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切取动物皮肤或皮革样品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的生产或科研工作中需要从动物的皮肤或皮革上取出一块试样,这一作业现多采用普通的刀具完成。用现有技术完成取样作业时既不方便,也较难操作,其样块大小及完整性不易掌握,给实验动物带给很大痛苦,且样块使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能方便进行取样作业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取样器包括一个其一端带有手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的管状结 构,其一端可插入管状结构的内孔并与其以较紧的动配合其另一端带有一个凸起的刀座,中空管状结构的其一端可与刀座的凸起端动配合另一端为环形刀刃的一环形取样刀,以及其内设置有内螺纹、其一端设置有可将环形取样刀沿轴向约束于刀座上的凸起处的凸缘的取样螺母。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取样作业中,操作者可将取样器的环形刀放置于取样位置,一只手握着取样螺母的外缘使其不能转动,另一只手转动管状结构上的手柄,在螺纹的作用下,环形取样刀即可向前伸出,并在转动作用下从被取样的物体上切出一小块样品,并留在环形取样刀的内孔内。本实用新型的取样器在取样螺母的外面滚制有花纹,这样可加大操作者手与取样螺母间的摩擦力,使取样过程更为方便、省力。本实用新型的取样器的环形取样刀管状结构为其外部的形状为其一端为一个带有内孔的凸缘,凸缘与一段直管相连,直管与一段外管壁呈收缩形其最外端为刃口的空心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取样器在环形取样刀的直管部分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刻度。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知,其结构相对简单,而且使用极为方便。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取样螺母外设置有粗糙的滚花纹,并且在环形取样刀上设置有刻度,这些均可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为方便快捷,提高所取样块的使用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管状结构的内孔还可以用来放置备用的环形取样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取样刀可很方便地从装置中卸下来,因此可便于进行彻底的消毒作业,这就可从根本上防止取样引起的感染,特别是交叉感染的发生。另外,在切取大批样品时,可随时更换锋利的取样刀,这可更加省力,节约取样时间,也可减少给动物造成的痛苦。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剖视示意图,图中1为手柄,2为管状结构,3管状结构的内孔,4为取样螺母,5为管状结构与取样螺母相连接配合的螺纹,6为刀座,7为环形取样刀,8为设置于环形取样刀上的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解说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由其上带手柄I的管状结构2、取样螺母4、刀座6以及环形的取样刀7组成。在管状结构2不设置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而取样螺母4上设置有内螺纹。另从图上可见,刀座6上设有可与管状结构2的内孔3边缘相定位的凸缘,而环形取样刀7的上边缘(即与刀座6相配合处)也设置有定位凸缘,这样在与取样螺母相固定时,取样螺母5上的凸起可将环形刀7及刀座6约束,以保证正常工作进行。另外从图中还可见,在取样螺母4的外表面和环形取样刀的直管段外缘上分别设置有滚花和刻度。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操作者可将环形刀7的外端顶在取样部位,然后一只手紧握取样螺母4的外缘,另一只手旋转手柄I取样螺母,在螺纹付5的作用下一环形刀7的端部会在旋转状态下顶入取样部位,在环形刀7的端部刃口的作用下,将一部分样品切割下来(这部分样品进入到环形刀的内孔处),同时可通过观察取样螺母压着的取样环形刀上的刻度变化确定取样的深度,在完成取样作业后,可从取样部位分离本实用新型,再旋出取样 螺母4,取出环形取样刀7,即可从环形取样刀7的内孔中取出所切割下来的样品,或从刃口处用小摄子直接可以夹出。
权利要求1.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其一端带有手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的管状结构,其一端可插入管状结构的内孔并与其以较紧的动配合、其另一端带有一个凸起的刀座,中空管状的其一端可与刀座的凸起端动配合另一端为环形刀刃的一环形取样刀,以及其内设置有内螺纹、其一端设置有可将环形取样刀沿轴向约束于刀座上的凸起处的凸缘的取样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取样螺母的外面滚制有花纹。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取样器,其特征在于环形取样刀管状结构,其外部的形状为其一端为一个带有内孔的凸缘,凸缘与一段直管相连,直管与一段外管壁呈收缩形且其最外端为刃口的空心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取样器,其特征在于环形取样刀的直管部分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刻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切取动物皮肤或皮革样品的取样器。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其一端带有手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的管状结构,其一端可插入管状结构的内孔并与其以较紧的动配合其另一端带有一个凸起的刀座,中空管状结构的其一端可与刀座的凸起端动配合另一端为环形刀刃的一环形取样刀,以及其内设置有内螺纹、其一端设置有可将环形取样刀沿轴向约束于刀座上的凸起处的凸缘的取样螺母。
文档编号G01N1/04GK202599696SQ20122028626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
发明者郭天芬, 牛春娥, 郭天蓉, 李维红, 杨博辉, 刘建斌, 梁伟, 常玉兰, 杜天庆, 梁丽娜, 熊琳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