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控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表形式程序的控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检查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作为对汽车元件、FA设备、通信设备等的多种的电子元件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以往一般是利用表形式程序。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着以下一种检查装置具有将由有关电子元件的检查条件的数值或记号构成的数据按每个检查对象进行分类并存储的检查表(表形式),根据在该检查表中所存储的数据对电气负荷的种类、模拟信号发生装置的种类及设定条件、测定装置的种类及测定条件与电子元件的种类相应地进行选择并检查。
日本专利特开平8-86834号公报但是,在这样的控制装置的表形式程序中由于仅能记述直接数值(immediatedata),故即使仅设定值及判定值不同而控制工序的流程相同、也必须作成与各自相应的表形式程序。又,在根据时间而设定值及判定值有变化的情况下,必须作成与该每时间相当的表形式程序。其结果,表形式程序的数目变得庞大,不能说有效地使用对控制装置具有的表形式程序进行保持用的存储器。
又,在准备一部分的设定值及判定值的不同的多个表形式程序的情况下,需要对基本的表形式程序进行复制、并对不同的设定值及判定值进行重写的作业。即使在预先对不同的部分理解的情况下,也不能省略该作业。
尤其,在将使用表形式程序的控制装置应用于检查装置中的情况下,在进行与多品种少量生产对应的检查中,即使仅设定值及判定值不同而检查工序的流程相同,也需要作成与检查对象的品种相同数量的表形式程序、并需要检查装置进行保持。又,在根据早上、白天、晚上的时间而设定值及判定值有变化的情况下,必须作成与该每时间相当的表形式程序。
其结果,随着品种及条件的增加、表形式程序的数目也增加,不能有效地使用对检查装置具有的程序进行保持用的存储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使表形式程序的制作简单化,并能有效地使用保持表形式程序用的存储器的控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检查装置。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具有保持表形式程序的程序保持手段和根据所述表形式程序执行控制的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所述表形式程序通过将直接数值以外的任意名称记载在表形式内的规定区域,对数值进行间接指定,所述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用保持为所述任意名称的可改写数值执行所述表形式程序,以此使表形式程序的执行流程与数值数据的设定分离。
又,本发明的检查装置,对于向检查工位所搬入的检查对象,将上述的控制装置用于执行规定的检查的可编程检查装置中。
发明的效果采用本发明,由于能对设备(デバイス)及标签的值进行间接指定,故能作成表形式程序的执行的流程并将设定值及判定值这样的数据的设定进行分离。其结果,若控制工序的流程相同,则共用表形式程序,仅对不同的数据只要设定成另外的文件及设备就可以,能有效地使用对控制装置具有的表形式程序进行保持的存储器区域。又,程序的作成,由于将不同的数据集中在另外的文件中,故能使作业高效化。
又,在将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应用于检查装置中的情况下,在多品种少量生产的情况下,对于检查工序的流程相同的品种共用表形式程序,仅对不同的数据只要设定成另外的文件及设备就可以,能有效地使用对检查装置具有的表形式程序进行保持的存储器区域。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对象的检查系统的单元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可编程检查装置的系统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可编程检查装置的动作的功能结构图。
图4是表示以往的表形式程序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表形式程序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从设备及标签的间接指定取得数值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对计测对象设定部和判定基准设定部使用间接指定时的表形式程序的例子。
图8是设有对间接指定的设备的有效/无效进行判定的设备判定手段时的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功能结构图。
图9是表示设备判定手段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设有对间接指定设备指示的数值的有效/无效进行判定的设备值判定手段时的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功能结构图。
图11是表示设备值判定手段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设有对间接指定设备指示的数值的数据类型的有效/无效进行判定的数据类型判定手段时的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功能结构图。
图13是表示数据类型判定手段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表示对等待使用间接指定时的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表形式程序的例子。
图15表示对计测对象设定部和判定基准设定部使用间接指定时的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表形式程序的例子。
图16表示包含在数据保持手段中的数据的一例。
图17表示对判定后处理设定部使用间接指定时的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表形式程序的例子。
图18表示脚本的记述例。
图19表示对间接指定的设备追加变址(index)修饰时的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8的表形式程序的例子。
图20表示包含在数据保持手段中的数据的一例。
图21是设有监视手段时的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9的功能结构图。
图22是设有间接指定值取得手段时的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10的功能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形态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对象的检查系统的单元结构图,由搬入机1、检查工位2、搬出机3、对这些进行控制的可编程检查装置4构成1个单元,在实际的车间根据检查内容往往将这些的单元多个地连接进行使用。现在,若考虑对电子元件等的检查对象5进行检查时,可编程检查装置4,对搬入机1进行控制、将检查对象5搬入检查工位2。在检查工位2上,对检查对象5安装夹具等、将检查对象5与可编程检查装置4进行电气连接,执行用表形式程序所记述的检查项目的检查。检查结束后的检查对象5,利用搬出机3被从检查工位2搬出,并运送至未图示的下一个检查单元。另外,检查的进行状况能在可编程检查装置4的显示画面上进行确认。
图2是表示上述可编程检查装置4的系统结构的方框图。从图可知,本发明的检查装置系统,作为硬件资源,通过总线18作成将CPU10、ROM11、RAM12、显示装置13、输入装置14、I/O15、D/A16和A/D17相互连接的结构。
例如,在ROM11中存储着对操作系统及系统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程序,在RAM12中存储着使用者作成的检查程序及在检查时输入的数据。利用对存储在ROM11中的系统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程序,CPU10可执行各种功能。
图3是表示上述可编程检查装置4的动作的功能结构图,由程序作成手段20、程序保持手段21、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数据保持手段23、输入手段24、输出手段25、操作手段26、显示手段27和检查履历保持手段28构成。它们的功能通过上述CPU10、ROM11、RAM12、显示装置13、输入装置14、I/O15、D/A16、A/D17的各种处理来执行。例如,CPU10,与上述显示装置13一起作为显示手段27、与输入装置14一起作为操作手段26、并与ROM11及RAM102一起作为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起作用,还与RAM12一起作为程序保持手段21、与I/O15及A/D17一起作为输入手段24、并与I/O15及D/A16一起作为输出手段25起作用。
显示装置13,例如由LCD构成,能显示检查程序的进展状况。又,能显示检查的合格与否判定的基准值及计测后的数值,并能显示合格与否判定结果。输入装置14,例如由键盘或贴在LCD上的触摸式面板构成,能对检查程序的开始执行进行指示。又,能变更检查的合格与否判定的基准值。
接着,对CPU10执行的各种功能参照图3进行说明。该图的方框中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显示手段27是CPU10执行的手段。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在来自程序保持手段21的检查程序中,对表形式程序的部分进行读出并处理。在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中,根据在表形式程序中记述的合格与否判定基准对输入手段24向数据保持手段23所输入的数据进行合格与否判定。又,根据在表形式程序中所记述的内容,将数据写入数据保持手段23中,并根据合格与否判定结果对执行的处理进行切换。又,接受来自使用者的支持作为来自操作手段26的操作信号。又,将用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进行处理的状况显示在显示手段27上。又,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查履历保持手段28中。
输入手段24和输出手段25,周期地进行起动,对在与外部连接设备之间的数据保持手段23的内容进行读写。
程序作成手段20,作成可编程检查装置4(图1)执行的检查程序。为了记述检查程序,除了表形式程序以外,还能使用流程图、功能方框图、梯形图等,用程序作成手段20进行这些的编程。这些的编程语言,由于不能用各语言的执行手段照原样地执行,程序作成手段20,将这些的各语言变换成能用各种语言的执行手段直接执行的形式,并保存在程序保持手段21中。
图4是表示在上述的可编程检查装置4中所用的以往的表形式程序的一例的图。表形式程序,由步骤号码100、注解(コメント)110、计测条件设定部120、计测对象设定部130、判定基准设定部140、判定后处理设定部150构成。
在表形式程序的执行时,能将记述在执行中的步骤的步骤号码100及注解110、计测条件设定部120中的数值;记述在计测对象设定部130中的计测对象;记述在判定基准设定部140中的数值;记述在判定后处理设定部150中的内容显示在显示画面上。
在计测条件设定部120中记述在计测时设定于检查对象5中的条件。在图4中,检查对象5,作为开关具有121(开关1)和122(开关2)的2个,表示具有将电压输入的通道123(CH-1)的情况。图4的表形式程序中的开关121(开关1)、122(开关2)及通道123(CH-1),都是标签(对于具有检查装置的输入输出设备、使用者等任意地赋予的名称或记号),实际上存在与数据保持手段23对应的设备。另外,这些设备通过输入手段24及输出手段25与检查对象5连接着。在图4的例子中,在步骤1中将开关1作成ON、将开关2作成OFF,并向CH-1施加0.0V的电压。在计测条件设定部120中能设定任意数的设备。
在等待124中设定计测条件之后,对至取得计测对象的数值的等待时间进行指定。通过对等待124指定等待时间来调整因计测对象不同的时间常数的差异。对于在等待124中设定的时间的单位,可列举秒及微秒等。在经过等待124中指定的时间后,用计测对象设定部130从指定的对象进行计测。
对于计测对象设定部130的对象131,指定对检查对象5的数值进行计测的通道的号码。在图4的步骤1的例子中,将A/D1-CH3作为对象进行指定。这表示对连接有检查对象5的可编程检查装置4的第1号的A/D板上的通道3的数值进行计测。计测后的数据,用在数据类型132中指定的数据类型进行保持,之后的合格与否判定也用指定的数据类型来进行。
用计测对象设定部130对对象131进行指定、计测后的对象131的数值,与用判定基准设定部140所指定的值进行比较,对是否满足判定基准进行判定。在判定基准设定部140中,具有最小值141、最大值142、一致比较143。在最小值141中记述合格与否判定基准的最小值,在最大值142中记述合格与否判定基准的最大值。计测后的值只要进入该范围,就判定为合格(OK)。计测后的值若未进入该范围,则判定为不合格(NG)。在最小值、最大值中无数值的记述、而仅在一致比较143中记述数值的情况下,对计测后的数值与一致比较143记述后的数值是否一致进行判定。在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合格(OK)。若不一致则判定为不合格(NG)。
对用计测对象设定部130计测后的数值与用判定基准设定部140所设定的数值进行比较并根据判定后的判定结果,执行在判定后处理设定部150中所记述的处理。判定后处理设定部150,由OK151和NG152的2个栏构成。在OK151中,记述在判定结果为合格(OK)时执行的处理。在NG栏152中,记述在判定结果为不合格(NG)时执行的处理。在图4的步骤4的判定后处理设定部150的OK151中,对存在于系统上以外的软件目标的调用“Funcl”的处理进行指定。在步骤4的判定结果为OK的情况下,该“Funcl”从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调用并执行。
当在判定后处理设定部150中记述的处理结束时,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向相同的表形式程序的下一个步骤(行)进入,读出步骤号码100和注解110。在将这些显示在显示画面上后,输出在计测条件设定部120中记述的数据,并进行该行的剩余的处理。
这样,当结束一行的数据的处理时进入下一个的行。并且,当结束表形式程序全体的处理时,该表形式程序就结束。
如上所述,进行了表形式程序全体的处理,在这样的控制装置的表形式程序中,由于如前面说明的那样只能记述直接数值,故即使仅设定值及判定值不同而控制工序的流程为相同,也必须作成与各自相应的表形式程序,又,在根据时间而设定值及判定值有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必须作成与该每时间相当的表形式程序,故表形式程序的数目变得庞大,不能有效地使用对控制装置具有的表形式程序保持用的存储器。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表形式程序的一例的图,是在计测条件设定部120的设备中使用间接指定的结构。在该例中,由于在标签名123(CH-1)的前面附有@标记(@),故表示为间接指定。@标记,是表示间接指定的1个方法,也能使用其它的表现方法。又,间接指定,不仅是标签名、即使对设备的名称也能进行指定。在对间接指定进行指定的框中,代入该框中的设备及标签指定的数值。在用直接数值进行指定的情况下,该框的值被固定,而当使用设备的间接指定时,由于设备的数值进行变化,故能使框内的数值进行变化。
接着,对用图6来表示从设备及标签的间接指定取得数值的流程进行说明。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在对计测条件设定部120进行读出时,若有对间接指定进行指定的框时,则向数据保持手段23进行存取,从相应的间接指定对象取得数值。
最初,对在要读出计测条件设定部120中的数值的框内所记述的内容是否为间接指定进行判断(步骤200)。若框内的记述是间接指定,则从存储器读出间接指定的设备指示的数值(步骤201),并将数值向指定设备代入(步骤202)。若框内的记述不是间接指定,则将框内所记述的数值原样地向指定设备代入。
因此,图5的情况下,向通道123(CH-1)输出的数值,就成为D100、D102、D104、D106、D108的各设备指示的数值。即,D100、D102、D104、D106、D108是设备的名称,分别对存储器中的特定的地址号码进行指定,并读出向该地址号码所输入的数值。
但是,在对间接指定所设定的框中,也能对直接数值进行指定,在该情况下,作为直接数值进行操作。
图7表示对计测对象设定部130和判定基准设定部140使用间接指定时的表形式程序的例子。在该例中,通过将@标记附加在第4步骤的A/D1-CH3中,在其右侧的判定基准设定部140中指定的设备D110、D112表示为间接指定。与计测条件设定部120的情况同样,@标记是表示为间接指定的记号的一例,但也能用其它的表现形式。又,间接指定,不仅是标签名,即使对于设备的名称也能进行指定。在用计测对象设定部130对间接指定进行指定的行的判定基准设定部140中,记述设备及标签的间接指定。在这些框中,代入间接指定后的设备的数值。又,在对间接指定进行指定后的行的判定基准设定部140中记述直接数值的情况下,将该数值用于判定基准。从设备及标签的间接指定取得数值的方法,由于与用计测条件设定部120说明的方法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实施形态2图8是设有对间接指定的设备的有效/无效进行判定的设备判定手段29时的实施形态。作为与图3的唯一不同点的设备判定手段29,在表形式程序中所记述的间接指定设备,是对是否为有效的设备进行确认的手段。在记述的间接指定设备为无效的情况下,将该设备为无效的情况向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传送。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在为无效的设备的情况下,既能中断表形式程序的执行,也能将该间接指定设备的数值置换成事先设定的缺省(デフォルト)数值并继续执行。又,也能重复使用刚才使用的数值并继续执行,或在无效时预先另外指定间接指定的设备,也能使用该设备的数值并继续执行。
图9表示设备判定手段29的动作的流程。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当在程序的执行中对设备的间接指定进行检测时,对设备判定手段29进行调用,并对该设备是否为有效进行确认。设备判定手段29对该设备是否包含于数据保持手段23中进行确认(步骤300)。在该设备被包含在数据保持手段23中的情况下,将该设备为有效的情况向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传送(步骤301),在该设备未包含于数据保持手段23中的情况下,将该设备为无效的情况向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传送(步骤302)。
实施形态3图10是设有对间接指定的设备指示的数值的有效/无效进行判定的设备值判定手段30和对设备的数值的范围进行设定的设备值范围输入手段31、对输入的设备值的范围进行记录的设备值范围保持手段32时的实施形态。被包含在表形式程序中的间接指定的设备的数值,在执行时对是否被收容在适当的数值的范围进行确认。
设备值范围输入手段31是对间接指定的设备的数值设定有效范围的手段。设备值范围保持手段32是将由设备值范围输入手段31所输入的范围进行存储用的手段。设备值判定手段30,是将间接指定对象的设备的数值与设定在设备值范围保持手段32中的设备的范围进行比较、并将进入所设定的范围内为有效、未进入所设定的范围内为无效的情况向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传送的手段。
在设备的数值判定为无效的情况下,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既能与实施形态2同样地继续执行,也能在该时刻中断执行。图11表示设备值判定手段30的动作的流程。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当在程序的执行中对设备的间接指定进行检测时,对设备值判定手段30进行调用,对设备的数值是否为有效进行确认。设备值判定手段30,将该设备的数值与在设备值范围保持手段32中所保持的其设备的数值的范围进行比较(步骤400)。该设备的数值,若在设备值范围保持手段32中所保持的数值的范围内,则将该设备的数值为有效的情况向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传送(步骤401)。该设备的数值,若在设备值范围保持手段32中所保持的数值的范围外,则将该设备的数值为无效的情况向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传送(步骤402)。
实施形态4图12是设有对间接指定的设备指示的数值的数据类型的有效/无效进行判定的数据类型判定手段33时的实施形态。对在表形式程序中所包含的间接指定的设备的数值的数据类型在执行时是否为适当的数据类型进行确认。
对设备进行指定的数据类型,若是表形式程序中的计测条件设定部120,则与记载于各项目的起始的设备为相同的数据类型,若是判定基准设定部140,则与用计测对象设定部130设定的数据类型为相同的数据类型。间接指定设备中的数值的数据类型,也被保持成在对间接指定设备进行指定后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判定手段33,是对在表形式程序中所记述的间接指定设备中的数值是否为适当的数据类型进行判断的手段。在数据类型为不适当的情况下,既能向适当的数据类型进行类型变换(キヤスト),也可以不执行类型变换而仅将数据为无效的情况向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进行通知。
图13表示数据类型判定手段33的动作的流程。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当在程序执行中对设备的间接指定进行检测时,对数据类型判定手段33进行调用,对设备的数据类型是否适当进行确认。数据类型判定手段33,对该设备的数据类型是否为适当的数据类型进行判断(步骤500)。在该设备的数据类型为有效的情况下,将为有效的情况向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传送(步骤501)。在该设备的数据类型为无效的情况下,也能将为无效的情况向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传送(步骤502),还能向有效的数据类型进行类型变换、并将类型变换后的设备的数值向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进行传送。
另外,从上述的实施形态2至实施形态4,也能组合地执行。
实施形态5图14表示对等待124使用间接指定的表形式程序的例子。在该例中,通过在等待的前面附加@标记,表示为间接指定。在该例中,在步骤1的等待124中记述着D100。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当执行进入步骤1的等待124中时,仅在D100指示的数值的时间中暂停执行,当经过了指定时间时再作执行。@标记,是表示间接指定的1个方法,也能使用其它的表现方法。又,间接指定,不仅是标签名,也能对设备的名称进行指定。
实施形态6图15表示对计测对象设定部130和判定基准设定部140使用间接指定的表形式程序的例子。在该例中,通过在设备的前面附加@标记,表示为间接指定。在该例中,对步骤2的对象131的设备D300和一致比较143的设备D400进行间接指定的设定。又,在数据类型132中记述着STRING。在该情况下,对将D300设为前头地址的文字列与将D400设为起始地址的文字列进行一致比较。
图16表示包含在数据保持手段23中的数据的一例。表示将“a”加入于D300中、将“b”加入于D301中、将“a”加入于D400中的情况。
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在执行图15的表形式程序的步骤2时,从对象131读出@D300。这时,由于数据类型成为STRING型,故读出将数据保持手段23的D300作为起始地址的文字列。文字列,是文字连续的数据,文字列的终点的数据为00h。
在该情况下,将D300作为前头的文字列,成为“abc”。另一方面,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当读出位于一致比较143中的@D400时,从数据保持手段23读出将D400作为前头的文字列。在该情况下,读出的文字列成为“abcd”。在该情况下,由于该2个文字列不同,故比较结果成为NG。在该例中,对将00h作为终点的文字列进行比较,而在对文字列进行比较时,也能从文字列的前头对进行比较的文字数进行指定。作为对进行比较的文字数进行指定的例子,有将在对数据类型进行指定的数据类型中记述成STRING的地方追加STRING(3)等的数值的方法。指定文字数后的文字列的比较,对与从文字列的前头指定文字数的内容是否完全相同进行比较。
又,在不是文字列、而为数值数据的情况也是同样的,通过将数值追记在FLOAT(4)等、例如在数据类型等的栏中,能将间接指定后的设备作为数组的起始,并能对指定后的数值作为要素数的数组进行指定。数组的比较,对各数组的要素是否完全相同进行比较。
实施形态7图17表示对判定后处理设定部150使用间接指定的表形式程序的例子。在该例中,通过在步骤5的OK151中记述D500、D501,对判定后处理进行间接指定。
在判定后处理设定部150中记述图18所示的脚本(スクリプト)。在脚本中,有用变量向指定的步骤移动的JUMP及用变量调用指定的子程序的GOSUB等。记述在OK151中的脚本是其判定结果在OK的情况下执行的脚本,记述在NG152中的脚本是其判定结果在NG的情况下执行的脚本。
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将号码附加在图18所示的脚本中,执行与在OK151及NG152中记述的设备的数值对应的脚本。在OK151及NG152中记述的第1个设备表示脚本,第2个设备表示在脚本中指定的变量。在图17的例子中,D500表示脚本,D501表示脚本的变量。在D500的值为1、D501的值为3的情况下,就同意记述为JUMP3。在OK151及NG152中记述的内容,设备不一定需要2个,以设备仅对脚本进行间接指定、以直接数值对变量进行指定,也能仅将脚本记述作为通常的脚本、以设备仅对变量进行间接指定。
实施形态8图19表示对间接指定的设备追加变址修饰的表形式程序的例子。在该例中,是在@CH-1的栏中记述D600Z、D601Z、D602Z的例子。Z是表示变址的记号、是指将Z的值加算在设备的号码上后的号码的设备的值。例如,在D600Z中Z的值为7的情况下,是D607的意思。Z是变址记号的一例,也可以使用其它的记号。又,附加变址的位置,在本例中附加在设备号码的后面,但也可以是其它的位置。
图20表示包含在数据保持手段23中的数据的一例。表示在D600中加入24、在D610中加入12的情况。
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在执行图19的表形式程序时,若读出D600Z,则在Z为0的情况下读出D600的值、在Z为10的情况下读出D610的值。同样,在D601Z的情况下,若Z为0则读出D601的值,若Z为10则读出D611的值。
通过使Z的值变化,能选择在包含于数据保持手段23的数据中读出的设备。
在对根据气温用于检查的参数及判定基准的值进行变更的情况下,若对每个气温预先保持数据的设置,就能根据气温切换地使用该数据的设置。当将设备的间接指定使用于根据气温想使值进行变化的项目时,需要根据气温对间接指定对象的设备的值进行变更。因此,在设备的间接指定中进行变址修饰。若对设备的间接指定使用变址修饰,就能对间接指定的设备进行切换,就不需要对各个设备的值进行切换。其结果,只要将根据气温的数据的设置预先向数据保持手段23输入,就能根据气温对设备进行切换并以适当的气温来执行检查。又,在判定后处理设定部150的OK151及NG152等的栏中能进行对Z的值进行变更的记述。在图19中,在步骤5的OK151中记述着Z+=10。这是表示在Z的现在的值中加算10的意思。对于设定Z的值能进行各种的记述。
实施形态9图21是设有显示利用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22所执行的表形式程序的状况的监视手段34时的实施形态。监视手段34,使用检查装置上的显示手段27来显示表形式程序的状况,并在位于远程的计算机具有的画面上能显示表形式程序的状况。监视手段34,在画面上显示表形式程序时,也能将包含有设备的间接指定的表形式程序照原样地进行显示,将间接指定的设备所指定的框中置换成间接指定对象的值,也能对表形式程序进行显示。
通过将间接指定对象的值显示在表形式程序上,由于能对实际上使用的值进行确认,故能使设备高效化。
实施形态10在检查装置中,为了上溯过去确定产品不良的原因等,预先对检查的履历进行记录是重要的。
在图22的检查履历保持手段28中,在将表形式程序的执行履历保存在文件中的情况下,也能将包含有设备的间接指定的表形式程序及其履历照原样地进行保存,或利用间接指定值取得手段35将间接指定后的框中置换成间接指定对象的值,也能将表形式程序及其履历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在检查履历中原样地包含着设备的间接指定的记述,就不能在以后对已用于检查的参数进行确认。通过将间接指定的部分置换成实际使用过的数据并进行保存,就能在以后对已用于检查的参数进行确认。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以检查装置为例作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能使用于在制造·组装的生产线的监视等所用的可编程控制器、其它所有的表形式程序的用途。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装置,具有保持表形式程序的程序保持手段和根据所述表形式程序执行控制的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形式程序通过将直接数值以外的任意名称记载在表形式内的规定区域,对数值进行间接指定,所述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用保持为所述任意名称的可改写数值执行所述表形式程序,以此使表形式程序的执行流程与数值数据的设定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指定是对设备名称或标签名进行指定,并具有保持与各名称对应的数据的数据保持手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在所述数据保持手段中所保持的数据,对间接指定的设备及标签是否为有效进行判定的设备判定手段。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述间接指定的设备及标签的值是否进入预先设定的值的范围进行判定的设备值判定手段。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述间接指定的设备及标签的数据类型是否为适当的数据类型进行判定的数据类型判定手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取得将间接指定对象的设备及标签作为起始的多个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对脚本进行间接指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脚本附加在所述间接指定的名称号码中,所述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根据所述变址(index)取得设备及标签的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在利用所述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所执行的所述任意名称内所保持的值进行显示的监视手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在为了执行所述表形式程序而在过去所使用的所述任意名称内所保持的值作为检查履历进行保持的检查履历保持手段。
11.一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向检查工位搬入的检查对象,将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用于执行规定的检查的可编程检查装置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控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检查装置。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使表形式程序的制作简单化,同时能有效地使用保持表形式程序用的存储器的控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检查装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具有保持表形式程序的程序保持手段和根据所述表形式程序进行控制的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所述表形式程序通过将直接数值以外的任意名称记载在表形式内的规定区域,对数值进行间接指定,所述表形式程序执行手段用保持为所述任意名称的可改写数值执行所述表形式程序,以此使表形式程序的执行流程与数值数据的设定分离。
文档编号G01R31/28GK1661386SQ20041008986
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6日
发明者南出英明, 岩井裕三, 仲井勘, 山田英之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