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移动梁,均设置在移动梁上的疲劳试验油缸、过载试验油缸、减速机构、反向器,均通过反向器与移动梁连接的传感器、上拉向连接器,底座上设有下拉向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在选择疲劳试验时,通过伺服控制系统启动疲劳试验油缸工作,疲劳试验油缸带动反向器、传感器、上拉向连接器对电子吊秤施加疲劳载荷,进而检测电子吊秤的疲劳特性;在选择过载试验时,通过伺服控制系统启动疲劳试验油缸及过载试验油缸同时工作,对电子吊秤施加过载载荷,进而检测电子吊秤的过载特性;该结构可正确评价电子吊秤的安全性能。
【专利说明】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子吊秤已广泛应用于买卖交易及各种工业领域,电子吊秤上接起重机,下接吊具索具,作为起重机械使用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无疑应该具有与起重机和吊具索具相当的安全性能,才能保证整个起重机械系统的安全水平,但对电子吊秤的安全性能目前尚无具体的评价方法,由于存在安全性能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电子吊秤断裂的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用于检测电子吊秤的疲劳、过载特性,以正确评价电子吊秤的安全性能的试验装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检测电子吊秤的疲劳、过载特性,以正确评介电子吊秤的安全性能的试验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移动梁,均设置在移动梁上的疲劳试验油缸、过载试验油缸、减速机构、反向器,均通过反向器与移动梁连接的传感器、上拉向连接器,底座上设有下拉向连接器。设有多个试验油缸,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使用不同的油试验缸组合,可以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疲劳试验油缸除输出载荷外还起到导向及平衡力矩的作用,在多缸同时工作时必需启用。
[0006]作为优选,试验装置还包括底座,移动梁通过丝杠设置在底座上,丝杆与底座刚性连接。
[0007]作为优选,移动梁通过螺套与丝杆连接。
[0008]作为优选,减速机构与螺套连接。
[0009]作为优选,疲劳试验油缸与移动梁刚性连接,疲劳试验油缸位于移动梁的中心。
[0010]作为优选,过载试验油缸与移动梁刚性连接,过载试验油缸以疲劳试验油缸为中心对称分布,过载试验油缸至少两个。
[0011]作为优选,反向器包括上压板和通过连接柱与上压板连接的下压板,上压板位于移动梁上方,下压板位于移动梁下方。
[0012]作为优选,疲劳试验油缸上设有第一活塞,过载试验油缸上设有第二活塞,上压板均与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刚性连接,下压板与传感器刚性连接。过载试验油缸的第二活塞与上压板在疲劳试验时分离,在安全性能试验时结合。
[0013]作为优选,传感器与上拉向连接器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包括疲劳试验和过载试验,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不同的油缸组合,可以降低能耗,节约成本;试验时选择试验类别,当选择疲劳试验时,通过何服控制系统启动疲试验油缸工作,疲试验油缸带动反向器、传感器、上拉向连接器对电子吊秤施加疲劳载荷,进而检测电子吊秤的疲劳特性;当选择过载试验时,通过伺服控制系统启动疲劳试验油缸及过载试验油缸同时工作,对电子吊秤施加过载载荷,进而检测电子吊秤的过载特性;该结构可正确评价电子吊秤的安全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0016]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17]图3是图1的左视图。
[0018]图4是图1去掉上压板后的俯视图。
[0019]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I一疲劳试验油缸、2—过载试验油缸、3—移动梁、4 一减速机构、5—螺套、6—传感器、7—上压板、8—上拉向连接器、9 一丝杠、10—底座、11 一第一活塞、21—第二活塞、71—下压板、72—连接柱、81—下拉向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底座10和设置在底座10上方的移动梁3,均设置在移动梁3上的疲劳试验油缸1、过载试验油缸2、减速机构4、反向器,均通过反向器与移动梁3连接的传感器6、上拉向连接器8,底座10上设有下拉向连接器81。
[0023]试验装置还包括底座10,移动梁3通过丝杠9设置在底座10上,丝杆9与底座10刚性连接。
[0024]移动梁3通过螺套5与丝杆9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丝杆9为四个,分别套在移动梁3的四个边角部位。
[0025]减速机构4与螺套5连接。
[0026]疲劳试验油缸I与移动梁3刚性连接,疲劳试验油缸I位于移动梁3的中心。
[0027]过载试验油缸2与移动梁3刚性连接,过载试验油缸2以疲劳试验油缸I为中心对称分布,过载试验油缸2至少两个。在本实施例中,过载试验油缸2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疲劳试验油缸I左右两侧。
[0028]反向器包括上压板7和通过连接柱72与上压板7连接的下压板71,上压板7位于移动梁3上方,下压板71位于移动梁3下方。
[0029]疲劳试验油缸I上设有第一活塞11,过载试验油缸2上设有第二活塞21,上压板7均与第一活塞11、第二活塞21刚性连接,下压板71与传感器6刚性连接。
[0030]传感器6与上拉向连接器8连接。
[0031]试验时根据电子吊秤的高度,通过减速机构4带动螺套5在丝杆9上旋转,螺套5带动移动梁3在丝杆9上上下移动,移动梁3从而带动疲劳试验油缸1、过载试验油缸2、传感器6、反向器7和上拉向连接器8同步移动,直到调整到适合的高度,将电子吊秤安装在上拉向连接器8和下拉向连接器81之间。[0032]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包括疲劳试验和过载试验,疲劳试验的最大载荷为电子吊秤的额定载荷,频率3HZ ;过载试验的最大载荷为电子吊秤的额定载荷的4倍。试验时选择试验类别,当选择疲劳试验时,通过伺服控制系统启动疲劳试验油缸I工作,疲劳试验油缸I带动反向器、传感器6、上拉向连接器8对电子吊秤施加疲劳载荷;当选择过载试验时,通过伺服控制系统启动疲劳试验油缸I及过载试验油缸2同时工作,对电子吊秤施加过载载荷。过载试验油缸2的第二活塞21与上压板7在疲劳试验时分离,在安全性能试验时
[0033]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和设置在底座(10)上方的移动梁(3),均设置在移动梁(3)上的疲劳试验油缸(I)、过载试验油缸(2)、减速机构(4)、反向器,均通过反向器与移动梁(3)连接的传感器(6)、上拉向连接器(8),底座(10)上设有下拉向连接器(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梁(3)通过丝杠(9)设置在底座(10)上,丝杆(9)与底座(10)刚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梁(3)通过螺套(5)与丝杆(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速机构(4)与螺套(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疲劳试验油缸(I)与移动梁(3)刚性连接,疲劳试验油缸(I)位于移动梁(3)的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过载试验油缸(2)与移动梁(3)刚性连接,过载试验油缸(2)以疲劳试验油缸(I)为中心对称分布,过载试验油缸(2)至少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向器包括上压板(7)和通过连接柱(72)与上压板(7)连接的下压板(71),上压板(7)位于移动梁(3 )上方,下压板(71)位于移动梁(3 )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疲劳试验油缸(I)上设有第一活塞(11),过载试验油缸(2)上设有第二活塞(21),上压板(7)均与第一活塞(11)、第二活塞(21)刚性连接,下压板(71)与传感器(6)刚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子吊秤机械安全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6)与上拉向连接器(8)连接。
【文档编号】G01G23/01GK203519140SQ20132061709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尚贤平, 费利萍, 余松青, 裘尧华 申请人: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