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变温液体折射率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变温液体折射率测定仪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透明液体折射率的测定仪,具体说是一种变温液体折射 率测定仪。
背景技术:
[0002]上个世纪70年代后,半导体电路集成技术迅速增长展,大型多功能的半导体集成 电路块在各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相互转换,实现对测量条件进行精确 控制。[0003]由材料的电学特性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某些材料的电阻率变化与温度的变 化成正比。用这种材料做成的电阻叫热敏电阻。用热敏电阻做电桥的一个臂,再与运算放 大器结合在一起构成温度控制器,我们将需要控制的温度告诉运算放大器,当热敏电阻感 测到的温度与需要控制的温度相同时,运算放大器发出指令,切断加热器的电流,实现温度 恒定控制。[0004]由物质的性质可知,透明体的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测量透明体的折射率 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仪器是阿贝显微镜,但用来即时测量不同温度液体的折射率却不 方便。发明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即时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液体对应的折射率的变 温液体折射率测定仪。[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温液体折射率测定仪,它包括迈克尔逊干涉仪和固定在迈 克尔逊干涉仪上面的恒温液体槽,该恒温液体槽由盛液槽、温度探头、加热器组成,盛液槽 留有透光窗口,安装在透光窗口里面的反射镜通过支架与迈克尔逊干涉仪上的移动托板连 接,温度探头和加热器分别与温度控制仪连接。[0007]本实用新型以迈克尔逊干涉仪为基础,加上恒温液体槽与温度控制仪,迈克尔逊 干涉可以测量可动镜在恒温槽中改变的距离,以单色光的波长作为长度的计量单位结合干 涉现象能计算出光对应行走的光程,计算出此温度下的折射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直观,操作 方便,测量结果精度高、误差小。[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直观,操作简单可行,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培养学 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0009]本实用新型将迈克尔逊干涉仪与恒温槽结合在一起,既可作为新仪器在教学中拓 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用在生产与科研中也有很大的实用性。
[0010]图1变温液体折射率测量仪结构示意图。[0011]图2恒温槽结构意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温液体折射率测定仪,它包括迈克尔逊干涉 仪9和通过连接板6固定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上面的恒温液体槽。该恒温液体槽由盛液槽1、 温度探头5、加热器7组成,盛液槽I留有透光窗口 2,方便光能照到液体中经反射镜3反射, 温度探头5为热敏电阻,加热器7为电热棒或电热板。在盛液槽里面移动的反射镜3通过 支架4与迈克尔逊干涉仪9上的移动托板连接。温度探头5和加热器7分别与温度控制仪 连接,实现对槽中液体加热温度的数字控制。[0013]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迈克尔逊干涉仪9上微调手轮8,通过丝杆与移动托板带动 反射镜3在槽中自由移动,从而改变光在槽内液体中的光程,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测微装 置可测量出反射镜3移动的距离,利用干涉现象可以计算出光的行程(光程差),找出它们 的关系式可计算出此温度对应的折射率。[0014]应用时,可按下述步骤进行测定[0015]1、对温度探头5控温条件进行标定。[0016]2、将恒温槽I与可动镜3按图1的图示方法安装好,温度探头5与加热装置7的 导线连接到温度控制仪上,组装完毕。[0017]3、设置好槽中液体的控制温度I;后加热,温度到达I1f后,自动停止加热,待液 体内部静止后开始测量;转动微调节器手轮8,记录光屏上移过的条纹数I*,读出可动 镜对移动的距离AZi ;[0018]4、根据公式《I 计算出结果。
权利要求1.一种变温液体折射率测定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迈克尔逊干涉仪(9)和固定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上面的恒温液体槽,该恒温液体槽由盛液槽(I)、温度探头(5)、加热器(7)组成,盛液槽(I)留有透光窗口(2),在盛液槽里面移动的反射镜(3)通过支架(4)与迈克尔逊干涉仪(9)上的移动托板连接,温度探头(5)和加热器(7)分别与温度控制仪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温液体折射率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恒温液体槽通过连接板(6)固定在迈克尔逊干涉仪(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温液体折射率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温度探头(5)为热敏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温液体折射率测定仪,其特征在于,加热器(7)为电热棒或电热板。
专利摘要一种变温液体折射率测定仪,它包括迈克尔逊干涉仪(9)和固定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上面的恒温液体槽,该恒温液体槽由盛液槽(1)、温度探头(5)、加热器(7)组成,盛液槽留有透光窗口(2),在盛液槽里面移动的反射镜(3)通过支架(4)与迈克尔逊干涉仪上的移动托板连接,温度探头和加热器分别与温度控制仪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直观,操作方便,测量结果精度高、误差小。
文档编号G01N21/45GK202869973SQ20122049166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方运良, 崔娟, 朱伟玲 申请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