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水质监测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样监测,特别涉及优化了预处理部分的水质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高悬浮物水质监测预处理装置是一种针对污水处理厂进口、污水泵站等水样中含大量悬浮物的水质监测预处理装置。目前,一种广泛使用的应用于此类工况的水质监测预处理系统,如图I所示,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采水泵、沉淀池、沉淀池排水阀、增压泵、过滤器、样品罐等。被测水样经采水泵抽取至沉淀池沉降一定时间后,经增压泵抽取输送至水样过滤器,经过滤的水样被输送至样品罐供仪表分析之用。该类预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不足I、沉淀池体积较大,一般有50L左右,系统所需安装面积很大;水样容易外溅,造成系统外表面腐蚀;2、沉淀池和过滤器分开,安装麻烦;大量的悬浮物导致过滤器容易堵塞;3、水样富含悬浮物,样品测量完成后不进行排空,长时间使用,容易腐化产生异常气味;4、系统清洗维护困难,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滤性能优越,成本较低、安装方便、维护周期长且安装空间小的适用于高悬浮物含量水样的水质监测系统,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监测系统的水质监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质监测方法,所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l)待测水样被输送至沉淀池内沉淀;(A2)沉淀后的至少部分待测水样通过所述沉淀池内的分离装置后进入样品池内;(A3)取样所述样品池内的待测水样,从而分析待测水样;(A4)使用清洁用液体清洗所述分离装置和/或样品池。根据上述的监测方法,可选地,所述步骤(A3)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BI)待测水样进入样品池内的储水腔内,该储水腔内的部分水样溢流,取样所述储水腔内的水样,送下游分析。根据上述的监测方法,可选地,所述步骤(A3)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Cl)检测所述储水腔内的液位,并判断是否达到要求;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取样;若判断结果为否,提示报警。根据上述的监测方法,可选地,所述步骤(A4)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Dl)清洁用液体反向清洗所述分离装置,并在所述沉淀池内积存;(D2)抽取所述沉淀池内的清洁用液体,进入并清洗所述样品池。根据上述的监测方法,优选地,在泵的抽吸作用下,所述沉淀池内的至少部分待测水样通过分离装置后进入样品池内,以及使得清洁用液体清洗所述分离装置和/或样品池。根据上述的监测方法,优选地,所述分离装置采用过滤部件。本发明的目的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水质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连通待测水源;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内,用于分离所述沉淀池内的待测水样中的固体物;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设置在所述分离装置的下游,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通沉淀池、样品池;样品池,所述样品池的输出端连接分析装置;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用于提供并利用清洁用液体清洗分离装置和/或样品池;分析装置,所述分析装置用于分析从所述样品池输出的待测水样。根据上述的监测系统,优选地,所述分离装置采用过滤部件。根据上述的监测系统,可选地,所述样品池包括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上设置取水口,该取水口连通所述分析装置;溢流部件,所述溢流部件设置在所述样品池内。根据上述的监测系统,可选地,所述样品池进一步包括液位检测模块,所述液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储水腔内的液位,并将液位信息传送到判断模块;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液位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需要;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提示报警。根据上述的监测系统,优选地,所述抽吸装置采用蠕动泵。根据上述的监测系统,优选地,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阀、清洗用液体,所述清洗阀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抽吸装置与分离装置或样品池之间的管路,输出端连通清洗用液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I、沉淀池和分离装置一体化设计,系统所需安装面积很小;沉淀池的密封设计,水样不会溅出;2、沉淀池和分离装置一体化设计,系统安装方便;沉淀池内进水的湍动对分离装置如过滤器起到很好的自清洁作用,分离装置不易堵塞;3、沉淀池和样品池的排空及清洗设计,使得沉淀池和样品池持续保持清洁状态,无恶臭;4、沉淀池和样品池的自动清洗设计,大大降低系统维护工作量。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I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水质监测系统的结构简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I的水质监测系统的结构简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I的沉淀池的结构简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I的水质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沉淀池的结构简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样品池的结构简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水质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水质监测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8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发明。为了教导本发明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发明的多个变型。由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实施例I :图2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水质监测系统的结构简图,如图2所示,所述监测系统包括进水管路I,所述进水管路I用于将待测水样输送至沉淀池2内,待测水样在所属沉淀池内沉淀,部分悬浮物沉淀在池底;沉淀池2,图3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沉淀池的结构简图,如图3所示,所述沉淀池2上具有进水口 25、排废口 210 ;作为优选,所述排废口 210设置在沉淀池2的底部;分离装置26,所述分离装置26设置在所述沉淀池2内,用于分离沉淀后的待测水样中的悬浮物,分离后的待测水样通过排水口 22输送至样品池9 ;所述分离装置可采用过滤部件。抽吸装置7,所述抽吸装置7设置在所述分离装置26的下游,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通沉淀池2、样品池9;样品池9,所述样品池9的输出端连接分析装置(未示出);所述样品池上设置进样口、取样口、排废口,所述取样口连通分析装置;作为优选,该排废口设置在样品池9的底部;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用于提供并利用清洁用液体(如清洁水)清洗分离装置和/或样品池;优选地,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阀4,清洁水通过清洗阀进入抽吸装置7和沉淀池2 (或样品池9)之间的管路,从而利用清洁水清洗所述分离装置26和/或样品池9 ;分析装置,所述分析装置用于分析从所述样品池输出的待测水样。所述分析装置是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图4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水质监测方法的流程图,也即上述监测系统的工作过程,如图4所示,所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l)被测水样通过进水管路进入沉淀池后,首先进行初步沉降,该沉降时间可根据实际水样情况进行合理调节;(A2)在抽吸装置的作用下,沉淀后的至少部分待测水样通过所述沉淀池内的分离装置后进入样品池内,部分待测水样通过排废口排走; (A3)取样所述样品池内的待测水样,从而分析待测水样;(A4)利用清洗装置提供的清洁用液体如清洁水清洗所述分离装置和/或样品池,清洁后的水通过沉淀池和/或样品池上的排废口排走,从而保持监测系统的清洁。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I的监测系统和方法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例,具体是用于检测污水进口处的水样。在该应用例中,抽吸装置采用蠕动泵。图5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应用例中的沉淀池的结构简图,如图5所示,沉淀池是封闭式设计,在封盖21和密封垫24上设有通气口 23、排水口 22。分离装置采用过滤方式,设置在封盖21的下部且处于沉淀池内,具体包括滤网28、压盖27、压紧螺母29,内部具有水样通道,过滤后的水样通过排水口 22排往下游。进水口 25、溢流口 210设置在沉淀池的侧壁上,排废口 211设置在底部。图6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应用例中的样品池的结构简图,如图6所示,所述样品池9采用封闭式设计,设有通气口 91,具体包括储水腔、排废腔、设置在储水腔内的液位检测模块95、判断模块(未示出)和报警模块(未示出),所述储水腔的底部设有进水口 97,侧部设有取样口 96。所述排废腔底部设有排废口 98,排废腔和储水腔之间设有倾斜的溢流堰板94,便于储水腔内的水样溢流进排废腔内。所述液位检测模块95用于检测所述储水腔内的液位,并将液位信息传送到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液位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需要,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提示报警。图7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应用例的水质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即上述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l)被测水样通过进水管路进入沉淀池后,首先进行初步沉降,该沉降时间可根据实际水样情况进行合理调节;(A2)在蠕动泵的作用下,沉淀后的至少部分待测水样通过所述沉淀池内的分离装置后进入样品池内,部分待测水样通过排废口排走;(BI)待测水样进入样品池内的储水腔内,该储水腔内的部分水样溢流,(Cl)检测所述储水腔内的液位,并判断是否达到要求;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取样,送下游分析;若判断结果为否,提示报警,工程人员根据报警去维护监测系统;(Dl)清洗装置提供清洁水反向清洗所述分离装置,并在所述沉淀池内积存;(D2)蠕动泵抽取所述沉淀池内的清洁水,进入并清洗所述样品池;蠕动泵反转,将储水腔内的水样再抽回到沉淀池内,再次反向清洗滤网;来回反复上述步骤(Dl)、(D2),最后通过沉淀池和/或样品池上的排废口排走,从而保持监测系统的清洁。
图8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应用例的又一水质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即上述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l)被测水样通过进水管路进入沉淀池后,首先进行初步沉降,该沉降时间可根据实际水样情况进行合理调节;(A2)在蠕动泵的作用下,沉淀后的至少部分待测水样通过所述沉淀池内的分离装置后进入样品池内,部分待测水样通过排废口排走;(BI)待测水样进入样品池内的储水腔内,该储水腔内的部分水样溢流,(Cl)在设定的检测时间T内,检测所述储水腔内的液位,并判断是否达到要求;
若判断结果为是,蠕动泵停止抽取,取样并送下游分析;若判断结果为否,提示报警,工程人员根据报警去维护监测系统;(Dl)清洗装置提供清洁水反向清洗所述分离装置,并在所述沉淀池内积存;(D2)蠕动泵抽取所述沉淀池内的清洁水,进入并清洗所述样品池;在设定的检测时间T内,检测所述储水腔内的液位,并判断是否达到要求;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停止抽取;若判断结果为否,提示报警,工程人员根据报警去维护监测系统;蠕动泵反转,将储水腔内的水样再抽回到沉淀池内,再次反向清洗滤网;重复上述步骤(D1)、(D2)若干次,最后通过沉淀池和/或样品池上的排废口排走,从而保持监测系统的清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达到的益处在于沉淀池和分离装置的一体化封闭设计,安装面积很小,安装方便,水样不会溅出;沉淀池内进水的湍动对过滤网起到很好的自清洁作用,不易堵塞;沉淀池和样品池的自动清洗设计,使得沉淀池和样品池持续保持清洁状态,无恶臭,也降低了系统维护工作量。
权利要求
1.ー种水质监测方法,所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l)待测水样被输送至沉淀池内沉淀; (A2)沉淀后的至少部分待测水样通过所述沉淀池内的分离装置后进入样品池内; (A3)取样所述样品池内的待测水样,从而分析待测水样; (A4)使用清洁用液体清洗所述分离装置和/或样品池。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进ー步包括如下步骤 (BI)待测水样进入样品池内的储水腔内,该储水腔内的部分水样溢流,取样所述储水腔内的水样,送下游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步骤(A3)进ー步包括如下步骤 (Cl)检测所述储水腔内的液位,并判断是否达到要求;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取样; 若判断结果为否,提示报警。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进ー步包括如下步骤 (Dl)清洁用液体反向清洗所述分离装置,并在所述沉淀池内积存; (D2)抽取所述沉淀池内的清洁用液体,进入并清洗所述样品池。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泵的抽吸作用下,所述沉淀池内的至少部分待测水样通过分离装置后进入样品池内,以及使得清洁用液体清洗所述分离装置和/或样品池。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采用过滤部件。
7.ー种水质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 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连通待测水源; 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内,用于分离所述沉淀池内的待测水样中的固体物; 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设置在所述分离装置的下游,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通沉淀池、样品池; 样品池,所述样品池的输出端连接分析装置; 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用于提供并利用清洁用液体清洗分离装置和/或样品池; 分析装置,所述分析装置用于分析从所述样品池输出的待测水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采用过滤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池包括 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上设置取水ロ,该取水ロ连通所述分析装置; 溢流部件,所述溢流部件设置在所述样品池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池进ー步包括 液位检测模块,所述液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储水腔内的液位,并将液位信息传送到判断模块;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液位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需要;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提示报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采用蠕动泵。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阀、清洗用液体,所述清洗阀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抽吸装置与分离装置或样品池之间的管路,输出端连通清洗用液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质监测系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连通待测水源;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内,用于分离所述沉淀池内的待测水样中的固体物;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设置在所述分离装置的下游,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通沉淀池、样品池;样品池,所述样品池的输出端连接分析装置;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用于提供并利用清洁用液体清洗分离装置和/或样品池;分析装置,所述分析装置用于分析从所述样品池输出的待测水样本发明具有过滤性能优越,成本较低、安装方便、维护周期长且安装空间小等优点,可用于高悬浮物水样的监测。
文档编号G01N1/28GK102735511SQ20121023574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杨波, 王静, 顾劲松 申请人: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