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7-04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电容性负载装置及电容性负载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

时间:2025-07-04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电容性负载装置及电容性负载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多个电容性负载连接于交流电源的装置中检测在一部分负载变成短路等异常状态的情况下流过的异常电流的装置以及检测该异常电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由于装置的负载短路等故障导致流过异常电流的情况下,通过感测异常电流来切断电源、或者将由异常电流熔断的熔断器(fuse)插入到电源与负载之间等的方法来保护负载、电源。然而,在大容量的臭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器)中,作为连接于交流电源的负载,使用了 100根以上的放电管。在这样的臭氧发生器中,由于放电管的偏差导致在I根放电管中发生短路放电,并且有时在该放电管中发生电弧放电。在这样的异常产生时,为了保护其它负载、电源或者为了继续运转,提出了各种技术。例如,在具备多个放电元件的臭氧发生装置中,当在臭氧发生装置运转中在一个或多个放电元件中产生异常时,通过与各放电元件连接的各个异常检测单元对该放电元件的异常进行检测,使交流电源电路的输出降低至规定的输出值。由此,有以如下方式设计的臭氧发生装置,即,在将产生了异常的放电元件电气式分离之后,也不对其它正常的放电元件流过成为过载(overload)的那样的电流,能够避免正常的放电元件连锁地被损坏的情况,能够不中断臭氧的产生而通过剩余的正常放电元件继续运转。(专利文献I)。此外,在逆变器(inverter )的输出连接以玻璃管构成的放电管来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中,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臭氧发生器,即,具备第一电压Vl的输出电路,在玻璃管损坏等异常产生时,以第一时间常数输出电压降;以及第二电压V2的输出电路,以比第一时间常数慢的第二时间常数输出电压降,在为第二电压输出V2>第一电压输出Vl时,与它们连接的比较器输出异常产生信号(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11 - 293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 - 2172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I的装置中,由于需要对各放电元件设置异常检测单元,所以在如大容量的臭氧发生装置那样连接有许多放电元件的情况下,也需要许多异常检测单元,存在装置变得复杂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由于通过电压的降低来判断异常,所以当要在如大容量的臭氧发生器那样在逆变器的输出连接有许多玻璃管的装置中应用该技术时,由于在仅一个玻璃管损坏了的情况下电压的降低较小,所以存在难以感测异常的问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许多负载、特别是如大容量的臭氧发生器那样将许多电容性负载连接于交流电源的装置中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检测出异常的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电容性负载装置,并联连接有多个电容性负载,从交流电源向以这多个负载构成的负载组供给电流,其中,将负载组分割成多个小负载组,并且,具备电流检测传感器,在与分割成该多个小负载组的分 路点相比更靠近负载侧的一侧检测至少一个小负载组中流过的电流;以及电流异常检测部,根据由该电流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电流检测信号,判断负载的异常。此外,本发明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检测电容性负载装置的异常,在该电容性负载装置中,并联连接有多个电容性负载,从交流电源向以该多个负载构成的负载组供给电流,其中,将负载组分割成多个小负载组,并且,对该多个小负载组的至少一个负载组中流入的电流进行检测,在该电流中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负载组中的任一个负载中产生了异常。发明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电容性负载装置如上述那样构成,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检测出异常。


图I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I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I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工作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工作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工作的示意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其它工作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另一电流检测传感器的细节的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另一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I.
图I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I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在图I中,I表示逆变器等产生高频交流的交流电源,2表示电抗器,3 - 1、3 - 2、3 - η表示所具备的η个负载,如果例如是臭氧发生器,则表示具备的多个放电管中的I根I根放电管。有时也将负载整体汇总地记载为负载组3。在图I中示出了 η = 10的例子。10是将10个负载中的5个汇总起来的第一小负载组,20是将剩余的5个负载汇总起来的第二小负载组,从交流电源I经由分路点4分别向第一小负载组10和第二小负载组20供给电力。CT是检测在第二小负载组20中流过的电流的电流检测传感器,5是根据电流检测传感器CT检测出的电流信号判断电流的异常的电流异常检测部,在判断为异常的情况下输出异常信号SS。该异常信号SS例如被输入至交流电源1,在异常的情况下进行使交流电源I的输出电压降低、停止交流电源、或者在暂时停止了交流电源后经过固定时间后重新起动电源等的控制。以下,对负载组3是臭氧发生器的许多放电管的情况进行说明。臭氧发生器的放电管采用如下结构在玻璃管等的介电管的内表面形成成为高压电极的金属膜,将该玻璃管插入到具有比该玻璃管的外径大的尺寸的内径的金属管中,在玻璃管的外表面与金属管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中流过含氧的气体。通过对作为高压电极的金属膜与金属管之间施加高压的交流电压,从而间隙中的气体放电,将氧臭氧化。在例如上水道的水处理中使用该臭氧发生器的情况下,由于处理的水的量大,所以处理所需要的臭氧的量也大,需要大容量的臭氧发生器。在大容量的臭氧发生器中,一个装置具备数百根放电管,有时具备1000根以上的放电管。在图I中为了进行说明作为负载示出了放电管为10个的例子,但是实际上,如上述那样连接负载的数量η = 1000等非常多的负载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如以上那样,在臭氧发生器中,应用了经由作为玻璃管的电介体对气体施加交流电压使放电产生的所谓的无声放电。作为施加的交流频率,为数百Hz IOkHz左右,电压的峰值为5 12kV左右。在无声放电中,当从电源观察放电管时,经由电介体向放电部分供给电流,因此作为负载,为电容性负载。因此,在图I中为各负载3-I等包括电容、即电容器的记载。以下,使用图I对连接有许多放电管、即电容性负载的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将流到第一小负载组10的电流、即通过分路点4流到第一小负载组10的电流设为I1,将流到第二小负载组20的电流、即通过分路点4流到第二小负载组20的电流设为12。此外,将从交流电源I通过电抗器2流入到分路点4的电流、即从电源流入到第一小负载组10和第二小负载组20的整体的电流设为Itlt5在放电管正常的情况下,根据从交流电源I通过电抗器2施加到负载3 - I 3 - η的交流电压,在作为负载的放电管中发生放电并且流过交流电流。由于作为负载的放电管进行非线性的工作,所以即使电源的电压为正弦波,流过的电流也不会变成与施加的电压对应的正弦波,而是变成失真的波形,但是在此为简单起见,也将电流作为正弦波进行说明。假设由于某些原因,多个放电管中的一个损坏,在损坏了的放电管中发生电弧放电而发生短路的故障。在图2中示出例如在图I的第一小负载组10的一个负载300中发生了短路的故障的情况下的示意性的电流波形。图2中从上起示出ItlU1U2的波形。当在时刻tl在负载300中发生短路时,积蓄在其它负载中的电荷流入到负载300。因此,如图2所示,在I1中产生流入到负载300的冲入电流,在I2中产生在第二小负载组20中积蓄的电荷流出至负载300的冲出电流。另一方面,关于Itl,由于存在电抗器2,所以几乎不产生急剧的冲入电流。此外,在图I中,在交流电源I与电抗器2以及负载整体谐振那样的条件下施加电压。这是为了提高施加到负载的电压,但是当一个负载变为短路状态时,从谐振条件偏离,因此施加到负载的电压下降,在时刻tl以后从电源流入的电流降低。在本实施方式I中,电流检测传感器CT设置成对在第二小负载组20中流过的电流I2进行检测。在该情况下,检测图2最下方的波形,尽管在第一小负载组10的一个负载中发生了短路,通过对在第二小负载组20中流过的电流I2进行检测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也能感测在第一小负载组10的一个负载中发生的短路。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在各放电元件配备电流检测单元,通过由电流检测单元得到的检测值超过了规定的上限值,从而判断为在配备有该电流检测单元的放电元件中产生了异常。以往,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那样,考虑到许多放电元件的各自的异常仅能通过检测在该放电元件中流过的电流来进行检测。然而,本发明者们注意到存在如下现象在如臭氧发生器那样并联连接有多个电容性负载的装置中,在一个负载中因放电损坏等发生了短路的故障的情况下,从其它负载向发生了故障的负载流入电荷,本发明者们发现即使不检测全部负载的电流,通过对从未发生故障的负载流入到发生了故障的负载的电流进 行检测,也能够感测异常。如以上那样,在第一小负载组10的一个负载中产生了短路的异常的情况下,电流检测传感器CT检测出图2的I2那样的波形。根据该电流波形的信号,电流异常检测部5在例如作为绝对值检测出以图2中的横向虚线表示的规定阈值i0以上的电流的情况下判断为产生了异常并输出异常信号SS。根据异常信号SS,进行例如使交流电源I的输出降低、或者使其停止等的控制,由此能够防止对电源、故障了的负载以外的负载的影响。再有,在图I、图2中,说明了在第一小负载组10中的一个负载中发生了短路故障的情况,但是在第二小负载组20中的一个负载中发生了短路故障的情况下,I2的波形变成图2的I1所示的波形的样子,I1的波形变成图2的I2所示的波形的样子。在I2中产生流入到短路故障的负载的冲入电流,根据图I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即检测第二小负载组20的电流I2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的信号,能够在电流异常检测部5中判断异常的产生。在图I中,在第一小负载组10和第二小负载组20中使负载的数量为相同数量,但是不必须在各小负载组中使负载为相同数量。即使不是相同数量,积蓄在另外的小负载组中的电荷也会流入到具有故障了的负载的小负载组,产生冲入电流,因此与在上述说明的情况同样地能够判断异常的产生。像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并联连接有多个电容性负载的装置中,将作为这多个电容性负载的群的负载组分割成2个小负载组,在图I中分割成第一小负载组10和第二小负载组20,通过在与从交流电源I分成两个小负载组供给电流的分路点4相比更靠近负载侧的一侧检测至少一个小负载组中流过的电流,从而具有无论在哪一个小负载组中产生短路故障的异常都能够判断出异常的效果。在上述中,说明了根据利用以交流电源I、电抗器2以及负载组3产生的谐振的电压施加方法进行的电压施加,但是即使电压的施加不利用谐振,而是从交流电源I直接向负载组3施加电压也可。此外,也可以是从交流电源通过电抗器施加电压并且不利用谐振的电压施加,电压的施加方法可以是任何方法。实施方式2.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在图3中,与图I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2中,将负载组分割成3个小负载组,即,第一小负载组10、第二小负载组20、第三小负载组30,从交流电源I经由分路点4向各个小负载组供给电力。此外,以检测在第三小负载组30中流过的电流的方式设置电流检测传感器CT。
在图4中示出在图3的3个小负载组中流过的电流波形。即,在图4的最上部示出的波形表示在第一小负载组10中流过的电流I1的波形,在图4的中央示出的波形表示在第二小负载组20中流过的电流I2的波形,在图4的最下部示出的波形表示在第三小负载组30中流过的电流I3的波形。在图4中,示出在时刻tl第一小负载组10内的一个负载300短路损坏了的情况下的Ip 12、I3的波形。如图4所示,在时刻tl负载300短路损坏,作为第一小负载组10的电流I1流过冲入电流。此外,在第二小负载组20的电流I2中产生积蓄在第二小负载组20中的电荷流出至负载300 的冲出电流。同样地,在第三小负载组30的电流I3中产生积蓄在第三小负载组30中的电荷流出至负载300的冲出电流。如以上那样,在第一小负载组10的一个负载300中产生了短路的异常的情况下,检测第三小负载组30的电流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检测出图4的I3那样的波形。根据该电流波形的信号,电流异常检测部5在例如作为绝对值检测出以图4中的横向虚线表示的规定阈值i0以上的电流的情况下判断为产生了异常并输出异常信号SS。根据异常信号SS,进行例如使交流电源I的输出降低、或者使其停止等的控制,由此能够防止对电源、故障了的负载以外的负载的影响。再有,在图3、图4中,说明了在第一小负载组10中的一个负载中发生了短路故障的情况,但是在第二小负载组20中的一个负载中发生了短路故障的情况下,第三小负载组30的电流I3也变成与在上述的第一小负载组10中的一个负载中发生了短路故障的情况同样的电流波形,根据图3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即检测第三小负载组30的电流I3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的信号,电流异常检测部5能够判断异常的产生。此外,在第三小负载组30中的一个负载中发生了短路故障的情况下,I3的波形变成图4的I1所示的波形的样子,I1和I2的波形变成图4的I2所示的波形的样子。在I3中产生流入到短路故障的负载的冲入电流,根据图3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即检测第三小负载组30的电流I3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的信号,电流异常检测部5能够判断异常的产生。像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并联连接有多个电容性负载的装置中,将作为该多个电容性负载的群的负载组分割成3个小负载组,在图3中分割成第一小负载组10、第二小负载组20、以及第三小负载组30,通过在与从交流电源I分成三个小负载组供给电流的分路点4相比更靠近负载侧的一侧检测至少一个小负载组中流过的电流,从而具有无论在哪一个负载组中产生了短路故障的异常都能够判断出异常的效果。进而,使小负载组的数量增加也是同样的,只要小负载组的数量为2以上、即多个,就会取得本发明的效果。再有,只要负载组整体的负载的数量是各负载组具有多个负载那样的数量,那么多少都可以。实施方式3.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在图5中,与图I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图5的交流电源I、第一小负载组10、第二小负载组20、分路点4等与图I是同样的。在本实施方式3中,设置有对第一小负载组10中流过的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l和对第二小负载组20中流过的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2这2个电流检测传感器。在电流异常检测部50中,通过差分放大器53求取电流检测传感器CTl的电流检测信号与电流检测传感器CT2的电流检测信号之差Iminus,通过比较器54将该Iminus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Iminus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输出异常信号SS。在图6中示出在时刻tl第一小负载组10中的一个负载300短路故障的情况下的电流波形。在图6中,从上起示出第一小负载组10的电流I1、第二小负载组20的电流12、以及它们之差Iminus的波形。在时刻tl以前,在第一小负载组10和第二小负载组20中流过同相并且几乎相同的值的电流,因此作为它们之差的差分放大器53的输出Iminus几乎为O。当在时刻tl在负载300中流过短路电流时,第一小负载组10的电流I1与第二小负载组20的电流I2流过相反的电流,因此在作为它们之差的Iminus中出现大的峰值。通过用比较器54将该Iminus与规定的阈值i0 (在图6的Iminus的波形图中以横向虚线表示。)进行比较,从而能够检测出异常,能够输出异常信号SS。此外,不仅在某个负载短路了的情况下,而且在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负载故障,该负载的电流变成与其它负载不同的电流波形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感测。在图7中示出了该例子。假设在第二小负载组20中,在时刻t2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在负载中产生异常,电流减少了。即,在第二小负载组20的电流波形变成图7的I2所示的那样的波形的情况下,第一小负载组10的电流I1与第二小负载组20的电流I2之差Iminus如图7的Iminus的波形所 示那样,在时刻t2以前几乎为O,但是在时刻t2以后出现值。通过用比较器54将该Iminus与规定的阈值iO (在图7的Iminus的波形图中以横向虚线表示。)进行比较,从而能够检测出异常,能够输出异常信号SS。再有,可设想有在负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因素,电流的差分不为O的情况。例如,可设想有由于负载在制造时的偏差等原因使第一小负载组10中流过的电流与第二小负载组20中流过的电流稍有不同的情况。此外,可设想有电流检测传感器CTl与CT2的灵敏度稍有不同的情况。作为这些的对策,能够实施以下一般的各种补偿对策以在负载正常时差分放大器53的输出Iminus为O的方式将差分放大器53的2个输入端子的放大率设为不同的放大率;或者将各电流检测传感器CTl和CT2的输出暂时分别输入至放大率可变的放大器,调整各个放大器的放大率;或者在电流检测传感器是电流互感器(currenttransformer)的情况下,将接受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的电阻器作为可变电阻器进行调整等。此外,由于负载是电容性负载,所以对于负载在制造时的偏差等为原因的不平衡,也能够在电容小的一侧的小负载组并联地插入伪电容器等电容性负载,调整小负载组间的负载电流的不平衡。或者,也可设想有2个小负载组10和20的特性为非线性,并且其非线性性不同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考虑以不同的非线性放大器对各个电流检测传感器的输出进行放大,在将各个输出线性化之后进行差动放大。显然,以上的小负载组、电流检测传感器的不平衡的补偿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也能根据需要来实施。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3中,通过求取第一小负载组10的电流I1与第二小负载组20的电流I2之差Iminus,从而能够仅在异常时得到较大的信号,因此能够非常高精度地检测异常。实施方式4.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在图8中,与图I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图8的交流电源I、第一小负载组10、第二小负载组20、分路点4等与图I是同样的。在本实施方式4中,以电流检测传感器CT3自身输出在第一小负载组10中流过的电流I1与第二小负载组20的电流I2之差Iminus。通过使电流检测传感器CT3为电流互感器,以电流I1与电流I2反方向地流动的方式设为电流互感器的输入,从而在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中显现电流I1与电流I2之差Iminus。用比较器54将该输出Iminus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Iminus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输出异常信号SS。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另一电流检测传感器的图。虽然在图8中,以一个电流互感器输出电流I1与电流I2之差Iminus,但是如图9所示,通过将检测电流I1的电流检测传感器即电流互感器CTlI的输出和检测电流I2的电流检测传感器即电流互感器CT22的输出反相位并且串联地连接,从而作为输出,得到与电流I1和电流I2之差Iminus成比例的电流波形。用与图8相同的比较器54将该输出信号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Iminus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输出异常信号SS。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4中,由于以电流检测传感器自身输出在第一小负载组10中流过的电流I1与第二小负载组20的电流I2之差Iminus,所以不需要设置差分放大器,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高精度地检测异常。实施方式5.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在图10中,与图8相同的附图标记表不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在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4中,在第一小负载组10和第二小负载组20中使负载的数量为相同数量,在两个小负载组中使正常工作时流过的电流相同。在本实施方式5中,在第一小负载组11和第二小负载组21中负载的数量不同。像这样,在负载的数量不同并且在正常工作时两个负载组中流过的电流也不同的情况下,通过乘法器等使任一个输出变为与其它输出相同来求取两者之差,由此得到与实施方式4同样的差的电流波形。例如如图10所示,在第一小负载组11的负载的数量nl为3、第二小负载组21的负载的数量n2为7的情况下,通过乘法器56将对第一小负载组11中流过的电流I1的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l的输出乘以n2/nl倍、即7/3倍,通过差分放大器53输出该得到的值与对第二小负载组21中流过的电流I2的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2的输出的差分,由此能够在正常工作时使差分放大器的输出几乎为0,能够仅在异常时通过差分放大器得到输出,并且能够检测异常。进而,在实施方式4中示出的以电流检测传感器自身得到差分输出的情况下,通过使电流I1的检测灵敏度与电流I2的检测灵敏度之比为各小负载组的负载的数量之比,从而也能够使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几乎为0,能够仅在异常时得到输出。例如,在电流检测传感器是电流互感器的情况下,通过使将电流I1作为输入的匝数比与将电流I2作为输入的匝数比按照各小负载组的负载的数量之比而不同,从而能够使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几乎为O。实施方式6.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在图11中,与图I 图10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在实施方式3 5中,将负载组分割成2个小负载组,基于在各个负载组中流过的电流的差的信号检测出异常,但是负载组的分割数不限于2个。在本实施方式6中,将小负载组分割成第一小负载组12、第二小负载组22以及第三小负载组32这3个小负载组。以电流检测传感器CT12检测第一小负载组12的电流I1,以电流检测传感器CT22检测第二小负载组22的电流I2,并以差动放大器531取得两个电流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的差分,由此得到电流I1与电流I2之差Iminusl2。用比较器541将该Iminusl2与阈值551进行比较,在Iminusl2比阈值551大的情况下输出异常信号SSl。以这些差动放大器531、比较器541、阈值551构成第一电流异常检测部501。通过像这样构成,从而在第一小负载组12的任一个负载、或者第二小负载组22的任一个负载中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输出异常信号 SS1。此外,根据对第二小负载组22的电流I2进行检测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22的输出和对第三小负载组32的电流I3进行检测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32的输出,得到电流I2与电流I3之差Iminus23。由于第二小负载组22的负载的个数n2为3、第三小负载组32的负载的个数n3为4,所以通过乘法器562将检测第二小负载组22的电流I2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22的输出乘以n3/n2倍、即4/3倍,将该得到的值与检测第三小负载组32的电流I3的电流检测传感器CT32的输出通过差动放大器532取得差分,由此得到电流I2的4/3倍与电流I2之差Iminus23。用比较器542将该Iminus23与阈值552进行比较,在Iminus23比阈值552大的情况下输出异常信号SS2。以这些乘法器562、差动放大器532、比较器542、阈值552构成第二电流异常检测部502。通过像这样构成,从而在第二小负载组22的任一个 负载、或者第三小负载组32的任一个负载中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输出异常信号SS2。在从第一电流异常检测部501输出了异常信号SSl的情况下、或者在从第二电流异常检测部502输出了异常信号SS2的情况下,即在取异常信号SSl与SS2的“或”以输出任一个信号的情况下,设为在负载中产生了异常,使交流电源I的输出降低或者停止。如本实施方式6中所说明的那样,负载组整体的向小负载组的分割不是必须为2个,无论分割成多少,通过采用对该多个小负载组中的2个小负载组的电流进行检测来求取差的结构,都会得到本发明的效果。如果使负载组的数量增加,那么在更窄的范围内更容易确定产生了异常的部分。相反,在负载组的数量少的情况下装置的结构变得更简单。实施方式7.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在图12中,与图I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在实施方式I 6中,在检测出异常电流的情况下,进行例如停止交流电源的输出的控制,但是即使停止交流电源的输出,在某个负载变成短路状态的情况下,在其它电容性负载中积蓄的电荷结束放电之前,来自其它电容性负载的电荷流出也不会停止。当小负载组的负载的数量较多时,存在该电荷量成为问题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7中,在小负载组10与小负载组20之间设置开关41等电流切断元件,在检测出异常电流的情况下,即在输出了异常信号SS的情况下,停止交流电源I并且断开开关41来切断电流,防止来自没有短路负载的小负载组(在图12的例子中为小负载组20)的电荷流出。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另一电容性负载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电路图。在图13中,与图I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在图13中,从分路点4在各个小负载组侧设置有开关42和43。电流异常检测部5还检测异常电流的方向,在检测出异常电流的情况下,判断在小负载组10和20的哪一个中产生了异常,并以断开开关42和43中产生了异常的一侧的开关的方式进行控制。只要像这样进行控制,就能够防止来自没有短路负载的小负载组的电荷流出,并且,能够不停止交流电源I地继续进行未产生异常的小负载组的运转。此外,像这样对每个小负载组插入开关的结构也能应用于如实施方式6那样小负载组为3以上的情况。再有,开关41、42、43等也可以是如熔断器那样靠自身切断电流的电流切断元件。附图标记的说明
I :交流电源;
3、300、3 - 1、3 - 2、3 - i、3 - η :负载;
4 :分路点;
5、50、501、502 :电流异常检测部;
10、11、12、20、21、22、30、32 :小负载组;CT1、CT2、CT3、CT11、CT12 :电流检测传感器;
CT21、CT22、CT32 电流检测传感器;
41、42、43 :开关(电流切断元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容性负载装置,并联连接有多个电容性负载,从交流电源向以这多个负载构成的负载组供给电流,所述电容性负载装置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负载组分割成多个小负载组,并且,具备电流检测传感器,在与分割成该多个小负载组的分路点相比更靠近负载侧的一侧检测至少一个小负载组中流过的电流;以及电流异常检测部,根据由该电流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电流检测信号,判断负载的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容性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电流检测传感器,对在多个小负载组中的2个负载组中流过的电流分别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性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求取来自各个电流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的差,在该差变成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电流异常检测部判断为在负载中产生了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性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各个电流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乘以与各个小负载组的负载的数量对应的乘数来求取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容性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负载组分割成2个小负载组。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容性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分路点相比更靠近至少一个小负载组侧的一侧设置有电流切断元件,在电流异常检测部判断为在负载中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以利用所述电流切断元件切断电流的方式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容性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分路点相比更靠近至少一个小负载组侧的一侧设置有熔断器。
8.一种电容性负载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检测电容性负载装置的异常,在所述电容性负载装置中,并联连接有多个电容性负载,从交流电源向以这多个负载构成的负载组供给电流,所述异常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负载组分割成多个小负载组,并且,对该多个小负载组的至少一个负载组中流入的电流进行检测,在该电流中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所述负载组中的任一个负载中产生了异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小负载组中的两个小负载组中流过的电流的差为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所述两个小负载组中的任一个小负载组的负载中产生了异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性负载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负载组分割成2个小负载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将许多电容性负载连接于交流电源的装置中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检测出异常的装置。在并联连接有多个电容性负载并从交流电源向以这多个负载构成的负载组供给电流的电容性负载装置中,将负载组分割成多个小负载组,并且具备电流检测传感器,在与分割成该多个小负载组的分路点相比更靠近负载侧的一侧检测至少一个小负载组中流过的电流;以及电流异常检测部,根据由该电流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电流检测信号,判断负载的异常。
文档编号G01R31/00GK102933973SQ20108006743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7日
发明者仓桥一豪, 熊谷隆, 民田太一郎, 中谷元, 高內大辅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专利名称:浊度流通池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流通池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水质在线监测仪上的浊度流通池。 背景技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和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分析水质的污染程度就要检测水中的各种参数,如CO
  • 专利名称:一种横向电容式钢丝绳张力检测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丝绳张力检测方法及装置,尤其是一种适合提升机、电梯、绞车等设备提升或者牵引时钢丝绳实时张力检测的横向电容式钢丝绳张力检测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钢丝绳作为一种
  • 专利名称:用于地震道分析的系统和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一般涉及地质数据的处理,尤其涉及用于减小采样数据中的混叠影响的系 统。背景技术:地震勘测往往产生稀疏和或非均勻采样的数据。这可能源自非均勻的震源和接 收器位置、系统和导航不完善、地物障碍以
  • 专利名称:一种注射器芯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种注射器芯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现有医用注射器芯杆包括芯杆杆体、前端的内塞端和其后端的按手,芯杆杆体一 般为十字筋结构,按手端面也设有十字筋,以增强其与芯
  • 专利名称:蛋白质微阵列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来实现高通量检测蛋白质—蛋白质、配体—受体和效应物—蛋白质等相互作用的实时检测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白质微阵列表面等离子体
  • 专利名称:具有透明板开闭机构的压力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具有压力范围指示针的压力计。背景技术: 图5A~5C示明已有的压力计,它具有在其主体1内将流体压力变换为指针3移动而表示的内装机(未图示)、指针3、压力分度板2与压力范围指示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