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均采用一个密封条密封,所述密封条和内凝胶玻璃板上 部的中间位置分别开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与第一凹 槽的槽底齐平,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高于第一凹槽的槽底,每个密封条的下 方均设有一块铝板,且每块铝板均通过弹簧安装在槽芯上,槽芯的前侧面和 后侧面上均开有安装槽,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蛇形排布在槽芯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的安装槽内,第一水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及第二水管的进口端和 出口端均伸出槽芯,第一水管的出口端与第二水管的进口端通过连接管连接, 所述每块内凝胶玻璃板的外侧各夹装有一块外凝胶玻璃板,内凝胶玻璃板与 外凝胶玻璃板之间的左右两侧设有玻璃夹片,所述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 分别安装在槽芯的上端面上,所述电极丝设置在第一凹槽的槽内壁上,且电 极丝的两端分别与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铝板加 热散热技术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对内凝胶玻璃板和外凝胶玻璃板进行加热, 温度易于控制,保证了内凝胶玻璃板和外凝胶玻璃板加热均匀,操作程序简 单,同时避免了附加电场对电泳槽的影响,提高了电泳槽的使用寿命,提高 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适于大量样品的检测。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 图1的B向视图,图4是槽芯、第一水管、第二水管以及铝板的安装位置示意 图,图5是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排布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参见图1 图5)本实施方式的马铃薯类病毒检测电 泳槽包括基座1、两块外凝胶玻璃板2、两块内凝胶玻璃板3、两个密封条4、 两块铝板5、四块玻璃夹片6、槽体8、第一水管IO、第二水管ll、连接管 12、正极接线柱13、负极接线柱14、电极丝15和多个弹簧16,所述槽体8 由槽芯8-1和四个夹持槽8-2组成,所述槽芯8-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各对称设 置有两个夹持槽8-2,所述槽芯8-l上部的中间位置开有第一凹槽8-3,所述 槽体8设置在基座1内,所述槽芯8-1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一块内凝胶玻 璃板3,每块内凝胶玻璃板3的左右两侧均夹装在夹持槽8-2内,且每块内 凝胶玻璃板3与槽芯8-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均采用一个密封条4密封, 所述密封条4和内凝胶玻璃板3上部的中间位置分别开有第二凹槽4-1和第 三凹槽3-l,所述第二凹槽4-l的槽底与第一凹槽8-3的槽底齐平,所述第三 凹槽3-1的槽底高于第一凹槽8-3的槽底,每个密封条4的下方均设有一块铝板5,且每块铝板5均通过弹簧16安装在槽芯8-1上,槽芯8-1的前侧面 和后侧面上均开有安装槽8-4,所述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11蛇形排布在 槽芯8-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的安装槽8-4内,第一水管10的进口端10-1 和出口端10-2及第二水管11的进口端11-1和出口端11-2均伸出槽芯8-l, 第一水管10的出口端10-2与第二水管11的进口端11-1通过连接管12连接, 所述每块内凝胶玻璃板3的外侧各夹装有一块外凝胶玻璃板2,内凝胶玻璃 板3与外凝胶玻璃板2之间的左右两侧设有玻璃夹片6,所述正极接线柱13 和负极接线柱14分别安装在槽芯8-1的上端面上,所述电极丝15设置在第 一凹槽8-3的槽内壁上,且电极丝15的两端分别与正极接线柱13和负极接 线柱14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二(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条4为塑料密封条。如 此设置,节约了成本且便于清洗。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 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三(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管12为塑料连接管。 如此设置,节约了成本且安装更加便捷。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 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四(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的电泳槽还增加有上盖9,所 述上盖9盖装在槽体8上。如此设置,操作过程中安全可靠。其它组成和连 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五(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的电泳槽还增加有四个锁紧压 条7,每个锁紧压条7设置在外凝胶玻璃板2的外侧面与夹持槽8-2的内壁 之间。如此设置,避免了对外凝胶玻璃板2锁紧时造成的电泳槽的损伤。其 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二或四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参见图1 图5)将清洗干净的内凝胶玻璃板 3和外凝胶玻璃板2安装在夹持槽8-2内并固定在制胶架上,同时将配备好 的胶母液灌入内凝胶玻璃板3和外凝胶玻璃板2之间,待胶凝后在基座1内 和槽芯8-1上部的中间位置的第一凹槽8-3内加入电机缓冲液,并将槽芯8-1 的上端面上的正极接线柱13和负极接线柱14接通电源开始电泳。在进行反向电泳过程中,首先,将循环水浴内的水加热到75'C并用胶管将循环水浴与 电泳槽的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11连接并开始工作预热30分钟,再开始电 泳实验。电泳结束后关闭电泳仪,结束电泳实验。
权利要求1、一种马铃薯类病毒检测电泳槽,它包括基座(1)、两块外凝胶玻璃板(2)、两块内凝胶玻璃板(3)、两个密封条(4)、两块铝板(5)、四块玻璃夹片(6)、槽体(8)、第一水管(10)、第二水管(11)、连接管(12)、正极接线柱(13)、负极接线柱(14)、电极丝(15)和多个弹簧(16),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8)由槽芯(8-1)和四个夹持槽(8-2)组成,所述槽芯(8-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各对称设置有两个夹持槽(8-2),所述槽芯(8-1)上部的中间位置开有第一凹槽(8-3),所述槽体(8)设置在基座(1)内,所述槽芯(8-1)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一块内凝胶玻璃板(3),每块内凝胶玻璃板(3)的左右两侧均夹装在夹持槽(8-2)内,且每块内凝胶玻璃板(3)与槽芯(8-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均采用一个密封条(4)密封,所述密封条(4)和内凝胶玻璃板(3)上部的中间位置分别开有第二凹槽(4-1)和第三凹槽(3-1),所述第二凹槽(4-1)的槽底与第一凹槽(8-3)的槽底齐平,所述第三凹槽(3-1)的槽底高于第一凹槽(8-3)的槽底,每个密封条(4)的下方均设有一块铝板(5),且每块铝板(5)均通过弹簧(16)安装在槽芯(8-1)上,槽芯(8-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均开有安装槽(8-4),所述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11)蛇形排布在槽芯(8-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的安装槽(8-4)内,第一水管(10)的进口端(10-1)和出口端(10-2)及第二水管(11)的进口端(11-1)和出口端(11-2)均伸出槽芯(8-1),第一水管(10)的出口端(10-2)与第二水管(11)的进口端(11-1)通过连接管(12)连接,所述每块内凝胶玻璃板(3)的外侧各夹装有一块外凝胶玻璃板(2),内凝胶玻璃板(3)与外凝胶玻璃板(2)之间的左右两侧设有玻璃夹片(6),所述正极接线柱(13)和负极接线柱(14)分别安装在槽芯(8-1)的上端面上,所述电极丝(15)设置在第一凹槽(8-3)的槽内壁上,且电极丝(15)的两端分别与正极接线柱(13)和负极接线柱(14)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马铃薯类病毒检测电泳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密 封条(4)为塑料密封条。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马铃薯类病毒检测电泳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2)为塑料连接管。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马铃薯类病毒检测电泳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泳槽还包括上盖(9),所述上盖(9)盖装在槽体(8)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 、 2或4所述马铃薯类病毒检测电泳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泳槽还包括四个锁紧压条(7),每个锁紧压条(7)设置在外凝胶玻璃 板(2)的外侧面与夹持槽(8-2)的内壁之间。
专利摘要马铃薯类病毒检测电泳槽,它涉及一种类病毒检测电泳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往返电泳技术存在的控温困难、加热不均匀、操作程序复杂、电泳槽易变形、检测结果不准确、电泳槽的使用寿命低及很难适于大量样品检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槽体设置在基座内,槽芯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一块内凝胶玻璃板,每块内凝胶玻璃板与槽芯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均采用一个密封条密封,每个密封条的下方均设有一块铝板,且每块铝板均通过弹簧安装在槽芯上,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蛇形排布在槽芯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的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易于控温、加热均匀、操作程序简单、检测结果准确、电泳槽的使用寿命高及适于大量样品检测。
文档编号G01N27/453GK201378159SQ20092009944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0日
发明者于德才, 吕典秋, 抒 张, 李学湛, 王文重, 纪 马 申请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