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便携式气密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便携式气密箱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箱,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气密箱。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生产、家庭使用的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危害,经常使用气体传感器来进行监测和报警,为此,需要使用标准原气对传感器进行监测,但需要使用气密箱将标准原气收集,并且在气密箱中安装传感器对标准原气进行监测,因此,气密箱必须具有气密性和耐一定的压力,同时必须便于携带和组装。现有技术的气密箱密封的措施通常是在其箱口镶嵌弹性密封条,合上箱口时箱口对弹性密封条施压,使其变形、与箱口紧密贴合。这种密封措施对于较小的气密箱即箱口较短的气密箱是有效的,但对于箱口较长的气密箱来说上述密封措施基本不起作用。这是因为,箱口及密封条的长度越长,箱口对密封条施压后、在箱口每一处都能实现均匀一致的压力的目标就越困难,某处压力过大会使该密封条永久变形,失去密封作用;某处压力过小会漏气。其次,常见的密封箱都为上盒体和下盒体结构,其体积固定不变,从而给携带带来不便。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密性良好、携带方便的便携式气密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气密箱包括底板、侧板、前板、后板、盖板、盖、压板、螺栓、螺母、密封垫、加持件、连接管和航空插座;侧板安装在底板的左右两端,前板和后板分别安装在底板的前端和后端,盖板安装在侧板、前板和后板上,盖安装于盖板上,压板放置于盖上,通过螺栓和螺母将底板、侧板、前板、后板、盖板、盖和压板紧固形成一整体。底板为一长方体,于底板的上表面靠近底板左右侧壁设置导槽,于底板的上表面靠近底板前后侧壁设置安装槽,该安装槽与导槽相连通,于底板左右侧壁延伸设置固定部,固定部上设置通孔,与底板中间位置处且沿着两固定部的连线方向设置定位槽。侧板为一长方体,于侧板的内表壁设置第一凹槽,于侧板设置安装连接管的第一安装通孔。盖板为一长方体,于盖板的下表壁靠近左右两端设置第二凹槽,于盖板的下表壁靠近前后两端设置第三凹槽,于中间位置处设置开口,开口位于盖板上表面的位置处设置斜面,盖板后侧设置安装连接管的第二安装通孔和安装航空插座的第三安装通孔。盖为一长方体,于盖的下表面延伸形成凸起部,凸起部四周设置倒角便于与盖板的开口的斜面配合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压板为一长方体,于压板的两端各设置固定孔用于安装螺栓。密封垫为一长条状,其端面为一“T”字状。加持件用于安装传感器,加持件为一“7”字状,设置与侧板的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凸块和与底板定位槽配合的第二凸块,加持件还包括用于安装有传感器测试板的固定槽。作为优选:导槽与底板的侧壁形成一凹部。作为优选:固定部的底面与底板的底面平齐,固定部的上表面高于底板的上表面。作为优选:定位槽设置于底板中间位置且在两通孔连线的位置处。[0013]作为优选:于侧板的外表壁且位于侧板的上下表面延伸形成卡持部。组装时,将侧板沿底板上的导槽推入,然后将加持件沿侧板上的第一凹槽插入,直到与底板上的定位槽结合严实,然后将盖板的第三凹槽与侧板的卡持部对准,将盖板推入,然后安装上两个螺栓,再从底板上的安装槽插入前板和后板,前板和后板与盖板上的第四凹槽结合,从盖板的开口处将密封垫装入前板在底板上的安装槽中,将安装有传感器的测试板插入加持件的固定槽中,盖上盖板,将压板压在盖板上,螺栓贯穿于通孔,紧固螺栓与螺母,通过进气管通入测试原气,通过排气管抽出空气,当内部原气浓度达到规定值时,关闭与排气管相连的真空泵,进行测试,当测试完时,可通过真空泵将气密箱中的测试原气抽入容器,在下次使用时首先通入气密箱,减少原气消耗和减轻环境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底板设置的凹槽和盖板设置的凹槽与侧板设置的卡持部组装配合及密封垫布置于底板的开口与前后板贴压达到密封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箱口对密封条施压的压力不均匀及使密封条永久变形、失去密封作用的问题,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便于拆卸及组装,从而携带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气密箱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气密箱未组装前板与后板的前视图。图3是图1之A-A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气密箱之底板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气密箱之侧板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气密箱之盖板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气密箱之盖立体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气密箱之加持件立体图。图中:底板1、基板101、固定部102,导槽103,凹部104、安装槽105,通孔106、定位槽107、侧板2、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22,第一安装通孔23,卡持部24、前板3、后板4、盖板
5、第三凹槽51,第四凹槽52,开口 53,第二安装通孔54、第三安装通孔55、盖6、凸起部61,压板7、螺栓8、螺母9、密封垫10、加持件11、第一凸块111、第二凸块112,固定槽113、连接管12、航空插座13。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与图2,便携式气密箱包括底板
1、侧板2、前板3、后板4、盖板5、盖6、压板7、螺栓8、螺母9、密封垫10、加持件11、连接管12和航空插座13 ;侧板2安装在底板I的左右两端,前板3和后板4分别安装在底板I的前端和后端,盖板5安装在侧板2、前板3和后板4上,盖6安装于盖板5上,压板7放置于盖6上,通过螺栓8和螺母9将底板1、侧板2、前板3、后板4、盖板5、盖6和压板7紧固形成一整体。底板I包括基板101和固定部102,基板101为一长方体,于基板101的上表面靠近基板101左右侧壁设置导槽103,导槽103与基板101的侧壁形成一凹部104 ;于基板101的上表面靠近基板101前后侧壁设置安装槽105,该安装槽105与导槽103相连通,于基板101左右侧壁延伸设置固定部102,固定部102上设置通孔106,固定部102的底面与基板101的底面平齐,固定部102的上表面高于基板101的上表面;于基板101上表面沿着两固定部102的连线方向设置定位槽107,定位槽107设置于基板101中间位置且在两通孔106连线的位置处。侧板2为一长方体,于侧板2的内表壁靠近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第一凹槽21,于侧板2的内表壁中间位置处设置第二凹槽22,于侧板2设置安装连接管12的第一安装通孔23,于侧板2的外表壁且位于侧板2的上下表面延伸形成卡持部24。盖板5为一长方体,于盖板5的下表壁靠近左右两端设置第三凹槽51,于盖板5的下表壁靠近前后两端设置第四凹槽52,于中间位置处设置开口 53,开口 53位于盖板5上表面的位置处设置斜面,盖板5后侧设置安装连接管12的第二安装通孔54和安装航空插座13的第三安装通孔55。盖6为一长方体,于盖6的下表面延伸形成凸起部61,凸起部61四周设置倒角便于与盖板5的开口 53的斜面配合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压板7为一长方体,于压板的两端各设置固定孔用于安装螺栓8。密封垫10为一长条状,其端面为一 “T”字状。加持件11用于安装传感器,加持件11为一“7”字状,设置与侧板2的第一凹槽21配合的第一凸块111和与底板I定位槽107配合的第二凸块112,加持件11还包括用于安装有传感器测试板的固定槽113。组装时,将侧板2沿底板I上的导槽103推入,然后将加持件11沿侧板2上的第一凹槽21插入,直到与底板I上的定位槽107结合严实,然后将盖板5的第三凹槽51与侧板2的卡持部24对准,将盖板5推入,然后安装上两个螺栓8,再从底板I上的安装槽105插入前板3和后板4,前板3和后板4与盖板5上的第四凹槽52结合,从盖板5的开口 53处将密封垫10装入前板3在底板I上的安装槽107中,将安装有传感器的测试板插入加持件11的固定槽113中,盖上盖板5,将压板7压在盖板5上,螺栓8贯穿于通孔106,紧固螺栓8与螺母9,通过进气管通入测试原气,通过排气管抽出空气,当内部原气浓度达到规定值时,关闭与排气管相连的真空泵,进行测试,当测试完时,可通过真空泵将气密箱中的测试原气抽入容器,在下次使用时首先通入气密箱,减少消耗和减轻环境影响。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气密箱,包括底板、侧板、前板、后板、盖板、盖、压板、螺栓、螺母、密封垫、加持件、连接管和航空插座,侧板安装在底板的左右两端,前板和后板分别安装在底板的前端和后端,盖板安装在侧板、前板和后板上,盖安装于盖板上,压板放置于盖上,通过螺栓和螺母将底板、侧板、前板、后板、盖板、盖和压板紧固形成一整体,其特征在于:底板为一长方体,于底板的上表面靠近底板左右侧壁设置导槽,于底板的上表面靠近底板前后侧壁设置安装槽,该安装槽与导槽相连通,于底板左右侧壁延伸设置固定部,固定部上设置通孔,与底板中间位置处且沿着两固定部的连线方向设置定位槽;侧板为一长方体,于侧板的内表壁设置第一凹槽,于侧板设置安装连接管的第一安装通孔;盖板为一长方体,于盖板的下表壁靠近左右两端设置第二凹槽,于盖板的下表壁靠近前后两端设置第三凹槽,于中间位置处设置开口,开口位于盖板上表面的位置处设置斜面,盖板后侧设置安装连接管的第二安装通孔和安装航空插座的第三安装通孔;盖为一长方体,于盖的下表面延伸形成凸起部,凸起部四周设置倒角便于与盖板的开口的斜面配合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压板为一长方体,于压板的两端各设置固定孔用于安装螺栓;密封垫为一长条状,其端面为一“T”字状;加持件用于安装传感器,加持件为一“7”字状,设置与侧板的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凸块和与底板定位槽配合的第二凸块,加持件还包括用于安装有传感器测试板的固定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气密箱,其特征在于:导槽与底板的侧壁形成一凹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气密箱,其特征在于:固定部的底面与底板的底面平齐,固定部的上表面高于底板的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气密箱,其特征在于:定位槽设置于底板中间位置且在两通孔连线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气密箱,其特征在于:于侧板的外表壁且位于侧板的上下表面延伸形成卡持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箱,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气密箱。便携式气密箱包括底板、侧板、前板、后板、盖板、盖、压板、螺栓、螺母、密封垫和加持件;于底板的设置导槽、安装槽和定位槽,于侧板的内表壁设置第一凹槽,于盖板的设置第二凹槽,于盖板的设置第三凹槽,于中间位置处设置开口,于盖的下表面延伸形成凸起部,于压板的两端各设置固定孔用于安装螺栓。加持件设置与侧板的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凸块和与底板定位槽配合的第二凸块,加持件还包括固定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底板设置的凹槽和盖板设置的凹槽与侧板设置的卡持部组装配合及密封垫布置于底板的开口与前后板贴压达到密封的目的,同时由于便于拆卸及组装,从而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G01N33/00GK202956371SQ201220624500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尚欣 申请人: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