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建筑工地用线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工地用线坠。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机械、安装工程上要用到吊线找正的线坠,现有技术中一直沿用传统的线坠,其结构为圆锥体上具有线绳,用于测量被测物的铅直误差。但是在位置较为特殊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使用的时候,人肉眼无法准确定位观察,测量不够准确,在施工现场, 工作人员所使用的都是现场制作的简易线坠或采用铝合金制作线坠,一般用后即会扔掉, 这样做不仅浪费了原材料,而且也影响了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加工、对环境无污染的一种建筑工地用线坠。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建筑工地用线坠包括圆柱形上体和圆锥形下体,上体和下体固定连接在一起,上体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弧形凹槽,凹槽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牵引绳的挂线杆,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发光二极管,凹槽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放置纽扣电池的电池室;上体的侧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下方设置有内有照明灯的照明灯罩。所述的凹槽的表面设置有反光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工地用线坠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等特点,在位置较为特殊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使用的时候,人肉眼仍可准确的定位观察,有效的减少了测量误差,提高了施工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为一种建筑工地用线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体,2、下体,3、牵引线,4、凹槽,5、挂线杆,6、发光二极管,7、照明灯罩, 8、电池室,9、纽扣电池,10、控制开关,11、反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工地用线坠,其结构包括圆柱形上体1和圆锥形下体2,上体1和下体2固定连接在一起,上体1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弧形凹槽4,凹槽4的表面设置有反光层11,凹槽4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牵引绳3的挂线杆5,凹槽4的底部设置有发光二极管 6,凹槽4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放置纽扣电池9的电池室8 ;上体1的侧面设置有控制开关10,控制开关10的下方设置有内有照明灯的照明灯罩7。[0012]使用时,发光二极管6的光线在反光层11的作用下照向牵引绳3,使得的施工人员能看清楚牵引绳3的位置,内有照明灯的照明灯罩7可使施工人员看清线坠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工地用线坠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工地用线坠,包括圆柱形上体和圆锥形下体,上体和下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其特征在于上体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弧形凹槽,凹槽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牵引绳的挂线杆,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发光二极管,凹槽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放置纽扣电池的电池室;上体的侧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下方设置有内有照明灯的照明灯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用线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表面设置有反光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线坠,属于建筑工程设备领域,其结构包括圆柱形上体和圆锥形下体,上体和下体固定连接在一起,上体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弧形凹槽,凹槽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牵引绳的挂线杆,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发光二极管,凹槽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放置纽扣电池的电池室;上体的侧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下方设置有内有照明灯的照明灯罩。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工地用线坠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等特点,在位置较为特殊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使用的时候,人肉眼仍可准确的定位观察,有效的减少了测量误差,提高了施工效率。
文档编号G01C15/10GK202274879SQ201120393618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7日
发明者陈涛 申请人: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