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内沿垂直方向开设有圆形通孔,在所述通孔内自上朝下依次装有调节螺母、球颈和球座;所述调节螺母外表面与通孔内表面之间为间隙配合,它们之间设有轴向限位件,所述调节螺母下端面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凹槽,所述球颈由上部柱状体和下部半球形球头构成,所述球颈的柱状体顶部与调节螺母凹槽相配合,所述球颈的柱状体中部与其对应的通孔内壁之间用螺纹方式配合,所述球座与球颈的球头部分相配,它们之间设有限位挡圈。本实用新型具有调节精度高、操作简便、适用性广具有较高的垂向调节精度,能充分满足重力仪的水平调节精度要求的有益效果。
【专利说明】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调节装置,具体是一种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重力仪是一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高精度测量仪器。重力测量的一般方法是将重力仪安装在陀螺稳定平台上进行重力测量,其中陀螺稳定平台是用来保持重力仪稳定的垂直指向。
[0003]重力仪在陀螺稳定平台的台体平面上安装固定时,为便于水平调节,通常在重力仪连接环与台体平面间设置水平调节装置。重力仪连接环一般为三个均布的耳环式,用于支撑固定及水平调节。水平调节装置主要是利用三点调水平原理,通过调节支撑的垂向高度,变化各耳环与台体平面间的距离,使重力仪达到水平,其垂向调节精度直接决定重力仪的水平调节精度。目前用于重力仪的水平调节装置一般为机械结构类,机械类调节装置能很好地满足整体结构的刚度需求,但是要想获得较高的垂向调节精度,其结构往往很复杂,运动过程繁琐,给重力仪的水平调节带来一定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使其具有较高的垂向调节精度,能充分满足重力仪的水平调节精度要求。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内沿垂直方向开设有圆形通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孔内自上朝下依次装有调节螺母、球颈和球座;所述调节螺母外表面与通孔内表面之间为间隙配合,它们之间设有轴向限位件,所述调节螺母下端面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凹槽,所述球颈由上部柱状体和下部半球形球头构成,所述球颈的柱状体顶部与调节螺母凹槽相配合,所述球颈的柱状体中部与其对应的通孔内壁之间用螺纹方式配合,所述球座与球颈的球头部分相配,它们之间设有限位挡圈。
[0006]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母外表面与通孔内表面之间的轴向限位件为第一防脱环,所述第一防脱环位于调节螺母外表面与通孔内表面之间的第一环形槽内。
[0007]优选地,所述通孔为上下两头直径大,中间部分直径小的阶梯状通孔,所述调节螺母位于通孔内上端直径较大的部分中,所述球座和球颈的球头部分位于通孔内下端直径较大的部分中,所述球颈上部柱状体部分位于通孔内中间直径较小的部分中。
[0008]优选地,所述通孔内壁中间直径较小的部分固定有螺纹套,螺纹套内表面与球颈的柱状体中部之间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套一端为向外翻遍,该翻遍位于通孔的台阶面上,翻遍与通孔的台阶面之间用螺钉固定。
[0009]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母、球颈和球座的中央轴向分别设有轴向安装通孔。
[0010]优选地,所述通孔内壁与球座对应位置处设有能将球座在通孔内轴向限位的限位结构。
[0011]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由凸缘和第二防脱环构成,所述凸缘设于球座的中部外沿,所述支座对应凸缘下方的部位开有第二环形槽,第二防脱环设于第二环形槽内。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的调节精度通过螺纹控制,因此精度更高。同时,由于采用拧动调节螺母,带动球颈旋转,最终转化为球座的上下移动,将整个调节过程简化为拧转过程,无需复杂的机械结构,操作简便。最后,根据不同的重力仪及台体平面情况,更换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中的螺纹套和球颈而无需更换或重新设计整个装置,适用性更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17]图中:球座1、凸缘1.1、限位挡圈2、球颈3、螺纹套4、调节螺母5、第一防脱环6a、第二防脱环6b、沉头螺钉7、支座8、通孔8.1、第一环形槽9a、第二环形槽%、安装通孔10、连接环11、耳环12、台体平面13、重力仪14、横向及纵向水平仪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包括支座8,支座8内开有上下两头直径大,中间部分直径小的阶梯状通孔8.1。通孔8.1内自上朝下依次设有与通孔
8.1同轴的调节螺母5、球颈3和球座I。
[0020]其中,调节螺母5设于通孔8.1的顶部,调节螺母5外表面与通孔8.1内表面之间为间隙配合,调节螺母5的底部中央开有截面为矩形的凹槽5.1。调节螺母5外表面与通孔
8.1内表面之间的轴向限位件为第一防脱环6a,所述第一防脱环6a位于调节螺母5外表面与通孔8.1内表面之间的第一环形槽9a内。
[0021]球颈3设于螺母5的下方,球颈3由上部柱状体和下部半球形球头构成,球颈3的柱体状顶部与调节螺母5的凹槽5.1相配合,球颈3的柱状体中部与其对应的通孔8.1内壁之间固定有螺纹套4,螺纹套4内表面与球颈3的柱状体中部之间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套4 一端为向外翻遍,该翻遍位于通孔8.1的台阶面上,翻遍与通孔8.1的台阶面之间用沉头螺钉7固定。支座I的顶部设有能将呈半球形的球颈3下部限位在球座I内的限位挡圈2。
[0022]球颈3的下方设有与球颈3半球形下部相配的球座1,通孔8.1内壁与球座I对应位置处设有能将球座I在通孔8.1内轴向限位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由凸缘1.1和第二防脱环6b构成,其中凸缘1.1设于球座I的中部外沿,支座8对应凸缘1.1下方的部位开有第二环形槽%,第二防脱环6b设于第二环形槽9b内。
[0023]上述调节调节螺母5、球颈3和球座I的中央轴向分别设有轴向安装通孔10。
[0024]上述水平调节装置的支座8外形根据重力仪14上连接环11的耳环12形状设计。
[0025]工作原理:现有重力仪14放置在台体平面13上,重力仪14沿其外表面一圈设有连接环11,连接环11上均匀布置有三个耳环12,重力仪14通过耳环12与台体平面13相连。本实施例在连接环的三个耳环12与台体平面13间各安装一个上述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使安装通孔10与台体平面13的螺纹孔位对齐,插入螺栓先进行预紧,此时球座I与球颈3紧贴。
[0026]接着根据重力仪14的水平误差,旋转相应位置的调节螺母5(此过程中,第一防脱环6a与第一环形槽9a相配合,防止调节螺母5从支座8中脱落),球颈3在螺纹套4中螺旋转动,推动球座I产生相对的上下移动,相对的上下移动使得支座8顶面与球座I底面的距离发生变化(此过程中,第二防脱环6b与凸缘1.1相配合,防止球座I从支座8中掉落),这种距离的变化即改变了水平调节装置支撑的垂向高度。利用三点调水平原理,调节各个水平调节装置的调节螺母,变化各耳环12与台体平面间13的距离。在重力仪14的横向及纵向水平仪15的指示下,最终调节重力仪14达到水平状态。完成调平后,紧固螺栓,使重力仪I台体平面13固定。
[0027]球颈3在螺纹套4中螺旋转动时,球颈3的顶部与调节螺母5的矩形凹槽5.1底面逐渐分离,调节螺母5的凹槽5.1深度对水平调节装置的垂向调节高度起限制作用,即最大调节高度为凹槽5.1的深度。
[0028]水平调节装置的垂向调节精度由球颈3与螺纹套4连接的螺纹公称直径和螺距决定,为保证重力仪14较高的水平调节精度要求,其螺纹应为细牙螺纹,螺距尽量小,在螺纹套4能在支座8内安装固定及满足整体结构的刚度需求下,公称直径尽量大。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包括支座(8),所述支座(8)内沿垂直方向开设有圆形通孔(8.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孔(8.1)内自上朝下依次装有调节螺母(5)、球颈(3)和球座(I);所述调节螺母(5)外表面与通孔(8.1)内表面之间为间隙配合,它们之间设有轴向限位件,所述调节螺母(5)下端面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凹槽(5.1),所述球颈(3)由上部柱状体和下部半球形球头构成,所述球颈(3)的柱状体顶部与调节螺母(5)凹槽(5.1)相配合,所述球颈(3)的柱状体中部与其对应的通孔(8.1)内壁之间用螺纹方式配合,所述球座(I)与球颈(3)的球头部分相配,它们之间设有限位挡圈(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5)外表面与通孔(8.1)内表面之间的轴向限位件为第一防脱环(6a),所述第一防脱环(6a)位于调节螺母(5)外表面与通孔(8.1)内表面之间的第一环形槽(9a)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8.1)为上下两头直径大,中间部分直径小的阶梯状通孔,所述调节螺母(5)位于通孔内上端直径较大的部分中,所述球座(I)和球颈(3)的球头部分位于通孔内下端直径较大的部分中,所述球颈(3)上部柱状体部分位于通孔内中间直径较小的部分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8.1)内壁中间直径较小的部分固定有螺纹套(4),螺纹套(4)内表面与球颈(3)的柱状体中部之间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套一端为向外翻遍,该翻遍位于通孔(8.1)的台阶面上,翻遍与通孔(8.1)的台阶面之间用螺钉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5)、球颈(3 )和球座(I)的中央轴向分别设有轴向安装通孔(1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8.1)内壁与球座(I)对应位置处设有能将球座(I)在通孔(8.1)内轴向限位的限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力仪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由凸缘(1.1)和第二防脱环(6b)构成,所述凸缘(1.1)设于球座(I)的中部外沿,所述支座(8)对应凸缘(1.1)下方的部位开有第二环形槽(%),第二防脱环(6b)设于第二环形槽(9b)内。
【文档编号】G01V7/02GK203551801SQ201320677085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朱涛, 许江宁, 吴苗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