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柴油发动机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动机技术检测装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柴油发动机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柴油发动机的外壳由壳体与盖板组装而成,其组装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试验,以往该气密性试验是人工通过压板将壳体与盖板压紧后放入水槽检测,其缺点在于其壳体与盖板之间压紧不可靠,从而导致检测过程中的漏气现象,影响检测效果;且由于柴油发动机外壳多为铸造件,其重量重,采用人工将外壳压入水箱,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检测精度低。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发动机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其能将壳体可靠地压入水箱进行气密检测,能有效提高检测精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水槽,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工件支承压紧装置,所述工件支承压紧装置通过固定框架固定于骨架的中部,所述骨架的底部安装有气缸,所述水槽底部与所述气缸的导杆连接,所述工件支承压紧装置安装于所述水槽的上方、并且能套于所述水槽内。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支承压紧装置包括底板、压紧气缸,沿所述底板上的横向均布固定有垫块,所述垫块的纵向两侧、沿横向通过支撑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横向两端部安装有相互平行的两根连接杆,所述两根连接杆的端部分别通过气缸连接件与所述压紧气缸的导杆连接,所述压紧气缸上端吊装于所述骨架,所述旋转轴上连接固定有横向压杆,所述横向压杆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压板;所述垫块上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橡胶垫。与以往人工采用压板的形式将柴油机气缸壳体压入水槽进行气密性检测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由工件支承压紧装置将已装配好的柴油机气缸壳体压紧,其中压紧气缸通过连接杆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上的横向压杆与压板向下将柴油机气缸壳体压紧,而水槽安装于工件支承压紧装置的下方、且其底部与气缸连接,进行气密性检测时装满水的水槽由底部的气缸推动垂直向上运动、套于装夹有柴油机气缸壳体的工件支承压紧装置的外部,即能进行气密性检测,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气缸传动将工件压紧,其压紧可靠,有效避免了漏气现象,同时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柴油发动机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图I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I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槽2、工件支承压紧装置,工件支承压紧装置通过固定框架13固定于骨架I的中部,骨架I的底部安装有气缸3,水槽2底部与气缸3的导杆连接,工件支承压紧装置安装于水槽2的上方、并且能套于水槽2内。工件支承压紧装置包括底板4、压紧气缸5,沿底板4上横向均布固定有垫块6,垫块6的纵向两侧、沿横向通过支撑10分别安装有旋转轴7,旋转轴7的横向两端部安装有相互平行的两根连接杆8,两根连接杆8的端部分别通过气缸连接件9与压紧气缸5的导杆连接,压紧气缸5上端吊装于骨架1,旋转轴7上连接固定有横向压杆11,横向压杆11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压板12 ;垫块6上安装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上固定有橡胶垫15。
权利要求1.一种柴油发动机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其包括水槽,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工件支承压紧装置,所述工件支承压紧装置通过固定框架固定于骨架的中部,所述骨架的底部安装有气缸,所述水槽底部与所述气缸的导杆连接,所述工件支承压紧装置安装于所述水槽的上方、并且能套于所述水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支承压紧装置包括底板、压紧气缸,沿所述底板上的横向均布固定有垫块,所述垫块的纵向两侧、沿横向通过支撑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横向两端部安装有相互平行的两根连接杆,所述两根连接杆的端部分别通过气缸连接件与所述压紧气缸的导杆连接,所述压紧气缸上端吊装于所述骨架,所述旋转轴上连接固定有横向压杆,所述横向压杆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压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上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橡胶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发动机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其能将壳体可靠地压入水箱进行气密检测,能有效提高检测精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其包括水槽,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工件支承压紧装置,所述工件支承压紧装置通过固定框架固定于骨架的中部,所述骨架的底部安装有气缸,所述水槽底部与所述气缸的导杆连接,所述工件支承压紧装置安装于所述水槽的上方、并且能套于所述水槽内。
文档编号G01M3/06GK202485874SQ201120572610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周成功, 季凯, 曹一枢, 黄健 申请人: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