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飞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 种飞轮盘,特别涉及ー种新型专门用于小排量发动机的飞轮盘。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汽油机为保证曲机系统运转的平稳性,飞轮盘的转动惯量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为了达到合理的转动惯量,大多数飞轮盘的结构尺寸和质量均较大,不利于发动机的紧凑型设计。同时,质量较大的飞轮盘也会导致成本的増加。同吋,现有汽油机飞轮盘多为铸铁鋳造的盘式结构,装配起动齿圈用于启动发动机,而部分飞轮盘集成了测速功能,测速齿圈多为単独装配。単独装配的测速齿圈不足之处是测速齿圈需要単独加工,而且加エエ艺较复杂,成本较高,如装配测速齿圈时控制不当,将会影响测速信号的精度,而且所需空间较大,不利于发动机紧凑型设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ー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保证曲机系统的工作稳定性,提高转速測量精度的新型飞轮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飞轮盘本体,所述的飞轮盘本体外缘上加工有测速齿,测速齿与飞轮盘本体为一体结构,测速齿沿圆周有部分缺齿,并在飞轮盘本体上设置有定位销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质量尽可能地分布在远离回转中心的位置,获得合理的转动惯量,保证曲机系统的工作稳定性;2、減少装配环节,提高飞轮盘转速測量精度。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ー步详细描述。由图I-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飞轮盘本体1,所述的飞轮盘本体I外缘上加工有测速齿2,测速齿2与飞轮盘本体I为一体结构,测速齿2沿圆周有部分缺齿,并在飞轮盘本体I上设置有定位销孔3。所述的测速齿2缺齿后第一测速齿下降沿相对于定位销孔3和飞轮盘本体I中心孔的角向尺寸为96. 5。本实用新型在飞轮盘发动机ー侧集成加工了测速齿2,用其代替传统的装配式测速齿圈,減少ー个装配环节,消除ー个尺寸的影响,制造精度高,对发动机的转速信号精确采集,更好控制发动机工作,增大现有飞轮盘外缘的轴向尺寸,加长测速齿,可以提高发动机测速传感器信号采集的准确性,使飞轮盘的质量尽可能地分布在远离回转中心的位置,来获得合理的转动惯量,保证曲机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应用本专利后,可以进ー步提高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的精度,使发动机的结构更加紧凑。
权利要求1.ー种新型飞轮盘,包括飞轮盘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轮盘本体(I)外缘上加工有测速齿(2),测速齿(2)与飞轮盘本体(I)为一体结构,测速齿(2)沿圆周有部分缺齿,并在飞轮盘本体(I)上设置有定位销孔(3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新型飞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速齿(2)缺齿后第一测速齿下降沿相对于定位销孔(3)和飞轮盘本体(I)中心孔的角向尺寸为96. 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飞轮盘,包括飞轮盘本体,所述的飞轮盘本体外缘上加工有测速齿,测速齿与飞轮盘本体为一体结构,测速齿沿圆周有部分缺齿,并在飞轮盘本体上设置有定位销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质量尽可能地分布在远离回转中心的位置,获得合理的转动惯量,保证曲机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减少装配环节,提高飞轮盘转速测量精度。
文档编号G01P3/00GK202431829SQ20112054818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孙秀毅, 张龙刚, 杜玥, 王晓慧, 王鸿飞, 白常勋, 陈婷 申请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