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检验气门焊片质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验发动机气门焊片焊接质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发动机气门生产厂家通常采用惯性摩擦焊机在气门杆端部进行双金属焊接,该方法焊接而成的气门质量稳定,但是这种方法工序复杂、材料消耗多、设备成本高;所以,采用焊片焊接取代用摩擦焊进行双金属焊接已成为新的趋势。由于焊接焊片的过程中总会存在熔合不良现象,而如果不能有效地把熔合不良的零件从合格品中区分出来,一旦装上发动机,就会产生焊片脱落现象,使气门失效,最终造成发动机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在保证气门加工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检验出存在熔合质量问题的用于检验气门焊片质量的装置。为了解决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检验气门焊接质量的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气门并露出气门杆部焊接位的定位机构;用于冲击气门杆部焊接位的冲击机构;以及用于固定上述定位机构及冲击机构的机架。上述定位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导向座及带定位凹槽的活动架设于机架上的定位座,导向座与定位座之间具有供冲击机构伸缩以撞击气门杆部焊接位的冲击通道,所述导向座上设有气门杆部大小配合供气门杆部贯穿的导向孔,该导向孔与定位凹槽具有共同的中心线。上述定位座通过调整螺钉螺接于机架上。上述冲击机构包括带伸缩杆的气缸及与气缸伸缩杆连接用于冲击气门杆部焊接位的冲击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检查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把熔合不良的焊片冲击脱落,且不会造成熔合良好的焊片受损;幻检验效率高;幻实用性强,可用于检验不同品种的气门;4)气门更换方便力)无环境污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气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但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限制。图3是气门9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奥氏体材料区域I,焊片焊接上气门后的焊接位II及马氏体材料段III。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固定气门并露出气门杆部焊接位的定位机构;用于冲击气门杆部焊接位的冲击机构;以及用于固定上述定位机构及冲击机构的机架 1。定位机构包括导向座2及定位座4,导向座2与定位座4之间具有供冲击机构伸缩以撞击气门杆部焊接位的冲击通道10。导向座2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其上设有与气门 9杆部大小配合可供气门9杆部贯穿的导向孔3。定位座4通过调整螺钉5活动架设于机架1上,其可以调整气门9杆端的伸出量,以便冲击块7有效地冲击在焊接位II上,且不能冲击在杆部奥氏体材料区域I,为实现该功能,定位座4上设有用于承接气门9末端马氏体材料区III的定位凹槽6,导向孔3与定位凹槽6具有共同的中心线。冲击机构包括气缸8及冲击块7,带伸缩杆的气缸8通过接板与冲击块7连接,冲击块7在气缸8的驱动下冲击气门9杆部焊接位,从而气缸8的冲击载荷通过冲击块冲击在焊片上。操作时,气门9装进导向孔3中,并通过定位座4中的调整螺钉5调整气门的位置, 确保焊接位II准确定位在冲击通道10内,使冲击块7有效地冲击在焊片上,且不能冲击在杆部奥氏体材料区域。冲击块7通过接板与气缸8连接起来。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检验气门焊片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固定气门并露出气门杆部焊接位的定位机构;用于冲击气门杆部焊接位的冲击机构; 用于固定上述定位机构及冲击机构的机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验气门焊片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导向座及带定位凹槽的活动架设于机架上的定位座,导向座与定位座之间具有供冲击机构伸缩以撞击气门杆部焊接位的冲击通道,所述导向座上设有与气门杆部大小配合以供气门杆部贯穿的导向孔,该导向孔与定位凹槽具有共同的中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检验气门焊片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通过调整螺钉螺接于机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检验气门焊片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机构包括带伸缩杆的气缸及与气缸伸缩杆连接用于冲击气门杆部焊接位的冲击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验气门焊片质量的装置,其包括用于固定气门并露出气门杆部焊接位的定位机构;用于冲击气门杆部焊接位的冲击机构;以及用于固定上述定位机构及冲击机构的机架。本实用新型先通过定位机构将气门杆部固定,然后利用冲击机构准确撞击焊接位,检查效率高,效果好效果,能有效的把熔合不良的焊片冲击脱落,且不会造成熔合良好的焊片受损,可用于检验不同品种的气门。
文档编号G01N19/04GK202305163SQ20112033601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
发明者宁志坚, 廉绍玲, 梁亿年, 王飞华, 莫东强, 郑小原 申请人:怀集登云汽配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