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子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秤,涉及一种单承载电子秤的多重量感应器配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两个不同感应重量范围的重量感应器,在同一台电子秤架构下,可通过不同且特别是具有倍率级数比例的重量感应器而更加精准的秤量物品重量或在相同的精确度下可测量达数倍的量程的电子秤。
背景技术:
电子秤由于能通过电子重量传感器进行较精确的重量测量,因而被广泛购买与使用。公知的电子秤包括一上支架,用来放置待测量物品的秤盘;一下支架,与底座相连接,达到稳固的放置与支撑;一重量感应器,安装在上、下支架间,利用该重量感应器直接感测由秤盘上待测量物品的重量而产生的下压作用力,从而感应测量出物品的重量。
电子秤在秤量过程中所能够达到的精确度是完全由所配置的重量感应器的规格来决定,当然,电子秤摆放是否平稳等也会对测量值造成影响。公知的电子秤,特别是单承载的电子秤,仅配置一个重量感应器,因此在测量的精确度上受到限制。例如,一个电子秤若使用30公斤的重量感应器,它仅具有0.01公斤的精度测量值,若要使测量精度达到更精确的测量值时,就必须更换不同精度测量值的电子秤或其它测量仪器,由此造成经济成本的上升和摆放空间上相当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秤,其主要是在同样性质、同种材料的电子秤上设置至少两个不同感应重量范围的重量感应器,在同一电子秤下,可通过不同感应范围的重量感应器而更加精准的秤量物品重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秤应用技术,主要利用设置在电子秤内的至少两个感应重量范围具有倍率级数比例的重量感应器配置,增加物品重量的秤量精密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述电子秤包括一用来放置秤盘的上支架;一连接底座的下支架;及设置在该上、下支架间的至少一个中支架;在该中支架所提供的组架空间中设置有至少两个不同重量感应范围的重量感应器;多个设置在组架空间端面上的保护组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设置在中支架的至少两个重量感应器是采用并排并列的位置排列设置,且重量感应器的可感测重量是采用5或10的倍率级数比例的规格配置使用。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设置在中支架的至少两个重量感应器是采用堆叠的位置排列设置,且重量感应器的可感测重量是采用5或10的倍率级数比例的规格配置使用。
本发明的电子秤能够保护重量感应器不会因为秤量物过重而造成损坏并且可更精确的秤量物品的重量。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电子秤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电子秤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电子秤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电子秤的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电子秤的主视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电子秤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上支架2-秤盘
3-下支架 4-底座5-中支架 7-保护组件11-组装平台 12-架柱13、31-连结组件 51-纵向架壁52、53-水平结合壁 61、62-重量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图2和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在单一承载的电子秤上设置两个重量感应器。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秤,主要由一用于放置秤盘2的上支架1、一与底座4结合为一体的下支架3、一用于放置重量感应器61、62的中支架5及一保护组件7组成。其中上支架1提供了一个具有适当高度的组装平台11,在组装平台11上放置一秤盘2,秤盘2作为承载受测物品的置放区。在图2和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上支架1的上端面延伸有多个架柱12,由架柱12组成一多点支撑的组装平台11的面积空间,让秤盘2可以通过架柱12所组成的面积空间放置在组装平台11上。秤盘2在承载受测物品时所承受到的重量将直接反应在上支架1对应下方的重量感应器61、62上而进行重量的感测。另外,在上支架1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组件13,利用连接组件13来连接支架5。
下支架3主要起到放置时的撑架作用并与底座4相连接从而达到更加稳固的放置。下支架3在具体结构上与上支架1相同,区别在于下支架3的多个架柱12向下延伸成型并与底座4相连接,同时下支架3的上端面也提供了可与中支架5相连接的连接组件31。
中支架5设置在上支架1和下支架3之间,不仅用来连接上、下支架1、3,同时提供用于设置重量感应器61、62的空间,从而直接反应上支架1因承载物品的重量而产生向下的作用力和下压位移的改变。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中支架5包括一纵向架壁51,形成并列的两个安装空间的间隔,纵向架壁51的上、下末端位置分别为一向设定方向延伸的一水平结合壁52、53,在本实施例中,两水平结合壁52、53向相反方向延伸,且第一结合壁52位于纵向架壁51的上末端,直接配合弹性组件(图中未示出)与上支架1的连接组件13进行连接。第二结合壁53位于纵向架壁51的下末端,直接配合弹性组件(图中未示出)与下支架3的连接组件31进行连接。
多个重量感应器61、62,在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对设置两个重量感应器来加以说明,但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两个重量感应器61、62分别安装在中支架5经分隔的两个组装空间内,形成两个重量感应器61、62并排的设置,如图3所示。
在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设置的两个重量感应器61、62是采用具有不同感应重量规格范围的重量感应器,重量感应器61、62的秤量感应规格采用倍率级数比例的差值来选用,以10倍的倍率级数比例为最佳,例如第一重量感应器61采用30公斤的重量感测规格,第二重量感应器62的重量感测规格以采用3公斤的感测规格为最佳,所述选用规格仅为一种较佳的规格比例,并非限制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的配置规格。
多个保护组件7主要用于保护在上支架1和下支架3间的重量感应器61、62进行感测时的安全。在图2和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结构中,多个保护组件7用螺丝直接固定安装设置在下支架3的端面上,利用保护组件7的上末端与上支架1间的间距设定在上支架1承载重物而下压的位移行程中上支架1下压位移的限制终点,从而直接转换为由较大感测重量规格的重量感应器61或62-如上述的30公斤的重量感测规格来进行重量的测量,避免使用较小感测重量规格的重量感应器62或61-如上述的3公斤的重量感测规格,使其不因受到过重的作用而造成损坏。
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为在已知的电子秤架构下,由中支架5所提供的两个并列的组装空间来安装不同重量测量规格的重量感应器61、62。在这样的两个不同且采用10倍率级数比例的差值重量感测规格的重量感应器61、62的设置下,例如,30公斤的重量感测规格的第一重量感应器61可以获得0.1公斤的测量精确度,第二重量感应器62的重量感测规格在采用3公斤的感测规格配置下可以让电子秤达到0.001公斤的测量精确度。对于较轻的待量测的物品直接由第二重量感应器62来进行重量的感应测量,对于待测的物品的重量超过第二重量感应器62的可测量的范围时,秤盘2与上支架1将因承载重量而下压移动,此时由多个保护组件7直接对上支架1的底部顶抵,从而转由30公斤的重量感测规格的第一重量感应器61来进行重量感测,保护第二重量感应器62不受到损坏。
本发明的结构同样可进行等效结构变换。图4、图5和图6为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二具体实施例中,同样包括用来放置秤盘2的上支架1;一与底座4相连接的下支架3;安装在上支架1和下支架3之间的中支架5和两个重量感应器61、62及多个保护组件7。
在第二具体实施例中,中支架5采用一平面式平板结构体成型,直接由中支架5的上、下端面配合两个重量感应器61、62与上支架1和下支架3连接。
在第二具体实施例中,两个重量感应器61、62上、下堆叠在中支架5的端面上,即第一重量感应器61与上支架1的连接组件13相连接,第二重量感应器62与下支架3的连接组件31相连接。两个重量感应器61、62同样采用不同重量测量规格的配置,采用10倍率的级数比例差值(如10倍或100倍等)重量感测规格的重量感应器61、62的配置为最佳。
多个保护组件7用来保护两个采用堆叠式摄制的重量感应器61、62,分别安装在上支架1和下支架3对着中支架5的端面上,通过上支架1和下支架3直立设置的多个保护组件7与中支架5的端面间的间距,形成对两个重量感应器61、62的工作时的保护。
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获得与第一具体实施例相同的测量准确度增加的效果,同时在具体的结构上并不需要对公知的电子秤结构进行大幅度的变化或改变设计,可直接的利用已有的电子秤的相关模具或组件,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时精准度可以增加10倍或100倍甚至以上。
上述附图与说明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秤,包括一用来放置秤盘的上支架;一连接底座的下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设置连接上、下支架的中支架,所述中支架提供两个间隔且并列的组装空间;安装在所述中支架的两个组装空间的多个重量感应器;多个安装在支架组端面的保护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架有一纵向架壁和从纵向架壁上、下末端位置向相反方向延伸的两水平结合壁,利用两水平结合壁分别与上、下支架连接,并形成两个由纵向架壁间隔而并列的组装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重量感应器采用并列位置设置在所述中支架并位于所述上、下支架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重量感应器是采用具有不同的感应重量规格范围的重量感应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重量感应器是采用感应重量规格范围具有倍率级数比例差值的重量感应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重量感应器是采用差值感应重量规格范围具有5或10倍的倍率级数比例的重量感应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为螺丝,并直立设置在各支架的端面。
8.一种电子秤,所述包括一用来放置秤盘的上支架;一连接底座的下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支架间安装有至少一个中支架;在所述中支架端面用来连接上、下支架的多个重量感应器;及多个安装在上支架和下支架对着中支架的端面上的保护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架为一平面式的平板结构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重量感应器堆叠在所述中支架的上、下端面并与所述上、下支架相连接。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重量感应器是采用具有不同的感应重量规格范围的重量感应器。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重量感应器是采用感应重量规格范围具有倍率级数比例差值的重量感应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重量感应器是采用感应重量规格范围具有10倍的倍率级数比例差值的重量感应器。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保护组件为螺丝。
15.如权利要求8项所述的单承载复感应器式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保护组件分别直立设置在所述上、下支架对着的中支架的端面上。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秤,可用来提高测量精度的电子秤。所述电子秤包括一用来放置秤盘的上支架,一连接底座的下支架及设置在上、下支架间用于设置重量感应器的中支架。其特征在于,在该中支架的空间中设置有至少两个重量感应器,且设置的重量感应器具有不同的感应量程。同时在该中支架的空间中直立设置多个保护组件,用于保护不同感应范围的重量感应器不会因为秤量物过重而造成损坏。由此,可通过不同感应范围的重量感应器自动选择并进行秤量,获得更精确的秤量物品的重量。
文档编号G01G3/12GK1704735SQ20041004259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5日
发明者林武福 申请人:宇权兴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