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捞浮沉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捞浮沉槽,槽体上部一边的两端安装有支架,支架支撑着转动轴,转动轴连接着平板,平板上布满微孔,有利于液体穿过平板。支架的另一端与连接轴相连,连接轴与电动机连接。电动机转动时,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平板转动,平板在浮沉槽中转动,浮沉槽中浮起的煤随着转动平板被带出,实现自动捞浮沉。而且可以连续作业,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专利说明】自动捞浮沉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捞浮沉槽,属于矿物加工试验研究领域,自动捞浮沉槽的运用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误差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实现有效的自动浮沉试验,同时,减少药剂对实验人员的危害。
【背景技术】
[0002]在本领域,对于煤的分选实验中,尤其是浮沉实验中,要使用很有化学试剂,对人体有很强的危害性,但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采取人工捞取的方法,如果操作不慎,会使化学药剂接触到皮肤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操作常常会使药剂以及浮沉实验的环境发生改变,有时候会漏捞或者多捞一些煤样,从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偏差,影响实验的结论。随着现在对于煤炭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应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避免因为认为因素所导致的实验结果偏差,并且改进实验环境,在此基础上,这种自动捞浮沉槽可以实现对于浮沉实验中的样品的收集,方便快捷,并且安全可靠。
【发明内容】
[0003](I)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捞浮沉槽,其包括电动机(1),连接轴(2),支架(3),槽体(4),转动轴(5),平板(6),微孔(7)。
[0004](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实现捞取浮沉样品的浮沉槽,可以解决现有浮沉槽中存在的不足,方便快捷而且安全可靠。
[0005]技术解决方案:
[0006]一种自动捞浮沉槽,槽体上部一边的两端安装有支架,支架支撑着转动轴,转动轴连接着平板,平板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可以完全覆盖捞浮沉槽上端,平板上布满微孔,有利于液体穿过平板。支架的另一端与连接轴相连,连接轴与电动机连接。电动机转动时,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平板转动,实现自动捞浮沉。而且可以连续作业,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0007]【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自动捞浮沉槽结构图。
[0009]【具体实施方式】:
[0010]1、本发明自动捞浮沉槽包括电动机(I),连接轴(2 ),支架(3 ),槽体(4 ),转动轴(5),平板(6),微孔(7)。
[0011]2、一种自动捞浮沉槽,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动机(1),电动机(I)的一端与连接轴(2 )相连,连接轴(2 )与支架(3 )和转动轴(5 )相连。支架(3 )固定在槽体(4)上端的一边上,转动轴(5)通过支架(3)固定在槽体(4)上。平板(6)固定在转动轴(5)上,一种自动捞浮沉槽,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动机(I ),电动机(I)的一端与连接轴(2)相连,连接轴(2 )与支架(3 )和转动轴(5 )相连,支架(3 )固定在槽体(4 )上端的一边上,转动轴(5 )通过支架(3)固定在槽体(4)上,平板(6)固定在转动轴(5)上,平板(6)上布满微孔(7),连接轴(2)可以对电动机(I)的转速起到缓冲和减速的作用。
[0012]捞取过程:连接轴(2)在电动机(I)的带动下转动,连接轴(2)带动转动轴(5)转动,转动轴(5 )带动平板(6 )转动,平板(6 )在浮沉槽中转动,浮沉槽中浮起的煤随着转动平板被带出,实现自动捞浮沉。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捞浮沉槽,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动机,电动机的一端与连接轴相连,连接轴与支架和转动轴相连,支架固定在槽体上端的一边上,转动轴通过支架固定在槽体上,平板固定在转动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捞浮沉槽,其特征在于:平板上布满微孔。
【文档编号】G01N1/04GK203965175SQ201420020314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4日
【发明者】盛成, 卜颖颖, 任保金, 周晨阳, 吕科技, 冯萍, 张盼盼, 袁文超, 何录红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