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测量用铂电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ー种传感元件,特别涉及一种测量用钼电阻。
背景技术:
測量用钼电阻是风速、风量测量仪器中的感温元件。现有技术中的測量用钼电阻由引线、绕组、内芯及保护层构成。其中,引线和绕组用钼制作,绕组为螺旋形薄膜,或用钼丝按照一定的间距缠绕而成,内芯为陶瓷空心管,绕组缠绕在内芯上,其两端与引线相连接,保护层为釉层,经二次高温烧结而成。这种钼电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工难度大,使用寿命短,体积大,灵敏度低,响应时间长,防震能力差,绝缘强度低,耗电量大,从而限制了 应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测量用钼电阻存在的加工难度大、体积大、灵敏度低、绝缘强度低、耗电量大等问题,提供ー种加工简单、体积小、灵敏度高、绝缘強度高、耗电量小、抗拉防震性能好的測量用钼电阻。本实用新型包括引线、内芯、绕组和保护层,所述的内芯为空心高铝瓷管,绕组的两端与引线相连接,保护层包裹在内芯和绕组的外面,其特殊之处是,在内芯的外表面上有螺旋形凹槽,绕组缠绕在螺旋形凹槽中。在绕组的表面上还有ー层绝缘层,以提高钼电阻的绝缘强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制作エ艺简单,采用一次整体烧结エ艺,简化了生产エ序,并在内芯的外表面上设置螺旋形凹槽,既便于缠绕,又易于控制间距,还减小了钼电阻的直径,提高了钼电阻的灵敏度,其响应时间在4ms以内,并有助于提高钼电阻的抗震能力;在绕组的表面上设置高密度绝缘层,不仅提高了钼电阻的绝缘性能和防腐蚀能力,也提高了钼电阻的抗拉和防震能力,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使其同样环境下的耗电量降到了最低。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引线I、内芯2、绕组4和保护层3,所述的内芯2为空心高铝瓷管,在内芯2的外表面上有螺旋形凹槽,绕组4缠绕在螺旋形凹槽中;所述的绕组4用钼丝绕制而成,在绕组4的表面上还有ー层绝缘层5,以提高钼电阻的绝缘强度;绕组4的两端与引线I相连接,其连接点嵌入到内芯2两端的内孔中,使连接点更加牢固可靠,増大抗拉強度和防震能力;所述的保护层3为釉层,保护层3包裹在内芯2和绕组4的外面,经一次烧结而成。
权利要求1.一种测量用钼电阻,它包括引线、内芯、绕组和保护层,所述的内芯为空心高铝瓷管,绕组的两端与引线相连接,保护层包裹在内芯和绕组的外面,其特征在于,在内芯的外表面上有螺旋形凹槽,绕组缠绕在螺旋形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测量用钼电阻,其特征在于,在绕组的表面上还有ー层绝缘层。
专利摘要一种测量用铂电阻,解决了现有测量用铂电阻存在的加工难度大、体积大、灵敏度低、绝缘强度低、耗电量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引线、内芯、绕组和保护层,所述的内芯为空心高铝瓷管,绕组的两端与引线相连接,保护层包裹在内芯和绕组的外面,其特殊之处是,在内芯的外表面上有螺旋形凹槽,绕组缠绕在螺旋形凹槽中;在绕组的表面上还有一层绝缘层;优点在于,采用一次整体烧结工艺,简化了生产工序,并在内芯的外表面上设置螺旋形凹槽,既便于缠绕,还减小了铂电阻的直径,提高了铂电阻的灵敏度,其响应时间在4ms以内;在绕组的表面上设置高密度绝缘层,提高了铂电阻的绝缘性能和防腐蚀能力,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使耗电量降到了最低。
文档编号G01K7/18GK202453107SQ201220046668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4日
发明者张红星 申请人:张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