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用发动机气缸盖水套气密性试验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用发动机气缸盖水套气密性试验工装。
背景技术:
车用发动机气缸盖水套气密性试验是防止车用发动机漏水的关键工序,由于气缸盖下平面布置16个小间距Φ5 Φ8水孔,目前传统的办法是采用在气缸盖下平面垫软性耐油皮,利用气缸盖18只安装螺孔用螺栓逐只锁进后浸入水中检查,但这种方法存在着操作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和较难发现安装螺孔渗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用发动机气缸盖水套气密性试验工装。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发动机气缸盖水套气密性试验工装,包括密封垫、多个子母油缸和下沉油缸,所述气缸盖下表面布置有多个水孔,所述下沉油缸活塞杆伸出端上方设置有定位块,每个子母油缸的缸体固定在下沉油缸的定位块上,每个子母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压块,压块另一端通过密封垫固定于水孔内使其封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块的两端还设置有对气缸盖两端面夹紧的夹紧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化作业,减轻了操作工劳动强度,生产效率提高3. 5倍,并能及时发现安装螺孔渗漏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中1.密封垫,2.压块,3.子母油缸,4.下沉油缸,5.定位块,6.气缸盖,7.夹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密封垫1、多个子母油缸3和下沉油缸4,气缸盖6下表面布置有多个水孔,下沉油缸4活塞杆伸出端上方设置有定位块5,每个子母油缸3的缸体固定在下沉油缸4的定位块5上,每个子母油缸3的活塞杆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压块2,压块2另一端通过密封垫I固定于水孔内使其封堵;为了使气缸盖6在上下移动时能够保持稳固,定位块6的两端还设置有对气缸6盖两端面夹紧的夹紧块7。改进后采用在气缸盖6下平面用子母油缸3对16个小间距Φ 5 Φ 8水孔封堵,并压紧联动下沉油缸4将气缸盖6浸入水中,延时2分钟检查结束后上升松开工件,实现了自动化作业,减轻了操作工劳动强度,生产效率提高3. 5倍,并能及时发现安装螺孔渗漏的问题。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发动机气缸盖水套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垫(I)、多个子母油缸(3)和下沉油缸(4),所述气缸盖(6)下表面布置有多个水孔,所述下沉油缸(4)活塞杆伸出端上方设置有定位块(5),每个子母油缸(3)的缸体固定在下沉油缸(4)的定位块(5 )上,每个子母油缸(3 )的活塞杆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压块(2 ),压块(2 )另一端通过密封垫(1)固定于水孔内使其封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发动机气缸盖水套气密性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5)的两端还设置有对气缸盖(6)两端面夹紧的夹紧块(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发动机气缸盖水套气密性试验工装,包括密封垫、多个子母油缸和下沉油缸,所述气缸盖下表面布置有多个水孔,所述下沉油缸活塞杆伸出端上方设置有定位块,每个子母油缸的缸体固定在下沉油缸的定位块上,每个子母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压块,压块另一端通过密封垫固定于水孔内使其封堵。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化作业,减轻了操作工劳动强度,生产效率提高3.5倍,并能及时发现安装螺孔渗漏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G01M3/06GK202903431SQ2012205103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邵桂良, 顾易解, 王震, 李新芳, 李红芳 申请人:江苏万盛铸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