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家庭用近红外食品品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手持式家用食品品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红外食品品质检测装置是根据食品(肉类、食用油、乳品、谷物与米面等)中各种有代表性的有机成份在近红外光谱区域的光学吸收特性、各成份的最强吸收波长的不同,吸收强度与粮食有机含量间的正比关系,通过对样品已知化学成份含量与其近红外光谱测定结果回归分析,建立起定标方程,即可对同一种相似类型的未知样品成份含量进行估测。由于吸收弱,近红外光具有比中红外和可见光更强的穿透能力,不用稀释可以直接测定样品的主要成分,可以透过较厚的样品,实现长光程测定。长光程的透射法用近红外光谱早期在农副产品中的应用,大多是通过漫反射技术实现的。漫反射法为保证足够的信号强度,需要有效的收集散射光,光路结构通常较复杂。现在市场上的食品安全检测都是台式,基本上都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食堂购买,建立食品安全检测室。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目前食品市场的现状,家庭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采用的台式检测仪结构复杂,且体积大,不适合家庭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家庭用的近红外食品品质检测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庭用近红外食品品质检测装置,包括近红外发光光源7、滤光片8、菲涅尔透镜9、样品池I、检测器2、锁定放大器3和微处理器4 ;所述近红外发光光源7发出的近红外线依次通过滤光片8、菲涅尔透镜9、样品池I、检测器2和锁定放大器3后转换成方波信号,输入微处理器4中,采用模糊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的微处理器4对接收的方波信号进行处理并显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还包括显示器10和声光报警器11 ;所述微处理器4通过接口模块5分别与显示器10和声光报警器11相连。接口模块5采用FPGA芯片。其中,近红外发光光源7为3X4近红外发光二极管阵列,波长为800 llOOnm。检测器2为光传感器TSL245。锁定放大器3为外差式锁定放大器。微处理器4选用TMS320C2XXX系列的DSP芯片。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食品品质检测装置采用短波近红外区的透射法,提高了检测装置的可靠性,并降低了光路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电传感器TSL245作为检测器,将红外线转换成方波,同时利用外差式锁定放大器对近红外微弱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号经过DSP微处理器实现小波变换去噪预处理和模糊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IS0DATA)进行品质分类。本实用新型食品品质检测装置采用FPGA芯片实现接口模块驱动电路,使得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同时利用显示器和声光报警器实现结果可视化,操作简单,适合家庭使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家庭用近红外食品品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近红外发光光源的电流调整电路图。图3为图I中锁定放大器的工作流程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利用模糊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进行食品品质评判流程图。图中,I-样品池,2-检测器,3-锁定放大器,4-微处理器,5-接口模块,6_电源模±夹,7_近红外发光光源,8-滤光片,9-菲涅尔透镜,10-显示器,11-声光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家庭用近红外食品品质检测装置进行详细说明。I.本检测装置结构及具体检测过程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家庭用近红外食品品质检测装置包括近红外发光光源7、滤光片8、菲涅尔透镜9、样品池I、检测器2、锁定放大器3、微处理器4、接口模块5、显示器10、声光报警器11和电源模块6。近红外发光光源7发出的近红外线依次通过滤光片8、菲涅尔透镜9、样品池I (样品池中放待检测的食品,如肉类、食用油、乳品、谷物与米面等)、检测器2和锁定放大器3后转换成方波信号,送入微处理器4中。微处理器4、显示器10和声光报警器11分别与接口模块相连。电源模块6分别与近红外发光光源7、检测器2、微处理器4和接口模块5相连。微处理器4接收到光谱数据后,进行小波变换预处理,消除或减小仪器光强稳定性和样品特征引起的随机性差异,从而消除或减小光谱噪声。小波变换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在微处理器4的DSP芯片上运算模糊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IS0DATA)算法,克服了普通聚类只注意样本间相似度量和类的归并,而忽略样本特性指标本身的合理选择的不足,同时考虑指标的内在联系。模糊IS0DATA判定的意义是新样本XR对哪一类(X上的模糊子集)最大,就将它归到哪一类;新样本XR与哪一个聚类中心最接近,就将它归到哪一类。食品品质评判流程见附图4,根据在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微处理器中已储存的食品(肉类、食用油、乳品、谷物与米面等)品质检测标准样本,这些样本是在实验室用日本岛津IRPrestige-21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对食品(肉类、食用油、乳品、谷物与米面等)品质的各类样本,并将这些检测结果进行模糊IS0DATA分析,然后对分析数据进行样品品质分类,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在现场对食品(肉类、食用油、乳品、谷物与米面等)样品进行采集,同时进行食品(肉类、食用油、乳品、谷物与米面等)品质检测(监测),对比标准样品进行食品(肉类、食用油、乳品、谷物与米面等)品质判定。在显示器10上显示评判结果,同时通过声光报警器11发出声光信号。2.本检测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说明I)近红外发光光源7由3X4近红外发光二极管(LED)阵列组成,波长为80(Tll00nm,为了保证光源的稳定,每一支都有单独的可调的恒流电路,使用4_16译码器⑶4515实现对近红外二极管阵列进行通断控制,在集电极的ULN2003 (反相器)增加了 LED的电流驱动能力。结合图2,LM336作为电压基准R,为其限流电阻,调节电位器R2的一端接在ULN2003的输出端,另一端与三极管2N222的发射极连接,通过三极管2N222增加近红外的电流驱动能力,同时近红外LED上也可以得到稳定的电流。2)检测器2选用的光电传感器TSL245,它是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生产的新型红外线光频转换器,它在一个单片CMOS集成电路上组合了一个硅光电二极管和一个电流一频率转换,当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依次经过滤光片8、菲涅尔透镜9和样品池I后照射到检测器2的硅光电二极管时,硅光电二极管产生与光照度成正比例的导通电流,再由电流一频率转换器将此电流转换成一个频率与它成比例的方波(占空比为50%),即TSL245输出的是一个方波,且频率与所施加的光照度成精确的正比例关系,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它同时也是一个完全的可见光截止滤波器。3)由检测器2输出的方波经由锁定放大器3放大微弱信号后,输出至微处理器DSP的I/o 口。锁定放大器3采用外差式锁定放大器,外差式锁定放大器是将被测信号x(t)首先变频到一个固定的中颅龙然后进行带通滤波和相敏检测,这样就可以避免通过BPF (带通滤波器)的信号频率的漂移和变化。结合图3,外差式LIA (锁定放大器)是把频率为/ 的参考信号Ht)输入到频率合成器,由频率合成器产生高稳定度的石和石+Λ两种频率输出。其中,名用作PSD (相敏检测器)的参考信号;名+/ 送给混频器,与频率为^的信号进行混频。混频器实际上也是一个乘法器,它产生两路输入的差频项(频车为尤)及和频项(频率为fi +2/0),再经中心频率力尤的BPF的相敏检测和LPF (低通滤波器)的低通滤波,实现对信号幅度的测量。从上述工作过程可见,即使在测量过程中/ 发生了变化,混频器输出的频率名仍然保持稳定不变。这样混频器之后的各级可以针对固定的频率名作最佳设计,包括采用专门设计的固定中心频率的带通滤波器,这既提高系统抑制噪声和谐波响应的能力,又避免了调整BPF的麻烦。对于不同的被测信号频率/ ,只要它与参考输入的频率保持一致(这一般容易做到,实际应用中的参考输入信号r(t)往往就是来自生成被测信号x(t)的调制正弦波或斩波所用的方波),则外差式锁定放大器都能适应。4)微处理器4选用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生产的TMS320C2XXX系列DSP芯片,该芯片处理能力强,指令周期最短为25ns,运算能力达40MIPS,片内具有较大的闪速存储器,功耗低,资源配置灵活。其中,模糊IS0DATA分析方法如下所述I、模糊分类J.C. Bezdek利用模糊集合的概念提出了模糊分类(也叫软划分)问题,认为被分
类对象集合X中的样本Xi,以一定的程度隶属于某一类,也就是说,所有的样本都分别发自
不同的隶属于某一类。因此,每一类就认为是样本集合X的一个模糊子集,于是每一种这一类分类结果所对应的分类矩阵,就是一个模糊矩阵R = (Yij)cxn式中yt]e [O, l]| Ef^Ylj = 11 EL1Ylj > O。、[0029]设Mfc为所有满足以上条件的模糊矩阵R的集合,即
权利要求1.一种家庭用近红外食品品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红外发光光源(7)、滤光片(8)、菲涅尔透镜(9)、样品池(I)、检测器(2)、锁定放大器(3)和微处理器(4);所述近红外发光光源(7)发出的近红外线依次通过滤光片(8)、菲涅尔透镜(9)、样品池(I)、检测器(2)和锁定放大器(3)后转换成方波信号,输入微处理器(4)中,采用模糊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的微处理器(4)对接收的方波信号进行处理并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家庭用近红外食品品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显示器(10 )和声光报警器(11);所述微处理器(4 )通过接口模块(5 )分别与显示器(10)和声光报警器(1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庭用近红外食品品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模块(5)采用FPGA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家庭用近红外食品品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 红外发光光源(7)为3X4近红外发光二极管阵列,波长为800 llOOnm。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家庭用近红外食品品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2)为光传感器TSL245。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家庭用近红外食品品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放大器(3)为外差式锁定放大器。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家庭用近红外食品品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4)选用TMS320C2XXX系列的DSP芯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庭用近红外食品品质检测装置,包括近红外发光光源、滤光片、菲涅尔透镜、样品池、检测器、锁定放大器和微处理器;近红外发光光源发出的近红外线依次通过滤光片、菲涅尔透镜、样品池、检测器和锁定放大器后转换成方波信号,输入微处理器中,采用模糊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的微处理器对接收的方波信号进行处理并显示。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家庭使用。
文档编号G01N21/35GK202421065SQ20122002003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
发明者吴明赞, 曹杰, 杨慧萍, 梁勇 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