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铝电解电容器铆接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ー种铝电解电容器铆接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铝电解电容器在钉卷过程中,如果钉卷机底部模板上有掉落的铝端子或电极铝箔箔灰积压过多时,可能会导致在铆接时产生冲压不良,从而造成电容器无容量的致命缺陷。 传统的钉卷机在卷绕芯子时遇到铆接不良现象时不能达到自动停机的要求,出现更多的不合格电容器芯子,在后续的电容器制造中留下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构建ー种铝电解电容器铆接检测装置,克服现有技术在不能在自动检测到电解电容器铆接不良时自动停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建ー种铝电解电容器铆接检测装置,包括导针与铝箔进行铆接的刺铆模、检测导针铝箔复合厚度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检测所述刺铆模铆接后的导针铝箔复合厚度,所述检测组件检测到所述导针铝箔复合厚度超过设置范围时发出停机指令。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检测组件为红外线检测模块,所述红外线检测模块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导针铝箔两侧的至少两个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导针铝箔的复合厚度方向上以检测所述导针铝箔的复合厚度。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导针铝箔铆接后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构建ー种铝电解电容器铆接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组件检测所述刺铆模铆接后的导针铝箔的复合厚度,所述检测组件检测到所述导针铝箔厚度超过设置范围时发出停机指令。避免了铝电解电容器铆接不良现象的持续发生,作业中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了铝电解电容器的可靠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ー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构建ー种铝电解电容器铆接检测装置,包括导针6与铝箔3进行铆接的刺铆模I、检测铝箔3厚度的检测组件2、输送转轴7、支撑铝箔3的底模板5、步进伺服电机4,所述检测组件2检测所述刺铆模I铆接后的导针铝箔厚度,所述检测组件2检测到所述导针铝箔复合厚度超过设置范围时发出停机指令。如下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是铝箔3在经过转轴7被输送至底模板5时,刺铆模I完成导针6与铝箔3的铆接动作,然后铆接好的导针铝箔逐步滑至所述检测组件2的检测位置,所述检测组件2检测到所述导针铝箔厚度超过设置范围时发出停机指令;当所述检测组件2检测到所述导针铝箔厚度在设置范围内时,铝箔3将继续向前滑动,直至卷机完成芯子的卷绕动作。[0016]如下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检测组件2为红外线检测模块,所述红外线检测模块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导针铝箔上下方向的至少两个红外线感应器 (21,22),所述红外线感应器(21,22)设置在所述导针铝箔的厚度方向上以检测所述导针铝箔的厚度。导针逐步滑至两红外线感应器(21,22)之间时,通过红外线自动感应来检测铆接在一起的导针铝箔厚度,当其厚度超过所述红外线检测模块设定的数值,所述红外线检测模块会自动发出指令,从而完成钉机自动停机的目的;当其厚度在所述红外线检测模块设定的数值内,铝箔3将被继续向前输送,直至卷机完成芯子的卷绕动作。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导针铝箔铆接后的上下方向。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构建ー种铝电解电容器铆接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组件 2检测所述刺铆模I铆接后的导针铝箔厚度,所述检测组件2检测到所述导针铝箔厚度超过设置范围时发出停机指令。避免了铝电解电容器铆接不良现象的持续发生,作业中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了铝电解电容器的可靠性。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ー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铝电解电容器铆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针与铝箔进行铆接的刺铆模、 检测导针铝箔的复合厚度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检测所述刺铆模铆接后的导针铝箔的复合厚度,所述检测组件检测到所述导针铝箔的复合厚度超过设置范围时发出停机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铝电解电容器铆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为红外线检测模块,所述红外线检测模块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导针、铝箔上下方向的至少两个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导针铝箔的复合厚度方向上以检测所述导针铝箔的复合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电解电容器铆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导针铝箔铆接后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铆接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组件检测所述刺铆模铆接后的导针铝箔的复合厚度,所述检测组件检测到所述导针铝箔的复合厚度超过设置范围时发出停机指令。可以避免铝电解电容器刺铆工序铆接不良现象的持续发生,作业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提高铝电解电容器可靠性。
文档编号G01B11/06GK202339185SQ20112038236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0日
发明者冯世敏, 张云峰, 田毅, 郭凯迪, 陈伟 申请人:深圳市尼康继峰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