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5-10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精制地沟油的鉴别及定量分析方法

时间:2025-05-09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精制地沟油的鉴别及定量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制地沟油的定量和定性检测方法,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沟油是废弃动物油脂、泔水油、多次反复加热使用及从餐饮企业下水道收集的垃圾油的总称。与食用油相比,地沟油中的重金属、毒素(如丙烯醛、黄曲霉毒素)严重超标, 过氧化值远远超过国家标准0. 15%,长期摄入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 诱发多种疾病,甚至致癌。未精制的地沟油通过常规理化指标(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游离酚(棉籽油)、总砷、铅、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农药残留)的测定,可以简单鉴别。 但是通过加热、脱渣、脱色、脱臭等多步骤的深度精炼得到的精制地沟油,其色泽、气味、滋味等感官指标以及酸价和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常接近或完全达到《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2005),掺混后更难以与合格食用油相区分。目前,应用的主要地沟油的分析检测技术手段主要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C)、荧光光谱法、顶空气相色谱联用质谱法(GC-MS)、电导率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或等离子体偶联质谱(ICP-MS)和光纤波导传感检测法等。薄层色谱法主要是利用地沟油中的二级氧化产物醛、酮的分离检测,但精制地沟油在精炼过程中(如脱臭)即可以除去,灵敏度极低,并不能掺伪检测。GC-MS法主要是收集废油氧化产生的小分子挥发性物质进行气质联用检测,技术缺陷就在于经精炼过后的精制地沟油中大部分的挥发性物质都已经除去。GC 技术检验胆固醇和U/S值(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的方法也不适合于精制地沟油的检测,在掺杂量低于10%时都难以检测出其中的胆固醇,而U/S值本身指标性不强,不同种类的植物油U/S值变化较大。电导率法主要是针对含有水溶性物质的地沟油,例如食盐调味品和洗洁精等,但是深度精炼的精制地沟油已经除去绝大多数水溶性物质,同样不能准确的检测。 这些方法都普遍存在着特征指标专一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准确性不高和检测范围狭窄的缺点。这就给精制地沟油的检测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精制地沟油的检测方法,并且可以对掺杂精制地沟油的食用油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方法是借助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精制地沟油的鉴别,并且通过外标法建立标准曲线,进一步对掺杂在食用油中的精制地沟油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精制地沟油的鉴别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I)测定样品、精制地沟油和食用油的吸光度A,利用公式(I)计算样品的质量吸光系数a,比较样品、精制地沟油和食用油的质量吸光系数a的差别;精制地沟油在23(T235nm 范围任一波长下有强吸收,紫外光谱图有较高的吸收峰,质量吸光系数a —般大于I. 20; 而食用油吸收较弱,紫外光谱图无明显吸收峰,质量吸光系数a —般小于0.40;通过测定和比较样品与两者质量吸光系数a的大小,可以达到初步鉴别精制地沟油的目的。其中所述的公式(I)为a=A/(CXL) ;其中C为浓度(g/L)、L为光程长度 (cm)。二、精制地沟油的鉴别方法,或者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将样品恒温120°C敞口加热,随着加热时间的增长,精制地沟油在23(T235nm范围任一波长下的吸光度A变化不大,利用公式(I)计算所得质量吸光系数a变化也较小,6小时内质量吸光系数a仅增加了 0. 50,增大了约40% ;而食用油在该波长下的吸收由弱变强,6小时内质量吸光系数a由0.34逐渐增加到2. 00左右,增大了近5倍;通过此方法可以进一步大范围的鉴别精制地沟油和食用油。三、精制地沟油的定量分析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掺杂不同量精制地沟油的食用油在23(T235nm范围任一波长下也有较强吸收,并且其含量与相应的质量吸光系数a呈线性关系。配制含不同量的精制地沟油的食用油为标样,其中六个含量梯度0%、20%、40%、 60%、80%和100%,测其在23(T235nm范围任一波长下的吸光度A,计算质量吸光系数a。以精制地沟油含量为X轴,质量吸光系数为Y轴,利用标样数据,线性拟合成标准曲线。测定未知样品在相同波长下的吸光度A,计算其相应的质量吸光系数a,参照标准曲线,可以简单易行的得到精制地沟油的含量,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本发明不仅可以定性的对精制地沟油和掺杂精制地沟油的食用油进行快速的鉴别,并且可以定量的分析精制地沟油的准确含量,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灵敏度、准确性不高, 特征指标专一性不强和检测范围狭窄的缺点。


图I为120°C加热下食用大豆油和精制地沟油紫外吸收随时间变化差异图。图2掺杂不同量精制地沟油的食用油与其紫外质量吸光系数的标准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所用仪器为日本Hitachi公司的UV3010紫外分光光度计。实施例I
分别取样大豆油和精制地沟油广2滴,精确称量至小数点后4位,以正己烷为溶剂(或在20(T400nm范围内无紫外吸收并能完全溶解大豆油的有机溶剂)配成25ml标样。设定紫外波长为233nm,以溶剂环己烷为参比溶液调节透光度(吸光度为0),在同条件下分别测定大豆油和精制地沟油的吸光度,利用公式计算出质量吸光系数。a =A/(CXL) 公式(I)
C为浓度(g/L)、L为光程长度(cm)
测得大豆油的吸光度A (大豆油)为0.372,精制地沟油吸光度A (精制地沟油)为
I.349,利用公式(I)计算,所得的大豆油质量吸光系数a (大豆油)为0.338L/g.cm,精制地沟油的质量吸光系数a (精制地沟油)为I. 302L/g. cm,两者在数值上相差3倍,差异极为明显。通过以上的计算比较,可以得出大豆油在该波长下的质量吸光系数a远小于精制地沟油的质量吸光系数a,初步鉴别出大豆油和精制地沟油。实施例2
将大豆油和精制地沟油加热恒温在120°C,每小时取样f 2滴,精确称量至小数点后4 位,以正己烷为溶剂(或为20(T400nm范围内无紫外吸收并能完全溶解大豆油的有机溶剂) 配成25ml标样,测定其在波长233nm的吸光度A并计算其所得的质量吸光系数a,具体操作同例I。观察两者的差异,如图I所示,随着恒温加热时间的增加,大豆油在233nm处的紫外吸收变强,相应计算所得的质量吸光系数a (大豆油)呈较大幅度的增加,在恒温加热六个小时后,质量吸光系数a (大豆油)增大了近5倍。而精制地沟油的的质量吸光系数 a (精制地沟油)随加热时间的增加变化幅度较小,最大偏差仅为0. 50,增大了约40%。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主要原因就在于大豆油中亚油酸的含量较高,亚油酸经加热后会部分转变为共轭亚油酸,致使在该波长处的紫外吸收变强。并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转变量增多,紫外吸收以较大幅度增强,相应计算所得的质量吸光系数a也大幅度改变。而精制地沟油作为使用过的废油,亚油酸含量较少,主要为转变后的共轭亚油酸,并且经过深层次精炼也不能去除,因此在该波长处本身便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加热后共轭亚油酸含量变化不大,因此紫外吸收的变化也极小,相应的质量吸光系数也只是小范围的波动。因此,比较两者120°C恒温加热条件下,在233nm波长处的质量吸光系数a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进一步的鉴别大ii油和精制地沟油。实施例3
分别配置精制地沟油量为20%、40%、60%、80%的大豆油,并取广2滴精确称量至小数点后4位,以正己烷为溶剂(或为20(T400nm范围内无紫外吸收并能完全溶解大豆油的有机溶剂),准确配置成25ml的标准液,测定在233nm波长处的吸光度A,并计算其相应的质量吸光系数a,具体操作同例I。以精制地沟油含量为X轴,质量吸光系数a为Y轴,利用标样数据,线性拟合成标准曲线。如图2所示,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式为Y=O. 33214+0. 98371X,相关度R为0. 9983,标准偏差SD为0. 02402。实施例4
配置精制地沟油量为51. 7%的大豆油,取f 2滴精确称量至小数点后4位,以正己烷为溶剂(或为20(T400nm范围内无紫外吸收并能完全溶解大豆油的有机溶剂),准确配置成 25ml的标准液,测其在233nm波长处的吸光度A,并计算其相应的质量吸光系数a,具体操作同例I。所得测量值A(51. 7%) =0. 899,利用公式 I 计算所得 a (51. 7%) =0. 8417L/g. cm。 参照实施例3标准曲线,由a =0. 8417L/g. cm,所得精制地沟油含量为51. 8%,相对误差5 仅为0. 19%。经过上述实验,充分验证了本发明专利提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权利要求
1.精制地沟油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I)测定样品、精制地沟油和食用油的吸光度A,利用公式(I)计算样品的质量吸光系数a,比较样品、精制地沟油和食用油的质量吸光系数a的差别;精制地沟油在23(T235nm 范围任一波长下有强吸收,紫外光谱图有较高的吸收峰,质量吸光系数a大于I. 20;而食用油吸收较弱,紫外光谱图无明显吸收峰,质量吸光系数a小于0.40;通过测定和比较样品与两者质量吸光系数a的大小,可以达到初步鉴别精制地沟油的目的。
2.精制地沟油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或者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将样品恒温120°C敞口加热,随着加热时间的增长,精制地沟油在23(T235nm范围任一波长下的吸光度A变化不大,利用公式(I)计算所得质量吸光系数a变化也较小,6小时内质量吸光系数a仅增加了 0.50,增大了 40% ;而食用油在该波长下的吸收由弱变强,6小时内质量吸光系数a由0.34逐渐增加到2. 00,增大了近5倍;通过此方法可以进一步大范围的鉴别精制地沟油和食用油。
3.精制地沟油的定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掺杂不同量精制地沟油的食用油在23(T235nm范围任一波长下也有较强吸收,并且其含量与相应的质量吸光系数a呈线性关系;配制含不同量的精制地沟油的食用油为标样,测其在23(T235nm范围任一波长下的吸光度A,根据公式(I)计算质量吸光系数a ;其中六个含量梯度为0%、20%、40%、60%、80%和 100% ;以精制地沟油含量为X轴,质量吸光系数为Y轴,利用标样数据,线性拟合成标准曲线;测定未知样品在相同波长下的吸光度A,计算其相应的质量吸光系数a,参照标准曲线,可以简单易行的得到精制地沟油的含量,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精制地沟油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公式 (I)为a=A/(CXL);其中C为浓度(g/L)、L为光程长度(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制地沟油的定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公式(I)为a =A/(CXL);其中C为浓度(g/L)、L为光程长度(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精制地沟油的鉴别及定量分析方法,食品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精制地沟油的检测方法,并且可以对掺杂精制地沟油的食用油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方法是借助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精制地沟油的鉴别,并且通过外标法建立标准曲线,进一步对掺杂在食用油中的精制地沟油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不仅可以定性的对精制地沟油和掺杂精制地沟油的食用油进行快速的鉴别,并且可以定量的分析精制地沟油的准确含量,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灵敏度、准确性不高,特征指标专一性不强和检测范围狭窄的缺点。
文档编号G01N21/33GK102608050SQ20121002742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
发明者丛於冬, 宋国强, 曹引梅, 朱艳, 沈力 申请人:常州大学

  • 专利名称:一种井下人员定位搜救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系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井下人员定位搜索装置。背景技术:目前国内各种煤矿基本上没有同类系统,仅有小部分大型煤矿采用非接触式IC卡考勤方式进行定位,有效距离不超过1米,根本
  • 专利名称:一种切向微动摩擦磨损试验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实时观测与记录切向微动摩擦磨损的设备。背景技术:不同于滑动、滚动,微动(Fretting)是指在机械振动、疲劳载荷、电磁振动或热循环等交变载荷作用下,接触表面间发生的振
  • 专利名称:一种测量线圈天线匹配电容参数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射频天线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直接获取线圈天线匹配电容参数的方法。背景技术:天线是射频识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射频识别技术大量使用的是线圈天线。其中,线圈天线的等效电路如图1所
  • 专利名称:调节植物器官大小和花器官内部非对称性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和植物学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调节植物器官大小和花器官内部非対称性的方法。背景技术:与动物的器官发育不同,植物侧部器官(如叶和花等)都是在植物的胚后发育过程
  • 专利名称:一种变幅载荷下的机械零构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疲劳预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变幅载荷下基于损伤线和应力寿命线的机械零构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背景技术:工程中大部分机械零部件承受的载荷是变幅的,一般变幅载荷既包括疲劳极
  • 专利名称::气溶胶粒度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溶胶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溶胶粒度分布釆样的气溶胶粒度分离装置。背景技术::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包括职业性场所中呼吸性粉尘采样)是职业性粉尘监测中的重要内容,在
山东科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http://www.ruyicn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