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甘蔗进口种苗检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领域,具体是一种甘蔗进口种苗检疫方法。
背景技术:
检疫是病虫害防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检疫的目的是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从病区向 无病区传播。引种对甘蔗品种改良、提高产量和糖分具有重要作用。甘蔗病虫害是甘蔗生 产最大威胁,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甘蔗病害有120种以上,甘蔗害虫上百种,不同国家、不 同蔗区甘蔗病虫害种类不同,病菌生理小种、病毒株系也不相同。而许多重要的甘蔗病虫害 都是通过种苗传播的,向真菌病害中的黑穗病、霜霉病等、细菌病害中的宿根矮化病、白条 病等、以及几乎所有病毒病(如花叶病、黄叶病等)、还有甘蔗粉蚧壳虫、多种蔗螟等都是通 过种苗传播的。目前尚无有效的甘蔗进口种苗检疫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国际标准的、规范化的甘蔗进口种苗检疫方法,对 国外进口的甘蔗品种/材料进行检疫处理,确保国际合作甘蔗品种/材料交换的安全和正 常进行。本发明以昆明检疫温室为载体,从澳大利亚和法国引进了甘蔗主要病害检测技术 以及所需的各种PCR引物和标准抗原、抗体等,通过消化、吸收和改进创新,建立了规范化 的甘蔗主要病害检测技术和方法及符合国际标准的、规范化的“甘蔗进口检疫和疫情监测 程序”。主要包括甘蔗细菌病(白条病、宿根矮化病)血清学检测技术(ELISA)和PCR检 测技术;真菌病(黑穗病)PCR检测技术;病毒病(斐济病、嵌纹病)ELISA和分子检测技术, 步骤如下(1)前处理技术,包括设施设备消毒处理、种苗CSLHWT处理技术等。隔离温室、种植桶用于检疫前先进行清洁卫生,后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消毒处 理,再用紫外灯灭菌30min ;土壤在带入温室前须用塑料代密封太阳照射3 6个月进行消 毒;砍切工具每砍一个种必须用70%的酒精消毒;收到进口种茎,在封闭条件下打开包裹, 并进行彻底检查,所有包装材料,废弃物以及用过的盆、工具都须进行消毒或销毁,种茎用 50 士 0. 5 °C的热水处理30min (CSLHWT),再用80%敌敌畏和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5 lOmin,然后种植。(2)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发病植株销毁处理、废物处理、健康种苗国外发送处
理技术等。整个检疫期间,约两个生长周期,由一有经验的病理学家至少每1 2个月对植蔗 进行检查,在检疫过程中,品种(系)出现下列病理现象Fiji病前期宿根蔗观察评价和分子检测。甘蔗花叶病毒宽频血清或分子检测。RSD 相差显微镜、血清或分子检测。
3
白条病隔离或分子检测。黑穗病新植宿根观察。若这些病害检测呈现阳性,则为感病,应采取以下措施花叶病,Fiji病消毁,除非在温室已发现传染源,其它品种(系)不必消毁。宿根矮化病,白条病同一地点所有桶栽材料须用统一方法测试,如果确信一桶被 感染,则所有品种(系)必须收获进行CSLHWT处理后再种植,起初的植株须被毁灭。黑穗病消毁温室中所有品种(系),对温室进行彻底消毒,空置3个月。经上述处理和检测后,病害检测呈现阴性,新植的种茎在50+0. 5°C热水中浸泡 30min后即可用于繁殖试验研究。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建立了规范化的甘蔗主要病害检测技术和方法及符合国际 标准的、规范化的“甘蔗进口检疫和疫情监测程序”;利用本发明技术,对甘蔗进口品种/材 料进行两个生长周期的检疫和疫情监测均未发现检疫对象,其结果符合国际检疫标准和要 求;为我国甘蔗进口种苗的检疫提供了技术关键,可确保国际合作甘蔗品种/材料交换的 安全和正常进行。
具体实施例方式(1)前处理技术,包括设施设备消毒处理、种苗CSLHWT处理技术等。隔离温室、种植桶用于检疫前先进行清洁卫生,后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消毒处 理,再用紫外灯灭菌30min ;土壤在带入温室前须用塑料代密封太阳照射3 6个月进行消 毒;砍切工具每砍一个种必须用70%的酒精消毒;收到进口种茎,在封闭条件下打开包裹, 并进行彻底检查,所有包装材料,废弃物以及用过的盆、工具都须进行消毒或销毁,种茎用 热水(50 士 0. 5 0C )处理30min (CSLHWT),再用80%敌敌畏和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5 lOmin,然后种植。(2)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发病植株销毁处理、废物处理、健康种苗国外发送处
理技术等。整个检疫期间(两个生长周期),由一有经验的病理学家至少每1 2个月对植蔗 进行检查,在检疫过程中,品种(系)出现下列病理现象Fiji病前期宿根蔗观察评价和分子检测。甘蔗花叶病毒宽频血清或分子检测。RSD 相差显微镜、血清或分子检测。白条病隔离或分子检测。黑穗病新植宿根观察。若这些病害检测呈现阳性(感病),将采取以下措施花叶病,Fiji病消毁,除非在温室已发现传染源,其它品种(系)不必消毁。宿根矮化病,白条病同一地点所有桶栽材料须用统一方法测试,如果确信一桶被 感染,则所有品种(系)必须收获进行CSLHWT处理后再种植,起初的植株须被毁灭。黑穗病消毁温室中所有品种(系),对温室进行彻底消毒,空置3个月。经完全处理和检测后,病害检测呈现阴性,新植的种茎在50+0. 5°C热水中浸泡 30min后即可用于繁殖试验研究。
权利要求
一种甘蔗进口种苗检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设施设备消毒处理、种苗采用CSLHWT处理隔离温室、种植桶用于检疫前先进行清洁卫生,随后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消毒处理,再用紫外灯灭菌30min;土壤在带入温室前须用塑料袋密封在太阳下照射3~6个月进行消毒;砍切工具每砍一个种必须用70%的酒精消毒;收到进口种茎,在封闭条件下打开包裹,并进行彻底检查,所有包装材料,废弃物以及用过的盆、工具都须进行消毒或销毁,种苗CSLHWT处理是指种苗用50±0.5℃的热水处理30min,再用浓度80%敌敌畏和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5~10min后才能种植;(2)发病植株销毁处理、废物处理、健康种苗国外发送处理在种苗的检疫期间,每1~2个月对植蔗进行检查,在检疫过程中,品种(系)出现下列病理现象的检测手段对Fiji病,进行前期宿根蔗观察评价和分子检测;对甘蔗花叶病毒,采用宽频血清或分子检测;对RSD,采用相差显微镜、血清或分子检测;对白条病,采用隔离或分子检测;对黑穗病,进行新植宿根观察;若以上病害检测呈现阳性,为感病,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甘蔗花叶病,Fiji病消毁,除非在温室已发现传染源,其它品种(系)不必消毁;宿根矮化病,白条病同一地点所有桶栽材料须用统一方法测试,如果确信一桶被感染,则所有品种(系)必须收获进行CSLHWT处理后再种植,起初的植株须被毁灭;黑穗病消毁温室中所有品种(系),对温室进行彻底消毒,空置3个月;经以上检测和处理后,植株病害检测呈现阴性,新植的种茎在50+0.5℃热水中浸泡30min后即可用于繁殖试验研究。
全文摘要
一种甘蔗进口种苗检疫方法,对国外进口的甘蔗品种/材料进行检疫处理,包括隔离温室、种植桶用于检疫前先进行清洁卫生,后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消毒处理,再用紫外灯灭菌30min;土壤在带入温室前须用塑料袋密封太阳照射3~6个月进行消毒;砍切工具每砍一个种必须用70%的酒精消毒;收到进口种茎,在封闭条件下打开包裹,并进行彻底检查,所有包装材料,废弃物以及用过的盆、工具都须进行消毒或销毁,种茎用50±0.5℃热水处理30min,再用80%敌敌畏和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5~10min,然后种植。整个检疫期间,每1~2个月对植蔗进行检查,本发明符合国际检疫标准,为国外引进甘蔗品种/材料检疫提供技术支持。
文档编号G01N33/00GK101906484SQ20101023055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0日
发明者卢文洁, 李文凤, 王晓燕, 范源洪, 黄应昆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