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医用精密液体计量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具,特别是一种一次性医用精密液体计量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临床上使用特别是在ICU、心胸外科及肾病病房,常采用各种一次性的引流器具,比如用于引流尿液的尿量杯和尿量袋,外科手术后由刀口外引流出的废液、引流胸腔积液等,在各种引流液体的医用器具中,除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容液容积外,为方便临床对各种病例的观察、诊断,还需在单位时间内可方便的观察到液体的排出量,与此同时,上述引流器具还应具备操作简单、方便可靠、液量读数准确等功能,目前使用的引流器具品种繁多,如在尿液引流产品中,既有容积较小刻度精密的尿量杯,也有窖较大的由多腔构成的尿量仪,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现有的这类产品主要存在着如下不足之处a、对多腔尿量仪的排出在操作上只能通过腔体下部设置的卸流阀一次排清,无法根据临床需求依顺序排出,此外,还有些产品的排泄口设在腔体顶部,排液时需将尿量仪倒置方可完成,这样不仅操作麻烦,而且易造成尿液的回流。b、在多腔尿量仪入口由于尿流通道设计不合理而使尿液无法按顺序流入各腔室,给观察带来不便。c、现设计的溢流通道较复杂,使制造成本升高。d、当尿液容量处于临界点时没有报警,给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不仅可精确的直接观察到液量,而且可根据临床需求使各腔液体依次排出的医用精密液体计量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精密液体计量仪,包括可盛装液体且刻有计量刻度的透明容皿,所述容皿上端设有与人体插接的导流管,下端设有与储液袋相连的导液管,在容皿内设有精密液腔和与精密液腔相通的左、右液腔,其特点是在精密液腔、左、右液腔与储液袋导液管之间设有可使各液腔中的液体根据临床需求依次流入储液袋的液流控制阀。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液流控制阀由阀体及与阀体转动配合的阀芯组成,其中上述阀体位于容皿下部精密液腔、左、右液腔结合部,在阀体内腔腔壁设有分别与精密液腔、左、右液腔相导通且呈前后错位布设的液孔,在阀体下部设有与内腔相通并与储液袋的导液管连接的接头,在阀体靠近左液腔一侧还设有与内腔相通的溢流管;当然上述溢流管也可通过液控阀内部结构改进而设置在其它液腔。上述阀芯转动的设置于阀体内腔,所述阀芯与阀体内腔配合段为一带中空腔的管状体,在阀芯相对应阀体液孔的管壁上设有当阀芯旋至一定角度时可分别与左、右液腔及溢流管与储液袋导液管或精密液腔与储液袋导液管相导通的卸流孔;上述阀体内腔与阀芯外壁呈密封式的转动配合,在阀芯外端设有旋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精密液腔、左、右液腔与储液袋的导流管之间设置的根据临床需求可使各腔中的液体依次流入储液袋的液体控制阀,使医务人员可方便的提取液体检验或将全部液体排入储液袋,而将液体控制阀设置于器皿的下部,不仅将取样和排液的功能容于一体,而且避免了器皿倒置所带来的液体回流,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此外,设计简单的单向截止阀不仅可使液体按顺序流入每一腔室内,而且可随时截止与人体相通的流路、防止负压吸引,同时也可防止逆流,避免二次污染。而腔室内调协的结构简单的溢流管可在液面上升到临界面时可自动排出,保证了使用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流控制阀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N-N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单向截止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医用精密液体计量仪,包括可盛装液体且刻有计量刻度的透明容皿1,所述容皿1上端设有与人体插接的导流管4,下端设有与储液袋相连的导液管9,在容皿1内设有精密液腔11和与精密液腔11相通的左、右液腔12、13,其特点是在精密液腔11、左、右液腔12、13与储液袋、导液管9之间设有可使各液腔中的液体根据临床需求依次流入储液袋的液流控制阀2。上述液流控制阀2由阀体21及与阀体21转动配合的阀芯22组成,其中上述阀体21位于容皿1下部精密液腔11、左、右液腔12、13结合部,在阀体21内腔腔壁设有分别与精密液腔11、左、右液腔12、13相导通且呈前后错位布设的液孔,在阀体21下部设有与内腔相通并与储液袋的导液管9连接的接头23,在阀体21靠近左液腔12一侧还设有与内腔相通的溢流管3;上述阀芯22转动的设置于阀体21内腔,所述阀芯22与阀体21内腔配合段为一带中空腔的管状体,在阀芯22相对应阀体21液孔的管壁上设有当阀芯22旋至一定角度时可分别与左、右液腔12、13及溢流管9与储液袋导液管9或精密液腔11与储液袋导液管9相导通的卸流孔4;上述阀体21内腔与阀芯22外壁呈密封式的转动配合,在阀芯22外端设有旋钮24。上述阀体21沿内腔壁开设的液孔包括与阀体21下部接头23相同截面的左液孔25及设置于阀体21腔壁外端同一截面的上液孔27、右液孔28及溢流孔26,其中,上述左液孔呈环形条状且与左液腔12相通,右液孔28与右液腔13相通,上液孔27与精密液腔11相通,上述溢流孔26外端设有供与溢流管3相连的接头29;上述阀芯22相对阀体21液孔位置设置的卸流孔包括在阀芯旋至一定角度时分别与阀体左液孔25、接头23相连通的卸流孔41、分别与阀体21、上液孔27、右液孔28及溢流孔26相导通的卸流孔42及与阀体21的接头23相导通的卸流通道43、44,其中所述卸流通道为卸流孔或弧槽;上述液孔、卸流孔均沿各自的壁面成90°设置。上述精密液腔与左、右液腔12、13之间设有隔板5,在隔板5上部分别设有与水平面呈高低设置的液体通道6,在精密液腔11顶端设有单向截止阀7,该单向截止阀7包括阀体71及阀芯72,其中上述阀体71顶端设有与阀体71内腔相通且与人体插接的导流管4连接的接头;上述阀芯72可转动的设置于阀体71内腔,所述阀芯72上设有与阀体71上的接头相连通的引流孔73,所述引流孔73的出口正对容皿液腔的背板,在引流孔73沿端面设有一可防逆流的阀片74;上述阀体两侧位于精密液腔隔板5液体通道6附近设有相错位的挡液板8。上述设置于左液腔12且与液流控制阀2阀体21相连的溢流管3另一端位于精密液腔11与左液腔液体12通道6的上方。上述容皿液腔位于液体通道6附近设有当液体超过一定容量时可自动报警的液体导电芯片。上述容皿背板的下方外端设有供储液袋挂置的前大后小的挂柱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是这样实现的,当由人体引流出的液体通过导流管至位于器皿上方的单向截止阀时,旋动阀芯使液体导入阀体内导液通道并进入精密液腔,由于导液通道出口正对背井离乡板且在阀体两侧设有隔板,故液体不会溢至其它液腔,而当精密液腔液体高于左液腔时,液体便进入左液腔,同理,当液体高于右液腔时则液体流入右液腔,当腔内液体达到临界液面时,一方面可通过溢流管将液体溢至储液袋,另一方面设置在临界液面的液体芯片发出报警,这样可确保在无人看护时使用的安全。器皿内液体的排放是通过器皿下端的液流控制阀来实现的,该液流控制阀可通过旋动阀芯将各液腔及溢流管内的液体依次排入储液袋,当然,也可根据临床需求打开或关阀某一液腔或提取液体检验,上述位于器皿上部的单向截止阀及位于器皿下部的液流控制阀的阀体均可与器皿一体成型制出,而阀芯可采用密封性良好且与阀体内腔相适配的材料制成,这样可确保液体不会泄漏。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精密液腔、左、右液腔与储液袋的导流管之间设置的根据临床需求可使各腔中的液体依次流入储液袋的液体控制阀,使医务人员可方便的提取液体检验或将全部液体排入储液袋,而将液体控制阀设置于器皿的下部,不仅将取样和排液的功能容于一体,而且避免了器皿倒置所带来的液体回流,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此外,设计简单的入液口阀体可使液体按顺序流入每一腔室内,而腔室内调协的结构简单的溢流管可在液面上升到临界面时可自动排出,保证了使用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精密液体计量仪,包括可盛装液体且刻有计量刻度的透明容皿(1),所述容皿(1)上端设有与人体插接的导流管(4),下端设有与储液袋相连的导液管(9),在容皿(1)内设有精密液腔(11)和与精密液腔(11)相通的左、右液腔(12)、(13),其特征在于在精密液腔(11)、左、右液腔(12)、(13)与储液袋、导液管(9)之间设有可使各液腔中的液体根据临床需求依次流入储液袋的液流控制阀(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精密液体计量仪,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流控制阀(2)由阀体(21)及与阀体(21)转动配合的阀芯(22)组成,其中上述阀体(21)位于容皿(1)下部精密液腔(11)、左、右液腔(12)、(13)结合部,在阀体(21)内腔腔壁设有分别与精密液腔(11)、左、右液腔(12)、(13)相导通且呈前后错位布设的液孔,在阀体(21)下部设有与内腔相通并与储液袋的导液管(9)连接的接头(23),在阀体(21)靠近左液腔(12)一侧还设有与内腔相通的溢流管(3);上述阀芯(22)转动的设置于阀体(21)内腔,所述阀芯(22)与阀体(21)内腔配合段为一带中空腔的管状体,在阀芯(22)相对应阀体(21)液孔的管壁上设有当阀芯(22)旋至一定角度时可分别与左、右液腔(12)、(13)及溢流管(9)与储液袋导液管(9)或精密液腔(11)与储液袋导液管(9)相导通的卸流孔;上述阀体(21)内腔与阀芯(22)外壁呈密封式的转动配合,在阀芯(22)外端设有旋钮(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精密液体计量仪,其特征在于上述阀体(21)沿内腔壁开设的液孔包括与阀体(21)下部接头(23)相同截面的左液孔(25)及设置于阀体(21)腔壁外端同一截面的上液孔(27)、右液孔(28)及溢流孔(26),其中,上述左液孔呈环形条状且与左液腔(12)相通,右液孔(28)与右液腔(13)相通,上液孔(27)与精密液腔(11)相通,上述溢流孔(26)外端设有供与溢流管(3)相连的接头(29);上述阀芯(22)相对阀体(21)液孔位置设置的卸流孔包括在阀芯旋至一定角度时分别与阀体左液孔(25)、接头(23)相连通的卸流孔(41)、分别与阀体(21)、上液孔(27)、右液孔(28)及溢流孔(26)相导通的卸流孔(42)及与阀体(21)的接头(23)相导通的卸流通道(43)、(44),其中所述卸流通道(43)、(44)为卸流孔或弧槽;上述液孔、卸流孔均沿各自的壁面成90°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精密液体计量仪,其特征在于上述精密液腔与左、右液腔(12)、(13)之间设有隔板(5),在隔板(5)上部分别设有与水平面呈高低设置的液体通道(6),在精密液腔(11)顶端设有单向截止阀(7),该单向截止阀(7)包括阀体(71)及阀芯(72),其中上述阀体(71)顶端设有与阀体(71)内腔相通且与人体插接的导流管(4)连接的接头;上述阀芯(72)可转动的设置于阀体(71)内腔,所述阀芯(72)上设有与阀体(71)上的接头相连通的引流孔(73),所述引流孔(73)的出口正对容皿(1)液腔的背板,在引流孔(73)沿端面设有一可防逆流的阀片(74);上述阀体两侧位于精密液腔隔板(5)液体通道(6)附近设有相错位的挡液板(8)。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医用精密液体计量仪,其特征在于上述设置于左液腔(12)且与液流控制阀(2)阀体(21)相连的溢流管(3)另一端位于精密液腔(11)与左液腔液体(12)通道(6)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精密液体计量仪,其特征在于上述容皿液腔位于液体通道(6)附近设有当液体超过一定容量时可自动报警的液体导电芯片(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精密液体计量仪,其特征在于上述容皿背板的下方外端设有供储液袋挂置的前大后小的挂柱(10)。
专利摘要一种医用精密液体计量仪,包括可盛装液体且刻有计量刻度的透明容皿,所述容皿上端设有与人体插接的导流管,下端设有与储液袋相连的导液管,在容皿内设有精密液腔和与精密液腔相通的左、右液腔,其特点是在精密液腔、左、右液腔与储液袋导液管之间设有可使各液腔中的液体根据临床需求依次流入储液袋的液流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精密液腔、左、右液腔与储液袋的导流管之间设置的根据临床需求可使各腔中的液体依次流入储液袋的液体控制阀,使医务人员可方便的提取液体检验或将全部液体排入储液袋,而将液体控制阀设置于器皿的下部,不仅将取样和排液的功能容于一体,而且避免了器皿倒置所带来的液体回流,确保了使用的安全。
文档编号G01F22/00GK2681094SQ20032012885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1日
发明者宋国顺 申请人:宋国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