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一种典型的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如图I和图2所示。该压力传感器主要包括外壳01、 设于外壳内部的陶瓷芯体部件03、支撑环02、弹性挡圈04以及插座壳体07 ;其中陶瓷芯体部件和支撑环压装在外壳内,并通过弹性挡圈固定各部件在外壳内的位置。支撑环一般采用金属材质,其内壁包裹一层绝缘层06,绝缘层的材料不限制,只要起到绝缘作用即可。陶瓷芯体部件外壁基本贴合外壳内壁。而这种结构中陶瓷芯体部件的针脚031的锡焊处与支撑环内壁之间的距离短,同时绝缘层与支撑环和陶瓷芯体部件接触面上有间隙,不能完全阻隔,针脚与支撑环内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即爬弧距离hi缩小到一定距离,空气通过绝缘层与支撑环和陶瓷芯体部件接触面上的间隙就能产生爬弧现象,使压力传感器绝缘性能降低或者失效。此外,陶瓷芯体部件的针脚的锡焊,因焊盘的大小不一,焊接操作时不能达到焊点大小均匀一致,当焊点过大,使爬弧距离hi变小,也能导致压力传感器绝缘性能降低或者失效。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结构简单,增大爬弧距离,提高压力传感器的绝缘性。[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包括外壳和用于检测压力并通过支撑环定位在外壳内部的芯体部件,所述芯体部件的针脚与设置在芯体部件上方的电路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的下端与针脚对应处设有开口槽使针脚与外壳的内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形成爬弧距离。将爬弧距离由原来的针脚到支撑环的水平距离变成针脚到外壳内侧壁的水平距离,使爬弧距离得到大大增加,提闻了绝缘性。[0005]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增加爬弧距离的安全槽。进一步增加爬弧距离,提高绝缘性。[0006]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槽设在外壳的内侧壁上与针脚对应高度处,所述安全槽的下端面低于芯体部件的上端面,所述安全槽的上端面高于开口槽的槽底面。[0007]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槽的宽度大于针脚布置的宽度。[0008]进一步的,所述针脚沿支撑环的径向在开口槽所在的曲面上的投影关于开口槽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使所有针脚与支撑环之间的距离保持均衡,保证针脚与支撑环之间保持最大的最短距离,减少爬弧现象发生的可能性。[0009]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槽沿轴向从支撑环下端延伸到支撑环中部。[0010]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槽沿轴向从支撑环下端延伸到支撑环上端。[0011 ]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通过弹性挡圈轴向定位在外壳内部。3[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的下端面压在芯体部件的上端面上,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定位弹性挡圈的定位槽。[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中设有将针脚与支撑环绝缘隔开的绝缘环,所述绝缘环的下端面压在芯体部件的上端面上。[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支柱,所述陶瓷芯体部件的外环面上设有与支柱配合的沟槽,所述支柱嵌装在沟槽中使开口槽与针脚对应好。[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为金属圆环。[001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为非金属圆环,所述非金属圆环的上端设有封口,所述针脚穿过封口与电路板电连接。[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设置了开口槽之后,爬弧距离大大增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压力传感器的绝缘性;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设置安全槽, 进一步增加爬弧距离,提高了压力传感器的绝缘性。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9]图I为一种典型的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2为图I中A处放大图;[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0023]图5为支撑环与芯体部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3、4和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包括外壳 I和用于检测压力并通过支撑环2定位在外壳内部的芯体部件3,所述芯体部件的针脚31 与设置在芯体部件上方的电路板5电连接,所述支撑环的下端与针脚对应处设有开口槽21 使针脚与外壳的内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形成爬弧距离h2。在此基础上,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增加爬弧距离的安全槽11。所述安全槽设在外壳的内侧壁上与针脚对应高度处,所述安全槽的下端面低于芯体部件的上端面,所述安全槽的上端面高于开口槽的槽底面。[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槽的宽度大于针脚布置的宽度。所述针脚沿支撑环的径向在开口槽所在的曲面上的投影关于开口槽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开口槽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槽沿轴向从支撑环下端延伸到支撑环中部。也可以采用另一种结构,所述开口槽沿轴向从支撑环下端延伸到支撑环上端,即从下到上贯穿整个支撑环。[0026]另外,所述支撑环通过弹性挡圈4轴向定位在外壳内部。所述支撑环的下端面压在芯体部件的上端面上,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定位弹性挡圈的定位槽。为了便于支撑环安装时将开口槽与针脚对应好,所述支撑环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支柱22,所述芯体部件的外环面上设有与支柱配合的沟槽32,所述支柱嵌装在沟槽中使开口槽与针脚对应好。[0027]有关支撑环的材料和结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选用了闭环的金属圆环。除此之外,也可以选用所述支撑环为金属圆环,所述金属圆环由两个半环扣合形成,这样在所述支撑环中设有将针脚与支撑环绝缘隔开的绝缘环6,所述绝缘环的下端面压在芯体部件的上端面上。或者选用所述支撑环为非金属圆环,所述非金属圆环的上端设有封口,所述针脚穿过封口与电路板电连接。[0028]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包括外壳(I)和用于检测压力并通过支撑环(2)定位在外壳内部的芯体部件(3),所述芯体部件的针脚(31)与设置在芯体部件上方的电路板(5)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的下端与针脚对应处设有开口槽(21)使针脚与外壳的内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形成爬弧距离(h2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增加爬弧距离的安全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槽设在外壳的内侧壁上与针脚对应高度处,所述安全槽的下端面低于芯体部件的上端面,所述安全槽的上端面高于开口槽的槽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的宽度大于针脚布置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沿支撑环的径向在开口槽所在的曲面上的投影关于开口槽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沿轴向从支撑环下端延伸到支撑环中部;或者所述开口槽沿轴向从支撑环下端延伸到支撑环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通过弹性挡圈(4)轴向定位在外壳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的下端面压在芯体部件的上端面上,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定位弹性挡圈的定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中设有将针脚与支撑环绝缘隔开的绝缘环(6),所述绝缘环的下端面压在芯体部件的上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支柱(22),所述芯体部件的外环面上设有与支柱配合的沟槽(32),所述支柱嵌装在沟槽中使开口槽与针脚对应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为金属圆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为非金属圆环,所述非金属圆环的上端设有封口,所述针脚穿过封口与电路板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组装结构,包括外壳和用于检测压力并通过支撑环定位在外壳内部的芯体部件,所述芯体部件的针脚与设置在芯体部件上方的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支撑环的下端与针脚对应处设有开口槽使针脚与外壳的内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形成爬弧距离。本实用新型将爬弧距离由原来的针脚到支撑环的水平距离变成针脚到外壳内侧壁的水平距离,使爬弧距离得到大大增加,提高了绝缘性。
文档编号G01L19/14GK202814626SQ20122036931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
发明者张焱, 赵丹静, 冯剑桥 申请人: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