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清瘟解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中药的检测方法,尤其是一种清瘟解毒片的质量 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清瘟解毒片的主要成分和含量如下天花粉62. 5g 葛根 62. 5g 白芷 31g桔梗 47g 连翘 47g 玄参 62. 5g甘草 15. 6g 大青叶62. 5g 柴胡 31g羌活 47g 川芎 31g 赤芍 31g防风 31g 黄芩 62. 5g 牛蒡子 62. 5g淡竹叶62. 5g制备方法以上十六味,天花粉、葛根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玄参、柴胡、连翘、大 青叶、淡竹叶加水煎煮二次;甘草加水煎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上述煎液,滤过,滤液浓缩 至适量;羌活、川芎、赤芍、防风、黄芩、白芷、桔梗、牛蒡子用60%乙醇加热提取三次,合并 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合并上述浓缩液,继续浓缩至稠膏,加入天花粉、葛根 细粉及辅料混勻,制成颗粒,干燥;或将上述浓缩液合并后,喷雾干燥成干膏粉,加入天花 粉、葛根细粉及辅料混勻,制成颗粒。压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其中糖衣片基片重0. 3g; 薄膜衣每片重0.31g。功能与主治清瘟解毒。用于时疫感冒,发热,怕冷,无汗头痛,口渴咽干,四肢酸 疼,痄腮肿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定性检测药物成分的 清瘟解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本方法具有检测手段简单、检测结果更加准确的特点。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清瘟解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方法的步骤是(1)以葛根素为对品,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瘟解毒片中的葛根成分;(2)以黄芩苷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瘟解毒片中的黄芩成分;(3)以欧前胡素对照品、异欧前胡素对照品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瘟解毒 片中的白芷成分;(4)以牛蒡子为对照药材,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瘟解毒片中的牛蒡子成分;(5)以川芎为对照药材,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瘟解毒片中的川芎成分;(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瘟解毒片中的葛根素含量。而且,所述葛根的薄层鉴别的方法为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解毒片样品各,去包衣,研细,加乙醇,超声处理,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葛根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Iml含Img的溶液,作 为对照品溶液;③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 μ 1,对照品溶液2 μ 1,分别点于 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4 5 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氨熏 15min,于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 相同颜色的斑点,确定供试品溶液中是否含有葛根成分。而且,所述黄芩的薄层鉴别的方法为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解毒片样品,去包衣,研细,加甲醇,超声处理,滤过, 滤液浓缩至近干,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Iml含Img的溶液,作为对照 品溶液;③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吸取供试品溶液4 μ 1,对照品溶液2 μ 1,分别点于同一 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 1 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 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日光下检视,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 相同颜色的斑点,确定供试品溶液中是否含有黄芩成分。而且,所述白芷的薄层鉴别的方法为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解毒片样品,去包衣,研细,加石油醚,超声处理,滤 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石油醚I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欧前胡素对照品、异欧前胡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成每 Iml各含I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③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吸取供试品溶液6 μ 1,对照品溶液2 μ 1,分别点于同一 硅胶GF254薄层板,以石油醚乙醚=3 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254nm紫外光灯 下检视,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确定供 试品溶液中是否含有白芷成分。而且,所述牛蒡子的薄层鉴别的方法为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解毒片样品,去包衣,研细,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 醇,超声,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牛蒡子对照药材lg,加乙醇20ml,照供试品溶液制备 方法制备,作为牛蒡子对照药材溶液;③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吸取供试品溶液6 μ 1,牛蒡子对照药材溶液2 μ 1,分别 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甲醇水=40 8 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10% 硫酸乙醇溶液,于105°C加热3-5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 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确定样品是否含有牛蒡子成分。而且,所述川芎的薄层鉴别的方法为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解毒片样品,去包衣,研细,加乙醚,加热回流,滤过, 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另取川芎对照药材lg,加乙醚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 备,作为川芎对照药材溶液;
③薄层色谱 条件及结果吸取供试品溶液8 μ 1,川芎对照药材溶液2 μ 1,分别点 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 紫外光灯下检视,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 点,确定样品是否含有川芎成分。而且,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葛根素含量的方法为①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25 75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250nm ;柱温35 °C ;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葛根素对照品5. 30mg,置50ml的量瓶中,加30% 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勻,作为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此溶液4ml,置25ml量瓶中,力口 30%乙醇至刻度,摇勻,即得每Iml含16. 96 μ g葛根素;④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解毒片样品20片,研细,精密称取0. 5g细粉,置具塞 锥形瓶中,精密加入30%乙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30% 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勻,滤过,取续滤液,即得;⑤检测及结果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 1,注入 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清瘟解毒片每片重0. 3g含葛根以葛根素的含量计,不得少于 0.12mg。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进行了葛根、黄芩、白芷、牛蒡子以及川芎进行了薄层鉴别试验,筛选出重 现性好、专属性强、斑点显色清晰、结果易判断的方法纳入标准中,并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法测定清瘟解毒片中的葛根素含量,修订后的质量标准,提高了药品的质量控制,使药品的 定性和定量检测更加准确,质量更加容易控制。
图1为本发明葛根薄层色谱鉴别的色谱图,从左至右依次为1葛根素对照品,2清 瘟解毒片(批号0601201),3清瘟解毒片(批号0601199),4清瘟解毒片(批号0601207), 5清瘟解毒片葛根阴性样品;图2为本发明黄芩薄层色谱鉴别色谱图,从左至右依次为1清瘟解毒片(批号 0601201),2清瘟解毒片(批号0601199),3清瘟解毒片(批号0601207),4黄芩苷对照品, 5清瘟解毒片黄芩阴性样品;图3为本发明白芷薄层色谱鉴别色谱图,从左至右依次为1清瘟解毒片白芷阴性 样品,2欧前胡素对照品、异欧前胡素对照品,3清瘟解毒片(批号0601201),4清瘟解毒片 (批号0601199),5清瘟解毒片(批号0601207);图4为本发明牛蒡子薄层色谱鉴别色谱图,从左至右依次为1清瘟解毒片牛蒡子 阴性样品,2牛蒡子对照药材,3清瘟解毒片(批号0601201),4清瘟解毒片(批号0601199), 5清瘟解毒片(批号0601207);图5为本发明川芎薄层色谱鉴别色谱图,从左至右依次为1清瘟解毒片川芎阴性 样品,2川芎对照药材,3清瘟解毒片(批号0601201),4清瘟解毒片(批号0601199),5清 瘟解毒片(批号0601207);图6为本发明葛根素对照品溶液色谱图7为本发明葛根素检测中供试样品色谱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 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一种清瘟解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方法的步骤是(1)葛根的薄层鉴别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三批清瘟解毒片样品10片,去包衣,研细,加乙醇15ml, 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葛根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Iml含Img的溶液,作 为对照品溶液。
③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按处方配比,取除去葛根的其他味药材,按制法项下的工 艺制成样品,再按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阴性样品溶液。④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 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μ1,对照品溶液2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 醇水=14 5 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氨熏15min,于紫外光灯(365nm)下检 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无干扰,见图
Io(2)黄芩的薄层鉴别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三批清瘟解毒片样品5片,去包衣,研细,加甲醇30ml,超 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近干,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Iml含Img的溶液,作为对照 品溶液。③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按处方配比,取除去黄芩的其他味药材,按制法项下的工 艺制成样品,再按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阴性样品溶液。④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 取供试品溶液4μ 1,对照品溶液2μ 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 水=7 1 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日光下检视。供试 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无干扰,见图2。(3)白芷的薄层鉴别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三批清瘟解毒片样品10片,去包衣,研细,加石油醚 (60-900C ) 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_90°C ) Iml使溶解, 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欧前胡素对照品、异欧前胡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成每 Iml各含I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③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按处方配比,取除去白芷的其他味药材,按制法项下的工 艺制成样品,再按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阴性样品溶液。④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 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 1,对照品溶液2μ 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以石油醚(60-90°C )乙醚=3 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 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无干扰,见图3。(4)牛蒡子的薄层鉴别 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三批清瘟解毒片样品10片,去包衣,研细,置50ml具塞锥 形瓶中,加乙醇30ml,超声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牛蒡子对照药材lg,加乙醇20ml,照供试品溶液制备 方法制备,作为牛蒡子对照药材溶液。③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按处方配比,取除去牛蒡子的其他味药材,按制法项下的 工艺制成样品,再按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阴性样品溶液。④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 吸取供试品溶液6μ 1,牛蒡子对照药材溶液2μ 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甲 醇水=40 8 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于105°C加热3 5分 钟,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 点,且阴性无干扰,见图4。(5)川芎的薄层鉴别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三批清瘟解毒片样品10片,去包衣,研细,加乙醚20ml, 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另取川芎对照药材lg,加乙醚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 备,作为川芎对照药材溶液。③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按处方配比,取除去川芎的其他味药材,按制法项下的工 艺制成样品,再按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阴性样品溶液。④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 吸取供试品溶液8 μ 1,川芎对照药材溶液2 μ 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以正己烷乙 酸乙酯=9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 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无干扰。见图5(6)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葛根素含量①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25 75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250nm ;柱温35°C,理论板数按葛根素计应不低于2500。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葛根素对照品5. 30mg,置50ml的量瓶中,加30% 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勻,作为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此溶液4ml,置25ml量瓶中,加 30%乙醇至刻度,摇勻,即得(每Iml含16. 96 μ g葛根素)。④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解毒片样品20片(除去包衣),研细,精密称取0. 5g 细粉,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30%乙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 重量,用30 %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勻,滤过,取续滤液,即得。⑤检测及结果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 1,注入液 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测定结果见图6、图7,每片样品中葛根素的含量在1. 1517-1. 1932mg 之间,葛根素的含量平均为0. 1761mg/片,其含量限度应为0. 1761X70%= 0. 1233mg/片。 即本品每片(糖衣片基片重0. 3g)含葛根以葛根素(C21H2tlO9)的含量计,不得少于0. 12mg。
权利要求
1.一种清瘟解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的步骤是(1)以葛根素为对品,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瘟解毒片中的葛根成分;(2)以黄芩苷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瘟解毒片中的黄芩成分;(3)以欧前胡素对照品、异欧前胡素对照品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瘟解毒片中 的白芷成分;(4)以牛蒡子为对照药材,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瘟解毒片中的牛蒡子成分;(5)以川芎为对照药材,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瘟解毒片中的川芎成分;(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瘟解毒片中的葛根素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瘟解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葛根的薄层 鉴别的方法为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解毒片样品各,去包衣,研细,加乙醇,超声处理,滤过,滤 液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葛根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Iml含Img的溶液,作为对 照品溶液;③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μ 1,对照品溶液2 μ 1,分别点于同 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4 5 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氨熏 15min,于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 相同颜色的斑点,确定供试品溶液中是否含有葛根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瘟解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芩的薄层 鉴别的方法为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解毒片样品,去包衣,研细,加甲醇,超声处理,滤过,滤液 浓缩至近干,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Iml含I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③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吸取供试品溶液4μ1,对照品溶液2μ 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 1 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 铁乙醇溶液,日光下检视,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 色的斑点,确定供试品溶液中是否含有黄芩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瘟解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芷的薄层 鉴别的方法为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解毒片样品,去包衣,研细,加石油醚,超声处理,滤过,滤 液蒸干,残渣加石油醚I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欧前胡素对照品、异欧前胡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成每Iml各 含I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③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吸取供试品溶液6μ 1,对照品溶液2 μ 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F254薄层板,以石油醚乙醚=3 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254nm紫外光灯下检 视,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确定供试品 溶液中是否含有白芷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瘟解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蒡子的薄层鉴别的方法为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解毒片样品,去包衣,研细,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醇,超 声,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牛蒡子对照药材lg,加乙醇20ml,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 制备,作为牛蒡子对照药材溶液;③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吸取供试品溶液6μ 1,牛蒡子对照药材溶液2 μ 1,分别点于 同一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甲醇水=40 8 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10%硫酸 乙醇溶液,于105°C加热3-5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 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确定样品是否含有牛蒡子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瘟解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川芎的薄层 鉴别的方法为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解毒片样品,去包衣,研细,加乙醚,加热回流,滤过,滤液 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另取川芎对照药材lg,加乙醚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 作为川芎对照药材溶液;③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吸取供试品溶液8μ 1,川芎对照药材溶液2 μ 1,分别点于同 一硅胶G薄层板,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 光灯下检视,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确定样品是否含有川芎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瘟解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液相色 谱测定葛根素含量的方法为①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25 75为流动相;检测 波长为250nm ;柱温;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葛根素对照品5.30mg,置50ml的量瓶中,加30%乙醇 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勻,作为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此溶液細1,置25ml量瓶中,加30 % 乙醇至刻度,摇勻,即得每Iml含16. 96 μ g葛根素;④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清瘟解毒片样品20片,研细,精密称取0.5g细粉,置具塞锥形 瓶中,精密加入30%乙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30%乙醇 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勻,滤过,取续滤液,即得;⑤检测及结果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1,注入液相色 谱仪,测定,即得,清瘟解毒片每片重0. 3g含葛根以葛根素的含量计,不得少于0. 12m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瘟解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步骤是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瘟解毒片处方中是否含葛根、黄芩、白芷和牛蒡子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瘟解毒片中的葛根素含量。本发明进行了葛根、黄芩、白芷、牛蒡子以及川芎进行了薄层鉴别试验,筛选出重现性好、专属性强、斑点显色清晰、结果易判断的方法纳入标准中,并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瘟解毒片中的葛根素含量,修订后的质量标准,提高了药品的质量控制,使药品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更加准确,质量更加容易控制。
文档编号G01N30/36GK102139067SQ20101010489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周德英, 李 真, 杨泽, 游强蓁, 王静玲 申请人: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隆顺榕制药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