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坡面径流水量自动计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计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量更准确、运行更稳定、 适于野外测量的坡面径流水量自动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坡面径流流量的自动观测是目前野外测量的难点问题,对于无压、低水头、小流量、高泥沙的坡面水文过程自动监测技术进展也十分缓慢。目前,野外试验坡面径流流量观测记录主要采用集水池+水位计法或流量计法。集水池+水位计法是在径流区出口处建造集水池,并安装水位计来观测和记录坡面径流。由于集水池建设受成本及立地条件的制约,通常容积有限,在暴雨季节易发生溢流;而且水位计需要每天更换记录纸,管理难度大, 成本高,导致该方法难以对坡面径流进行长期、连续监测,不适宜在未建有标准径流小区的坡面上使用。其他的测量方法还有流量计法。流量计法是在径流小区出口建设径流收集渠道, 并安置流量计实现对径流小区产流过程的监测。翻斗式流量计是野外径流观测中主要使用的流量计之一,但是现有技术翻斗式流量计的调节装置为单点支撑结构,当野外径流观测中出现径流量大且持续时间长时,其翻斗翻转时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震颤与偏转,从而会导致记录感应器错误记录数据。实际工作中,野外径流观测不仅要记录产流量还要记录产沙量,而目前使用的口底同径的翻斗在翻转时易造成泥沙残留在翻斗中,从而使产沙量数据出现偏差。另外,由于缺乏可拆卸的、便携的径流收集装置。比如中国专利(03279773. 7和 200520033510. 5)公开了这类机械计量方式的技术方案,专利03279773. 7用于测量单口油井采油量的时间变化过程,专利200520033510. 5利用上下两个上三角形翻斗的联动来测定流量变化。现有技术对天然坡面径流水的计量不适用,大都存在工作机构震颤和偏转问题, 导致计量不准确的不足,影响了其推广和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时、准确测量各种坡面产流过程,且能长时间脱机工作的坡面径流水量自动计量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集流斗、计量斗、基座、传感器和计量控制器,所述的集流斗连接导流管,导流管出水口正对其下方的计量斗,计量斗通过转轴设置于基座上,所述的计量斗侧壁中线上设置永磁铁,设置于基座上的传感器与永磁铁相对应;所述的计量斗底面纵向设置偏转配重导流管,偏转配重导流管内设置配重球。本实用新型的对称计量斗、偏转配重导流机构和计数机构,以及对称设置限位调节杆、微调装置,保证了计量斗翻转平稳、可靠,收集的径流水导出顺畅,不会积存,计量斗不会残留泥沙,保持了计量准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可适应野外复杂环境下的坡面径流计量。
3[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及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右视示意图;图3为图2计量斗呈水平状态示意图;图中1-集流斗、2-导流管、3-计量斗、4-转轴、5-基座、6-永磁铁、7-限位调节杆、8-微调装置、9-传感器、10-偏转配重导流管、11-配重定位孔、12-沉沙池、13-计量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集流斗1、计量斗3、基座5、传感器9和计量控制器 13,所述的集流斗1连接导流管2,导流管2出水口正对其下方的计量斗3,计量斗3通过转轴4设置于基座5上,所述的计量斗3侧壁中线上设置永磁铁6,设置于基座5上的传感器 9与永磁铁6相对应;所述的计量斗3底面纵向设置偏转配重导流管10,偏转配重导流管10 内设置配重球。所述的基座5两端对称设置限位调节杆7,限位调节杆7对称设置以转轴4为圆心的圆弧形导槽内。所述的计量斗3两端底部设置微调装置8。所述的计量斗3内壁底面呈圆弧形,以方便泥沙倾斜出去,避免积存而影响计量精度。所述的计量斗3呈底小口大的簸箕形。所述的传感器9为磁控或光控开关,磁控或光控开关与计量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的传感器9为光控开关时,相应地永磁铁6用光敏器件代替。所述的磁控开关为干簧管或磁性继电器。所述的微调装置8对应于限位调节杆7对称设置。所述的集流斗1为簸箕形,集流斗1的底部经导流孔连通导流管2,导流管2出水口呈扁口状,宽度与计量斗3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的偏转配重导流管10两端对称设置配重定位孔11,配重定位孔11与配重定位销配合,实现偏转配重导流管10内偏重配重球的位置调整,以方便根据进水量大小调整计量斗翻转时的容水量。所述的基座5两侧对应计量斗3出口下方设置沉沙池12。所述的基座5下方设置可调节支脚,以方便调整计量装置的整体平衡。所述的计量控制装置13为单片机,读取数据时,单片机MCU-RX端口维持一定时间的低电平,使单片机脱离数据采集状态进入接收命令状态,从而在较低工作频率下实现和上位机的通信。为了防止锈蚀,该装置可以选用UPVC材料制作集流斗1、布水器2、计量斗3、基座 5等组件,这些组件和转轴4等组件之间活动连接,以便于拆卸。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0027]本实用新型的对称计量斗3、偏转配重翻转机构和磁控计数机构,以及对称设置限位调节杆7、微调装置8,保证了计量斗3翻转平稳、可靠。由于配重球的存在,使得计量斗 3始终处于失衡状态,即计量斗3始终有一侧处于接纳导流管2的来水状态,当计量斗3中水的重量足以撬动配重球时,计量斗3即发生翻转,向盛满水的计量斗3 —侧倾倒,配重球所在的一端被翘起,配重球沿偏转配重导流管10滚动到倾倒水的一侧,另一侧即处于接纳导流管2的来水状态。同样,当计量斗3中水的重量足以撬动配重球时,计量斗3再次向另一侧发生翻转,配重球偏转配重导流管10滚回到倾倒水的一侧,另一侧即处于接纳导流管 2的来水状态,如此往复。与此同时,每翻转一次,计量斗3侧壁中线上的永磁铁6即触发一次磁控开关,向计量控制器13输出一次计数信号,完成一次计量过程。根据径流水量的大小,需要调整翻转点的计量斗3盛水量,可以通过偏转配重导流管10两端的配重定位孔11中定位销的位置,依据杠杆原理,定位销越靠近偏转配重导流管10的端部,调整翻转时的计量斗3盛水量越大,反之越小。也就是说,径流水量大时,将定位销外移,反之向内移动。在调整配重定位销位置的同时,要调整限位调节杆7的位置, 将定位销外移时,限位调节杆7下移,反之上移。为了保证计量斗3翻转过程重的平稳,限位调节杆7调整后,应当调整微调装置8使之同侧的微调装置8在翻转时同时接触限位调节杆7,防止计量斗3抖动或不平稳。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选择需要计量的径流剖面,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布设方案,构设本装置的安放基础, 将本装置安装在基础上,将集流斗1迎着径流方向设置平稳后固定好,将导流管2架设于计量斗3正上方,出口靠近计量斗3上沿中线。根据初步试验或估算的径流水量,调整好配重球定位销的位置,同时将限位调节杆7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并调整微调装置8以保证计量斗 3翻转时触底平稳。当遇到径流水量变得很小时,应将配重限位销向内调整,同时上移限位调节杆7,并使之与微调装置8同时平稳接触。计量斗3每次偏转,永磁铁6即触发干簧管 1次,干簧管发出脉冲信号给计量控制装置13的单片机用于计量。本实用新型特点1、解决了在坡面径流量大且持续时间长的情况时,翻斗出现较大幅度的震颤与偏转导致数据记录错误的问题;2、宽口圆弧底计量斗室增强了翻转出水效率;3、分体组装结构,可适合于各种复杂条件下坡面径流的计量;4、反应灵敏,每秒可记录4次以上数据,而且计量范围宽,可达1升/秒 50升/ 秒。
权利要求1.一种坡面径流水量自动计量装置,包括集流斗(1)、计量斗(3)、基座(5)、传感器(9) 和计量控制器(13),所述的集流斗(1)连接导流管(2),导流管(2)出水口正对其下方的计量斗(3),计量斗(3)通过转轴(4)设置于基座(5)上,其特征是所述的计量斗(3)侧壁中线上设置永磁铁(6),设置于基座(5)上的传感器(9)与永磁铁(6)相对应;所述的计量斗 (3 )底面纵向设置偏转配重导流管(10 ),偏转配重导流管(10 )内设置配重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径流水量自动计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基座(5)两端对称设置限位调节杆(7),限位调节杆(7)对称设置以转轴(4)为圆心的圆弧形导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径流水量自动计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计量斗(3)两端底部设置微调装置(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坡面径流水量自动计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计量斗 (3)内壁底面呈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坡面径流水量自动计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计量斗 (3)呈底小口大的簸箕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径流水量自动计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传感器(9)为磁控或光控开关,磁控或光控开关与计量控制器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坡面径流水量自动计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微调装置(8) 对应于限位调节杆(7)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径流水量自动计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集流斗(1)为簸箕形,集流斗(1)的底部经导流孔连通导流管(2 ),导流管(2 )出水口呈扁口状,宽度与计量斗(3)的宽度相适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径流水量自动计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偏转配重导流管(10 )两端对称设置配重定位孔(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坡面径流水量自动计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基座 (5)两侧对应计量斗(3)出口下方设置沉沙池(12);所述的基座(5)下方设置可调节支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坡面径流水量自动计量装置,包括集流斗、计量斗、基座、传感器和计量控制器,所述的集流斗连接导流管,导流管出水口正对其下方的计量斗,计量斗通过转轴设置于基座上,所述的计量斗侧壁中线上设置永磁铁,设置于基座上的传感器与永磁铁相对应;所述的计量斗底面纵向设置偏转配重导流管,偏转配重导流管内设置配重球。本实用新型的对称计量斗、偏转配重导流机构和计数机构,以及对称设置限位调节杆、微调装置,保证了计量斗翻转平稳、可靠,收集的径流水导出顺畅,不会积存,计量斗不会残留泥沙,保持了计量准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可适应野外复杂环境下的坡面径流计量。
文档编号G01F11/26GK202075000SQ20112019728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3日
发明者和树庄, 张国盛 申请人:云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