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对于检测点的距离便于调整的火焰探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对于检测点的距离便于调整的火焰探测装置,包括探测器本体、降温部和固定部,探测器本体包括外壳,外壳呈筒状结构;降温部包括串联的两根风管和调整部,调整部包括箍紧筒和两个抱箍,箍紧筒上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通孔;固定部包括安装板,一根风管的自由端与探测器本体外壳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另一跟风管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探测器本体的外壳上还设置有出风口。本发明结构简单,探测器本体相对于监测点具有良好的间距调整性能,可方便本发明的安装和在使用过程中的间距调整;同时,本发明的结构有利于保证本发明长期的灵敏度和优异的降温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相对于检测点的距离便于调整的火焰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监督火焰情况的安全监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相对于检测 点的距离便于调整的火焰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化工厂、炼油厂、变电站、工业仓库、甚至是常见的作为紧急电源的柴油发电 机房、人们的生活环境等场所,均存在气态或固态的可燃物,无论是众多的工控设备,还是 复杂的生活环境,这些场合若对火灾进行严格监控,必将为财产保护和人们的人生安全提 供极大的保护。
[0003] 火焰探测器又称感光式火灾探测器,它是用于响应火灾的光特性,即探测火焰燃 烧的光照强度和火焰的闪烁频率的一种火灾探测器,现有技术中火焰探测装置一般是在铝 质或塑料外壳内封装红外探测器,火焰探测器一般安装在容易有火灾发生的地方,它有较 小的扫描角度和距离,即火焰探测器的检测精度受其与监控位置的角度的距离关系较大。 现有技术中火焰探测器的安装一般为先确定前端感应部分的位置,再决定火焰探测器的固 定点,但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固定点的固定误差和使用过程中固定点的位置改变,均会影 响到火焰探测器的检测精度,不利于保证火焰探测器稳定的检测性能。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固定点的固定误差和使用过程中固定 点的位置改变,均会影响到火焰探测器的检测精度,不利于保证火焰探测器稳定的检测性 能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对于检测点的距离便于调整的火焰探测装置。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相对于检测点的距离便于调整的火焰探测装 置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相对于检测点的距离便于调整的火焰探测装置,包 括探测器本体、降温部和固定部,所述探测器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呈筒状结构,降温部 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探测器本体外壳的开口端和固定部上; 所述降温部包括串联的两根风管和用于调整降温部长度的调整部,所述调整部包括箍 紧筒和套设在箍紧筒上的两个抱箍,箍紧筒上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通孔,两根风管的一端 分别由通孔的不同端伸入箍紧筒内,且两根风管分别通过一个抱箍与箍紧筒固定连接,风 管上的任意位置还设置有入风口; 所述固定部包括安装板,一根风管的自由端与探测器本体外壳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另 一跟风管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 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外壳上还设置有出风口。
[0006] 具体的,设置的探测器本体用于火焰的监控,设置的降温部用于探测器本体的吹 扫冷却,以使得本发明适用于高温环境,同时设置的降温部和固定部还用于探测器本体的 支撑。固定部的结构设置中,安装板用于本发明的安装固定;降温部上风管分段式的结构设 计可两根风管与箍紧筒的连接关系,可使得在改变两根风管分别相对于箍紧筒的伸入长度 的改变,改变串联后两根风管的总长,以达到改变探测器本体相对于监测点距离改变的技 术效果;本发明中,冷却风由入风口进入到降温部和探测器本体的外壳中,这样,冷却风不 与本发明安装环境的气体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外部吹扫冷却方式,可防止将火 焰探测器周围悬浮的物质吹扫至探测器本体上产生富集,这样本发明可避免上述富集带来 的灵敏度降低和热阻变大,这样,有利于延长本发明的维护周期、保证本发明长期的灵敏度 和对本发明优异的降温效果。
[0007]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为使得本发明中降温部具有较长的长度调节范围,所述箍紧筒两端的风管均为圆形 管,且两根风管的直径异径,直径较大的风管套设在直径较小的风管上。同时,两根风管内 外侧的接触还有利于降温部的刚度,利于其对探测器本体的支撑能力。
[0008] 为使得两根风管具有紧凑的配合关系,利于保证探测器本体相对于监测点的位 置,利于本发明的检测效果,降温部两根风管之间的间距不大于〇. 3_。
[0009] 为防止探测器本体的外壳上形成冷却风死角,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
[0010] 为便于箍紧筒的变形,实现箍紧筒通过抱箍的压应力对风管的夹紧,所述箍紧筒 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各自内外侧的槽,两根风管分别与箍紧筒的连接端上均 套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设置的密封圈用于箍紧筒与风管的连接点处的密封,以减小冷却 风的漏流。
[0011] 为便于所述抱箍的固定和箍紧,所述箍紧筒上还设置有四个环形凸起,所述环形 凸起分别位于两个抱箍两侧。
[0012]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降温部上风管分段式的结构设计可两根风管与箍紧筒的连接关系,可使得在改变两 根风管分别相对于箍紧筒的伸入长度的改变,改变串联后两根风管的总长,以达到改变探 测器本体相对于监测点距离改变的技术效果,以上设置使得本发明的探测器本体相对于监 测点具有良好的距离调整性能,可方便本发明的安装和在使用过程中的距离调整。
[0013] 2、本发明中,冷却风由入风口进入到降温部和探测器本体的外壳中,这样,冷却风 不与本发明安装环境的气体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外部吹扫冷却方式,可防止将 火焰探测器周围悬浮的物质吹扫至探测器本体上产生富集,这样本发明可避免上述富集带 来的灵敏度降低和热阻变大,这样,有利于延长本发明的维护周期、保证本发明长期的灵敏 度和对本发明优异的降温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相对于检测点的距离便于调整的火焰探测装置一个具 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标记分别为:1、探测器本体,2、出风口,3、箍紧筒,4、入风口,5、安装板,6、环 形凸起,7、抱箍,8、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 实施例。
[0017] 实施例1 : 如图1,一种相对于检测点的距离便于调整的火焰探测装置,包括探测器本体1、降温 部和固定部,所述探测器本体1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呈筒状结构,降温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 探测器本体1外壳的开口端和固定部上; 所述降温部包括串联的两根风管8和用于调整降温部长度的调整部,所述调整部包括 箍紧筒3和套设在箍紧筒3上的两个抱箍7,箍紧筒3上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通孔,两根风 管8的一端分别由通孔的不同端伸入箍紧筒3内,且两根风管8分别通过一个抱箍7与箍 紧筒3固定连接,风管8上的任意位置还设置有入风口 4 ; 所述固定部包括安装板5, 一根风管8的自由端与探测器本体1外壳的开口端固定连 接,另一跟风管8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5上; 所述探测器本体1的外壳上还设置有出风口 2。
[0018] 本实施例中,设置的风管8采用镀锌圆管,以节约本发明的使用成本;设置的入风 口 4的入口端上连接有柔性管和过滤器,设置的过滤器用于消除冷却风中的杂质,设置的 柔性管用于抵消用于与入风口 4连接的风管或本发明在热应力下的热变形,以保证探测器 本体1相对于探测点的角度和距离。
[001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为使得本发明中降温部具有较长 的长度调节范围,所述箍紧筒3两端的风管8均为圆形管,且两根风管8的直径异径,直径 较大的风管8套设在直径较小的风管8上。同时,两根风管8内外侧的接触还有利于降温 部的刚度,利于其对探测器本体1的支撑能力。
[0020] 为使得两根风管8具有紧凑的配合关系,利于保证探测器本体1相对于监测点的 位置,利于本发明的检测效果,降温部两根风管8之间的间距不大于0. 3_。
[0021]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风管8的选取,风管8的规格从标准公称直径的管子中选取, 如DN40与DN32风管的配套使用,以上间距大小的保证可通过在DN32的风管外壁上点焊焊 疤的形式加以简易实现。
[0022] 实施例3 :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为防止探测器本体1的外壳上形 成冷却风死角,所述出风口 2的数量为多个。即探测器本体1的外壳上设置多个出风口 2, 使得外壳内的各个位置均有流动的冷却风,更进一步的,在要求强制冷却强烈的地点,可在 外壳上设置更为密集的出风口 2或出口更大的出风口 2。
[0023] 实施例4 : 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为便于箍紧筒3的变形,实现 箍紧筒3通过抱箍7的压应力对风管8的夹紧,所述箍紧筒3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至少一 个贯穿各自内外侧的槽,两根风管8分别与箍紧筒3的连接端上均套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 设置的密封圈用于箍紧筒3与风管8的连接点处的密封,以减小冷却风的漏流。作为优选 方案,所述密封圈采用骨架密封圈。
[0024] 实施例5 : 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为便于所述抱箍7的固定和箍 紧,所述箍紧筒3上还设置有四个环形凸起6,所述环形凸起6分别位于两个抱箍7两侧。
[0025]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相对于检测点的距离便于调整的火焰探测装置,包括探测器本体(1)、降温部 和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本体(1)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呈筒状结构,降温部的两端 分别连接在探测器本体(1)外壳的开口端和固定部上; 所述降温部包括串联的两根风管(8)和用于调整降温部长度的调整部,所述调整部包 括箍紧筒(3 )和套设在箍紧筒(3 )上的两个抱箍(7 ),箍紧筒(3 )上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通 孔,两根风管(8)的一端分别由通孔的不同端伸入箍紧筒(3)内,且两根风管(8)分别通过 一个抱箍(7)与箍紧筒(3)固定连接,风管(8)上的任意位置还设置有入风口(4); 所述固定部包括安装板(5),一根风管(8)的自由端与探测器本体(1)外壳的开口端固 定连接,另一跟风管(8)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5)上; 所述探测器本体(1)的外壳上还设置有出风口(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对于检测点的距离便于调整的火焰探测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箍紧筒(3)两端的风管(8)均为圆形管,且两根风管(8)的直径异径,直径较大的 风管(8)套设在直径较小的风管(8)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相对于检测点的距离便于调整的火焰探测装置,其特征 在于,两根风管(8)之间的间距不大于0. 3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对于检测点的距离便于调整的火焰探测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出风口(2)的数量为多个。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一种相对于检测点的距离便于调整的火焰探 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紧筒(3)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各自内外侧的槽, 两根风管(8)分别与箍紧筒(3)的连接端上均套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一种相对于检测点的距离便于调整的火焰探 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紧筒(3)上还设置有四个环形凸起(6),所述环形凸起(6)分别 位于两个抱箍(7)两侧。
【文档编号】G01J1/04GK104062003SQ201410304092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罗元林, 陈和兵, 黄成国, 汪小婷 申请人:四川天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