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汽车仪表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仪表,是一种汽车仪表壳。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盘是安装于机动车上用于观察车速、油耗、里程、转向灯信息,其主要部件是汽车仪表壳,汽车仪表壳内设有对应的电子元器件。传统的汽车仪表盘的罩壳是采用螺丝或螺栓等联接件紧固,不仅拆装不便,且易松动。为克服该缺陷,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CN201721340U,授权公告日2011年1月26日,实用新型名称为“汽车仪表外壳”,该实用新型即公开了一种壳体采用扣接的方式,以达到拆装、维修较为方便,结构不易松动的目的。但该种汽车仪表外壳因表框内需要额外设置刻度盘,故表框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汽车仪表外壳内部空间的合理安排,故表框的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汽车仪表壳,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表框结构设置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仪表壳,该仪表壳包括透明罩、前罩壳、表框、电路板固定架、复零杆、后罩壳,透明罩通过勾块扣接前罩壳的勾孔,前罩壳通过扣片扣接后罩壳的扣块,电路板固定架置于前罩壳与后罩壳之间,且电路板固定架通过勾块与后罩壳的勾孔扣接。其结构要点是所述前罩壳与所述透明罩呈三角形,所述表框由上表框、下表框联接所述前罩壳,所述上表框设有刻度槽、插条,所述前罩壳设有刻度孔、插孔,所述下表框设有刻度条、插条座,所述上表框的插条穿过所述插孔联接所述插条座,所述下表框的刻度条穿过所述前罩壳的刻度孔联接所述上表框的刻度槽。通过采用上表框与下表框夹合式的联接,且联接后直接构成刻度盘,不仅节省了需另装刻度盘的繁琐,而且占用空间小,外形较为美观。所述上表框、下表框呈圆弧形。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表框设置较为简单,拆装、维修较为方便、快捷,适合应用于机动车的仪表盘外壳,或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透明罩、后罩壳。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中序号的名称为透明罩1、勾块101、 上表框2、插条201、刻度槽202、前罩壳3、扣片301、勾孔302、插孔303、刻度孔304、下表框 4、刻度条401、插条座402、电路板固定架5、复零杆6、后罩壳7、扣块701。[0011] 如图1-3所示,该汽车仪表盘包括透明罩1、前罩壳3、上表框2、下表框4、电路板固定架5、后罩壳7,透明罩通过周边设有的勾块101与前罩壳周边设有的勾孔302配合扣紧,上表框设有插条201、刻度槽202,前罩壳设有插孔303、刻度孔304,下表框设有刻度条 401、插条座402,上表框的插条201穿过前罩壳的插孔303后与下表框的插条座402固定联接,下表框的刻度条401穿过前罩壳的刻度孔304后与上表框的刻度槽202联接,前罩壳的底部通过扣片301与后罩壳周面设有的扣块701扣合联接,前罩壳与后罩壳之间设有电路板固定架,电路板固定架通过周边设有的勾块与后罩壳周面内侧设有的勾孔扣合联接。上述联接即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仪表壳,该仪表壳包括透明罩(1)、前罩壳(3)、表框、电路板固定架(5)、 复零杆(6)、后罩壳(7),透明罩通过勾块(101)扣接前罩壳的勾孔(302),前罩壳通过扣片 (301)扣接后罩壳的扣块(701),电路板固定架置于前罩壳与后罩壳之间,且电路板固定架通过勾块与后罩壳的勾孔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罩壳(3)与所述透明罩(1)呈三角形, 所述表框由上表框(2)、下表框(4)联接所述前罩壳(3),所述上表框设有刻度槽(202)、插条(201),所述前罩壳设有刻度孔(304)、插孔(303),所述下表框设有刻度条(401)、插条座 (402),所述上表框的插条穿过所述插孔联接所述插条座,所述下表框的刻度条穿过所述前罩壳的刻度孔联接所述上表框的刻度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仪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框(2)、下表框(4)呈圆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仪表壳,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表框结构设置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而设计。其设计要点在于前罩壳与透明罩呈三角形,表框由上表框、下表框联接前罩壳,上表框设有刻度槽、插条,前罩壳设有刻度孔、插孔,下表框设有刻度条、插条座,上表框的插条穿过插孔联接插条座,下表框的刻度条穿过前罩壳的刻度孔联接上表框的刻度槽。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表框设置较为简单,拆装、维修较为方便、快捷,适合应用于机动车的仪表盘外壳,或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文档编号G01D11/24GK202180756SQ20112022725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周益君, 张亚娟, 方国宝 申请人:奉化市东欣仪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