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三角转子平衡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角转子平衡工装。
背景技术:
三角转子发动机是由德国发动机专家菲力士 汪克尔(Felix Wankel)发明的一种旋转活塞扫气四冲程发动机,它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功重比大,运转平稳,噪声小、高速性能好等许多往复式发动机无法比拟的优点。目前主要应用于无人驾驶飞行器、林用机械、 轻型飞机军用特种车辆和武装系统上的小型发电机组、小型船舶等对体积、品质、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有严格要求的领域,并已成为内燃机的重要研究方向。三角转子发动机无往复质量运动,安装于偏心轴的偏心轴颈上三角转子在绕本身中心转动的同时,还绕偏心轴中心做旋转运动。为了让三角转子的质心位于自身中心轴线上(即在偏心轴颈上),使之仅在绕偏心轴中心旋转的运动中产生离心力,便于设计合适的配重块以完全平衡三角转子和偏心轴的偏心轴颈离心惯性力和离心惯性力矩,因此,需要对三角转子进行平衡处理。现有平衡采用带锥面的芯轴穿过三角转子中心孔,放在导轨上进行静平衡,或者在平衡机上进行动平衡。静平衡方法仅对三角转子的离心惯性力进行平衡,不能平衡其离心惯性力矩。使用带锥面的心棒对三角转子进行动平衡时,三角转子不能被双向限位,容易造成松动落地和损伤其中心孔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可靠的三角转子平衡工装,以解决三角转子不能被双向限位,容易造成松动落地和损伤其中心孔表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角转子平衡工装,包括平衡芯轴,平衡芯轴包括沿轴向延伸的与三角转子配合的第一轴颈和位于平衡芯轴两端的第二轴颈;第一轴颈第一端设置有外圆直径大于第一轴颈直径的轴肩,第一轴颈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固定件。进一步地,第一轴颈等直径地沿其轴向延伸,第一轴颈与三角转子中心孔为间隙配合。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为圆螺母,第一轴颈的第二端设置有与圆螺母配合的第一螺纹段,第一螺纹段的直径小于第一轴颈的直径。进一步地,平衡芯轴还设置有与模拟重块配合的第三轴颈,第三轴颈的第一端与轴肩相连接,其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件。进一步地,第三轴颈为等直径地沿其轴向延伸,第三轴颈与模拟重块的中心孔为间隙配合。进一步地,第二固定件为圆螺母,第三轴颈的第二端设置有与第二固定件配合的第二螺纹段,第二螺纹段的直径小于第三轴颈的直径。进一步地,平衡芯轴为空心轴。[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角转子平衡工装,在平衡芯轴上设置轴肩和固定件,使三角转子双向固定,从而防止三角转子与平衡芯轴发生相对转动或者轴向移动,保证整个平衡过程的安全可靠,防止松动落地和损伤其中心孔表面。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三角转子平衡工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三角转子平衡工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三角转子平衡工装的平衡三角转子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三角转子平衡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I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角转子平衡工装,包括平衡芯轴10,平衡芯轴10包括沿轴向延伸的与三角转子20配合的第一轴颈11和位于平衡芯轴10两端的第二轴颈16 ;第一轴颈11第一端设置有外圆直径大于第一轴颈11直径的轴肩12,第一轴颈 11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固定件31。两端的第二轴颈16与第一轴颈11具有很好的同轴度。如图3所示,进行动平衡时,三角转子安装在第一轴颈11,一侧抵接在轴肩12上,另一侧被第一固定件31拧紧固定,使三角转子双向固定,从而防止三角转子与平衡芯轴发生相对转动或者轴向移动,保证整个平衡过程的安全可靠,防止松动落地和损伤其中心孔表面。第一轴颈11等直径地沿其轴向延伸,第一轴颈11与三角转子20中心孔为小间隙配合,第一固定件31为圆螺母,第一轴颈11的第二端设置有与圆螺母配合的第一螺纹段 13,为方便将三角转子套装在第一轴颈11上,第一螺纹段13的直径小于第一轴颈11的直径。如图I、图2和图4所示,本工装还可以用于模拟重块40的动平衡,以减少三角转子发动机的平衡工装。在三角转子发动机偏心轴动平衡过程中,模拟重块40代替三角转子组合装于偏心轴上,进行三角转子发动机偏心轴轴系的动平衡。模拟重块40的固定方式与三角转子的固定方式类似,固定在轴肩12的另一侧的第三轴颈14,第三轴颈1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件32,用于锁紧模拟重块40。第三轴颈 14为等直径地沿其轴向延伸,第三轴颈14与模拟重块40的中心孔为小间隙配合。第二固定件32为圆螺母,第三轴颈14的第二端设置有与第二固定件32配合的第二螺纹段15,为了方便将模拟重块40套装在第三轴颈14上,第二螺纹段15的直径小于第三轴颈14的直径。优选地,平衡芯轴10为空心轴,以减轻整个工装的重量,平衡芯轴10、第一固定件 31和第二固定件32均经过高精度的动平衡处理,从而提高三角转子的动平衡精度。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在平衡芯轴上设置轴肩和固定件,通过固定件将三角转子双向固定在平衡芯轴上,从而防止三角转子与平衡芯轴发生相对转动或者轴向移动,保证整个平衡过程的安全可靠,防止松动落地和损伤其中心孔表面。同时,在轴肩的另一侧设置第三轴颈用于固定模拟重块,对模拟重块进行动平衡,减少三角转子发动机的平衡工装。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三角转子平衡工装,包括平衡芯轴(10),所述平衡芯轴(10)包括沿轴向延伸的与三角转子(20)配合的第一轴颈(11)和位于所述平衡芯轴(10)两端的第二轴颈(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颈(11)第一端设置有外圆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轴颈(11)直径的轴肩(12),所述第一轴颈(11)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固定件(3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角转子平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颈(11)等直径地沿其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轴颈(11)与所述三角转子(20)中心孔为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角转子平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31)为圆螺母,所述第一轴颈(11)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圆螺母配合的第一螺纹段(13),所述第一螺纹段(1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轴颈(1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角转子平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芯轴(10)还设置有与模拟重块(40)配合的第三轴颈(14),所述第三轴颈(14)的第一端与所述轴肩(12)相连接,其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件(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角转子平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颈(14)为等直径地沿其轴向延伸,所述第三轴颈(14)与所述模拟重块(40)的中心孔为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角转子平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32)为圆螺母,所述第三轴颈(14)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件(32)配合的第二螺纹段(15), 所述第二螺纹段(1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轴颈(14)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角转子平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芯轴(10)为空心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角转子平衡工装,包括平衡芯轴(10),平衡芯轴(10)包括沿轴向延伸的与三角转子(20)配合的第一轴颈(11)和位于平衡芯轴(10)两端的第二轴颈(16);第一轴颈(11)第一端设置有外圆直径大于第一轴颈(11)直径的轴肩(12),第一轴颈(11)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固定件(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角转子平衡工装,在平衡芯轴上设置轴肩和固定件,使三角转子双向固定,从而防止三角转子与平衡芯轴发生相对转动或者轴向移动,保证整个平衡过程的安全可靠,防止松动落地和损伤其中心孔表面。
文档编号G01M1/02GK202350983SQ20112043103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刘飞亭, 周智健, 滕建亮, 王斌 申请人: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